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峨眉-群体建筑的瑰宝
2014/9/8   热度:280
在我国佛教名山之中,峨眉山作为“菩贤道场”,其寺院建筑规模可谓首屈一指。全山现有大小寺院27座(限景区),古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有19处分别被国家、省、乐山市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宝峨眉山古建筑群”面积就占了一多。有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极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1996年绝大部分古建筑寺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例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我国古代建筑类型十分丰富:楼、台、亭、阁、 堂、 宫、殿、衙、署、住宅、园林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它不仅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存在,同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重要实物。
峨眉山寺院建筑正因如此,国兴佛因盛,民殷香火旺。峨眉山寺院建筑风格流派,目前尚无可考定论。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神仙道人来此修炼探奇。那时到处森林密布,山中无路可走,仙道们只能在山中风餐露宿,茅棚洞穴是栖息地。受文化文明之限,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峨眉山又地处内陆,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虔诚的僧俗道人的殊胜因缘,农禅并重,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佛教的不断兴旺,峨眉山寺院建筑还受到了地域民俗文化的潜移默化,才逐步形成现有状况。
寺院是佛教传承的重要设施,是僧侣生活居住和供奉佛 的地方,也是他们坐禅、念经、布施的主要圣地。峨眉山寺院历代香火不断,南宋和明清时较为兴盛,其中有段佛道并存的特殊时期,最繁荣时期当属清末民初。当时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处,五里一亭,十里一庙,屡见不鲜。山上寺院创建年代都较早,有些寺院建筑始建于唐中晚期,宋、元、明、清又不断新修扩建,虽经历代战火及灾害破坏,至今仍有不少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寺院。峨眉山现存寺庙建筑有: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纯阳殿、神水阁、中峰寺、清音阁、白龙洞、慈神庵、万年寺、息心所、初殿、华严顶、遇仙寺、洪椿坪、仙峰寺(九老洞)、洗象池、雷洞坪、太子坪、卧云庵、华藏寺、善觉寺、广福寺、萝峰庵等。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以现存建筑实物和文字考证,除万年寺砖殿外均是清末、民国乃至解放后的遗物。为什么呢?笔者考证有如下原因:
一、地域因素
我国寺院建筑,南北差异较大,用材也有区别,布局装饰更为明显。北方寺院气派宏伟,坚固封闭,建筑材料多用砖石、泥木条等,大气薄重;而南方正好相反,因地而异,规模大小不论,小到几十平米,大到上万平米,大部分均不采用砖石台基,只是在原址上稍加平整,形成一定的梯级平台,再用石料做保坎,并没有特别的形制,布局灵活巧妙。如伏虎寺、遇仙寺、洪椿坪、雷音寺等,就不拘形式,独具一格。全山除万年寺的砖殿外,用材均为木质,手法简朴。峨眉山因地处亚热带地区,全山跨越几个气候带,雨量充沛,植物茂盛,在寺院修建用材上是取之不尽的,随意性很强,这也就再所难免。
二、功德因素
历代高僧道人除了讲经弘法之外,大兴土木、修桥补路,广结善缘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善举。一般来说寺庙的方丈主持在位也就是几十年光景,但在他们的心目中,总千方百计地想为后人做点什么,最大的佛报功德莫过于修庙塑像,流芳百世。在修建方面,有的规划设计一代人还不能完成。修庙离不开布施,香火的衰旺是决定一个寺庙的重要标志之一。峨眉山身处菩贤道场圣地,历来香火旺盛。在寺院修建的布施中,有独资的,同结善缘的。仙峰寺“餐秀山房”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房是民国时期国民党一将军太太独资修建的,目前仍立于寺中。
三、灾害因素
全山现存寺庙分布在海拔550米至3099公尺的高度上,分散距离较远,大部分地方水源奇缺,山高风大,因全是木构建筑,火灾是寺庙建筑最具威胁的杀手之一。从明代至1972年止,全山共发生火灾几十次,有许多名景和珍贵文物被化为灰烬。金顶华藏寺就是在1972年被焚毁的,损失惨重,震惊世人。
佛光普照
四、布局手法
峨眉山现存寺庙年代较晚,完全没有“官式”遗迹,随意性很强,但有一点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完全带有川西民居特色烙印。峨眉山地处盆地西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工匠来自民间,民间建筑与寺庙建筑手法相融,重檐、单檐,歇山、悬山、硬山并用,小青瓦、木皮屋面 ,素脊,几进院落,一般以主殿(大雄宝殿)为主,纵轴线各有千秋,坐多级平台,素面台基。
依山就势的显著特征。峨眉山寺庙建筑群有鲜明的统一性风格既 “共性”,每个寺庙又突出了非常明显的“个性”。从共性来看,建筑的意境则更多的强调“含蓄”和“幽雅”,讲究“藏”和“隐”。从个性来看,主要体现在建筑的亮相出场和衬托,体现着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拟人化,倾注着建设者的理念和意境。
在布局规律上,许多寺院有随意性,但朝向大同小异,多为坐西南朝东北。在200多华里的游山道上,山峦叠翠,群峰突起。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地势是不易的。历代高僧们为选址发挥出了聪明的才智,在地形、风水、环境、阴阳等方面因地而异、因势利导,形成了峨眉山寺庙建筑独有的艺术文化内涵。下面略举几例:
伏虎寺建筑群
历史沿革:寺地处峨眉山瑜伽河和虎溪河的交汇处,伏虎岭下,坐西南朝东北,海拔630米。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时名龙神堂,到明崇祯年间改名为“药师殿”,清顺治年间又更名为“虎溪禅林”或“伏虎寺”。前后修建二十余年,为全山第一古刹。全寺为木构穿逗式,个别主殿当心间用抬梁式,重檐歇山,小青瓦屋面,穿插严密,殿堂分坐多级平台、纵轴线不对称,从罗汉堂后殿至伏虎寺排坊自然延伸超过500米,落差近百米。
整个建筑由伏虎寺坊、虎溪三桥、布金林坊、弥勒殿(天王殿)、离垢园、大雄宝殿、御书楼、华严铜塔亭、五百罗汉堂、玉观堂等厢、斋、禅房组成复合四合院,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
独特的山水寺观园林:前庭部分,沿山道而上,首先出台亮相的是伏虎寺牌坊,屹立在密林之序,以坊代门,引示来人。过门坊忽见林中廊桥,共有三桥,名曰虎浴、虎溪、虎啸。平桥一波三折,横跨溪中,均施徊廊,首尾相应,曲径通幽。过三桥拾级而上,抬眼望,又见布金林坊,承上启下,虎溪精舍(弥勒殿)高高在上,从而引出该寺主体建筑。循渐有序,引人入胜。就整个前序三桥二坊布局,不受空间地势所限,深藏密林深处,在高差三十多米的环境中,独具匠心,就分别利用自然山水,巧妙组合、相互干扰、凌而不撒。
前殿虎溪精舍(俗称天王殿),二侧供四大天王,威风凛凛,令人敬畏。第二殿是离垢园(普贤殿),该殿久负胜名。因屋顶所居密林深处,而四季从不积枯枝落叶,似有远离世俗一尘不染之感,这一建筑上的奇特现象,只能在气象动力学中求答案。殿外高悬的“离垢园”之匾之字,为清康熙皇帝御题。再后是大雄宝殿,高大雄伟,是全山第一大殿,寺左“御书楼”,与主殿厢房组成复合四合院,背靠伏虎岭,庭院深深。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伏虎寺周围环境独特,两面临溪水,参天桢楠立寺前,奇花异草,枯蝶(枯叶蝶)纷飞。寺左“萝峰晴云”,蓝天、白云常组成奇妙的现象,浮现于萝峰岭上,云雾交加,美丽壮观,为“峨眉十景”之一。近处“五百罗汉堂”乃峨眉山之珍奇,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该寺深藏山水密林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寺内元代“华严铜塔”,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可称巴蜀精品。全寺诗词匾对众多,集历代名人墨宝,为古刹增辉。
洪椿坪建筑群:上清音阁过万缘桥,穿过“洞天首步”牌坊左转右拐,忽见山门,完全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建筑亮相。寺地处海拔1200米的天池峰下,创建于北宋初年,明时续建,清初扩建,经火毁后又逐渐恢复。建筑布局很有特色,寺名妙趣。该寺初为“千佛庵”,后因寺左有三棵洪椿树,乾隆时庙宇失火殃及此树,但仍不枯竭。据《庄子》记载:洪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是一种神树,故以洪椿树而名,可喻佛教长兴之意。
因地而异,取之用尽。在天池峰下的脊梁上取之一截,背托山峰,三面临壑。观远处,前瞻大坪岭,左仰宝掌峰,右观小尖峰。在手法上,突出了传统观念,门外无平地,石壁为墙,纵线不一。山门在寺前左厢房侧,以“洪椿晓雨”照壁和右厢房再加上弥勒前殿组成前院(林森院),坐一级平台,有山野庄舍的氛围。二级平台上的大雄宝殿,从外型来看,高差应和前殿一样,但实际情况就不同了,为什么呢?当时因地势而异,为了节约减少用材,增强美观,底层实为台基,只是在外壁用木壁稍加了装饰,以误人视野,确为奇妙。后殿(普贤殿)与二侧回廊和大雄殿又组成一个半封闭梯级四合院。全寺窗棂繁多,窗花精美,民间文化氛围浓郁。除前面“洪椿晓雨”照壁外,没有一处围墙,但布局严密,结构紧凑。天当被,地当床,壁为墙,巧妙地利用了该地自然空间。该寺常有似雨非雨、雾雨蒙蒙的气候,被誉为“洪椿晓雨”,为“峨眉十景”之一。难怪“抗战”时期,这里被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首选为避暑圣地,在此举行过接受邦交国家大使递交国书仪式。
遇仙寺古建筑:该建筑位于九岭岗下250米处的崖边上,海拔高度约1700米,三面临绝壁。寺建于清同治元年,初用于高僧静修闭观的地方,后辟为寺。原入寺需穿一洞,此洞在东汉时代就有隐士居于此。该寺座西向东,木构单檐悬山式屋顶,木皮屋面(后改为铝皮),穿斗式梁架四穿用五柱,面阔3间13.9米,进深3间7.95 米,通高7.5米,素面台基高2.1米,阶梯踏道14级,建筑面积还不足120平方米,一坐十足的山中庄舍。当初创建者不知为何用心良苦选择此地,后来该寺很有些名气,有很多有趣的传说。从华严顶,连望坡,仙峰寺等地回首,遇仙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峻岭之中。
峨眉山古建筑群,是维系全山的一根黄金纽带,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烦恼的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第)是三毒,再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组成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造种种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