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四百八十寺”建造金陵佛都胜景——访栖霞方丈隆相
2014/9/8   热度:237
重现“四百八十寺”建造金陵佛都胜景——访栖霞方丈隆相 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的千年古刹栖霞寺,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时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1919年重建。现在,栖霞寺是南京香火极旺盛的一座寺庙,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前来朝拜礼佛,祈求平安康泰,千年古刹往往一时间香火袅袅、人潮涌动。 南京是历史悠久的佛教之都,汉传佛教主要有八个大乘宗派,其中法眼宗,源于南京的清凉山;三论宗的祖庭,在南京郊区的栖霞寺,牛头宗的发祥地,是南京雨花台外的牛首山:天台宗的创始也与南京息息相关。 栖霞寺作为南京佛教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佛教学院栖霞山分院也于1984年在此设立。因此栖霞寺在南京打造佛教之都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日,我们前去拜见栖霞寺的方丈隆相法师,倾听他对于南京打造佛教之都以及佛教文化发展的想法。初见隆相法师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透过庙宇回廊见到法师正在晾晒冬衣,一缕初春的阳光斜照在隆相法师身后,投下斑驳的影像。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所描述的就是南京当时的佛教胜景。现在的城南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曾经寺庙遍布,香火极盛。隆相法师告诉记者,现在历经时代的变迁,“四百八十寺”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南京市留存的寺庙已经不足六十座了,若想要恢复当年的景况,并不是建造一两个大型佛教产业园区,或者兴修几个有代表性的庙宇就能够做到的。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整个江南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佛教中心,历史上的辉煌程度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但这仅仅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并不能代表现在南京佛教发展的状况,光从寺庙的数量上来说,南京现存佛教寺庙的数量和无锡、苏州等地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如何进一步弘扬南京的佛教文化,就要靠这一代人乃至后代更多的人去建设营造,并且光有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佛教文化所宣扬的宗教思想的光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够达到一个“佛教之都”应该有的地位。 有人质疑南京在打造佛教之都的进程中是否会影响寺院僧侣的清修,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佛教的正常发展。隆相作为香火旺盛的栖霞寺方丈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新中国开明的宗教政策指导下,佛教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南京提出的这样一个思路他们是十分欢迎的,至于是否会影响寺院僧侣的正常修行生活,隆相法师认为这不用担心。他认为寺院已经从山林走向社会了,寺僧们开始接触社会,不再是以前躲进寺庙只管修行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一群人,现实社会五光十色的诱惑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更好的考验,检验僧侣们对佛教文化的体味与理解,同时寺院本身也有区域划分,东西跨院,前后径,都将信众参拜与僧侣活动分隔开,各自相对独立,并不会互相影响。 提到佛教的发展,我们自然不能回避时下炒得最热的“少林寺上市”风波,除了少林寺这座寺庙本身,围绕着它的武术学校,少林秘药等都是整个“少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如果去登封市,甚至不用走到嵩山脚下就能看见遍地打着“少林”旗号的武术学校和各种各样号称出售少林秘药的商店,不能不说,少林寺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而不仅仅是一座寺庙了。少林寺的产业化运作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将少林寺当做一个产业来运作是否合理,甚至利用少林的百年积淀来挣钱,这是否是对佛教的一种曲解,都是业内争论颇多的问题。就此,隆相法师表示,少林寺作为佛教文化中的一个代表,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寺庙,也不仅仅是一个人们参拜礼佛的胜地,它是属于所有人的一种佛教文化,如何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并非一个人或者一方政府能够决定的。虽然佛教中强调“筹善款,做善事”,但是绝非只要是用于佛教发展的资金就都可以归纳为“筹善款”。一个大型的寺庙,运用管理企业的方式处理日常事宜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也是大型寺庙要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寺庙毕竟不是企业,运用企业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自然就会发生很多问题,“少林寺上市”风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人们过分注重寺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降低了信众甚至广大人民对于佛教文化内涵本身的解读需求时,佛教寺庙究竟如何发展的问题就会日益凸显。 佛教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开明的宗教政策指导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海外仍然存在很多对于我国佛教发展的质疑之声,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众进入寺庙参拜礼佛需要购买门票,甚至有激进的宗教人士表示,难道信仰也需要花钱才能拥有7这无疑是对信教群众的一种伤害。隆相法师对此也表示十分无奈。购票八庙这一传统在我国事实上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很多寺庙都被破坏殆尽,僧徒也纷纷被迫还俗,更不要提信众基础了。改革开放之后,寺庙想要恢复旧观,光是修缮殿堂,重塑佛像就需要一大批资金,在信众基础薄弱的当时,依靠善款的捐赠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此时的国家发展可谓是百废待兴,财政上的投入也极其有限,那么寺庙出售门票也就成为了寺僧自养的一种无奈之举。同时,我国大多数寺庙都位于景区之内,人们入庙参拜,必将先进入景区,那么景区的门票在很多时候也就将寺庙囊括其中。但是隆相法师表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信众基础的不断提高,寺庙的自养问题目前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而很多身处景区之中的寺庙,首先都废除了进庙二次购票的做法,接下来就要期待各大景区的免费开放来为信徒们开辟一条更加纯净的礼佛之路。 佛教作为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宗教,有人质疑,那些教义,那些信条,那些戒律都是在千年之前制定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内容都不再和当今社会相适应了。针对这一看法,隆相法师做出了坚决的否认,这些教义,戒律、信条都是佛所制定的,究竟是否和当今社会相符合这是一个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的问题,并非某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提出这样疑问的人本身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就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同时,佛制定的这些内容能够流传千年,本身就说明了这些教义,信条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果戒律,并非经过时间流转而应该改动的。事实上,在打造佛教之都的进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正是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内涵,佛教所宣扬的慈悲,求真求善等观点正是任何社会都需要发扬光大的德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不能违背自然,违背自然就出了毛病。你看人的身体,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它是自然的,你要违反自然,你要把它改变,那你的麻烦就大了。有些人要改变容貌,她到美容院美容。有很多人美容几个月之后不敢见人,面目全非,这是违反自然最明显的例子。佛教给我们美容的方法是最好,相随心转,你的心善,相貌就善,你的心美,相貌就美,相随心转,这个方法是与自然法则相应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