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名刹再矗灵山岗 一寺兴废大佛归山


2014/9/8    热度:451   

  宝峰名刹再矗灵山岗 一寺兴废大佛归山

  据《西樵山志》记载,宝峰寺始建于1404年,寺成后香火旺盛,明嘉靖年间被毁,遗址只存断墙残壁。2004年,有关部门决定,将宝峰寺易地重建,移至西樵山蛇岗一带。宝峰寺当时如何被毁,为何又要在被毁了近500年之后重建?这里有一段佛家流传了几百年的历史故事。

  南汉以来,西樵山便是佛教胜地。至明朝,西樵山佛教最为鼎盛,山中有云岩寺、宝峰寺、宝莲寺、接承寺、白云寺等。其中宝峰寺最为出名,与广州光孝寺、曲江南华寺和鼎湖庆云寺齐名。前三寺现今犹存,而宝峰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被毁。据西樵山民间传说,宝峰寺建于山上宝峰北,建筑极为宏大,坐北向南,三重宝殿,飞檐斗拱,气势非凡,倚着山势逐级上升,其前远吞西江,其背倚靠群峰,一派佛门世外仙境。

  据说毁寺是的明代大官人霍滔,为争风水将寺毁掉。霍滔,佛山澜石石头村人,于明朝正德九年会试第一,赐大学士,官至尚书太保。授以太子少保,进礼部尚书,曾建精舍于西樵山。

  位高权重的霍滔闻说西樵山七十二峰中的宝峰山很有灵气,山上的宝峰寺的菩萨很灵验,参拜善信愿络绎不绝,宝峰寺前的水塘连煎熟的鲫鱼放进去也能游水,无笃田螺放进去也能翻生,便希望在宝峰山觅一处风水地葬母。风水先生查出“龙穴”在宝峰寺大雄宝殿的中心,霍滔听了大喜,他寻思把宝峰寺占为自己的家宅,以保佑子孙繁荣昌盛,福泽绵长。

  霍滔施计,以僧众不守清规戒律有辱佛门为由,将和尚逐出寺门,将佛像抛入门前的水塘后来,这门前的水塘就成了西樵山四方竹景区有名的景点“浸佛塘”。第二天,有人报告霍滔,佛像夜间从水塘“爬”上岸,回到寺内各就其位。霍滔听后大吃一惊,命人再度将佛像抛入水塘,并强行拆掉宝峰寺,让菩萨无“家”可归。自此,宝峰寺成了废墟。据说,佛像多年久浸不腐,月下生光。

  寺毁后,霍滔即将其母骸骨下葬,碑上刻有“奉旨营建”字样。而当地人却流传着“此地不发无地理,此地若发无天理”的民谣。

  “看破世情,富贵荣华原是梦;洞明觉路,是非成败转成空。”正如重建宝峰寺时征集到的这副对联所写的一样,荣华富贵终付东流水,而宝峰寺历经几百年沧桑仍然留存在人的记忆里。传说归传说,但真实的历史是否如此就无从考究了。宝峰寺毁后,历经多年才易地重建,选址于离原寺不远的蛇岗一带,四面翠峰围抱,南与矗立于大仙峰上高61,9米的观音坐像连为一体,北江水道流绕于前,远远望去,一马平川,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美景跃入眼帘。

  出自: 《游遍天下 》 2007年2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念经,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为什么要念经?为什么要念佛?一定要懂得。不念经、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是什么?妄想就是业障。有人说:“我业障很重!”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他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