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云居寺与石经山


2014/9/8    热度:23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云居寺与石经山

  吴元真

  北京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因塔及石经而闻名,因其年代久远,文物历史价值显赫,故1961年即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云居寺与石经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曾遭到侵华日军的轰炸、焚烧,被夷为废墟。战争的创伤以及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在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留给人们的也只有伤痕累累的几座唐、辽时期的佛塔,以及散仆在遗址上各个历史时期的石刻文物和石经山上藏经洞内的石经了。

  1985年成立云居寺修复委员会,决定重建云居寺。我参加了云居寺重建一期工程的工作,承担云居寺山门殿的复原设计。重建前的云居寺院仅有山门殿的前门石门券还竖在遗址上,其余殿宇厅堂房屋建筑荡然无存。设计前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地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中我曾见到战火前的云居寺山门殿和一进院牌楼的旧照片。这无疑为复原设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其山门殿的修复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这已是17年前的事情了。2002年是云居寺辽金石经出土45周年,8月我参加了由房山石经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石经文化研讨会,又引起我对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会后我回到国家图书馆,在善本部舆图组同志的帮助下,见到了一本邓之诚先生旧藏的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云居寺与石经山照片册,十分珍贵,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该影集为棕色片,凡42张,现依原顺序列表如下:

  序

  号尺寸

  (单位厘米)照片上原有的说明方字111×15.5四大部经成就碑记219×13石经堂西壁经版319×13石经堂东壁经版419×13千佛殿即石经堂在云居寺东峰就洞为殿四柱造像旁刻佛号四壁嵌石刻经版计妙法莲花诸经十二种一百四十八版此殿之中部515.5×11藏经第一第二洞在石经堂南下615.5×11第二洞石门缺楞内窥经版之影715.5×11藏经第三第四洞在石经堂之东崖815.5×11藏经第五洞在石经堂东院911×15.5藏经第六洞在石经堂东院有董其昌宝藏石额1011×15.5藏经第七八两洞在石经堂之西崖唐僧洞之东西1111×15.5第七洞石门缺楞内窥经版之影1211×15.5小西天千佛殿西崖及绝顶石浮屠1311×15.5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石幢八棱在寺南塔北俗名压经塔即藏经塔也此为辽大安九年以后通理通慧圆照续刻经目天庆八年志才撰文(一)1411×15.5续秘藏石经塔记(二)1511×15.5续秘藏石经塔记(三)1611×15.5云居寺南藏经塔及石幢东望之景(照片上中部有墨书6行)丁酉七月十二日于塔下掘出辽道宗造石经百十八片辽僧通理大师所造四千十八片土人呼塔为鸭经塔盖压经之讹1715.5×11云居寺之南二里下庄村为入山所必经诸山之水汇为溪流柳杏成林清泉白石景极秀逸1815.5×11西域云居禅林唐静琬创始清溟波重修有乾隆八年碑志1915.5×11云居寺门前石桥2015.5×11云居寺前溪流2115.5×11云居寺西南多柏树2215.5×11云居寺全景北为罗汉塔南为藏经塔2315.5×11云居寺南藏经塔2415.5×11云居寺大殿牌枋2515.5×11云居寺客堂2611×15.5云居寺弥陀殿嘉庆御笔瞻礼诗原有亭今圯2711×15.5嘉庆癸酉重游御笔2811×15.5云居寺古松虬枝纷拏象龙形2911×15.5云居寺殿凡五层乾隆初多罗郡王允禧施助修建今祀为护法在弥陀殿南诸佛塑像极庄严皆乾嘉时良工手笔也 此为二十四诸天象(一)3011×15.5二十四诸天象(二)3115.5×11香树庵在寺北静琬于贞观五年刻大涅槃成山吼一夕生香树五十余本3215.5×11云居寺北诸山及曝经台3315.5×11水头村在寺北村人多务农先皆寺中给事3415.5×11水头村在寺北为山泉导流处就岩下凿为窦泉流汇注由此分流绕寺而出取源头活水之意因以为名3515.5×11琬公塔院(在寺北)3615.5×11云居寺多果木此寺北桃杏诸果林也3715.5×11水头全景3815.5×11小西天在寺西北五里千佛殿藏经洞皆在此3914×11小西天之西山多石壁古柏4014×11小西天五台山形如台者凡五4115.5×11小西天之东石壁千仞其下有井4215.5×11云居绝顶有开元二十八年王守泰山顶浮屠记这本相册是邓之诚先生的旧藏影集。邓之诚,江苏南京人,字文如,号明斋,又号五石斋。1887年11月29日生于成都,1960年1月6日卒于北京,享年73岁。邓先生早年曾任“滇报”编辑,1917年任教育部国史编纂处民国史纂辑,1921年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并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任明清史研究生导师。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著有《中华二千年史》、《骨董琐记》、《清诗纪事初编》等。

  这本影集的拍摄时间上限不会超过1912年。因为在石经山千佛殿上(雷音洞)内正面照片中,供桌上摆着有宣统壬子年四月敬献小西天的香炉鼎。宣统壬子年四月即1912年4月。下限不会晚于抗日战争爆发。因为云居寺南塔及寺院内的殿宇建筑全部毁于抗日战火。所以这本影集拍摄时间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照片中的人物穿戴及树叶凋落的景色可以判断当时已是深秋初冬季节,人们已穿上厚厚的棉袍。这时邓先生正在北京各大学任教,照片应是先生考察云居寺与石经山时而摄。

  这本影集的史料价值在于它留下了云居寺与石经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貌,这无疑丰富了关于云居寺与石经山的图片文献,为我们考证云居寺与石经山原有建筑布局和单体建筑形式提供了直观可信的证据,可以更好地开展云居寺和石经山的文物保护工作。

  阅读这本相册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启示。

  一、关于云居寺南塔即藏经塔

  相册中有三张照片可见南塔之影。其一,在“云居寺全景”中可见南塔之远景,与依山而建的云居寺北塔(罗汉塔)遥遥相对。其二,有一张“云居寺南藏经塔”全景照。其三,在“云居寺南藏经塔及石幢东望之景”中可见南塔的部分塔座和塔身下部的局部。

  根据“沙门志才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所述,南塔应是在辽天庆七年(1117)将道宗、通理大师所刻石经皆藏瘗地穴之内,然后上筑台砌砖塔一座。从照片中所见此塔为八角十一层密檐式砖塔。塔四周有矮墙围绕成方形塔院,塔基为八角形砖台,塔座为须弥座,有斗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座。塔身中空,四正向辟门,四斜向砖砌破子棱假窗。一层塔檐下补间铺作为双翘五铺作斗栱,以上各层塔檐下补间铺作为单翘四铺作斗栱。塔檐逐层向里收,外轮廓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这是辽塔的特征。一层塔檐下仿木结构有砖雕椽头,椽下系风铃,二至十一层出檐用叠涩手法跳出,仅角梁下系风铃。从照片上看南北两塔的高度相当。

  二、关于云居寺院的建筑

  照片反映的情况虽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貌,但就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式而言可以说是基本上反映了清初康熙年间溟波重修云居寺后的面貌。云居寺在清初由于是清帝祭扫西陵时的必经之路,故寺院内建有行宫为帝王提供驻跸之所。因此清初的云居寺建筑规模是十分壮观的。清末以后进入民国以来云居寺逐渐萧条,不可能再对寺院添砖增瓦重现辉煌。照片中反映的画面其建筑也多是年久失修的样子。

  在“云居寺全景”照中可以看到,云居寺北路建筑屋面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有大式硬山调大脊、有圆山式单檐歇山顶、有硬山卷棚顶,还有民间常用的棋盘心顶等等。如在“云居寺客堂”照片中可见圆山式单檐歇山卷棚顶带四周回廊的厅堂建筑,其山面为方格眼的壁窗通达檩下皮。面阔七间的大客堂,门为四扇五抹方格眼隔扇门,窗为四扇三抹方格眼隔扇窗。这一切都保留了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相册中还有弥陀殿内二十四诸天塑像,邓先生认为此“塑像极庄严皆乾嘉时良工手笔也”。两张照片只可见十二诸天,尚缺一半实在可惜,但可以提示我们在弥陀殿内山墙及后檐墙前原有二十四诸天塑像,可为复原弥陀殿室内布置时参考。

  三、关于小西天

  影集内有16张照片可以追溯石经山小西天的旧貌,看到藏经洞前原有的建筑。有寺门、有院墙、有房屋、有水井、有凉亭,还有悬挂铜钟的钟房。这一切今天站在雷音洞前能一眼撞入眼帘的只有那凉亭的七根半石柱依然挺立在原地,其余都不见踪影。照片中的寺门尖山式硬山顶筒瓦屋面,两扇板门。院墙为碎石垒砌,墙体不高。房屋均为尖山式硬山顶,有的是起脊筒瓦屋面,有的是用青石板叠,十分简陋。凉亭为石柱八角单檐攒尖顶。挂钟的小房在雷音洞东踏步旁南侧,券门南向,三面圆券露窗,硬山卷棚顶筒瓦屋面底瓦为青石板,屋内悬挂一钟,从圆窗中可窥其钟。

  小西天千佛殿即石经堂又称雷音洞,就洞为殿,洞门是两扇木栅栏门向外开启。有正面、西壁经版、东壁经版三张照片可见洞内石经版、千佛柱和洞内供奉众多的佛像,面向洞的四面,大大小小近50尊。洞前有一单坡顶的门厅,前檐为四根石方柱承接檐檩,无窗无门,西山墙有一小门,东山与台阶上西院门的单坡筒瓦顶相接。门厅显得很简陋,顶也是青石板叠。这肯定不是原状,可能是财力不足无力恢复原建从简而已。雷音洞的西边,在七、八两个藏经洞间还有一个唐僧洞,照片可见唐僧洞的券门及东壁。这一切都可以为恢复小西天旧貌时参考。

  总之,邓之诚先生的这本影集是笔者见到有关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的老照片数量最多的一种,为我们考证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的历史建筑提供了依据,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中那位身穿皮袍头戴礼帽,戴着眼镜,时而在碑前俯身指点,时而伫立在碑前手抄笔录的学者似是先生本人。在“云居寺南藏经塔及石幢东望之景”的照片上的题字应是先生1957年70岁时所书,可见在抗战前这次对云居寺与石经山的考察给老人家留下多么深的印象。

  我们在喜阅这本七八十年前的旧影集时,一方面为能获得这么多的珍贵图片史料而兴奋,同时也深深地怀念这位才学渊博的史学家——邓之诚先生。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信佛,首先要信因果! 信佛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而不是相信佛菩萨的无边法力。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缘果报,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业力自己了。佛菩萨虽然法力无边,但他不能改变任何因果,包括他们自己的因果,就象种下一颗茄子,无论任何人,或无论您如何努力,也结不出辣椒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