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鲜为人知的皇家道场娑罗寺


2014/9/8    热度:419   

  一座鲜为人知的皇家道场娑罗寺

  崔正森

  在清末民初的高鹤年居士所写的《五台山游访记》中载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二十三日,游栖贤寺。里许观音洞,洞在岩畔,蹑云梯而上。住喇嘛十余人,洞有滴泉味甘。对山翻大岭,异常难行。约二十余里,山凹深林,即娑罗树。内有娑罗寺,住有二僧,人迹罕至。其树大小百余株,叶同松柏,稍长而宽,阵阵清香,闻之心净。顺治间,一梵僧指宝塔峰日:‘有娑罗树焉。’山人随视之,但见五云满岫,一树浮光,而僧忽不见。后圣祖驻跸于此,忽闻异香,敕赐‘旃檀林’。余初来五台,憩此数日,未见人迹,惟有猛虎一跃而去。‘寂寂孤峰万事休,云封古路少人游。终朝不睹繁华境,尽日常闻瀑布流。”’高鹤年(1872-1962),名恒松,号云溪,江苏兴化人。曾遍访高僧大德,行脚天下,前后达35年之久,著作有《名山游访记》。他信仰佛教,倾心净土,热心佛教的慈善事业。1949年任苏州市人民代表,1953年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为现代著名居士、旅行家,有“徐霞客第二”之誉。公元1903年,他至五台山偏僻小庙娑罗寺。以其寺有“大小百余株”娑罗树,故名。娑罗树,学名Shorea robusta,为龙脑香科乔木,产于印度热带地方。其树杆高大,材质坚硬,可供建筑使用,树脂可以代替沥青,种子还可榨油。叶长椭圆而尖,花呈淡黄而小。因《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遂有过去七佛中第三毗舍婆佛道场树之说,相当于释迦牟尼成道时之菩提树,即道树。又以《大般涅槃经》载,佛祖释迦牟尼就是涅槃于中印度拘尸那揭罗城外娑罗双树间。因此,佛教就将其视为圣树,甚至把主干高大、枝叶茂盛的大树称为娑罗树王,而把这树王又称为开敷华王如来。这就受到了广大信众的崇奉供养。

  那么,产生于印度热带地区的娑罗树,怎么会生长于温带地区的中国五台山呢?

  康熙三十三年(1694)提督五台山番汉事务的大喇嘛老藏丹巴在其所编的《清凉山新志》卷之七《娑罗树缘起》中说:

  顺治壬辰,西天乌斯藏达赖上师赴诏来京,台山耆宿抠衣顶谒,面承慈命:“东南有娑罗树,菩萨在焉。尔等知否?”一众茫然。上师乃指授树形果,于台怀东南30里搜访得之,即图进御览。从此,炳迹名区,流传生敬,皆上师之指示焉。

  顺治壬辰,即顺治九年(1652),五台山高僧大德遵照西藏达赖上师的指示,于台怀镇东南30里的南梁沟里找到了与其所授“树形果”一样的树木,并绘图呈上,经上师和顺治皇帝审视确实之后,才定为娑罗树。从此,五台山南梁沟这“百余株”树就成了“钦定的娑罗树”,遂炳迹名区,受到清代帝王皇室和历代信众的敬奉。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首楞严三昧经》说:“文殊是龙种上佛。”龙种上佛,就是世间的帝王和教界的佛祖。因此,文殊菩萨历来就受到僧俗二界的尊崇。而对于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民来说,他们认为他们崇拜的赤松德赞和宗喀巴、萨迦班智达、龙钦巴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五台山就是现实的极乐净土,生不能来朝拜五台山,死后也要来到五台山,来五台山拜谒文殊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而对于大清王朝的满族来说他们认为文殊也称曼殊,曼殊的切音是满洲,满清王朝的帝王就是文殊师利。所以,五台山就成了满清王朝的皇家道场。再就满族和藏族来说,在清太宗崇德七年(1642),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巴桑却吉坚赞(1562-1662)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认为,藏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汉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此,这两位藏传佛教的领袖在给清太宗的结盟信中就称其为“曼殊师利大皇帝”。这就为满族入关统治汉区奠定了理论基础,且把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当成了曼殊师利大皇帝。于是,在清朝定鼎北京之后,从顺治皇帝开始的清代诸帝都崇奉藏传佛教,尤尊历代达赖、班禅。并鼓励这些藏传佛教的领袖朝拜五台山,增进民族友谊,藉以控驭信仰藏传佛教的蒙藏民族,以达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天下刈安。所以,在顺治九年(1652),钦定五台山南梁沟之树为娑罗树时,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就敕建了娑罗寺。从此,娑罗寺就成了黄庙和清王朝的皇家道场,且受到康、乾诸帝的特别优渥。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初集卷三十七中载:

  娑罗树歌

  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中植。

  想见初从西域移,山中有人多未识。

  海桐结蕊松栝形,千花散尽七叶青。

  山禽回翔不敢集,虚堂落子风泠泠。

  楚州遗碑今已偃,峨眉雪外双林远。

  未若兹山近可游,灵根终古蟠层巘。

  繁阴亭午转团园,回睇精蓝路几盘。

  凭教紫府仙山树,写入披香殿里看。

  清高宗《御制诗集》初集卷三十六载:

  娑罗树——恭依皇祖元韵

  树闻如意随求得,梵典曾标鹿苑植。

  层层幢节古佛前,碧眼番僧来尚识。

  东土西天岂定形,飞来灵鹫干云青。

  安知此树不忆石,因风作语犹泠泠。

  七叶茏葱缃盖偃,纵移根越千年远。

  益都楚州疑附会,那睹月木依云嗽。

  如桐如栝影团囥,雪履霜凝翠郁盘。

  不殊调御丈夫倚,曾沐曼殊师利看。

  娑罗捌——再依皇祖元韵

  即空即色两无得,此理该飞潜动植。

  而何居然见娑罗,西天震旦名俱识。

  育根台岳传其形,金幢玉节恒青青。

  朝螺夕梵相问答,春风秋籁含清泠。

  盘盘庭际张盖偃,毗舍浮佛迹已远。

  前境若无心亦无,何有益部及晋嗽。

  奎章留咏歌攒圁,观民宁渠缘游盘?

  率殷绳武励无逸,毋忘角弓同此看。

  娑罗树——三依皇祖元韵

  精蓝寻古行得得,娑罗依旧庭前植。

  应从天竺自飞来,是谁所种谁能识。

  万叶都作七其形,七佛说偈出莲青。

  徐听却不涉文字,惟因风动吹泠泠。

  高枝为矫低枝偃,写赠班禅事已远。

  曼殊应笑结习之,无言古树映苍巘。

  鸾翔凤翥恒圁圁,嘉荫下立聊娱盘。

  三赓圣韵志钦述,卅载光阴瞥眼看。

  娑罗树——四依皇祖元韵

  欲稽谁种不可得,沧桑恒此中台植。

  震旦曾弗知其名,日是娑罗梵僧识。

  色空空色传真形,殿前耸峙太古青。

  七出叶衍七佛偈,以风拂偈鸣泠泠。

  有说为仰无说偃,狮吼狐鸣相去远。

  乔枝落落息分别,孥影虚无映晓嗽。

  奎文妙义包团圁,覆同古干垂影盘。

  四赓八韵卅五载,师利只作如是看。

  圣祖仁皇帝,即清朝的第二代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满族,公元1662-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谥号圣祖,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有“康熙大帝”之誉。他信仰佛教,护持黄教,尊敬文殊,崇奉五台山,故有“佛心天子”之称。他在万机之暇,曾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和九月、三十七年(1698)三月、四十一年(1702)二月、四十九年(1710)二月五次巡幸五台山,举行护国佑民法会,为佛教建寺造像、布施钱财、赋诗泐碑、撰联题匾,扶持五

  台山佛教。这里所选的《娑罗树歌》就是他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二十四日第一次来五台山至娑罗寺时所作。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满族,清朝第四代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年号乾隆,谥号高宗,是自以“文殊师利大皇帝”身份治教安邦的一位皇帝。他绳武圣祖,亦信奉佛教,尊崇五台,优遇五台,比圣祖皇帝无不及而有过之,仅在五台县就修了“五台行宫”等3座,仅为五台山就写了223首诗歌,题了联匾29块,就五台山这么一个地方,就于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十五年(1750)二月、二十六年(1761)二月、四十六年(1781)二月、五十一年(1786)二月、五十七年(1792)二月六次巡幸。这里所选的四首《娑罗树》诗歌,就是他于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第一次、乾隆四十六(1781)二月第四次、乾隆五十一年(1786)二月第五次、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第六次来五台山时所作。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这五首诗,是对五台山娑罗树的赞歌。首先,他们把娑罗树比作月中桂树、仙山树、如意树、七叶树、菩提树、佛树等圣树,鲜有、珍贵、神奇,具有佛性;“色空空色传真形”,“即空即色两无得,此理该飞潜动植”,“乔枝落落息分别,孥影虚无映蛲巘”,“徐听却不涉文字,惟因风动吹泠泠”,“七出叶衍七佛偈,以风拂偈鸣泠泠”、“七佛说偈出莲青”等等,就是说坐在娑罗树下听偈即可悟道成佛。其次,他们还写出了娑罗树的特点,其树形为:“高枝为矫低枝偃”、“七叶茏葱缃盖偃”、“如桐如栝影团困”,“繁阴亭午转团圆”、枝繁叶茂“恒圁圁”,树冠犹似一个展开的雨伞,“覆同古干垂影盘”,“嘉荫下立聊娱盘”,在树荫下乘凉娱乐;其花犹“海桐结蕊松栝形,千花散尽七叶青”,花儿聚集在小枝顶上形成一个伞形,先白色,后变黄,芳香诱人。栝即桧树,柏叶松身。其树干“金幢玉节恒青青”,“飞来灵鹫干云青”,高大结实,材质坚硬,可作建材。其根坚韧,盘根错节,“灵根终古蟠层蟓”,“纵移根越千年远”,“安知此树不忆石”,生命力很强,可以穿透石缝扎根于深层土中,钻到很远的地方,吸收到充足的营养水分,使其成为青青的千年古树;其“万叶都作七其形”,“七出叶衍七佛偈”,“七叶茏葱缃盖偃”,叶为缃(浅黄色)叶,缃盖即浅黄色的树冠。复次,娑罗树本是热带乔木,为何能够生长在温带地区的五台山呢?他们的回答是:“是谁所种谁能识”,“梵典曾标鹿苑植”,“山中有人多未识”,“碧眼番僧来尚识”,“想见初从西域移”,即娑罗树是产于印度,很可能是碧眼番僧移来五台山的;或者说是“从天竺飞来”的。总之,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应该“结习之”。否则,会引起文殊师利的耻“笑”。第四,从乾隆皇帝诗中的“四赓八韵川五载,师利只作如是看”可知,他在45年间写了4篇,若连“写赠班禅”看的一篇,一共写了5篇关于娑罗树的诗歌,表达了他的观点,即诗中说的“师利只作如是看”,这就说明乾隆皇帝一身二任,既以圣王(皇帝)治国,又以“法王”处理汉藏佛教事宜。第五,从康熙诗中的“回睇精蓝”和乾隆皇帝诗中的“娑罗依旧庭前植”看来,康、乾时代五台山的黄庙——娑罗寺还有相当规模。

  另外,在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二十四日至五台山娑罗寺时,詹事府少詹事高士奇(1644-1703)曾以侍讲的身份扈从至寺,他在其《扈从西巡日录》中记道:“丙申(即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车驾发自菩萨顶,去台怀二十余里,经一山村,崇冈灌木,微见曦影,禅栖数楹,在山深处。前有古树,高二丈许,枝干盘虬,相传为娑罗树也。其生特异,凡木数百枝,枝十余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同时,他也作《娑罗树》诗一首:

  传是安西种,空山百岁余。

  一花常灿烂,七叶自扶疏。

  干老虬龙出,庭荒燕雀虚。

  何人纪嘉树,重继李邕书。

  这一《日录》和诗歌,既指出了康熙皇帝到五台山娑罗寺巡视的具体时间,又指出了娑罗树的特点和娑罗寺有“荒庭”和“数楹”、禅堂的规模,且是一座修禅习定之寺。

  又,在中国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师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流通的《清凉山志》卷二中说:

  清顺治间,一梵僧指宝塔峰曰:“有娑罗树焉。”山人随视,只见五云生岫,一树浮光,而僧不见矣。圣祖驻跸,忽闻异香,勅赐“旃林”。乃平阳四世孙天间健和尚中兴,顿成法席。

  印光法师(1861-1940)这段记载和前面高鹤年居士(1872-1962)在1903年5月23日至娑罗寺时所耳闻目睹的情况,大体相同,只是康熙皇帝所赐匾额有一字之差,今检光绪版《山西通志》,可确定为“旃林”。又,娑罗寺在光绪年间(1875-1908)时,住有“两位僧人”,到民国年间(1911-1949)时,则有平阳四世孙天间健和尚中兴了寺庙,使其成了一座修禅学法的汉传佛教寺院。可惜,昔日的皇家寺庙,现在已无佛无法无僧,仅留下了一片荒凉的寺庙遗址。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详细考察调研了这个地方,发现娑罗寺坐西面东,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现在基础完好)、娑罗树、汉白玉须弥座、文殊殿(基础部分残破)和大雄宝殿。中轴线两侧为斋堂、僧舍、禅房。看来寺庙建筑依山就势,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确实是一座远离喧哗、避开嚣风、无尘无染、澄心人静的修禅习法之地。另外,周围还有净业庵、老公坟(一说太子坟)、关帝庙、龙王庙、水庵等遗址,都是可资开发利用的人文资源。

  娑罗寺以“庭前”有娑罗树而得名,又因过去七佛中的第三佛毗舍婆佛在娑罗树下成道和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双树间而被誉为“圣树”;娑罗树又是我国北方鲜有的树种,而五台山南梁沟却有百余株娑罗树,构成了一处娑罗树林,这就显得尤为珍贵,成了五台山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而娑罗树林又在南梁沟,南梁沟又以位于东台南面得名。沟长10公里,总面积达2250平方公里。其内沟壑纵横,林木茂盛,山花遍野,香气袭人,禽兽出没其间,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原始质朴的天然生态区。以其内有植物590余种,野草470余种,开花植物217种,其中著名的有金莲花、佛钵花、零苓香、玫瑰花、芍药花、猫眼花、蓝盆花、菩萨线、黄海棠、金缕梅等等;药材370多种,其中国家收购药材200余种,故被誉为天然植物园、野生花卉园、中草药基地。又以其内有兽类40余种,属6目19科;鸟类140多种,属19目36种;各类昆虫多得不计其数。其中,华北金钱豹、青毛野猪、红山羊,均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斑尾鸡、栗尾鸡、红胸田鸡、赭红尾鸡、白项溪鸲、黑眉尾莺、棕眉尾莺、黑尾蜡嘴雀等9种鸟类,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因此说,南梁沟又是一处自然动物园。

  南梁沟不仅有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遮天盖地的灌木、五颜六色的花卉、活泼乱跳的动物和翩翩起舞的禽蝶,而且溪流淙淙、瀑布飞溅,宝塔峰、金鹏崖、放光石、石天门、老龙湾、水帘洞、笔架山、火烧树等,都是具有优美传说故事的自然景观。人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家有梧桐树,飞来金凤凰”。1991年,德国舒密特教授就来到南梁沟考察,他说:“这是一片极有价值的原生态植物区。”的确,南梁沟质朴自然,茏葱郁翠,动植飞潜,富有生机,山岚萦绕,香气袭人,四季如画,俨若仙境,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宣传、保护、利用、开发的宝地。

  出自: 《五台山研究 》 2010年2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 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没有自己,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教,献给一切众生,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即佛家讲的“乘愿再来”。有占有、支配与控制的念头,就造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