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无梁殿建筑年代考


2014/9/8    热度:1214   

  琅琊山无梁殿建筑年代考

  作者:骆跃泉

  追溯琅琊山上无梁殿的建设史,不能不从琅琊山的山名说起,“晋元帝初封琅琊(王),远避索虏(匈奴),龙潜于此,因得名”。遥想当年,山中大约最初只有军事行营一类的临时建筑,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在此厉兵秣马,韬光养晦,最终由王称帝,立都建康,建立东晋王朝。作为发祥之地,元帝当然对琅琊山另眼相看,山为之更名以外,更建立行宫,“玉辇来游,衣冠晋代”,这应当算是摩陀岭而更名为琅琊山的最早最大的荣宠。

  道教在琅琊山的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先于佛教的传播,东晋时曾有道士隐居山岩,建有玉皇殿(今无梁殿旧址),这大概与东晋时盛行道教相关,“帝迹留为梵王屋”。古玉皇殿座北面南,因为皇权至上,其后历朝历代琅琊寺其它建筑都是以玉皇殿为中心而逐步发展的,这也是琅琊寺座西向东不同于其它佛教寺庙门向之因。古玉皇殿毁于战火,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玉皇殿,因整幢建筑不施梁木,俗称无梁殿。即便如此,它也是琅琊山上最古老的建筑了。原遗一口古钟和一尊玉皇大帝的铜像,“闻系东晋遗物”,这些文物在清代晚期已遗失。琅琊寺现存一幅对联中“古寺犹存明季石,山门尚有建康砖”中的建康砖,想必是玉皇殿前期的遗物。

  现存无梁殿到底建于何时,历来未有定论,留下的山志、州志也语焉不详,清光绪版《滁州志》载:“不知何年所建,梁柱皆以砖石为之,规制巍然,为诸殿之冠。”民国十七年版《琅琊山志》载:“俗云东晋琅琊王驻跸于此所建筑,究竟不知何时所建。”今人著作大都以“明代滁人仿西洋式建筑而建造”一笔带过,其实是留下莫大的疑问,不仅此说查无出处,也恐误导后人。

  今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一家之见,与大家探讨,也期待方家指证。纵观前人为滁州琅琊山留下的各类浩瀚文章,提起无梁殿比较详细的有三处,一是明洪武八年,大学士宋濂陪皇太子拜谒凤阳明皇陵时途经滁州,登临琅琊山所写《琅琊山游记》,文中述道“入院皆瓦砾之区,唯新构屋三楹,间中施佛像。”这是能查到描述琅琊山上现存房屋建筑最早的文字了。二是1936年4月散文家方令孺教授偕同画家徐悲鸿、作家丁玲和翻译家盛成夫妇同游琅琊山后所写《琅琊山游记》,文中写道“从摩诃崖向东走,又向北转,去访无梁殿,又名玉皇殿。殿式极古,内有石柱数根,柱形象西方高蒂克教堂的样式。拱门上的构造与南京录谷寺的无梁殿不同。恐不是明代的建筑,这只有等建筑学家来考了。殿前有一座石制的天香炉雕镂极精,有一面雕两匹马在潮头上临空的飞奔,神骏无比”。还是一处是民国版《琅琊山志》中,桐城人潘赞化所题《访琅琊庶子泉李阳冰铭刻不得有感并序》中所载:“山之西有无梁殿堂一座,相传为北齐代之物也。”三处所述,也都所云无据,看的人一头雾水,还是弄不明白,无梁殿到底是何年所建。

  从历史传说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都称东晋初建。古殿内现存有两处记述东晋典故的碑刻。一碑为殿内珍藏非龙非马的白色“马身龙鳞”石雕。此马踏浪腾云,外形和蹄、鬃、尾尚是马的形状,身上已现龙鳞,马首也渐变龙首,印证着“五马渡江,一马成龙”的典故,说的是西晋末年,五个复姓司马的封王渡过长江,最终只有司马睿(一“马”)化身成龙,做了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另一碑为殿前石制天香炉的雕镂,正面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寓意司马睿驻跸琅琊山后,声价陡涨,化身成龙。还有一面有两匹马在潮头上临空飞奔,神骏无比,惜已风化难辨。笔者臆想,印证的当是“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说得是司马睿得王导之佐,得以建功立业、改朝称帝,东晋王朝,实际上是司马睿和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共同掌握的。司马睿在登基大典上,几次请王导和他一起坐上宝座,接受群臣拜贺,王导再三推辞说:“如果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司马睿这才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即便如此,当时“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还是广为流传。

  东晋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信徒,把道教引向上层化,撰写《抱朴子内篇》,提出儒道双修的主张,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对道教理论发展很有影响,道教在东晋得以大发展。在元帝发祥之地琅琊山建造道观,留下歌功颂德的石雕,应在情理之中,故东晋初建当为史实。

  来源:滁州地方志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度众生,把众生分做三等。第一等是“根熟”,所谓根熟,他能相信,你教他专修、教他念佛,他会死心塌地去修,他会死心塌地念佛。这一种根性的人,这一生一定能往生成佛。第二种是“根没熟的”,没熟的,他能听,他不能接受,或者能接受,他不能奉行。他还贪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没有办法放下,这是迷。第三种,“没有善根的”,完全没有善根的,你跟他讲,他完全排斥,甚至于还要毁谤。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去帮助一切人。没有善根的,我们要给他种善根,帮他种善根,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根没熟的,我们帮他增长善根,使他能多听经、多念佛。虽然他这一生不能往生,我们也要帮助他增长善根。一心一意念佛的人,这种人最有福,因为佛菩萨所接引的对象,是真正相信、真正肯念佛、真正发愿求生之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