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观碑


2014/9/8    热度:234   

  北京寺观碑

  作者: 徐自强 吴梦麟 著

  寺观在北京的兴建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时,幽州就是佛教聚兴地区之一,故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今历史博物馆馆藏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光林寺尼静妃石造像,海淀区车儿营存魏太和造像(有学者疑其为伪作)和采师伦“重藏舍利记”中称: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幽州刺史尉长命建尉使君寺等,都说明在魏晋北朝时,幽州地区佛教文化已有一定发展。幽州地处北方边陲,佛教的发展,比中原和江南等地起步时间晚,但发展速度并不逊于它地。隋唐五代时期,燕地名僧辈出,并在唐初开始普遍建寺,同全国各地一样,佛教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和发展阶段,并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契丹族笃信佛教,盛况能与唐代相比,并远超过宋朝,而辽代佛教发展又以燕京为五京之首。所以文献中以辽南京佛寺相望形容其佛教发展的程度。元代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大都城内寺庙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元代道教势力和影响仅次于佛教,如仅见于记载的全真道寺观就达廿余所。当时在大都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蒙古萨满教等传布。明清两朝对佛、道二教同样重视,许多寺观得到发展,尤其两朝宦官专权,他们死后多建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样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北京寺观众多的特点,于是兴建碑、修葺碑、著名僧人墓幢等各寺均有。目前存在最早的是70年代在房山窦店发现的有唐武德四年(621年)题记“贤劫千佛之碑”,该碑碑身布满佛像、仅在碑阴上部正中辟出一方形壁面,刻出文字,惜文字已多漫漶不清。出土时碑身上佛像头部已全部被砸,可能是唐朝会昌灭佛时所为。1989年,在房山雷音洞前石栏杆地娥下面发现一方残碑,残高32厘米、宽37厘米,厚10.5厘米,面背双刻。这件重要残碑,虽有残缺,但仍可辨识其内容,万幸的是在碑阳第4行有“八年岁次乙酉”、第7行有“琬为护正法”和第8行“石经一十二部”的重要内容,可证明是静琬于武德八年(625年)刻经的题记碑。1957年在房山云居寺第一洞洞底发现一穹碑,额题“大唐云居寺石经堂碑”,高250厘米,宽100厘米,刻于开元□四年。是目前发现有关石经山开凿石经洞的惟一史料。在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左侧还有武则天垂拱年间的两通碑,碑螭首,额刻一佛二菩萨,碑文书法艺术高超,是不多得的唐碑。辽金元三代在北京也有不少名碑,如应历五年(955年)王正撰《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统和年间《千人邑会碑》、清宁四年(1058年)赵遵仁撰《续镌四大部经成就碑记》、大觉寺成雍四年(1068年)《清水院碑》、戒台寺《法均大师遗行碑》、金崇庆元年(1212年)《天开寺奉先县禁山榜示碑》、元至正廿四年(1364年)《兴隆寺置地碑》、明景泰四年(1453年)《隆福寺创建碑》、嘉靖三年(1524年)《大德显灵宫奉安诸神碑》、清顺治八年(1651年)《普胜寺创建碑》、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法源寺碑》等,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完成任何功德善事之后,都要马上回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因为信念不坚定,对很多事情无明,甚至是愚痴的,有时我们做了善事之后,会后悔,后悔之后再回向,就不圆满了。那如何做回向呢?我们念佛的人,通常将所做善事之功德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都能早日脱离六道轮回,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象发心一样,我们也可以在做完上面回向之后,再加上:如家人生病,就回向给家人的冤亲债主早日蒙佛得度,早生极乐等。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