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天柱寺


2014/9/8    热度:248   

  千年古刹,天柱寺

  这里有火山遗址,奇峰怪石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千年古刹,悠扬的钟声回荡着久远的传说;这里有高峡平湖,湖光山色见证了龙湾人民改造自然的光荣岁月;这里是休闲度假、访古问幽、消暑纳凉、户外运动的好去处……这里就是风光秀丽的天柱景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走入天柱景区,去感受她独特的美丽。

  风光宜人的天柱景区位于大罗山东麓,龙湾区境内,因有晋代的古刹天柱寺而闻名。天柱景区内林幽叠翠,潭碧瀑飞,岩奇洞怪,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人文景观俯拾即是,以“峰奇、石怪、瀑飞、水碧、庙古”见胜,有荣阳园、观海坪、天柱寺、盘古湖、五折瀑、天柱峰、美人峰、白水水库、天河水库等主要景点。这些景点相得益彰,交映生辉,形成一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

  沧海桑田 嬗变奇山秀水

  “开门见山,一定要先说说这里的山。”天柱风景区负责人郑先生说。

  据郑先生介绍,天柱景区属于大罗山系,为花岗岩地貌。由于地壳运动,花岗岩山体在雨水的侵蚀下,逐渐崩解、坍塌和剥离,形成了天柱景区奇峰怪石的奇妙现象。这里被地质学者称为“地质地貌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找到火山遗迹,许多像被火烧过的岩石就散落在山间;这里有裸露在地表的动植物化石标本,仔细寻找,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这里的岩石很容易风化,长期的演变,形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巍然挺拔,高插云霄的天柱峰;有雍容大度、气魄雄伟的弥勒峰;有慈眉善目、端庄大方的观音峰;有错落有致、节骨相连的“龙脊”……千姿百态的造型,不得不叫人叹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神来之笔。如果游客对地质感兴趣的话,这里是研究大罗山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的好地方。

  多样的山体岩石造型,构成了天柱景区独特的自然美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他的《石室山》里写下:“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取,飞泉发山椒。”赞美了一千五百多年前这里的胜景。

  这里的水,是绿的,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朱自清先生在温州中学任教期间,曾经来到天柱景区,写下散文《白水 祭》,赞美美人瀑。这里的瀑布能把水的美展示得淋漓尽致。祭西潭,一虹瀑,双凤瀑……或是气势磅礴,烟雾弥漫;或是曲折转换,飘逸洒脱,特别是在阳光折射下,发射出一道道五彩缤纷的长虹,煞是好看。

  这里的水很美,水大多是从山体中,岩缝里滲出,点点滴滴,汇成涓涓细流,然后像绿色的绸子,顺着山间蜿蜒流淌,形成瀑布,倾泻而下,汇合交融,注入永强塘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永强塘河比作“母亲河”的话,那么这些源于大罗山的水就是“源头活水”。

  千年古刹 蕴存博深文化

  美好的东西总让人驻足留连。天柱景区独特的景色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此留下众多真迹墨宝、名句佳作;承载文化的古刹、摩崖雕刻在这里“落户”;还有美丽的传说……

  天柱寺是一座千年古剎,是浙南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据《永嘉县志》记载:“天柱禅寺始创于晋代,重建于唐贞元年间”,是大罗山西麓的仙岩寺的五大寺院之一,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号称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天柱寺又称”瀑泉寺“,明朝中叶,改称“天柱寺”。

  “永嘉四灵”之一,南宋诗人赵师秀对这里情有独钟,所作的《冷泉夜坐》诗很有名:众培碧沉沉,前峰月正临。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清净非人世,虚空见佛心。却寻来处宿,风起长松林。意思是冷水泉旁众境翠,弥勒峰前月照明;佛地焚钟见清静,夜深更坐似归宿。全诗颇具禅趣。

  天柱寺的山脚下的郑宅村边有一处米芾的墨迹。村口东面山坡上有一块约4平方米的岩石,上面刻着“第一山”。据专家考证,这是“宋四家”之一,米芾所写。该字体清雄飘逸,潇洒超脱。

  为什么叫“第一山”呢?据郑先生介绍,以前永嘉场还是一片汪洋,来往温州、福州之间的船只要避风浪,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山,所以叫“第一山”。也许这种说法是否确切,有待考证。但永嘉场(今永强一带)过去是汪洋大海是确实的。《山海经》记载:瓯居海中。说明远古时期,温州一带包括永嘉场还是海洋。“我小时候在天柱寺山脚下的田地里玩耍,随便挖挖就能挖出贝壳、海螺来。”郑先生说。

  总理褒奖 见证激情岁月

  天柱的美景离不开水的映衬。散落在天柱景区的大小水库就像珍珠,装点了大罗山,构成了湖光山色的美景。置身其中,恍若人间仙境。

  那么为什么要在大罗山建造建水库呢?为了了解建设水库的历史,记者采访了永强电力公司有关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建设水电站还要从“美人瀑”说起。

  美人瀑又叫“白水美人瀑”。过去她有多张面孔。天气好时,美人瀑展现出她迷人的一面。因常年水流直落谷间,沿崖不断溅起朵朵浪花,尤如仙女散花,故称“美人瀑”。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曾经于公元731年冬天去乐清,当船驶进瓯江口时,他目睹美人瀑的风采,欣然写下: “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佳句,描写美人瀑的神秀。而且,美人瀑还作为地标,为来往于东海上的船只,辨识是否到达温州。

  美人瀑也有她可怕的一面。每逢大雨,山洪暴发,洪水一泄千丈,冲房荡舍,淹没良田,祸害百姓。人们又恨她,骂它是“美人妖”。永强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大罗山上美人瀑,潺潺流水赛罗衫;大雨一来泄千丈,万亩良田遭灾殃。

  解放后,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号召下,永强人民在政府的组织下,决心彻底治理旱涝灾害。1958年初,永强区委根据群众的要求,提出了建造白水发电站的宏伟计划。

  白水电站建在美人瀑下,蓄水量为446万立方米。电站自1958年4月动工,永强二万多青年、群众,打着“征服大罗山”,“战胜美人瀑”的大旗,昼夜奋战在大罗山上。在那个以“人定胜天”为信念的年代,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心完成了电站的建设。1959年10月16日正式发电。永强人民实现了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点灯不用油”的愿望。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大罗山东麓,天河、双岙等十多座水库也相继建成。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水库建设者的光辉业绩。“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住在郑岙等地方人家的楼角,每天到水库工地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曾经参加水库建设的叶祥恩老人回忆道。他感慨地说,那时候,我每月工资只有19元,每月粮食定量24斤,还要担负全家老少5口人的生活,没有休息天,几年没回家过年。一次大女儿生病发高烧,家里托人带口信要我回家,而我只摸了5元钱给人带去,继续奔忙在工地上。

  英雄战胜美人瀑的事迹广为流传,在1960年《红旗》、《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浙南大众》等报刊杂志相继作了报道。永强人民因建设水库、电站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得到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状。

  天柱景区 户外运动乐园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大罗山兴起。每逢节假日,许多登山爱好者背起行囊,成群结队攀登大罗山。天柱景区由于交通方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成为是户外登山爱好者首选的线路。

  在山路上,我们遇到一队户外登山爱好者,他们正从天柱景区上山,打算穿越大罗山,到茶山。登山爱好者张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们这次活动:从天柱景区上山,穿越大罗山。沿途的主要活动有:游天柱景点,登千步梯,走石皂古道,登大罗山气象台,然后把帐篷搭建在天河水库边野营……第二天参观盘台角无人古村,秀羊村古村,香山寺,最终到达茶山。同时他们还开展环保活动,捡拾沿途的垃圾,带到山下。

  登山爱好者“小玉米”说:“从天柱景区上大罗山,沿途景点多,生态好,很受登山爱好者的喜欢。目前,上海、杭州等地户外爱好者也慕名而来。”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把户外活动作为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运动。据专家说,积极的户外运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它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扩大胸怀、锻炼身体、修养身心,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的人知道,贵人身上那个气味很香,业障深重的人,他身上那个味道很难闻!有人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发现老和尚身上有清香,而且很远就可以闻到。老和尚一年只剃一次头,只洗一次澡,身上清香不臭,人家心清净;我们天天洗澡,身上还是臭气难闻,这业障深重!我们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从前我们口臭,口说话好难闻,现在这个味道没有了,那就有进步了。如果在口里头有香味的时候,那这个功德就大,这个感应就大!只要我们认真地修六度,认真地修普贤大士之德,身上就会放出清香,就会有这个感应,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