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光尊寺
2014/9/8   热度:166
风雨沧桑光尊寺 高黎 这是一个已经没有生气的世界,一个已经没有色彩纷扰的世界,一个已经没有香火纷扰的世界。一幢幢年久失修的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空寂、冷寞。一只山雀扑椤着翅膀从草丛中飞起,雀飞走了,草还在风中摇曳。 寺座东朝西,正西有正山门和南、北两山门。单檐的门脸,蚀化的门板,残损的门墩,斑驳的墙壁……只有山门两边墙上的画还在,不外乎是兰草、喜鹊之类。神毕竟是凡间之神,画也是凡人画的,脱不了凡俗。山门正对的是一个长满荒草的斜坡,坡下10米处是一道围墙。一堵围墙隔断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这一隔就是60多年。在上个世纪初叶,光尊寺就已经废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被日本侵入,1942年滇西抗日战争爆发,废弃的光尊寺成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部,1946年又再此建立远征中学,1947年成为中共地下党在保山活动的据点,并在此建立了中共保山特别支部和中共保山县工委。如今的光尊寺,已经人去楼空,只余岁月空自流。 试想当年,来到寺前,仰头是几十级的台阶,上完台阶才是寺的山门,寺高高在上雄伟庄严的感觉肯定是很强烈的,朝拜的人也无不肃然起敬。有幅照片,是远征中学的学生从大门中走出,那门确实是很雄伟的,走出的学生也很有几分意气风发的样子。只是现在的山门下此路已然不通,墙外是寻常人家,不但有围墙隔着,也有人家挡着。板桥镇已经把修复光尊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目,在规划中是要建一个集商贸休闲为一体的广场。但要搬走多少人家,要花多少搬迁费,这广场才能让得出来呢?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没有任何效益,还不如就让它这样在风雨中等待,等待呼之即出的那一天。 光尊寺是在唐天宝二年(公元734年)南诏王皮逻阁为光大西方尊神佛法而建的,明代后,因儒学与道学的地位加强,逐渐演变为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庙宇,规模也因此而宏大。寺宇依山而建,有山门→过厅→斗姥阁→文昌宫→大雄殿→观音殿共五个院落,23间房子,另有戏台一座。样式也有所不同,文昌宫、大雄殿、观音殿的建筑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顶殿堂;斗姥阁、瑶池楼和戏台的建筑为抬梁式重檐歇山顶阁楼,其余为穿斗式硬山顶楼房,风格古朴典雅。最为典型也最为滑稽的还是戏楼,从佛教来讲,寺乃清静之地,而寺的一侧却是戏楼,又是锣又是鼓上演人间滚滚红尘。戏楼当然是为儒家教化人生而建的,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 我们在一幢幢房子中间穿梭,大雄殿里没有佛像也没有菩萨,玉皇殿里没有玉皇大帝也没有八仙,文昌宫里也没有孔子。只有我们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层面上,如同穿过岁月的时空,想着过去,看着现在,望着未来。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老人们的记忆,近百年来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尊寺在这近百年时间里是一片空白。小草在院子里、在屋檐上随着日月晨昏、季节变幻而生生死死。 月华无色,阳光有形,光尊寺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无声无息。 三教合一,本该是保山坝子最喧闹、最嘈杂、香火最旺的地方。走进去,却静得如入空巢。我们走进的是一个遥远的梦境——透过时光的斑驳,岁月的容颜,那被昨天的香火缭绕过的墙壁,被昨日的风摇曳过的树枝,被昨夜的月映照过的屋檐,被昨日的阳光转动过的影子,静静的沉湎在天地之间,透出无语的庄严。 历史已经过去,与光尊寺60多年的沉寂相比,是社会的风云变幻,是我们这一辈人的出生和成长。对于光尊寺我们只能是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打量着曾经有过辉煌的寺宇时,发现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史留下的单纯和遗存的诗意还在。时光剥离掉了生活粗陋而僵硬的外壳,让敏感而多情的内核纤毫毕露。历史中的光尊寺在岁月中被任意描摹,真实与虚幻,存在与虚无,过去和现在,都无法确定。它在人们的脚步中停留,停留在永恒的时空之中。 我们走进老屋,有的楼板已经塌下,不敢再轻易移动脚步。功德无量的阳光从屋顶瓦片脱落的地方照了进来,让本来没有镜子的房屋看到了自己。一片云彩过来,屋内的阳光隐去,一会儿又出来,当然还会隐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回吧。 翻阅有关资料,没有查出光尊寺衰落的原因。只说是民国初始,宗教废驰。那就是说,还在上个世纪初叶,光尊寺就已经走向衰落。衰落绝对是一个渐退过程,这一个过程又经历了多长时间?是佛教先衰退,还是道教或是儒教先衰退?但不可能是一齐衰退,总有一教走在最前,一教走在最后。而这衰退的原因,大约与它兴盛的原因——三教合一有关。因三教合一而兴盛,也因三教合一而过于庞大和繁杂显得不伦不类,佛寺不是佛寺,道观不是道观,孔庙不是孔庙,从而导致走向衰落。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而已,不足为据的。 很久以来,人们希望光尊寺能够重新燃起香火,一年又一年,却就是不能如愿。除了建在光尊寺后面粮管所扬谷风箱的声音,光尊寺在自己斑斓的色彩中仍然沉睡不醒。虽说政府拨款作了一定的维护,毕竟只能保持其在一定时期内不再继续破败下去,这座众神的宫殿要真正的复苏,还得根据世上凡人的需要。问题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光尊寺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能够用它来做什么?我们的努力,能否真正给它带来新的繁荣,能否带动一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从光尊寺出来,不到两千米,踏上了青龙街的石板路。青龙街上的魁星阁,还有“一毛钱茶室”,让人觉得这是一条值得保护也应该加以保护的老街。虽不能与丽江四方街相比,毕竟是我们自己的老街,是胡耀邦总书记到过的老街。趁着现在,与光尊寺连成一条文化旅游线,应是有所为的。只是规划容易实施难,一切还要看社会的推动和人们的需要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就是我们讲的念头。我想健康、我想不老,你懂得这个理论、懂得这个方法,你就会变。你不懂这个方法,随着你的情绪、随着外面环境去变,自己做不了主宰,这就苦了!身体是随着我们的心理、情绪在变化。情绪好的人,年岁虽然大,他不显得老,他心不老!“身体随着心转”,他心不老,人也就不老。人虽然不老,他自己已经觉得年岁大了,快要死了,他这个身体自然就老化了。老年人的心情跟青年、壮年不一样,如果老年人也能保持着青少年那个心态,这个人就不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