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


2014/9/8    热度:387   

  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

  我国的佛教寺院记载着封建文化的发展、佛教盛衰的历史。它们又大多建筑在名山大川之间,使得奇峰大山显得古雅、肃穆、清幽,富有神秘的情趣。许多寺院沿山势而上,层层殿堂,倚山叠起,红墙金顶,在古树苍翠中或隐或现,交相掩映。这些宏伟的建筑与自然景色和谐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了我国旅游胜地的一大特点。尤其是踏进寺院的殿堂,便见云烟缭绕,香气袭人,金光耀眼,钟磬声声,置身其间,宛若进入西天佛国,自当又是另一番境界。

  游览佛教寺院,除观览其丰富多彩的佛像外,应特别注意其建筑布局特点。

  我国佛寺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能看到的佛寺大都为明清建筑,整齐对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之美。主要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前为山门(有的庙没有),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晨敲钟,暮击鼓,称为“晨钟暮鼓”,目的在于警醒尘愚)。正面为天王殿(没有山门者,此即山门),殿内供大肚子弥勒佛,殿两厢有四大天王。后面是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殿因此得名。殿内供迦叶佛、如来佛和阿弥陀佛等,两厢有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后有七佛殿,供奉如来以前的六代七佛,供七佛表示佛教的源远流长。七佛殿后还有菩萨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再后便是法堂、藏经楼。例如北京西郊的谭柘寺,其中轴线上筑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已不存)、毗卢阁等。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升降错落有致,突出了佛祖释迦牟尼在佛教中的中心位置。“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在中轴线上较显著的位置,以密宗尊崇的毗卢佛(大日如来)为殿后。整个建筑很严谨,既不虎头蛇尾,又不前轻后重。中轴线两侧是僧院戒坛和最高级信徒——封建帝、后的行宫,对称严密。游潭柘寺可以饱赏我国明清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特色和成就。另外,从并称为“四大丛林”的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江苏栖霞寺也大致能看出我国古代寺院建筑的布局情况。

  佛教建筑如按其用途可分为崇拜和生活两大部分。前者指与宗教直接有关的殿堂,如佛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后者指寺僧生活起居的房舍,如斋堂、客堂、寝室等。大的寺院还有前导和园林。前导指从入口处(多建有牌楼)到寺院山门之间,或由山门到主体建筑之间的部分。园林则是寺院的游览区,或独立成园,或与帝王行宫组合在一起。

  佛寺是礼佛尊神的圣地,是由“尘世凡界”通向“极乐世界”的转化场所,其布局也体现了这一需要。前导部分起着由俗入清、渐入佳境的妙用。对一般游者来说,会升起对佛的崇敬;对信徒来说,则促进完成由尘世到“净土”的心理转变。进入崇拜部分,庄严的殿堂,高大的佛像,既满足了朝拜者朝圣的愿望,又起着进一步净化心灵的宣教作用。达到这一高潮后,步入园林观赏,眼前豁然一新。花香袭人,亭阁入画,紧张的心理即刻放松,悠悠然进入“极乐世界”。

  与转化过程相适应,佛寺的建筑高度,从前导到崇拜部分层层递进,步步升高,至园林部分又转而低下,去规整而散置,对朝拜者的心理变化,同样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佛寺建筑虽有其共同的布局特征,但又有其各自的特点。有的以祖庭著称,有的以风景著称,有的以文化著称,有的以名人著称,有的则兼而有之。因此,在游览时应注意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游览路线。现以北京西山卧佛寺为例作一简要赏折。

  卧佛寺始建于唐代,总体布局分为前导、崇拜、生活、行宫、园林五个部分。最前方是一木质牌楼,四柱三间三楼。正楼额书“智光重朗”,次楼额书“如来胜境”。前者宣扬佛的伟大,后者表明此是佛之圣地,两者互为补充,引人入胜。牌楼后是长约150米的古柏夹道。循路而上,越上越高,越多幽趣。漫步其间,尘世的杂念在不知不觉中被浓荫下的清凉荡涤干净。路方尽,又一座高大的琉璃彩坊矗立眼前。仰望正楼,额书“同参密藏”,“密藏”是指以一般语言所不能形容的、佛所亲证的宇宙和人生真理;“同参”是勉励众生共同来参究、证实这个真理。此意较“智光重朗”更深了一层。琉璃彩坊是前导部分的终点,也是游览路线的分叉点。

  穿过琉璃彩坊,钟鼓楼、放生池为衔接过渡,其后是主从分明的三路院落。中路从山门开始,重列四座殿宇,两面围以廊庑配殿,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四重殿宇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塑像一进比一进大,匾额楹联亦无一不与宗教有关。三世佛殿本是正殿,但由于卧佛出名,卧佛殿反而被当作正殿。卧佛为元代铜铸,身长5米余,头西面南,右胁而卧,三面环立几个泥塑佛像,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其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此尊铸像是北京现存最古、最大、最精的铜卧佛像,也是该寺以文物见长的一个特点。按佛寺常规,斋堂在东,禅堂在西,但由于西路被行宫挤占,此寺的禅堂、斋堂均建在了生活区。又有藏经楼劈山而建,仍立于中轴线后。

  出卧佛殿向西,越过行宫院便是一组园林建筑在玉莲池的东西岸,万松亭、听雨轩(已毁)相对。听雨轩南临行宫,北依峭壁,东靠山坡,惟西面敞开,将视线都集中到玉莲池上,与松柏簇拥的万松亭形成动静的对照。建在大盘石上的观音阁,位置最高,拾阶眺望,平远、中远、高远几种不同景观尽收眼底。 崔建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第一条就告诉我们,要亲近明师。所谓明师,就是我们常讲的“善知识”。“明”,不是说这个老师名气很大,现在讲的知名度很高,这个不见得有效果。佛家讲的“明”是明心见性,真正在修学上他有修、有学、有证。当然,最好的老师是证果的;纵然没有证果的,只要他有真修实学,这样的老师,我们亲近他决定得利益。可是善知识很难得到,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