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青海湖


2014/9/8    热度:359   

  旅游资源——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北魏以后,始称青海。藏语称“库库诺尔”,意皆为蓝色或青色的湖。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

  (一)青海湖的形成

  鸟 的 天 堂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日月山强裂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0厘米。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4%。

  (一)、气候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3)水分: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4)大风和沙暴: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5)水温: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6)冰情: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二)、湖水水系

  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

  (三)、岛屿

  青海湖中有5个岛屿

  鸟 的 世 界

  (1)鸟岛: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徒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2)海心山: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3)海西山:又名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4)沙岛: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5)三块石: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四)、资源

  (1)鸟类资源:湖区鸟禽有163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鱼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

  (2)鱼类资源: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青海裸鲤平均年产量为5165吨,1949~1985年共生产裸鲤191180吨,随着时间推移,资源衰退,裸鲤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裸鲤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1964年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保护对象,青海裸鲤列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

  (3)旅游资源:青海湖旅游历史已久。每年春夏,很多单位、团体组织人员或个人至青海湖游览、观湖、观鸟。1979年山鹰机械厂利用码头、船只组织起青海湖旅游业,并增加旅游内容和项目、扩展旅游路线。1988年该厂撤销,全部设施移交给青海湖旅行社帐房宾馆,主要参观项目和内容:“唐蕃古道”遗址、湖畔草原、牧区风光、湖光山色,以及访问藏族牧民家庭,品尝青稞酒、酸奶和手抓羊肉等藏族风味食品,骑马漫游草原和沙漠,泛舟青海湖,乘船登海心山寻幽访古,夜宿具有民族特色的帐篷客房等。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6~9月。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沿湖北岸西行。

  塔尔寺建筑

  藏语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据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碑书汉藏两种文字,并存于寺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国家多次拨款修缮,使古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塔尔寺已成蜚声国内外的藏传佛教圣地和旅游的名胜古刹。

  如来八塔

  塔尔寺广场内矗立有整齐美观成一线的八座如来宝塔,以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建于1776年(清乾隆41年)。这八个塔从东到西是: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一朵莲花);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修行成正觉);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的种种奇迹);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从天堂返回人间);息诤塔(纪念释迦牟尼劝息诸比丘的争端);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魔鬼);涅磐塔(纪念释迦牟尼入涅磐,不生不灭)。如来八塔每个塔底周长九点四米,底座面积五点七平方米。

  大经堂

  大经堂(显宗经院)藏语俗称“从灵多活”,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是本寺僧侣礼佛,颂经的集合场所。始建于1612年(明万历四十二年)。原为三十根柱子的小经堂,后改建为八十根柱子的中型经堂,最后在1776年扩建成一百六十八根柱子(其中六十根在四壁墙内)的两层平顶藏式建筑。1912年(民国元年)突然失火焚毁,在塞多·次称嘉措活佛的资助下,用两年半时间,依原样重建。建筑面积为2750平方米,周长为210米。经堂内矗立的108根柱子上部雕有优美图案,柱上围裹蟠龙图案的彩色毛毯。地设长条禅座,上铺五彩条毯,供喇嘛集体颂经时用。彩绘栋梁,斗拱,藻井和佛教故事壁画,悬挂着帷幔,经布,幢,幡,伞盖,刺绣和堆绣等。堂内四壁神龛中供有宗喀巴的千尊铜制镏金佛像,两侧经架上存放有树以百计的经卷。正面设有达赖,班禅和法台的弘法宝座。屋顶安放各式各样高大的镏金铜经幢,刹式宝瓶,道钟,宝塔,法轮,金鹿等,把大经堂装潢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与大金瓦殿交相辉映。大经堂也是本寺的显宗经院,藏语称“参尼札仓”,是研究显宗教义的学经部门。主要修习五明义理,分析,辩论法相的论点。设有多仁巴(显教博士)学位,授予修习教义有深厚造诣的僧人。

  大拉让宫(吉祥宫)

  大拉让(又称扎西康沙),建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是一座四柱三进院落藏式建筑的府邸,为达赖、班禅以及历任法台安歇的寝宫,汉语称“吉祥宫”。1777年(清乾隆42年),乾隆皇帝派人为此宫修建了宫墙,华门,牌坊等,并赐名“永慧宫”。吉祥宫位于西山半腰高处,在宫前远眺,塔尔寺全景尽收眼底。

  塔尔寺法会

  法会意为祈祷,是一种宗教佛事活动。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大型法会和两次小型法会。在四大法会期间,最隆重盛大的佛事活动是“跳神”,“晒大佛”和大型酥油花展。

  农历正月十四 午间 跳金刚怖畏护法舞

  农历正月十五 上午 举行浴佛(酥油花展)

  农历正月十五 晚间 大型酥油花灯展览

  农历四月十四 午间 跳金刚怖畏护法舞

  农历四月十五 上午 晒大佛

  农历四月十五 下午 跳马首金刚护法舞

  农历六月初七 上午 晒大佛

  农历六月初七 下午 跳金刚怖畏护法舞

  农历六月初八 上午 转经佛(转寺院外围一周)

  农历六月初八 下午 跳马首金刚护法舞

  农历九月二十二 全天 开放所有佛殿拜佛

  农历九月二十三 午间 跳马首金刚护法舞

  跳神

  跳神(即跳法王舞)是一种配乐舞蹈形式的佛事活动。清康熙57年(公元1718年),塔尔寺第二十任法台嘉堪布时,七世达赖授意:“须建立一个跳神院,由舞蹈师教习舞蹈音乐,并建立跳神制度”。同时赐予文武护法面具三十九副及舞衣和法器等。从此建立了四大法会时举行跳神(即跳坎)活动的跳神院(俗称社火院)。其意义是佛教徒修习正法时,为消除内,外,密三方面的邪见,逆缘,消灭危害佛教和佛教徒的邪魔外道,便通过跳护法神舞来释解。跳神内容,武的方面有男武士舞,女武士舞,男怒神舞,女怒神舞;文的方面有和静舞,教内舞,密咒舞,专一性舞;忿怒方面有微怒神舞,甚怒神舞等,共有360种舞蹈.

  晒大佛

  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磐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磐;通过晒佛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捶” 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晒佛仪式非常隆重,观众极多,蔚为壮观。

  塔尔寺三绝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

  壁画

  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整幅画面构思巧妙,布置适然,色调和谐,精巧细腻,层次分明,千资百态,栩栩如生。

  酥油佛像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1594年,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数以万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中外游人,面对美妙绚烂的酥油花,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本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为美术界称道。

  文成公主庙

  相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在扎陵湖会面之后,一路上翻过了雄伟崇宏的巴颜喀拉山,跨过了激流滚滚的通天河之后,来到玉树境内的菜沟。文成公主为自己的一行人马能够平安地通过天然屏障巴颜喀拉山和亘古天堑通天河而高兴,她以为这是神仙帮助的结果,自小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神仙的虔诚,亲自率领工匠,在菜沟的岩壁上刻下了数十尊佛像和许多佛塔。文成公主的这一行动,大大感动了巴颜喀拉山的山神和通天河中的龙王。第二天,当文成公主登上菜沟山顶时,突然受到山神和龙王极不寻常的欢迎。当时,山神砍来桦柏,编织成道道虹霓彩门,飞架在白纳沟之上,清理山路,采来鲜花,铺成绿荫大道直通山下,路上摆满金盆银鼎,燃起堆堆桑烟,山神率领千禽百兽夹道欢迎;山下,龙王搭篷设帐,杀牛宰羊,备酒供饮,迎候公主。席间,百名龙女轻歌曼舞,为她助兴;沟口,诸首领、众僧侣和无数群众跪立拜迎,就像迎接神仙下凡一般。

  至今在当地藏族群众中流传着文成公主路过这里的动人情景。据说,白纳沟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当地藏族头领和群众为公主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见藏族人民如此好客,如此热情,深受感动。为了感谢和报答当地藏族人民,文成公主决定在此多住些日子,向藏族群众传播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文化。

  白 纳 沟

  文成公主在白纳沟住下以后,曾亲率工匠、世人在沟内的悬崖峭壁上浮雕凿刻了各种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经文等数十处。庙宇内的九尊佛像据说就是当时遗留下的古迹。当时,文成公主还亲笔在佛像右侧的岩石壁上,用汉字楷写了16行颂词,古藏文的发明者吞米桑布扎在左侧写了18行“尕恰”(即说明),可惜这些珍贵的手迹,大都被风雨剥蚀得残缺不全,难以辨认了。

  刻满文字的石崖

  文成公主走后,远近的僧侣和善男信女,纷纷来白纳沟观看,膜拜,很多人还信照公主的做法,在岩崖上凿刻佛像和经文,久而久之,使白纳沟的大部分岩石和石头都被人们刻上佛像和经文。以后,人们传说,由于文成公主的神奇造化和功德,白纳沟所有的岩石峭壁和大小石头神州般地出现了释迦牟尼的如意化身和各种佛像、经文,有些佛像、经文肉眼凡胎无法辨认,所以,当地群众不敢轻易动用这里的石头。有一年,从拉萨来的几位传经布道的高僧路过白纳沟,他们想在此烧水做饭,分头去找几块石块搭锅。可是,几个人跑遍了整个山沟,找遍了每一块石头,都发现上面刻有大小不一的佛像和经文,最后只好作罢。这几个僧人回藏后到处大肆宣扬说,白纳沟是一个真正圣洁的地方,谁要朝圣膜拜,应当到白纳沟去。所以,后来不少西藏人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到白纳沟来朝拜。

  在白纳沟,文成公主通过自己的身传言教,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学会了驾牛开荒,耕耘播种,学会了垒石砌墙,伐木盖房,学会了纺纱织毯,凿石打磨,唱歌跳舞等。迄今,在白纳沟对面的山坡上还有公主当年教人们开荒种地的田埂。因此,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天上的菩萨娘娘,公主遗留下来的物件是珍贵的圣物,想尽办法加以保护。

  文成公主庙座落在白纳沟(又称柏沟)口不远的地方。庙宇坐北朝南,背靠嵯峨险峻的岩壁,傍临清流见底、冽如甘露的青溪,面对灌木滴翠、绿草丰茂、鸟语花香的巴塘山,中间一简之地,峡谷蜿蜒,砾石遍地。由于白纳沟环境幽雅清静,风景绮丽多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

  越过小溪,踏进石壁锁道、岩石嵌门的寺庙,里面是一个白粉刷墙,卵石铺地的小院,庙门旁有一块不大的石碑,用古藏文简略地记载修筑文成公主庙的原由和大体时间,其中写道:“为了祝愿万民众生,赤迭祖赞父子幸福平安,祝愿佛教昌盛大,依照佛中年时的容貌和体形,依岩壁雕刻了佛像,修了此庙。”院内左侧是手持刀、身披盔甲,体魄雄壮,面目威严的武将;右侧是身着戎装,头戴禅帽的骑虎壮士;影壁小墙上面有飘飘欲飞的骑鹤仙子。小院正面,紧靠岩壁的是三层高的土筑石砌的藏式平顶建筑。这是这座庙宇唯一的建筑--公主庙堂。庙堂虽说不大,但站在狭小的天井里仰望,庙堂却显得雄伟高大,颇为壮观。公主庙堂设计巧妙,造型奇特,别具一格。庙堂外表共分三层,内部实为一堂,底层是双开的大门,第二层是巨大的双扇藏式窗户,第三层又开一排六扇藏式窗户。这两层窗户平时不能开启,完全是一种独出心裁的装饰。庙宇的窗北和墙壁全部刷成褐红色,天晴日丽时,远望庙宇,红光闪闪,犹如赤霞一片。庙宇顶部的石罅里,一颗老态龙钟的古柏树,挺立在岩崖之上,仿佛是盖在庙宇上的一把保护伞。

  内 景

  推开庙门,进入堂内,是三间高敞幽深的殿堂,堂前有两根巨大的方柱直撑庙顶,另有两根巨柱,支樘着正面浮雕佛像下的莲花宝座,初来乍到的人们,见如此高大的届堂,竟由两要方柱支撑,觉得十分稀奇,其实另有几根方柱嵌在庙堂的墙壁内看不见罢了。

  文成公主佛像

  在庙堂正上方的岩壁上,浮雕有九尊巨幅佛像。佛像由两只背向伏卧的雪狮驮着,呈莲花宝座状。宝座又由两根粗大的木柱相支撑。莲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约7.3米的主佛像,佛像头戴朝冠,两耳佩有垂至两腮的金环,身着唐代盛装,双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双腿盘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目正视,显得神态端庄稳重,性情娴静慈祥。主佛像头顶上方刻有梵文六字真言,头顶后部嵌有象征“光明普照、佛慧无量”的五彩光环。在主佛像的两侧,各有四尊高约4米的待者,佛像立在小莲花座上。这八尊待者佛像,个个手持宝物,有的手拿莲花,有的手持金刚杵,有的手捧牡丹,有的手托宝瓶,有的手端如意宝食碗,有的手握七星上方剑,姿态各异,表象逼真,栩栩如生。在主佛与待佛之间,排列对称协调、整齐有序,尊卑分明,生动地表现了古代那种主仆之间、师徒之间鲜明的尊卑关系和等级关系,但也不过分降低佛门弟子的身份。整组浮雕佛像,依山就势,安排巧妙,布局合理,构图新颖;人物造刑大方、体态丰满、容貌秀美,形神兼备,立体感很强,加之堂内光线暗淡,香烟袅袅,猛看上去,给人一种飘飘欲落之感。佛像两边,从上至下雕有三尺宽的藏式花边图案,与佛像群浑为一体,整个浮雕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

  此外,庙堂内东西墙壁上有两组大型壁画,画面内容主要是当时文成公主进藏路过白纳沟时,当地藏族头人和群众如何隆欢迎的动人情景。其中,最为感人的是山神砍树清道,龙王现世迎驾。

  龙羊峡

  龙羊峡在黄河上游北岸的茶纳山麓,沉寂的龙羊峡,是因为龙羊峡水电站的建设才喧闹起来的。

  从西宁出发,经过日月山,南行到146公里,便是世界闻名、中国第二大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上距黄河发源地1684公里,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龙羊峡长40公里,黄河穿越其间,河谷宽9公里,河谷两岸,一边是起伏峻险的茶纳山,一边是连绵不断的莽原,中间是一片宽阔平坦、肥沃丰腴的盆地,使整个峡谷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库区。到了峡口附近,突然峭壁陡立,两岸距离仅有30多米,岸高150多米,这里是修建水电站得天独厚的地方。龙羊峡水电站最大坝高178米,为国内和亚洲第一大坝。坝底宽80米,坝顶宽15米,主坝长396米,左右两岸均高附坝,大坝全长1140米。它不仅可以将黄河上游13万平方公里的年流量全部拦住,而将在这里形成一座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密量为240亿立方米的我国最大的人工水库。电站建成后,可装32万千瓦的发电机4台,总装机容量达12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360亿千瓦时。龙羊峡水电站除发电之外,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四大效益。

  龙羊峡人工水库已成为美丽的旅游景点,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苍穹碧野,心旷神怡,游客才顿然悟到,黄河水在这里是“清”的,清清的黄河水,是大自然的赋予,是人们对黄河利用和改造的结果。

  东关清真大寺

  原“前三门”

  闻名遐迩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其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它位于西宁市繁华的东关大街南侧的闹市区,每天来往人群川流不息,行人莫不为这座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恢宏的气势和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总面积为13602平方米,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大寺的原正门,即“前三门”,座南朝北,是一大两小的绿色西式大门,高十米,宽为十五米,门顶横幅匾额上镶有金光闪闪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八个大字(前三门现处在清真大寺临街楼房之前)。

  中五门(重门)

  进了“前三门”,约三十多米处,在数十阶花岗石的台墩上耸立着五个平顶拱形门,称为“中五门”,高近十米,宽为二十一米。九八年清真大寺改建时,于“中五门”前修了带有新正门的三层主楼一幢,与原中五门、大殿处同一中轴线,正门主楼下设五圆拱门,楼顶两侧各建一高达45米的圆拱顶式宣礼塔,楼底设地下停车场;主楼临街一侧为六层商贸综合大楼,南侧建五层楼,作为寺管委会办公室、会客室、宿舍、教室、餐厅等。

  宣 礼 塔

  “中五门”南北两侧矗立着两座宣礼塔,行人顺石台阶拾级而上,只见重门和宣礼塔碑壁上规则而又清晰地分布着嵌铁字图案(象征吉祥福寿长久),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再步入重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整齐清净的大青砖场地,每到此地,人们都觉得置身于清净的殿堂了。南北是两座老式木楼,北楼为接待室、藏经室、会议室等,南楼为阿訇进修班教室、学员宿舍、教研室等。南楼背面为男女沐浴室和殡葬室。两楼中间是面积为4490平方米的大院。大院西面,是座落在石基之上的礼拜大殿。俗称“凤凰单展翅”的大殿面积为1136平方米,以及殿顶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脊暗卷”式古老宫殿的建筑风格,给人留下古老苍劲的印象。其外形砖木结构,外壁全用大青砖砌成,坚实牢固,饱经风霜,完好无损。前廊两侧各种图案精雕细刻,殿脊中心竖有三个金黄色经筒,灿烂夺目。殿门两侧是砖制九扇屏,上面是精巧的花草砖雕图,其工艺至今看来仍然是融古朴庄重、典雅清秀于一炉的艺术珍品。殿堂门口及殿堂里面的地面皆铺以木板,更增添了几分庄重和朴素。

  大 殿

  寺院的整体布局以前门、重门、大殿特殊的双重门次第而进,所以显出三门端正、持重,五门挺秀,宣礼塔拔地高耸,两厢楼挺秀屹立。大殿更以凝重、庄严、端庄、古朴为特点,为寺院增添一种肃穆的气氛。立于大殿殿脊中央的三个镏金经筒和宣礼塔六角顶上安装的两个镏金经筒,遥遥相对,相映成辉,在整体建筑群的碧绿色琉璃瓦的映衬下,越发显出独有的气韵,有如天造地设一般。中午,在和煦阳光的照射下,更能显出迷人的景色,使人留连忘返。

  木式南楼 木式北楼

  大殿门廊上原有很多匾额和对联,都曾是伊斯兰文化的真实记载,只可惜在十年动乱时毁于一旦。历史上,东关清真大寺历来是经堂教育的场所。不仅在西宁,而且西北乃至豫、皖、湘、鄂、川、滇、粤、沪等地都受了它的影响。早在1938年《边声》创刊号署名“浩”题为“西宁”的文章就说:“此不谓东关回族同胞之信仰寄托地,亦为西宁回族最高之学府,四川、陕西各地回族同胞来此求学者不乏其人。”马万福自1916年来到西宁后,即以“尊经革俗”、“凭经立教”为宗旨,尽生平学识,致力于讲学,使得伊斯兰教影响逐步扩大,宗教上层人士如古铭瑞等许多哈智也纷纷改宗伊赫瓦尼,于是,伊赫瓦尼教派迅速发展。以后此派在全国许多省区都有广泛的传播,在该派所开展的经堂教育中,除传授阿拉伯文以外,还授以汉语文,这对于提高回族的文化素养以及增进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民族团结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马万福个人的不懈努力及马麒、马步芳的支持下,伊赫瓦尼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建立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全省及邻近地区的海乙寺地位。并以海乙寺作为最重要的讲坛,通过四方开学讲经和各寺普遍举办经堂教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伊赫瓦尼的后继人才。

  总之,这座清真寺的造型式样别致,色彩典雅,结构层次分明,尖塔、圆顶、飞檐楼阁,规则重复的几何图形和圆形的花饰等端庄而古朴,沉稳而凝练,构成了伊斯兰建筑特有的神韵。

  土楼山九窟十八洞

  西宁土楼山最引人注目的是既古老又神秘的石窟区。洞窟区内洞窟栉比相连,当地土民统称“九窟十八洞”。其实有大小洞窟99个,有的是单洞,有的是套洞(27个套洞),大小不一,深浅有别,形状差异,层次错落,排列有序。由上而下,由西向东排四层,前二层依次有玉皇洞、无量洞、七真洞、三官洞、三师洞、八仙洞、菩萨殿、圣母殿、灵官洞、关帝洞、王母娘娘洞、金刚洞等;第三层有洞17个,分西、中、东部洞3组;第四层有洞11个,这些洞窟为历代陆续所建,最早的在公元五世纪就已存在。由于历史上一次次兵灾、教难、地震等因素,洞窟及其绘画艺术遭到严重破坏。

  远处眺望,古洞群隐于山腰之间,给人以简陋平淡的感觉,无多少神奇之处。但若身临其下仰视,则又是一番天地,展示在眼前的是一轴雍容大观,气象万千的绚丽画卷,数里丹崖由西向东,山寺若锦屏,半崖之间群洞凌空,云护岗障。陡壁之上,栈道环绕,曲径通幽,危崖之巅,殿宇高翘,朱栋悬饰。真是崖下有殿,殿上修楼,楼旁建阁,阁内嵌洞,洞中藏佛,殿字楼阁融为一体,雄宏壮观。

  洞窟中多有神像,均与洞名相符,有仙,有神,有佛,也有道家祖师尊神,千奇百态,各呈异彩,释、道、多神等教,圣像会集一刹,实为奇观。

  第一层有洞3个。1号洞为明末清初西宁制帽行业工匠们所开掘,洞中供有制帽工匠祖师崔府君神像,每年初冬到来,西宁的制帽工匠都要到这里焚香膜拜,摆上供品,祭奠崔府君。3号洞为城隍祠,高处崖上,有台阶可上,估计洞龄在1500年以上,洞内供奉的是东汉平寿敬侯、护羌校尉邓训大将军,由于他当年深得民心,逝世后被尊为保佑河湟安宁的城隍爷,与此相关的城隍祠内放置着一乘木制精雕镂花的八台大轿,轿内有邓训将军塑像。昔日祈雨时,人们要抬着轿做游行仪礼。

  第二层洞从最西边的花儿湾向东,依山势先是无名洞,沿土楼观建筑群经无量殿、三清殿、吕祖殿,过栈道走回廊,穿引鹤桥,到最东边的僧洞、玄女殿等,共有洞34个,另有套洞25个。这是目前土楼观的主体部分,也是人们喜欢游玩的地方。

  “玉皇阁”为洞群之首,洞正中供有玉皇泥塑像,张天师、葛天师分侍左右,洞壁藻井隐约可见,一派道教气象。玉皇洞下方为无量洞,洞内有窟穴1个。供奉彩塑神像3尊,无量祖师居中,免冠散发,手执宝剑,赤足坐于玄武(蛇盘龟)之上,身后衬以火焰背光威武镇定,好似念咒施法的神态,左为周公,眉髯白,手托印单,右边是手捧钢锏的桃花仙女。

  七真洞,曾是菩萨洞,处崖壁之上,险而精巧,有套洞3个。洞内供奉有王阳和七真神等八位神仙塑像,栩栩如生。他们是道教重阳祖师王明的七名高徒叫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马任、郝大通、孙不二。孙不二为女性。接下来的是三官洞和三师洞(也称观音洞),三官洞洞深5米,宽2米,高25米,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据说,尧、舜、禹死后,由于他们生前为人民办了好事,分别封为天、地、水三官。三师洞大小如前洞,供有无量祖师(真武大师)、文昌帝君、张天师神像,号称“三师”。 八仙洞主洞深4米,宽近3米,内有东西偏洞各1个,深6米。主洞供有以吕祖为首的八仙神像,他们是吕洞宾、汉钟离、张果老、韩淑子、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各执法器,呈八仙过海状,大有各显神通的架势。紧邻的菩萨殿殿宇3间,殿后有洞,洞穴不深,但却宽敞。殿前悬崖上修起的环廊,紧贴丹崖,堪称奇观。缘崖凿成的莲花台,中间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圣像。西边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3大塑像,东边有宗喀巴宗师和左右两边的两个护法神。他们一个个神态庄重,面目善良,显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宝相,信土弟子望而生敬,此洞因供奉有西方三圣,所以也称三圣殿或三宝殿。

  从斗母殿到菩萨殿,有回廊,栈道相连,沿丹崖弯弯曲曲宛若蛇形,远处观望,人在半空高悬,犹如神仙下凡,有飘浮欲落之感。沿栈道东上为圣母洞。此洞据说是朝阳村为躲避兵灾所挖,洞岩悬空,古壁泛光,登临至此更能领略神祠的奇特风韵。洞中供有九天圣母宝像,窟穴偏出,土楼神词的风貌从这里还能领略出来。紧临灵宫洞,深而高大,光线明亮,内有套洞一个,内供奉灵官神像。灵官本是宋朝的方士,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其为隆恩真君,岁时致祭,后来成为道教镇山之神。现此洞为道长居住。其后的三清洞无人工开凿的痕迹,古朴精巧,形态自然,恰似天成,有直穴两个,向东壁伸出。供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神像。

  关帝洞是土楼神词中最古老、壮观的一个古洞,从岩石磨损程度和其造型看,最少也有1500年的历史。主洞深近6米,高宽各3米,西侧有一大套洞,沿坡而上,突然向北,此洞高3米多,深20多米。套洞中又有五个小洞,洞身都在3米左右,宽2—5.7米,高都为2米左右。洞内漆黑一片,冷风飕飕。主洞供有关圣帝君观阅《春秋》的塑像,两侧有关平和周仓侍立。两壁绘有荆州请将画像,笔力强劲,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是明清以前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洞门有描联一幅:“拜斯人,便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出此山,当仔细们扪着心来”。此联突破了一般歌颂关公生平事迹的俗套,读后发人深思。关帝洞内五个小洞,一称鲁班洞,内供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和画匠的祖师爷台苑的神像;二称医病洞,内供华陀、孙思邈神像;三称财神洞,内供赵公明元师,是祈求财源茂盛的所在;四称送子娘娘洞,也称黑虎洞,供有送子娘娘和赵黑虎的神像;五称麒麟送子洞,也叫老虎洞,内装有小鞋、香包、布娃娃、小泥人等物。当地妇女欲求生育子女者,可进洞中用手揣摸,如能摸到一件物品便高高兴兴携带而去,等生了儿子,再制作同样之物送放洞中,以示还愿,形成风俗。

  王母娘娘洞,当地群众叫杨家洞。是清同治年间西宁一杨姓大户带领全家挖的,目的为躲避兵灾,因而高居崖上。光绪之后交由僧人使用,成为王母洞,主洞内供有西王母神像。此洞虽凿成时间较晚,但其内有5个套洞伸向南东西,最深的可达12米。里外串通,各成一体,可入前门出后门,亦可入后门出前门,奇巧兼备,是洞群中最复杂的一个。东壁有侧门直通引鹤桥,洞前是露天金刚,确为土楼观胜景之一。只是这里山崖陡险,洞穴于悬崖绝壁之间,唯一径可通,至此游人很少。与王母洞隔涧相望,位于引鹤桥东端的为金刚洞,其由3个相通的洞组成。从露天金刚的莲花台底座穿过,至东豁然开朗,一门洞开,直达东部群洞。由于洞内通道曲折,深达数米,西接危桥、东连群洞,上有露天金刚,下临悬崖,奇巧异堂,游人叹为观止。

  从22洞至第2层洞窟结束,为东部群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16年连续几次地震,东侧崖壁崩塌,厚度达七八米之多,现仅剩洞底或里半截洞。洞与洞之间,既无道路可通,又无栏杆护守,需小心攀行。第34号洞已塌毁,仔细辨认,北墙上只有画迹残痕。洞已无顶,洞壁深14米,宽5米,高2.5米,坐落在玄女殿西侧。清理塌土时发现释迦牟尼泥像1尊,小塔1个,塔内小匣中盛有骨灰。塔高0.9米,底径0.6米,顶径0.2米,现仅剩木匣,有佛珠一枚,小碟一个,小泥塔若干个,塔的周围有小泥像围绕,兽头一个,口中有狼牙。有泥神像头1个,头上额有一圈圈镶嵌佛珠的小坑,头像面善目和,略带微笑,眉目清秀,端庄肃穆。

  在土楼山古洞群中,包括西部群洞、中部群洞和东部群洞,都有壁画。这些壁画,虽然都以佛教为内容,但风格迥然不同,十分明显地区分为两大部分:西部群洞和中部群洞中的壁画,为汉传佛教的壁画,所绘神像,图案花卉等,具有汉民族绘画艺术的风格,从其内容上看,除了佛事的传说、神话之外,尚有部分由人转化为神、佛教伟人的历史事实,如关帝洞的荆州诸将图等;东部群洞中的壁画则为藏传佛教的壁画,所绘神佛、图案、花卉等,具有藏族绘画艺术的风格,宗教色彩较为浓烈。但由于历史上一次次兵变、教难、地震等多种因素,致使这些绘画遭到严重破坏。土楼山古洞窟壁画艺术之所以截然分为两大部分,是有其历史和民族渊源的。

  土楼神祠的壁画艺术中,以东部古洞群中藏传佛教的壁画艺术最珍贵。据一些高龄长者称:东部洞群过去最为壮观,一般洞深都在十几米,洞内窟穴很多,还有藏式佛堂,白塔陪衬,一派梵宇景观,人们所称的“九窟十八洞”实际上就是这里。洞内壁画主体部分多系藏传佛教中著名神佛的图像,以一洞一神为多见,辅之以陪侍性的神像,相传有广目天王洞、多闻天王洞、飞天大圣洞、散花天女洞、三世佛洞、千佛洞、菩萨洞等,另外,还有明朝铁佛寺番僧的静室和禅洞。古洞洞壁除了主要神佛的图像外,还绘有圆形宝盖图案和各种形态的飞天、比丘、弟子等。边缘和角角落落有各式藻井。佛座有须弥宝座、莲花宝座,座周围有神,俗称八鼠扛莲台。整个壁画人物形象生动,图案设计精巧,着色细致匀称,以一色为主,多色配合,富丽堂皇,洋洋大观,很有艺术价值,当地群众有“西平莫高窟”的美誉。这样规模巨大而古老的洞窟壁画群体,在青海地区是罕见的。可是,东部群洞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清初,以青海湖环湖草原为根据地的蒙古族亲王联合周围藏族起兵反清,震怒清廷,清兵到宁便将铁佛寺焚毁,东部古洞群也未幸免,佛堂、古白塔被摧毁,壁画亦遭破坏。虽然如此,古洞故壁尚存,壁画艺术依然规模如旧。到了民国期间,连续几次地震,崖壁崩塌,“九窟十八洞”中仅有最东面两个静房保存下来,其余全部被毁坏。留下的一些残痕,或是原先的洞底,或是原洞的半截,有的只剩北壁,有的只剩西壁,有的只剩东壁,有的头顶壁完好,但绘画藻井多残缺不全,而且壁间裂缝很大,有的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在东部洞群中,有9个洞窟残存着一些古代的壁画与藻井,其中几个只能模糊辨认残缺画迹,3个洞窟壁画或藻井还清晰可见,按其方位可称西、中、东三窟。西窟,长方形,东、西、北壁壁画已剥落,仅存窟顶藻井装饰画,藻井绘有千佛、莲花彩色图案,由四个同心圆的若干莲瓣组成,每一个莲瓣中画一坐佛,姿态为“莲花座”式,而手指的姿势是禅定印,服饰是袒右式袈裟,设色以淡赭为底,在坐佛的头光和背光部分间差使用青绿色涂绘,使整个藻井更富装饰性,颇具隋代风格。中窟,正方形,只残存北壁壁画中之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其余均剥落。壁画色调以石绿为主,根据其风格和色彩处理,具有隋代风貌。洞窟内有原塑像的头光和背光痕迹。东窟,长方形,高1.7米,宽2米多。东、西、北壁及顶壁均绘有众多佛像画,有坐佛、千佛、三世佛、比丘、弟子等,有的在说法,有的在坐禅,服饰多着袒胸通肩袈裟,站立者下身着羊肠大裙,在画面空间处还插饰耐寒花草,以取得构图上的丰富和变化的效果,颜色以上红为底,上敷青、绿、赭、白诸彩,色调热烈而厚重。形象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服饰还保留着西域印度的风俗。眉眼、鼻梁及人体轮廓画白粉,以突出立体感。无论从人物形象、色彩运用或服饰处理,都可看出有新疆拜城克孜尔等石窟西域佛画影响,又与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的第268、272、275窟及炳灵寺石窟西秦时期的169窟北凉时期的壁画风格相似。因此,此窟壁画当是北凉至北魏之间(420一500年)的作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讲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觉悟的人有好处,他懂得用佛法来与人相处,即使是讨债的、报怨的,也能够和睦相处。受了人家的冤枉,受了人家的侮辱,受了人家的毁谤,觉悟的人,会以心平气和来处之,不会去计较,知道这是消业障,消完就没有了,他很开心、很自在、很快乐。一个觉悟的人,绝不怨天尤人!把冤家对头当作佛菩萨一样看待,你的心就平了。你心平气和,身体就健康了,修学功夫就上道了,这非常非常的要紧!学道的人,先要把心量拓开,能容人、能够包涵人,能做到心平气和,这种人有福。我们在圣贤典籍里面看到,世出世间的圣贤,越是有学问,越是有德行,越是谦虚,越是忍让,处事待人接物,心平气和。心平气和,烦恼不会发作,不会怨天尤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一样不好,统统好,这个多快乐!觉悟的人,心平气和,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视同仁,他很自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