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宝光寺:绝世宝藏 大隐于寺
2014/9/8   热度:941
新都宝光寺:绝世宝藏 大隐于寺 千年古寺宝光寺,号称长江流域的禅宗“四大丛林”之一。寺庙方丈室大院,一道厚实的木门将它和寺庙其他建筑隔开,平日里,多名僧人严密看守大门,任何游客不得入内。方丈室旁一个神秘的仓库里,摆放着一排排坚固无比的铁皮柜子。只有在国家领导人或寺庙贵宾到访时,铁柜才会被打开。距大院100多米外,从去年11月破土动工的四合院内,密布着红外线监视器、摄像头。 大院内,铁皮柜里,究竟隐藏着什么?这座新建的四合院究竟有何用途? 昨日,一个隐秘了千年的谜底终于揭开:宝光寺里,竟有2000多件无价宝藏!从明日上午起,这些大隐于寺千百年的文物将第一次在新建的四合院内公示天下。 昨日,记者独家走进宝光寺的“千年藏宝室”和新建的文物精品馆,探秘这些稀世珍宝和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 两名僧人一同打开了古朴而幽深的方丈室大门和方丈室旁仓库里的铁皮柜子,宝光寺历代珍藏和出土的2000多件文物呈现在记者眼前。除宝光寺镇寺三宝———释迦牟尼舍利子、印度皇帝赠送给清朝皇帝的优昙花、用针刻满经文的贝叶经外,还有宋徽宗的《白鹦鹉》、宋元书画家赵勐頫的《五马图》、元代用金粉银粉所写的《华严经》、明代文征明画的《山水》、张大千于敦煌临摹的工笔重彩画《水月观音》、徐悲鸿一生所画最大的一匹马《立马图》、慈禧太后为宝光寺题写的对联……不胜枚举。 多少年来,由于宝光寺场地所限,更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宝光寺的高僧一直将这些文物藏于方丈室内,或用铁皮档案柜紧锁在看管严密的库房里。从去年11月起,经有关部门批准,宝光寺在云水堂遗址上,动工兴建一座占地900多平方米、仿清代四合院样式的建筑。对于兴建这座建筑的用途,工地僧人和工人们都避而不答。 四合院门口有一道厚重的防盗门,按响门铃,里面的工作人员仔细核实身份后,记者才得以进入院内。一进门就有一个摆满了电视监视器的房间,四合院里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尽入电视。房间外面的墙壁上安装了两台壁灯样式的红外线监视器,只要有人从这里经过,报警器会马上报警。 四合院房内是一个回廊式的展厅,展厅橱窗是用双层防弹玻璃制成,里面展台上陆续摆放上了文物和图片资料。新都区文管所工作人员正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法器、供器、瓷器和字画转移到展厅。 神秘莫测的四合院就是宝光寺耗资400多万元、为宝光寺的千年珍宝建造的文物精品馆!从明天起,秘藏于宝光寺千百年的文物将轮换着与游客见面。 千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宝光寺简介 宝光寺地处成都市新都区,相传建造于东汉,唐代始名为宝光,直到清代才算规模大定。宝光寺建筑宏伟,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是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寺中历代高僧辈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长江流域的禅宗“四大丛林”之一。 2001年,宝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宝一路 惊叹一路 与其说这次是到宝光寺采访,倒不如说是一次更胜一次的瞠目结舌的“探宝旅程”。在此之前,宝光寺,在我儿时的印象中仅残存着摸“福”的记忆。不想,时隔20年,以另一种身份,以另一种眼光来寻访宝光寺时,竟“找”到了如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宝物”! 寻宝地点之1:水云堂遗址 天公作美,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气昨天竟然结束了,高挂的太阳有几分炎热,带给人的却是一番惬意。宝光寺门前的“福字壁”依旧,但我对它完全没了儿时的兴趣,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寻宝。 进了大门,一路缓行。倾斜的宝光塔依旧,几名游人虔诚地站在塔前烧香,神色肃穆,任青烟袅袅,看塔上的金色佛像在阳光下闪耀光芒,顿觉寺内一片安祥。从宝光塔左侧绕过,是一道古色古香的石砌拱门,拱门上书四个大字“庐山遗迹”。穿过拱门,我来到了寻宝的第一个地点:云水堂遗址,刚修建而成的“宝光寺精品文物馆”就在这里。因为还没有最后筹备完毕,工人们正在忙碌。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走进博物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我大吃一惊:徐悲鸿的《立马图》、张大千的《水月观音》、陈子庄的《荷花图》、唐朝的龙虎瓶、梁代的千佛碑、元代的金银粉书《华严经》……数以百计的无价之宝,摆满了这个占地不过数百平方米的文物馆! 正自觉惊喜而又不知所措时,一名僧人伴着两名工人抬进一尊精美的四面佛:“这里好多东西都是从‘东花园’搬出来的。”“东花园?”僧人的话,顿时让我的脑袋又是一震。显然,大脑已经不允许我在这里仔细品味了,寻宝的意识又占了上风,我得马上去东花园瞧瞧。 寻宝地点之2:狮窟 一听说我在打探“东花园”,僧人们都不愿多说。倒是一名老僧人在耐心听我介绍了身份后,才给我指了路:顺着宝光塔右手的长廊一直走,就到了“狮窟”,也就是“东花园”———宝光寺方丈意寂大和尚所住之处。又费力地向守门的3位僧人解释了半天,终于走进了这个实际是一个精美四合院的“狮窟”。 四面的青瓦平房围着这个小庭院,一座假山置于庭院中间,庭中一株银杏树的树冠竟盘成了一把扇状。别看它矮小,一位僧人说,它其实已有160多岁了。庭院左边,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但几乎就在进屋的一刹那,我就在内心责备自己差点抱憾终身:宋徽宗的《白鹦鹉》、元朝赵孟頫的《五马图》、清代陈廷璧的《瑞应麒麟图》……小屋四壁,竟挂满了名家真迹!而当一名僧人走进小屋,微笑着让我脱鞋,并打开屋内的另一道简易木门时,我惊呆了:一个高约一米、遍体镶满各式宝石、金光闪闪的舍利塔里,存放着两粒释迦牟尼舍利! 扑通直跳的心好不容易平静了下来,我又再次呼出一口大气,努力提醒自己,作为一个特殊的“寻宝者”,实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又来到小屋的对面的“问本堂”。这一次,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清朝王宫午的《双墨龙》、慈禧太后的亲笔对联、竹禅的《四景竹屏》……所有的这些让我自豪而骄傲。 寻宝地点之3:库房 寻宝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一处绝妙境地。 “问本堂”的旁边,有一条幽静的小巷。走进小巷,再打开一道锁着的木门,我穿到了另外一处空旷而明亮的四合院中,这是宝光寺文物库房所在。在我的再三“纠缠”之下,负责看守库房的续成法师和圆明法师终于答应:可以进库房一看,但不许久留,不许拍照。至于条件为何这么苛刻,两位法师的解释很简单:文物馆中仅存放着约200件文物,但这个库房中却存放着约1000多件文物! 要进入库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续成法师和圆明法师一人有一把钥匙,要进入库房,必须两人同时在场,同时将两把钥匙插入库房的大铁门。 库房并不大,只有大约100平方米,里面挨个摆放的14个大铁柜占据了库房的大部分空间,挤得库房内的两条通道异常狭窄。在这间“寸土寸金”的库房中,即便是过道上,也放满了大大小小各式牌匾、字画。续成法师说,慈禧的《牡丹图》、郭尚先的对联、何绍基的字画等不计其数的文物都在这间屋里。由于数量太多,他们自己甚至都还没把这些文物理清楚。由于有事先约定的条件,停留了不到5分钟,我不得不退出库房,结束了“寻宝”旅程。 保护千百年 屡躲战火硝烟 两扇厚重的黑门,四面古雅的建筑,在宝光寺深处围出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院“狮窟”。一棵精巧奇特的古银杏像一把扇子,静静地矗立在天井中,两旁是四季常开之花。这里是宝光寺的重地,一般情况下,游人是不能进入这个幽静之处的。神秘的黑门上,竖着“诸师进出随手关门”的牌子。里面,住着宝光寺自清代以来的第25代方丈———意寂禅师,一位十分和善的大和尚。 院外的暮鼓声穿过千年古刹的层层院壁,回荡在静寂小院的问本堂中。 坐在问本堂里,意寂大和尚和记者聊起了宝光寺的过去和现在,以及藏在这里的上千件珍贵的藏品。 意寂大和尚的身后,两只矫捷的神龙似乎随时将腾空而去,气势恢弘。这是王宫午的手笔《双墨龙》。大堂两侧字画林立,明代陈遵的《荷花》,清代黄才敏的《寒月雪梅》,徐悲鸿的《立马图》……间隔在画品之间的是慈禧的对联,赵朴初的中堂…… 这只是宝光寺上千藏品中极小的一部分。它们与宝光寺的代代方丈朝夕相处。厚黑的院门让小院和这些字画与世隔绝。只有经过特许的人或者寺里的尊贵客人才能有幸欣赏到它们。来到宝光寺已经20年了,意寂说,宝光寺里藏宝他都还没有全部看完。 从唐代以来,这里的宝物开始了千年的延续。时光流逝,宝物却越积越多。很难想象,伴随着好几次的王朝更替和战火硝烟,这些藏品竟然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过去的事已经变得依稀。意寂大和尚说,“佛宝”、“法宝”和“僧宝”,如眼睛之珠,僧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他们。但其后的艰辛却是外人难以体会。“文革”之中,24代方丈云晏禅师等人受到了很多的磨难,最终保住了它们。贪婪的盗宝人,对寺内宝物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意寂大和尚的记忆中,曾经有人趁着月黑风高之夜偷偷翻上后院的屋脊,悄无声息地揭开了屋顶,妄想通过一只吊钩盗走屋内的字画。 尽管千百年来,代代宝光寺僧人与这些藏品都相安无事,但他们想让更加妥当的方式永久珍藏这些宝物。这种信念的延伸促成了新博物馆的落成。“这个博物馆防火、防盗、防潮,能完全保证它们的安全,使宝物代代相传。”说到这里,意寂大和尚显出了欣慰的神情。 件件珍宝 种种传奇 千年古刹珍藏的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昨天下午,宝光寺的方丈意寂大和尚和文物专家坐在文物环绕的方丈室问本堂,讲述了这些动人的传说。 周总理指示保护的《立马图》 宝光寺收藏着一幅国画大师徐悲鸿的《立马图》。1942年10月,徐悲鸿来到成都。下旬,他在爱国抗日将领陈静珊和严立三将军的陪同下游览宝光寺。徐悲鸿兴致大发,在宝光寺画下了这幅画并题记。 1964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到新都视察。当他参观宝光寺时,在方丈室的问本堂看到了这幅画。他对陪同参观的寺僧说:“这是徐悲鸿一生画马中最大的一幅,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幅还要大,你们一定要保护好。”随后,宝光寺将此画收入库房的铁皮柜里珍藏,另请成都一画家精心复制了一幅挂回问本堂。 眼睛会动的墨狮 在问本堂里面,悬挂着竹禅法师的一幅《墨狮》图。令人惊奇的是,无论参观者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觉得这只狮子双目在紧紧地盯着你。你移动一步,狮子的眼睛好像也在跟着转,尾巴也跟着摇动。无数观者惊叹于竹禅对光和影出神入化的掌握。 目前,竹禅法师的画已经极为少见,而宝光寺却珍藏有32件,其中二级文物就有6件。 达官显贵争相抢购之《水月观音》 宝光寺内,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水月观音》像,曾经让许多达官显贵和书画商为之倾倒。 新都区文管所副所长冯修齐讲起了这幅画的来历和故事:1941年夏天,张大千率弟子赴甘肃莫高窟和陕西临摹古代壁画。抗战胜利后,张大千到成都办画展,展出他在莫高窟临摹的佳作。《水月观音》像被当时书画界和参观者公认为最有神韵的一幅,纷纷为之陶醉,达官显贵和书画商人争相出巨资购买,一时相持不下。当时的四川省教育厅长郭有守只得请示当时的省长张群出面调停。张群最后决定,让新都县买下这幅《水月观音》像,并存放在宝光寺内。这场争购风波才得以平息。 于是,新都县长出面,全县的“邦人仕女”纷纷出钱,以一百石一米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由于此画太珍贵,宝光寺后来将它锁在了铁皮柜里,而现在方丈室悬挂的《水月观音》像都只不过是张大千的弟子的复制品。但这次展出的是《水月观音》的真品。 千佛碑劫后余生 千佛碑原来在新都的正因寺,建于公元540年,一直被历代寺僧视为圣宝,但它曾屡遭劫难才来到宝光寺。在“文革”期间,正因寺被破坏,千佛碑也被人用来搭桥、磨刀。经过文物部门尽力抢救,1979年,千佛碑被移至宝光寺,为它设置了玻璃罩和护栅栏,特别予以保护。千佛碑上雕刻着上千座佛像,遍布石碑的碑身四面。他们的高度仅有5厘米,堪称世界上最小的佛像。 千佛碑上有一只长17厘米的佛的单脚印,这在我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见到。至于这只右脚印的来历和含义究竟如何,至今还是一个谜。 秘密建馆 重现宝光 宝光寺宝窟内珍藏千百年的珍宝,普通市民终于有机会一睹为快了。明日,总投资400多万元,占地900多平方米,耗时近一年秘密修成的宝光寺文物精品馆将向世人开放。馆内存放有哪些珍贵文物?保护设施如何?昨日,记者对其进行了详细打探。 珍贵宝物多得不得了 进入宝光寺文物精品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长度约2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卧佛。绕过卧佛,再穿过一道门,这才正式进入精品馆。整个精品馆内部布局呈较为规则的四方形,中间是一个天井,天井上方的屋顶全是透明的玻璃,古典中增添了几分时尚的味道。而天井内的空旷地带,一个两层香炉摆放其中,地面铺着红黑相间的地砖,显得庄严肃穆。天井的两旁,两道仿古大门上缀满了闪亮的铜纽。只有进入这两道坚固的大门,才能见到展区内的宝物。 展区是一个“凹”字形长廊,每件文物都被笼罩在长廊两侧的玻璃柜中,配上灯光,整个长廊内熠熠生辉。长廊的左边主要陈列各种佛教法器文物,如施珠、玉如意、贝叶经、金银粉书《华严经》等珍贵文物。长廊的右边,陈列的文物品种则很缤纷,既有章武鼎、铜编钟、龙虎瓶等青铜器,也有千佛碑、施衣公德碑等石刻文物,更有徐悲鸿的《立马图》、张大千的《水月观音》、陈子庄的《荷花图》等珍贵字画。总计约200件各式珍贵文物,直把记者看得眼花缭乱。据宝光寺续成法师介绍,他们还在陆续增添馆内的文物,为明日的正式开馆做最后准备。但他表示,即便把展区布满,展出的文物只是宝光寺所藏大量文物中的一小部分。但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宝光寺方面会将寺内所有文物按批次轮流展出。 红外线、报警玻璃保护宝物 在进入文物展区前,还曾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宝光寺续成法师打开展区大门后,记者一行刚进入展区,精品馆内顿时警铃大作,把记者吓了一大跳。原来,因为没有关掉报警装置,记者一行的进入,触动了安装在展区内的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整个精品馆的防范监控可谓滴水不漏。第一重防护位于精品馆外的围墙上。精品馆四周的墙上或明或暗设置了多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可以做360度旋转,任何人只要一靠近精品馆,都会出现在监控人员的视野中。第二重防护位于精品馆内的天井四周。除了摄像头,在天井四周展区的窗户上,全部安装了红外线报警装置,每扇窗户外实际上都覆盖着数条肉眼无法察觉的红外线,一旦有人试图翻窗进入展区,报警装置立刻会报警。第三重防护则位于展区内,而这重防范是最严密的。白天展区开放时,摄像头和红外线监控都会正常工作。晚上展区关闭时,这里会启动被动式红外线报警系统,数十道红外线密布在展区内,任何物体一旦在展区内移动,立刻会触发报警。同时,每个文物都保存在双层防弹玻璃中。如果玻璃破碎,玻璃破碎感应器也会立即报警。 同时,续成法师还告诉记者,明日开馆时,精品馆将向游人免费开放一天,之后按照每票30元的标准收费。直到昨日下午,布展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镇寺三宝 锡兰国王亲赐释迦牟尼舍利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遗体火化后遗留了许多珠状物,晶莹坚固,被称为舍利或舍利子。舍利有三种:白色的为骨舍利,黑色的为发舍利,红色的为肉舍利。这些舍利被分为8份,由当时的摩揭陀国等8个国家分别建塔供奉。 据介绍,清光绪30年,宝光寺真修和尚到印度各处朝拜释迦牟尼圣迹,锡兰国王被其虔诚所感动,分赐了15粒释迦牟尼的舍利给真修。真修归国后,给了宝光寺两粒舍利子。宝光寺僧人用高约20厘米的铜质镀金四方形单层亭阁式小塔,将舍利存放其中保存至今。 道光皇帝转赐印度优昙花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该花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和锡兰岛等处,我国云南也生长,极其稀少,佛教把它作为圣花。佛经又记载,这种花3000三千年开一次。 宝光寺的优昙花为铜质合金铸造,高155厘米,叶互生,脉络清晰;花共6组,每组聚生着数朵小花,整株造型极为别致。它还具有乐器的功能,若用筷子打击它四周的叶片,能发出“优昙钵罗”的声响。据说此花原是印度使臣赠送给中国皇帝的,并藏于清朝宫廷,后由道光皇帝赐予宝光寺。 暹罗国王馈赠贝叶经 历史上,佛教为了广传教义,佛教弟子们编著、翻译了大量的经典。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地方,很多人用当地多产的贝叶代替纸张,并用针将经文刻写在贝叶上,所以称做贝叶经。宝光寺所存贝叶经乃清福老和尚游历印度及东南亚诸佛教国家时暹罗(今泰国)国王赠送给他的。光绪32年(1906年),清福老和尚将其带回宝光寺珍藏。该贝叶经为梵文的《法华经》,长48.5厘米,宽6厘米,厚6厘米,共131页,四周边沿都涂以黄金,中间有两孔,用丝绦穿结。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缘顺境,我们要随顺着学,不起贪恋,起贪恋我们就堕落了;逆境恶缘,我们不起嗔恚,绝对不怨天不尤人,知道为什么吗?我们自己造的恶因不善,感来的这是果报。要不要承受?要受,你现在不受将来还要受。与其将来受,不如现在受;欢欢喜喜接受,业障就消掉了。业障一消掉,智慧就增长,福德就现前。我们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认错,自己有错不承认,这是最糟糕的,那这个人很难回头。认错,你才能够改正错误,才会有进步。换句话说,往后一年比一年幸福,一年比一年有智慧,生活也会越来越快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