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龙隐寺


2014/9/8    热度:301   

  夏游龙隐寺

  作者:张耀忠

  笔者想去龙隐寺游览,是那儿的神话和历史传说的吸引。

  传说很早有条龙犯戒被压在泾河、颉河交汇处的龙尾山下。有天夜里,龙托梦给山麓兴教寺的道姑说:明日当今皇上到此,请代我求他救我出山吧!次日,寺中果然来了一队威武的人马,道姑急忙烧水炊膳侍候。一连忙了数个通宵,直到把这一队人马送走,也没记起龙在梦中所托之事。于是,这条龙至今还压在龙尾山下。嗣后,兴教寺因真龙天子皇上避难留宿过,便改名龙隐寺了。

  这位皇上就是唐肃宗李亨《旧唐书?肃忠本纪》记载: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叛乱,玄宗入川,由太子李亨留后,“辛丑至平凉郡,搜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匹,官军益振。上在平凉数日之间,未知所适。时河西行军裴冕新授御吏大夫,赴阕遇上于平凉,亦劝上治兵于灵武。上初发平凉,有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所憩屋腾空而去。”《新唐书?肃忠本纪》也载:“辛丑次平凉郡,得牧马牛羊,兵始振。”看来,唐肃忠在龙隐寺留宿数日是确凿的,时间当是公元755年(丙申)6月辛丑日。

  唐肃忠的遗迹还在吗?道姑误下的那条龙还在吗?

  夏天的一个假日,笔者前去西郊六七华里的龙隐寺。过了1986年才建起的龙隐大桥,龙尾山和山下的树木茂盛,优雅的环境便在眼前。龙尾山如屏而立,它不甚高,西接崆峒之脉,蜿蜒到此,没入泾颉两河交汇点上。山脊上似有土筑城垛,山壁盖着墨黛颜色的灌木,离平地以上二三百米内则是一片绿荫掩映的屋宇。沿着黄土和砂石道曲折而上,山坡上林木茂笼,松柏杨柳绿云中央夹杂着一树树火红耀目的山桃。 山腰有一丛建筑,五间大殿是唯一保存的早先建筑,时间当是抗日战争时期,殿中有近年塑的灵官像,墙上还绘有封神演义壁画。殿后偏西方向有解放后修建的两层楼阁,是管理处住所。正中则有一高台,便是原建筑三清宫(即正殿)遗址,从这里的地盘可以看出,这曾经是一个前三间和后两间的接檐建筑。附近堆积许多琉璃瓦,连台基上嵌有琉璃瓦片,可以证明原建筑是十分宏伟的,由此再高一层,便出现一道三四丈高的砂石崖壁,壁上有古时掘出的八孔窟檐石洞,石洞大小不一,大则三两丈见方,小则高宽仅在一丈左右。东首第一石洞是道姑住处,再往西依次塑有药王、观音、无及老母、玉皇、子孙宫、斗母和城隍,其中也不乏较为匀称精致的作品。除了早一点的观音,近年塑造的以道教为内容的洞窟,第四窟门壁上有块两尺见方的石碑,是康熙47年(1708年)重修寺庙碑记,云:“明襄陵王香火处,前殿五盈,后山石之上有清泉,颗颗从石乳而出,滴地洞然有声,台榭巍峨,一楼悬崖。”下边半道上尚有一座扑地石碑,字迹模糊不辨,但在下部清晰地刻有康熙庚年字样,可见康熙时代这里经过了数次重修。可惜这些建筑经过同治乱战全被焚毁了,抗日战争时期再次重修,解放后和“文革”中又再次毀坏殆尽。

  我在正殿遗址后和西约半里外的沟谷间参观了“龙泉滴珠”景观,正殿遗址后边的山坡上有块悬空的岩石,石腹处涔山出了点点水珠,滴滴答答落入泉中,声响清脆,似有金属余音。泉水共有三方,有水道相互贯道,其中地势高处之泉,底层水流滚涌,汩汩有声。据说,此处滴珠之石因地震裂缝,滴珠锐减,转从地下边的岩缝间涌流出来,泉水汇成馨馨细流,沿山坡奔流而下,已被管理处引流浇地,种植花木蔬菜。悬岩上有一方石碑,撰刻民国十六年(1927年)书写的一首七律,其中云:“叮咚韵叶琴中曲,滴沥音调瑟上弦,明池映菩提树,误认蛟龙水底眼”。诗中所述“瀑布悬”“依飞泉”和“竹帘倒挂雨连绵”等景致,在此处已经看不见了,而两边沟谷中的“筛子泉”处却有印证。此处悬岩上泉滴如注,偌大一片,周流中密,密处滴流成线,簌簌注入泉中,水泡浪花层层,嘀沥叮咚一片。从池边到池底长满了根须蓬勃,相缠相绕的红色水草,恰似密集龙须一般,此时,阳光斜照池面再反射上去,龙口流涎之景更为逼真。泉水中的阵阵清凉弥漫四周,连人的五脏六腑也像沁透了。这时笔者想:仙家把龙压入山底,皇上未救,龙未出山,那就说是它的劫数未尽呵。

  辞别“龙泉滴珠”景观,我从两边的山壁间向顶巅攀援直上。这里山道是近年修开,一车宽路碾出厚厚的黄土,两边满是种植的松柏夹杂着蓬乱的榔牙刺。来到山顶,这里地势平缓,山脊以北全是公墓地,最高处筑有两座城垛。从这里极目四眺,泾河和颉河在此相汇东去;南太统,西崆峒,北高原,东城区,峰巅环绕,屋字似鳞;南边水泥厂高大烟囱冒出一片云烟,往上在建设中的崆峒问道驿站,宽阔的崆峒风情大道,直通崆峒后山,北边川道的312线西兰公路似一条银线闪射,江山形胜,令人畅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隐寺西水一山皆龙脉,山中有龙未出,真龙天子又在此避难且显龙心,这真是一个群龙汇聚,灵异非常的所在呵!

  龙隐寺,千百年来,水位稳定不变,山上还有一“灵湫”,形似玉盘筛珠,古有“龙泉滴珠”之称,系景之一。龙泉之水相传是压在龙尾山下玉龙的眼泪所致,古有久饮明目清热祛病益寿,白肤润发美容之说。是旅游观景避暑的好去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无论过去结的缘是“善缘”、是“恶缘”,都是有缘人 。这个缘有四种:第一种是“报恩”的,这是前世你跟他结的善缘,他来报恩;第二种是“报怨”的,是“恶缘”。过去的冤家对头,这遇到了,他来报仇的、来报复的。第三种是“讨债”的,叫讨债鬼。你前世欠他的债,今生遇到了,他要讨债。第四种是“还债”的,他欠你的债,他来还债。人与人的之间,无论是父子、夫妻、亲朋都是四种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