云南省打洛镇寺院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比较调研报告


2014/9/8    热度:695   

  云南省打洛镇寺院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比较调研报告

  单位:复旦大学物理系WE暑期实践小组项目

  完成人:邓仲昱,常钟文,陈明,孟鹤,张赛锋报告执笔人:邓仲昱

  二 零 零 八 年 八 月

  目录

  二、寺院教育...影响寺院教育的因素... -三、学校教育... 1、小学教育...2、初中教育... 影响初中教育的因素... 3、“普九”的现实... 四、对打洛教育的思考... 五、致谢... 参考文献...

  一、打洛概况及调研背景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异较大,地区教育发展并不均衡。近些年来,虽然国家逐渐加大在西部教育投入,“两基攻坚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等措施逐步得到了实施,西部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使得仅仅加大投入并不能解决当地的教育难题。打洛镇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打洛镇位于云南省南部勐海县的西南部,面积约400平方千米,人口1.88万人。南与缅甸小勐拉(缅甸得第四经济特区)接壤,是国家二级口岸,云南省一级口岸。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爱尼(哈尼族在西双版纳的分支)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打洛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后汇入了太平洋。

  打洛与邻国缅甸隔打洛江(又称南览河,其上游和下游都在缅甸境内,只有一小部分在中国境内)相望,是云南通往缅甸乃至中南半岛重要的边境口岸。打洛镇下辖7个村委会,其中的曼掌、曼厂、景洛村与缅甸相邻。打洛村民以傣族和布朗族为主,兼以少量爱尼族(大多居住在山上)和汉族(解放后由内地迁入,大多是国营农场的职工及其后代,其中大部分由解放后陈赓部队留下),其宗教信仰除部分村民还保持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外,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现在打洛镇每个村寨都修建有豪华的寺院(称为缅寺)和大金塔,它们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为打洛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昔日的小镇破败不堪,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修通了昆洛(昆明—打洛)公路,才使小镇逐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打洛被批准为云南省一级口岸,国家级二级口岸后,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大量资金流入打洛,给打洛注入了新的活力。境外的缅甸的第四经济特区小勐拉,是缅甸效仿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在中国边境处开放的经济特区。现在特区由军政府把持,成为独立于缅甸政府之外的一个小王国。军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在特区内大力发展毒品、赌场和妓院等产业,吸引众多中国富人前往。据报道目前小勐拉境内居民以中国人居多,服务业大多是中国人经营,连地方政府头目都是中国人。打洛是直接面对小勐拉的一个小镇,是中国出入小勐拉的唯一一个也是最方便的一个口岸,所以打洛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以前,打洛人员交流频繁,资金往来巨大,这也带动了打洛的发展和繁荣.2004年,考虑到大量资金经过打洛流到国外,同时也为了打击腐败,中国政府暂时关闭了打洛口岸,于是打洛进入了一个萧条时期。但是,国门关闭并不意味着对外交流完全切断,目前打洛通往小勐拉的山间大通道(路基较宽,可以通行卡车、汽车等)有46个,小通道(路基较窄,可以通行小汽车、摩托、拖拉机等)达到一百多个。一般情况下,边境两边的人(称为边民)都可以来去自由。对于边境居民,政府颁发边民证,他们可以来去自由,而对于内地人员,他们也可以在当地人带领下经由山间通道进入小勐拉,被边防武警发现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发现,一般也只是遣送回国,接受一些国防教育。所以现在虽然国门封闭,但双边往来仍然很频繁,包括小勐拉人到中国做生意和学习,中国人到小勐拉做生意、娱乐和生活。目前勐海县城到打洛的二级公路正在修建中,由于融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该公路从开工到现在已经五年,但仍然没有修好,原来的昆洛公路路基遭到破坏,致使行车非常困难,严重阻碍了打洛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人们对于短期内修好该公路不抱乐观态度,但都一直认为,该公路修好之日,就是国门重新开启之时。

  打洛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植物大多四季常青,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当地适合生长包括橡胶、香蕉、芒果、椰子、茶叶、咖啡等在内的热带植物。当地物产丰富,人口密度小,使得当地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就十分富足,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打洛也不见有饿死人的现象。人们这样来形容打洛:“左手抓来吃个饱,右手抓来可入药”,可见打洛的自然条件的优越。近些年来,人们大面积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个具有三百棵橡胶树的三口之家,生活已经可以很富足,而其实大多数家庭的橡胶树木大大超过这个数目,多数达到几千甚至几万棵。以前生活在山上的爱尼族居民不能种植水稻,生活较贫困,但是山上适合种植橡胶,现在爱尼族居民也变得越来越富有;傣族居民大多生活在坝子中,以前生活相对比较富裕,但是平地不是很适合种植橡胶,所以他们又跑到山上去种植开垦荒地,把平地出租给外地人种植。现在打洛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家庭已经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橡胶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村民收入也节节攀升。现在打洛的橡胶生产地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并在迅猛发展之中。

  长期以来,打洛教育发展滞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巩固率低、文盲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两基”攻坚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打洛的教育普及率和教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地教育水平与内地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提高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国家大量资金的投入除了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的落后局面。由于当地的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经济环境,打洛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二、寺院教育

  佛教发展过程从原始佛教(公元前530年-约公元前370年)发展到部派佛教(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世纪)然后再分裂成大众部派佛教(大乘教)和上座部派教。隋唐时期,小乘佛教从印度经东南亚的泰国及缅甸传入云南南部傣族、布朗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政治文化生活及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小乘佛教在宋朝有较大的发展,到了元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

  打洛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当地的佛教是中国南传佛教的代表,打洛镇所辖的7个村委会村民以傣族、爱尼族和布朗族为主,几乎所有村民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解放前的打洛镇学校教育尚未普及,学校很少,且广大傣族群众无力缴纳学费,故而那时接受过一定汉文教育的往往是各勐土司子弟和被雇来顶替学习的“学差”。而当地的傣族村民在小乘佛教出家修行思想的影响下,将宗教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男孩为了获取社会的认同感,需要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其所修行的是傣文和佛教教规。因此,男子出家当和尚就相当于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即使最小最穷的村子也都有一个佛寺。遍布于各村寨的佛寺,实际上是傣族的藏书楼、编译馆、学校和文化中心。其藏书丰富,除了佛教经典还有许多傣文书籍,包括天文、历法、医药、文学作品乃至语言学著作等。而每一个从小入寺为僧的傣族男子,除了接受宗教的训练和教育外,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之后佛寺根据每个人的佛历年限和学问的深浅博狭, 不还俗者,颁给佛位(如和尚、大和尚、佛爷、大佛爷、祜巴等);对还俗者,授予学位(如“及囡”、“康郎听(大康郎)”等)。通过这些学习,当地村民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民族文字,拥有了一定的书本知识,其中的佼佼者还俗后还成为了官府、土司的大臣、书记官、历师或宗教管理者和高级知识分子(佛位在佛爷以上、学位在康郎以上)。由此可见,佛寺对于打洛来说,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中心,还起到培养知识分子的作用。现在傣族的“学校”一词便来自傣文的“庙宇”,而佛寺的这种活动又被称之为“佛寺教育”(寺院教育)。

  然而,“文革”期间,南传上座部佛教遭受严重打压。打洛镇的几十座佛寺大多数被拆除或付之一炬,极个别的庙宇被当作牛棚马厩而幸免于难;佛爷和尚被强行还俗,寺院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宗教信仰自由得以释放,重建往日宗教生活的秩序成了打洛傣族信教民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于是,各村寨纷纷重修和改建新的佛寺,佛爷和尚又重披袈裟,寺院教育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每一个村寨,即使是很小很穷的村寨,都重建了雄伟的佛寺和大金塔。佛寺和大金塔在村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一个村的形象工程,所以村民们勒紧裤带也要将佛寺建造地雄伟华丽。正如前面提到的,打洛近几年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大幅度提高,所以修佛建寺的资金比较容易筹集。人们对于佛寺都比较关心,捐钱也非常积极,每个村民都不希望自己捐的钱比别人少,也不希望自己村的佛寺比别村的差(这一点与送子女入学不愿花钱观形成鲜明对比,后面提到)。修建佛寺的劳工也是自愿前来的村民,他们都希望在新建的佛寺上有自己的付出。我们在曼蚌村看到,村民们自愿前来修建佛寺,每个人精神面貌很好,都很乐观很勤恳很虔诚地搬运着砖头。现场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监督。

  按照傣族村寨以前的习俗,每个男孩在年轻时候都必须入寺当和尚,大多数在适当时期还俗出家,只有少部分一直当和尚到老,这期间他的地位会不断提升。如果哪个男孩不曾入寺当和尚,就会被别人瞧不起,就不被认为是真正的男人,女孩子也不愿意嫁给他。布朗族青年出家只需要一个星期,出家和还俗的期间很短,一般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过家了。男孩子出家是全家人的光荣,出家时家里和佛寺都会为他们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他们出家。男孩子出家以后地位会明显提高,全村人都要向其朝拜,连父母都要向其下跪。男孩子出家完全根据自己意愿,以前年龄并无限制,有的五六岁就出家了。但小孩出家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入学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199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洲根据义务教育法和自治条例颁布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伽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该规定,男孩至少要在读完小学后才准入寺,这就限制了孩童入寺的年龄,从而大大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现在,入寺男孩都集中在12岁以后,真正的小和尚已经不存在了,而这也给初中教育带来了挑战。上座部佛教的经典是巴利语系佛经(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大藏经和傣语书写的贝叶经,这两部著作是佛教弟子诵读的主要著作。在佛寺中,小沙弥(初入寺的和尚)以学习傣文为主。据称傣文是一门相对简单的语言,由37个字母组成。后来小沙弥要不断学习佛经,但是傣语经文易读难以理解,所以法师(佛寺中的老师,一般为比丘级别)就要不断地讲解,花的气力也比较大。在佛寺的学习中,法师要教给小沙弥的内容包括释迦牟尼的生世历史、打坐的要求、出家人的要求(如戒条)、做人的道理等知识。以前佛寺还教算术、历法等知识,现在这些知识传授都由学校来完成,佛寺也就省去不少课程。佛寺在很久以前的经济来源主要来源于土司的援助、佛寺自己托钵(相当于大乘佛教的化缘)、当地居民的功德,有些佛寺也会有土地,他们收取地租来养活自己。后来,尤其是改革开发以后,佛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当地居民的定期供给。全村居民按照顺序每天定时给佛寺的僧人送饭,捐赠功德,以保持佛寺的正常运转。村民对于这件事情很重视,轮到自己的时候会尽量做出好吃的饭菜(南传佛教和尚可以吃肉),捐赠功德的时候也非常慷慨,他们把服侍佛寺当成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和尚平时在寺院除了扫地之外没有多少事情,现在几乎所有和尚的家长都给和尚买了手机,有的还买了摩托。所以很多小孩很乐意出家当和尚,因为呆在佛寺里很清闲,免去了在家里时繁重的劳动,还受到尊敬。有些优秀的和尚会被当地的佛教协会送到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圣地,昆明、北京、上海、杭州、开封等汉传佛教佛学院进行学习和交流,他们的费用由协会支付,同时他们也会拿到佛学文凭或者佛学专业的大学文凭。

  总而言之,佛寺教育主要集中在佛寺文化本身,同时还有傣语和文化教育,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主要意义。同时,寺院教人们何做人,这对于提高村民的个人修养和改善待人处世态度有重要作用。从此我们得以明白打洛人民良好精神面貌的由来,人民长久和睦相处、社会秩序井然、待人谦和友善的原因。

  现在,虽然佛寺修建得更加恢宏华丽,僧人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佛寺并没有越来越旺盛,佛寺里的小沙弥越来愈少,佛寺住持的能力也越来越差(有的还不到二十岁),佛寺活动的开展也不再如以前那么正式和频繁,佛寺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据说在打洛以外的傣族上座部佛教地方,“有寺无僧”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当地人只有从缅甸聘请高水平僧人来充当住持,而这又为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相对来讲,打洛的情况已经算很好了)。 影响寺院教育的因素。分析起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打洛的经济形势也越来越好,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由于打洛是边境口岸,是通往缅甸第四经济特区小勐拉的窗口,加上当地气候条件好,国家对于农业支持力度大,近几年当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当地居民收入剧增。打洛也被称为是西双版纳洲的经济晴雨表。人民富裕是好事情,但是习惯于享受的打洛人在富裕以后,喜欢上喝酒、赌博等活动,包括修建寺院时他们的出手阔绰也反映有钱以后的迷茫。有钱了以后,精神信仰很容易就被淡化,使得人们对于佛教信仰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经济的力量尤其使得年轻人受害,他们难以忍受佛寺的寂寞,希望在外面花天酒地,读书治学也就不太静心。我们在现场看到,有很多小和尚在娱乐城出没,参与赌博等活动。年轻人更愿意去赚钱,然后去娱乐,佛寺的规矩和戒律也就被抛到脑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佛教的发展。 (2) 境外的诱惑。打洛傣族与相邻的缅甸小勐拉居民同属于傣族,语言和生活习惯完全相同,世代与缅甸跨境而居,互市和通婚也比较普遍。现在,虽然国门封闭但是边界两边的人员和经济往来仍然非常频繁,偷渡出国去小勐拉娱乐和工作的人也很多。对于当地居民来讲,这是合理合法的,只要出示边民证,他们可以来去自由。而小勐拉是一个不受控于缅甸政府的独立特区,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当地的军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了博彩、嫖妓等行业,吸引中国内地有钱人前去花费。打洛人尤其是年轻人,包括许多小和尚在地理上近水楼台,所以会经常去小勐拉娱乐。 (3)人们视野的扩大。随着大量外地人进入打洛,大量新事物不断进入打洛小镇,打洛本地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外地的精明商人和游客以及借道出国的人都给了打洛人深深触动,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当地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出去看过世界,虽然大多都认为外面世界不如打洛好,愿意回到打洛,但是他们的信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那些出国或者去内地交流和学习的和尚,有很多都没有按照佛教协会的初衷成为佛学大师,而是还俗成家。信仰的变化是佛寺面临的最大危机。同时,新生事物的涌现也给佛寺带来干扰。电视、手机、网络和游戏、摩托车、卡拉OK、娱乐城等事物成为和尚的爱好,和尚就没有心思来完成佛寺规定的学习任务,也不太遵守佛寺的清规戒律。 (4)学校教育的影响。虽然打洛学校教育不是很理想,但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在不断发展扩大中,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规定了入寺的年龄限制后,小学教育已经很成熟,入学率和巩固率已经得到保证,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初中教育虽然面临很大挑战,但是在国家的强大意志下,也必将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对于寺院来讲就是一个灾难。现在寺院住持对于和尚进入中学学习也采取中立态度,但是如此一来,寺院的常规活动就完全被打破,在上学期间,佛寺活动基本无法开展,只有在假期才可以有所进行。佛寺的佛爷说早晚他们会有早课和晚课,但是因为和尚要上学,加上有些住持太年轻,现在已经不能坚持,只是偶尔进行。而时间上无法保证佛寺活动就无形中减弱了佛寺的影响力。同时,学生在学校也接受中央政府的思想意识教育,这些也会给他们的信仰带来一定的改变。

  三、学校教育

  打洛基础学校教育发展滞后。解放前当地的教育主要通过寺院来实现,解放后也一直没有学校教育,直到1967年政府才兴办了第一所小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小镇有1所中心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和5所完全小学。初中教育的发展主要是近几年的事情,最开始在小学附设初中部,1983年因为生源问题停办,1990年恢复办学,从小学中分出独立办学,发展到现在的中心中学规模。最开始学校人数不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一所能够容纳学生上千人拥有教职工52人的初级中学。

  1、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已经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全镇1所中心小学和5所完全小学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全镇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硬件设施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其教学楼、图书室、足球场、篮球场、计算机房等教学实施的都已经建设,说明打洛镇小学教育条件已经与内地完全接轨,有些设施(譬如足球场)可能连内地学校也不能相比。小学教育的师资也比较完善,能够基本开设出所有国家要求的课程,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在中心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的教育更是蓬勃发展。

  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都已经基本达到100%,流失现象已经不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也相当高,家长也非常支持子女入学完成小学教育。按照中心小学王思处校长的介绍,小学的普及归因于两点。一是1999年完成了“普六”工作。当时洲政府制定了《僧伽管理条例》,规定男孩在完成小学教育之前不准入寺当和尚,这对于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教学正常进行起到保障作用。二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和交流的扩大,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普遍提高,家长都认为送子女入学完成小学教育和学习基本文化知识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得到了良性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其中镇中心小学在各项指标中在勐海县名列第一,在西双版纳洲也能排上名次。

  政府的加大投入为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各个小学我们看到,每所小学都有标准的教学楼,配备有各种设施如篮球场。在无法安装宽带的学校,政府给他们配备有无线远程教育接受平台,通过卫星和计算机接受教学资源。部分学校有足球场、小型图书室和计算机房,中心小学的声乐器材更是完备。

  良好的教师队伍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小学教师敬业精神非常强,即使是在地处偏远的小学教师,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而毫无怨言。在打洛中心小学,自称独身主义的女校长王思处老师放弃在政府供职和提升的机会,扎身于小学教育十几年,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她的领导下,学校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合作非常好,学校管理也井井有条。学校办得既合乎上级要求又具有鲜明特色。这真是打洛人民的福事。在曼彦村育才小学,我们见到那里教导主任比我们还要年轻,但是对于教学事业很投入,而且治校也有自己的思路。他告诉我们说,现在比较漂亮的校园就是他一手培植起来的。问起他的业余生活,他说主要就扑在教学上,不曾有太多个人时间。在交流中我们也没有听见他的怨言,可以看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小学的教育基本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来安排,同时也结合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学主要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课程外,也开设体育、音乐、美术教学(部分落后小学没有开设音乐课),但是英语教学没法开设,只有在中心小学有一个老师安全凭借兴趣偶尔开设一点英语课程。另外,傣语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是当地的特色教育,这也是为了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的实际。小学升初中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该成绩只是作为对小学教师的考核和初中入学时的参考。

  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困难。第一个困难就是师资问题。全镇的小学编制为139人,但是在岗教师只有131人,这也就是说,131个教师的编制要完成139个教师的事情。中心小学王思处校长的一大困惑是:教育局给了139个编制却只发给了131个教师的工资,而在教育局不安排教师进入的情况下,校长无权也无力聘任教师来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同时,打洛镇小学也面临着师资流失现象,对于优秀的教师,总是会有很多条件更好的学校来挖人。校长对于无力聘人而师资仍然面临流失的形象感到痛心。在师资队伍中,教师水平仍然不如人意,有许多课程如英语课、器乐课、计算机课长期无法开展。现在的年轻教师都很不愿意到乡镇任教,新的教学理念就引不进来,师资结构也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些成为制约小学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

  小学中有留学生是边疆学校的一个特殊现象。中心小学17个缅甸籍学生,在边境线上的一所小学里更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缅甸籍学生,这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双国籍(既拥有缅甸国籍也拥有中国国籍)学生。在缅甸离边境线不远的家长听说中国的小学教育质量高,他们就把子女送到中国来念书,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的教育能够与中国接轨,至少会说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就待遇而言,缅甸学生除了在享受补贴上和中国学生有一些差别以外,其他都是一样的:他们不用交学费,享受免费教学资源,而那点补贴其实很少。在校内,中缅学生在语言、生活习惯、学习内容等方面也完全一样。这也是中缅边境人民和睦友好的一个例证。

  2、初中教育

  打洛镇初中教育发展历史很短。1990年以后才有独立的初级中学。现在打洛镇中学坐落在打洛镇中心,是镇上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于2007年通过云南省政府“普九”验收,其硬件和软件资源能基本满足九百多在校学生的要求。

  打洛镇中学的硬件设施相对于内地一般中学来讲已经相当不错。学校有标准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有大型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篮球场、体操运动等设施,图书室和微机室配置齐全。这些设施部分是为了2007年普九验收政府才拨款建造的,其中图书室藏书很少,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应该说,现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可以实现一所中学的功能。

  学校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一线教师46人,这其中6人是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学校大多数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汉族在那里反倒成了少数民族,年纪大一些的老师显得有些落伍,跟不上时代步伐。师资结构也存在着很大问题,优秀教师太少制约着学校发展。校长吴诗胜老师是两年前刚从外地调入的年轻领导,他为了学校发展和普九工作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同时他在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初中的教育基本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来安排,同时也结合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初中主要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也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另外,傣语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是该校的特色和重点,这是为了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的实际。学校偶尔会请校外的技术人员来教关于种植橡胶、摩托修理的知识。学生初中完成以后要进行结业考试,大多难以达到及格水平,但是学校仍然发给他们毕业证书。极少数同学参加中考,升学率也极低。少数特别想考高中的学生(大多与汉族有一定联系)都由父母送到西双版纳洲首府景洪或是昆明上学。到目前为止,打洛也没有出过大学生。

  学校学生入学率低和辍学率高是困扰学校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控辍保学”是目前学校主抓的工作。学生失学率和出勤率低将直接导致学校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更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在籍学生(现在实行了“普九”,所有适龄儿童都在籍)九百多人,经常性学生流失在10%左右,而如果碰到橡胶收割季节,学生流失就可以达到40%。初三学生分为AB两个班(A班参加中考,B班不参加中考;A班只占很小一部分,B班占绝大部分)来上课,每年4月份的傣历新年(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地方政府要求放七天假,在长假之后,初三B班就基本没有人来上课了,学校也只有宣布放假。由此可见学校流失现象的严重。

  影响初中教育的因素。分析起来,造成学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原因。这里所说的经济原因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学生因为贫困而无法上学。如概论所言,打洛的经济情况已经相当不错,人民生活已经相当富足。对于那些拥有较多橡胶林的村民,在割胶期间,每天的收入可以达到四千元甚至更多,而每年收胶时间长达八个月。橡胶是必须趁天气和时间及时收割,不然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在割胶期间,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家帮忙收割橡胶,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流失。如果说小学生还太小,家长不忍心让其下地干活,那么初中生就已经可以算是半个甚至完全劳动力了。在这个期间,家长很希望孩子在家帮忙干活,而孩子也会拿到比平时多得多的零花钱。同时,女孩子可以去小勐拉赌场发牌。稍微长得标志一些的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可以去赌场发牌,日收入最多可以达到三千元。而傣族女孩子普遍身材好,长得漂亮。在这样的经济形式下,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只关注眼前利益而不会去关注长远发展了。另一方面,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学生上学不仅不用交学费,寄宿的学生每周还可以拿到二十元左右的补助,特别少的少数民族(称为少少民族,如布朗族)则可以得到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认为既然没有交钱,那么去不去学校也就无所谓了,部分学生每周只在星期一到校一次,领到补助以后便不知去向。现在的学生也很会享受,他们有钱以后,便大肆挥霍,泡网吧、赌博、唱卡拉OK、谈恋爱等活动构成了他们的校外生活。现在的初中生也不愁工作和生活问题。正如概论所言,打洛优厚的地域和气候优势使得打洛人民形成安于现状、乐于享受和缺乏忧患意识的心理。大多数学生认为读完小学,会说汉话,认识基本汉字,会简单的计算就足以应付以后的生活。 (2)寺院影响。按照打洛当地的传统,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入寺当和尚。199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洲僧伽管理的若干规定》施行以后,男孩子在读完小学以前不准入寺为僧,这就使得出家年龄刚好集中在初中阶段。虽然现在佛教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思潮的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每个男孩出家当和尚的传统仍然被毫无例外地保持,只是出家时间没有以前那么长了。所以在初中阶段,学校在校生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为和尚,他们每天披着袈裟来上课,构成校园的一大风景。和尚白天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晚上回到寺院还要接受寺院教育。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同时接受两种不同体系的教育,确实有些困难,所以很多学生两者都没有学好,既没有当好和尚,也没有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而根据当地的村民反映,现在和尚也相当调皮,不爱学习,佛寺住持有些还相当年轻,甚至只有十七八岁,住持也完全管不住住校的和尚,而他自己,有时也相当贪玩。由于和尚也可以经常回家,所以在校和尚就有了学校、家里和佛寺三个居住点。当和尚不来上课的时候,教师也难以判断学生去了哪里,往往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说在佛寺,给佛寺住持打电话住持又说在家里。所以佛寺不仅在时间上干扰了教学的进行,也提供另外一种体制,这种体制在多方面限制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3)家长观念。家长对于子女入学的教育预期对于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希望子女能识字、交流和计算,所以小学教育就能顺利开展,现在也成为良好的风气。大多数家长对于初中教育不存在很大预期,他们送子女入学有些是认为孩子在家里没有事情做,有些只是为了省去有人天天上门去催促的麻烦。大多数家长认为初中阶段学的知识没有用,也不期望升入更高级的学校读书。虽然学校也偶尔开展摩托修理、割胶等实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属于理论性质,学生听不进去,他们更愿意在实践中学习。家长对于子女不断升入高级学校读书还抱有恐惧心理:不断的事实证明,孩子读书时间越长,家庭承担的责任越大,家庭也就越贫困,这对于家长是个不小的打击。同时,现在读完高中、中专甚至大学都不包分配工作,有人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资也很低,生活也很苦,反而不如那些不读书而在家经营的人(试问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年收入会超过10万元?而这在打洛是比较普遍的)。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在落后的地区,找工作时社会关系占的比重很大,而在这个汉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傣族人的上层社会关系明显很少。所以家长对于继续读书并不看好,“读书无用论”反而很盛行。一个家庭如果出了佛爷或是住持,这个家庭就会感到很光荣,其他人也会很尊重很羡慕这个家庭,而一个家庭如果有人出去读书,那么家庭必然受穷,如果再找不到工作,整个家庭就更会被人瞧不起。这样的事实无情地打击了读书的积极性,所以家长对于初中教育也就没有更好的要求和预期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很不想投入,如果学校需要什么钱,家长是一分钱也不愿意出,开家长会时家长也不愿意去,但与此相反,如果佛寺要集资,村民就显得很大方,捐钱绝对是一个比一个积极。所以现在家长的观念对于学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根据笔者的经验,十年以前我的家乡“普九”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很多出去打工的人给了家长很大的启示:文化水平低就意味着在外面找不到好工作,不读完初中就意味着找不到工作,所以家长逐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坚决要求送子女去学校读书) (4)中学缺乏吸引力。打洛镇中学创立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是根据上级要求和内地办学经验来发展自己,这一方面确实保障了很短时间内就把学校发展起来,但也未免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学校缺乏自己的办学定位,也没有形成因地制宜的办学特色,使得中学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傣族人民有能歌善舞的传统,对之有特别的爱好,所以每逢节日、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学校就非常热闹,不仅学生会到齐,许多家长也会不请自来(开家长会时家长不论请多少遍也很少有人来)。但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大大降低,普遍认为学校生活清苦。打洛人民一直以来就有自由的传统,父母也不太会约束子女的行为,个人的品行和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佛寺和传统力量。当学生不愿意去上学的时候,父母也不会强迫孩子去上学。所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是当前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控辍保学”的重要途径。当前打洛镇中学的师资缺乏,尤其缺少优秀教师,教师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也不强,创造力不够,使得学校缺乏创造性,学校活力也难以显现出来,吸引力也就大大减弱。 (5)社会原因。社会与学校是不可分割的,学校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又会影响学校发展。打洛镇的学生与社会接触很早,很早就学会骑摩托车,到缅甸游玩和娱乐,在小娱乐城参与赌博等,这些都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初中生现在面临着许多来自社会的诱惑,如挣钱迅速而简单,边境的诱惑,电脑和摩托车的新奇,社会对青年的放纵,人员交流的扩大,外来思潮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正值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就很容易迷失自己,加入到逃学的行动中来。相对于到学校学习来讲,年轻学生更愿意去网吧玩游戏,去边境赌博,去谈恋爱(这种事情家长是不反对的,因为这是傣族的传统),骑着摩托车到处玩等等,所以学校就难以控制学生的巩固率。

  3、“普九”的现实

  2007年末,打洛镇中学通过了云南省“普九”验收。

  早在三四年以前,打洛镇中学就着手准备“普九”验收工作。国家提出2007年要在西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这同时也是对云南省的要求,到了这一年,不普九都不行。这样政府一级一级往下要求,打洛镇政府以及勐海县教育局也只好集中一切力量来完成普九工作。为了普九,镇中学新调来了现任校长吴诗胜老师,同时让他兼任打洛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这在权力上给了校长更大自由,让他可以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来为“普九”这个中心任务服务。

  在三年的时间里,打洛镇中学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改扩建了教学楼,兴修了运动场,开设了微机室、图书室等设施。在硬件上,打洛镇中学发展很快,效果明显,已经基本达到了“普九”的要求。入学率和巩固率是普九的重要指标。普九期间,打洛镇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发动学生到校上课。学校教师三番五次地到村寨学生家里和佛寺里找学生来上课,政府其他部门也在上级的统一安排下到学生家里发动学生。每个村寨设立了一名监督员,时刻监督和督促那些不去上课的学生去上学。(该监督员由政府设立,工资由政府发放)。村委会干部也全力参与其中,他们每天都要做宣传工作和监督工作。学校一个电话,村委会干部和监督员就立即去找学生,有时候也动用广播等手段进行寻找。这一番强有力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短时间的效果,但同时也引起了部分村民的反感。到了后来,教师进村找学生都需要有警力陪护,这给了村民以很强的威慑作用,但同时也说明这种做法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反感,干群关系闹得很紧张。这样的强力措施短时间内保证了中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为保障“普九”的顺利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正如吴校长坦言,学校的措施是欠妥的,首先缺乏法律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于不入学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可以到法院起诉,但这又谈何容易!大家都知道法不责众的道理。同时,村民平时的平静自由的生活被这个声势浩大的运动所打破,任何人都难以接受。

  据说验收当天,验收官员根本没有进学校进行指标考核。相关的重要汇报和考核工作已经由层层官员之间达成了默契。

  现在“普九”过去了,阶段性成果除了在硬件设施改善比较大以外,学生失学率仍然很高。现在教师,特别是年轻男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学生。普九过去了,政府的其它力量不可能再全力投入到教育这个任务中来。根据内地“普九”过程的经验,找学生这样的运动再经过了一阵子之后,辍学的情况就会得到根本好转,九年义务教育就会走上正轨。但是对于打洛来说,这样的经验似乎不再实用。打洛镇中学无论付出多大努力,失学率仍然居高不下,学生上学的热情也没有提高,家长意识也难以改变。打洛的教育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云南省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打洛镇中学就围绕着“控辍保学”来进行讨论,期望能够找到新的具有突破性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下学期教师的重要任务仍然是找学生。

  四、对打洛教育的思考

  打洛是边疆、少数民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下、相对富有的农业地区,它的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背景决定了它的教育也与众不同。历史上,佛寺是当地唯一的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机构,它为培育当地人才、维持社会稳定、保持文化传承和推动当地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学校教育不断发展,虽然现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政府正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着学校教育发展。

  现在,寺院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存在,相互补充又存在冲突。学校基本照搬了内地模式,教学内容也与中央大纲基本一致,其办学模式、意识形态和知识结构对于打洛人们来讲是全新的。而寺院教育由来已久,当地人们早已习惯,并成为当地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院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互相补充。寺院教育教给学生傣文、佛经以及处世做人的道理等内容,这对于当地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是作为当地居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学校教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家认同感、基本与外界交流能力、集体意识等现代公民知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寺院教育和学校教育又相互冲突。学校教育的发展给寺院教育带来了危机,同时寺院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的发展。

  现在,学校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到目前为止,政府、学校、教师等都没有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大家普遍比较认同的方式就是提高学校的吸引力,但这并不容易。增强学校的吸引力离不开优秀人才队伍的支撑,只有所有在校教职员工基础扎实,自身的优秀素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且不断创新,努力工作,才会使得学校显现出吸引力来。作为复旦大学的学子,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打洛的教育做点什么,希望我们的优秀素质能够带动当地教育的进步。我们已经与打洛镇中学校长达成一致意见,每个学年派一支支教队伍前去学校进行短期交流。我们更希望能有志愿者在那里长期支教(至少一年以上),并且薪火相传,这样我们的力量将会产生大的效果,我们的努力才能开花结果。学校教育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在国家的强大意志下,学校势必会取得很好的发展。相比而言,寺院教育虽然因其强大的传统力量而得以保存,但是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变化和意识的变换,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影响,寺院传统势必被打破,变得越来越不被人重视。虽然现在政府号称坚持“宗教自由”的政策,但是政府政策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寺院的发展。譬如关于男子入寺年龄限制的规定就对佛寺带来了很大冲击。而佛寺本身人才质量下滑和人才缺乏也导致佛寺举步维艰,越来越少的人能够代表佛寺说话,影响力也就会不断下降。现在推动佛寺发展的组织力量只有佛教协会,但该协会往往对政府妥协。现在社会环境变化纷繁复杂,佛寺在这样的环境下将走向何方仍不得而知。我个人很担心,当打洛进一步开放,经济进一步繁荣,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思想意识也发生很大变化,佛在人们心中不再神圣之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会不会出现危机?原本和谐安宁的村寨还会不会再有?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发展,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涌现真正的优秀人才,那么一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以过富裕生活的打洛人能否继续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呢?打洛人民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所以他们缺乏忧患意识,很少有节约的观念。他们在生活富足以后,就开始享受生活,喝酒和赌博是村里主要的娱乐方式,而不是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即使是现在,有些居民年收入剧增,在割胶期间,有的一天就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但是他们不懂得积攒,几天之内又会挥霍掉,到了年底,他们也不会有多少结余。这一方面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当精明的外地人大量侵入的情况下,当地的资源也总有一天会面临窘境,总有一天他们的生活会显示危机,而他们却没有自己的无论是财富还是知识上的积累,那么他们将何以与其他人进行竞争,他们的生活将何以持续?

  五、致谢

  从最开始决定做实践到项目完全实施,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就不能圆满完成这个项目。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李德力,他帮我们完成了部分设计,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感谢新闻学院何思翀同学,她参与我们的申报工作,却在最后因事不能一起完成后继实践活动;感谢吴西和林静帮助我们设计了团队徽标;感谢研究生会实践部部长石林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和帮助;感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乐毅老师于百忙之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并一直关注项目进展;感谢物理系党委副书记俞胜南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关注和支持;感谢研工部周序倩老师一丝不苟的关注和帮助;感谢研究生团学联主席李闻的关怀;感谢副主席程福平的指导以及帮忙完成部分申报事项。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云南大学的同学朱勇、李建敏、李祥、张黎亮,他们为我们的行程提供安置,为购买车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感谢云南大学的石俊杰同学全程参与我们的活动,为我们提供许多关于云南的信息;尤其要感谢邓仲昱在打洛的同学白福辉老师,他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太多的帮助,可以说没有他,我们的实践不可能如此顺利;感谢勐海县教育局办公室李主任,没有李主任的前期热情联系,我们的活动也不可能成形,同时要感谢他的后期接待和安排;感谢打洛镇中学吴诗胜校长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以及接待;感谢打洛镇中心小学王思处校长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和接待;感谢打洛镇曼彦村育才小学教导处吕主任给我们提供信息,以及与该校学生的交流;感谢打洛镇村民岩洪(岩,念aí)的热情好客;感谢打洛曼蚌村佛寺的都坎万(会能)法师和都温法师(都,念dū)为我们提供关于寺院以及寺院教育的信息,并给予热情款待,在他们家里,我们第一次吃到了真正的傣味;感谢景洛中心佛寺的佛爷都扁伙(都,念dū)及其弟子;感谢打洛中学学生玉儿班、玉应班。(少数民族名字,特加上下划线)

  本项目接受复旦大学暑期实践基金的资助。最后感谢物理系给我们提供资金支持,感谢Rainbow锐波酒吧给我们提供赞助。

  参考文献

  【1】杜青,西双版纳傣族宗教与档案史料的关系,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 3期,第44-48页

  【2】龚锐,在异域与本土之间,贵州民族研究,No.13, 2006

  【3】李云芬,浅谈傣族历史档案史料的收集,云南档案,2000.3

  【4】王元海、黎美洋、陶华举,旅游宗教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05)

  【5】熊胜祥、杨学政,云南宗教情势报告(2004-2005),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2005)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度众生,把众生分做三等。第一等是“根熟”,所谓根熟,他能相信,你教他专修、教他念佛,他会死心塌地去修,他会死心塌地念佛。这一种根性的人,这一生一定能往生成佛。第二种是“根没熟的”,没熟的,他能听,他不能接受,或者能接受,他不能奉行。他还贪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没有办法放下,这是迷。第三种,“没有善根的”,完全没有善根的,你跟他讲,他完全排斥,甚至于还要毁谤。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去帮助一切人。没有善根的,我们要给他种善根,帮他种善根,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根没熟的,我们帮他增长善根,使他能多听经、多念佛。虽然他这一生不能往生,我们也要帮助他增长善根。一心一意念佛的人,这种人最有福,因为佛菩萨所接引的对象,是真正相信、真正肯念佛、真正发愿求生之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