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厢区志》佛教


2014/9/8    热度:997   

  《莆田城厢区志》佛教

  一、沿 革

  莆田县置县前10年,永泰郑露三兄弟“来莆开学”,在凤凰山下舍宅建金仙庵,始进行佛教活动。经过1000多年,境内佛教活动不断发展,不但拥有大批信仰者,且也建有较大的寺、院、庵。1987年6月26日,成立莆田市城厢区佛教协会,有会员600人。

  二、主要寺院

  (一)南山广化寺

  位于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城区西南,俗称南寺。创建于莆田置县前10年的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初名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年)升为寺,唐景云二年(711年)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始为今名。

  宋代南山“檐楹相摩,轩宇层出”,有广化、法海2寺,奉先荐福、崇先文殊、月峰、满月、法界、灵云、东塔、西塔、西方、西台10院,瑞泉、灵源、天台、天宫、少林、普门等120庵。历宋末、元代兵祸、明代倭寇、清初地方变乱,屡毁屡建,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镇守兴泉总兵王万祥一次全面重修后,把不相隶属的法海寺和小南山诸庵都并入广化寺。

  19世纪中叶,寺为台风摧毁,只存一观音阁。住持善和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方募化重建,僧本如赴都请藏经7000余卷回寺。

  1950年,有住僧60人耕种附近田园,生产自给。“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经卷被毁灭,僧众返俗,寺宇改作他用。1979年底,侨僧代表圆禅回国申请恢复广化寺。1980年2月福建省委批准莆田广化寺对外开放。修复扩建工程于1984年农历闰十月十五日告竣,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宋建释迦文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方丈圆拙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住僧200多人。1990年,全国佛协会长赵朴初第二次到寺视察,赞赏广化寺不卖门票、不搞经忏,住僧由寺供给生活。同年广化寺名列全国受表彰的3家寺庙之首。

  (二)梅峰光孝寺

  位于梅峰居委会。山原名梅子岗,宋元丰八年(1085年)居士李泮舍梅子岗山地百余亩,拓建原观音亭为佛院,崇宁二年(1103年)赐匾“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崇宁三年赐名崇宁禅寺,政和元年(1111年)改名天宁万寿寺,绍兴七年(1137年)又改名报恩广孝寺,绍兴十二年才改为今名。

  泮子李富为祈母黄安人寿,修建寺宇,并建有梅峰书院、卧云轩于大雄殿后,于此讲学,人们又称为讲寺。元代亦于此设官讲。李富卒,住持惠深于法堂侧建一座“宋忠孝名臣檀樾李公祠”纪念他。

  寺于明永乐间修建之后,至嘉靖倭乱时被毁,万历间始陆续修复,清康熙、雍正、光绪间又先后三次修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住持微嘉在南洋募化资金陆续兴修。至解放前夕,其法嗣新加坡圆通寺达明老和尚回祖寺考察,作出重建的规划方案,修建工作直至“文化大革命”时尚未完成,且寺被废毁,僧众被勒令还俗。1979年,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侨僧派代表回寺,大规模全面扩建,征用寺前民居土地,把山门面向胜利路。除原建筑物保留一座明代兴建的拜亭(今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如石坊式山门、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山顶海拔55米处的大悲殿及其两侧配套建筑物,全为仿古新材料结构。

  (三)凤山寺

  原名敬善院,创建年代无考。唐开元间名万安水陆院,后晋天福间名天福寺。正殿后建木塔3级,故称塔寺。宋太平兴国年间在其东侧建永福院,淳熙九年(1182年)俱被火毁,复建后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又遭火毁,僧霞谷请合为一寺重建,赐名祝圣都道场,明代改为万安永福禅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置僧纲司(管理僧尼事务的府一级机关)于此,住持慧昙首任僧官。倭祸毁后重建。万历七年(1579年),原3级结构的四天王塔改为5级。万历三十八年颁赐藏经。崇祯十二年(1639年)被火毁后又重建。弘光元年(1645年),林衍祚捐铸铜塔顶。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屡经修建。至民国时寺废。50年代后建筑物被拆改,铜顶塔刹存在莆田县博物馆,剩下底层石瓜楞柱、塔基石浮雕、四大天王和5尊韦驮石雕像均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毁。今只存大雄殿1座,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报恩东岩教寺

  位于东岩山,创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元、明代屡有重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请赐藏经。在其大雄殿后有宋绍圣间建石塔3级八角形,底座须弥座青石雕刻37只狮子,形态各异;塔门浮雕力士造型粗犷,塔顶为铁刹竿。今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50年代后,寺宇一度改为他用。1988年侨僧悟丹修复,改山门修建为天王殿,另建石牌坊式山门。

  (五)云门国清禅寺

  位于英龙居委会双池巷,俗称云门寺。宋德祐元年(1275年),方彰祖舍地,宋副翁捐款,僧石船建,故又称石船寺。元大德、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又增建重修。50年代废,1987年侨僧寂晃申请修复。

  (六)石室岩寺

  位于石室岩。唐大中六年(852年)名僧妙应居此建庵,因出入骑两驯虎,故称伏虎岩。宋绍圣间建寺,崇宁五年(1106年)赐名妙应寺。元至正间火毁重建,明成化间废,万历五年(1577年)重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1988年重建大雄殿。殿后原有宋建5级石塔,后圮。明代改建7级木檐塔,今木檐朽坏,存砖砌塔身,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七)月峰寺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后月峰,创于唐代,宋后废,明成化初年重建,万历间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5年重建。

  (八)崇福寺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天王殿左侧。原名崇先荐福院,宋初方姓建功德院,故俗称方祠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90年侨僧重建竣工,始改今名。

  (九)普门庵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旁、唐黄滔东峰书堂旧址,宋代建庵,后屡有重修。“文化大革命”中废。

  (十)天马岩寺

  位于凤凰山巅庵坑里。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僧善和创建,1990年重建。

  (十一)西塔院

  位于广化寺山门左侧渠道上、龟山寺廨院。宋代建有木塔3级,明代圮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至清代圮,塔址今挖为渠道。明成化间重建大雄殿,清康熙年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1990年重建。

  (十二)西岩寺

  位于太平居委会。原为明朝尚书陈经邦别墅,明朝灭亡后,其孙钟岱落发为僧,改为寺;其家妇女为尼别居于其右邻西隐寺(今废)。清乾隆、光绪间均有重修。50年代废,1989年侨僧修复为龟山寺廨院。

  (十三)金刚寺

  位于东岩山。原名金刚阁,俗称东岩下寺。创建年代无考,清康熙间重建,90年代修复。

  (十四)白云岩庵

  位于东岩山,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1981年修复。

  表24-1 城厢区境内寺、院、庵一览表

寺  名

地 址

创建朝代
或年份

僧尼数
(人)

附  注

凤山寺

凤山

后晋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广化寺

新塘

南朝

230

含佛学院学员200人。其中古塔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圆智庵

三亭

锦亭寺

霞林

7

景祥院

陈岩

陂埔寺

陂埔

飞泉寺

老叶树

御风亭

北门

石室岩寺

北磨

6

其中砖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月峰寺

新塘

10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

新塘

5

普门庵

新塘

西塔院

新塘

4

东山报恩寺

英龙

10

其中石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国清禅寺

英龙

7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寺

英龙

13

清康熙重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峰光孝寺

梅峰

50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宗庵

荔浦

万寿庵

南门

12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净慈庵

棠坡

清源堂

肖厝

1

大梦寺

大象峰

天泉岩

新塘

尼1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果满庵

二亭

弥陀寺

林桥

天竺寺

林桥

明代重修

宝树庵

安福

9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岩庵

英龙

5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岩寺

太平

5

晚眺楼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赡阙亭

头亭

龙寿寺

下戴

明代重建

华来寺

南郊

3

智泉寺

北磨

尼1

摩崖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慧庵

霞林

10

金刚寺

洋西

尼5

欢喜庵

龙桥

8

天马岩

庵坑里

祗林寺

吴桥

2

第一庵

拱辰

3

陆霞寺

下墩

尼1

清节堂

岐山巷

塔庵

丰美

1

崔亭

丰美

普照寺

梅花亭

尼1

祗隆庵

西社

民国

1

志节庵

棠坡

民国重建

1

万应亭

南郊

民国重建

福善庵

下亭

民国

6

德丰寺

张镇

民国重建

1

宇文亭

英龙

民国

清源庵

阔口

民国

4

德善堂

郊西

民国

2

志诚岩

北磨

民国

尼3

至喜岩

下磨

民国

清福庵

墘仔

民国

3

慈光寺

屿上

民国

6

云洞岩

铁灶

1

清源寺

东阳

民国

尼3

保存寺

陈岩

尼1

大观寺

溪白

尼4

真慈寺

东吴

尼3

卓源寺

北磨

1

成通寺

新塘

尼1

白毫庵

新溪

1958年重修

2

冰心庵

英龙

1979年

6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与其相信命运,不如改心: 将嫉妒心改成尊重心, 将瞋恨心改成慈悲心, 将贪欲心改成喜舍心, 将排斥心改成包容心, 将计较心改为随喜心; 心念改变, 当下就已改变我们命运的方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