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尖山寺早该唤醒了
2014/9/8   热度:317
沉睡的尖山寺早该唤醒了 文 / 胡可荣 尖山寺,又名通天观,亦称西五台,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土盆村之南,礼县戚家沟村北麓,海拔2600余米,是礼县、秦城、甘谷、武山共载的高大名山,属石鼓山之脉,故有“石鼓震声通天应,土盆灵芝岁岁生”之诗句《天水县志》。 尖山寺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65),距今已有541年历史。清穆宗同治三年(1865)曾修缮一次,1936年又修缮一次,解放后省政府立碑列为文物保护之古建筑。 庙宇公前后三殿,后殿玉皇,前殿两面侧和下殿有三霄、药王、娘娘、地司、三官、灵官、八海神等庙堂及钟鼓楼和山门。其布局前低后高,错落有序,庙宇宏伟、脊兽壮观,梁柱拱斗雕刻绘画精堪别致,壁画神像细腻逼真、栩栩如生。 山南侧悬崖险峻、奇石竟秀。山北麓松柏树葱茏翠青,杂木林密集茂盛,常有獐鹿野猪狐兔奔蹿。幽谷中山泉冒喷、溪水清澈、穿沟绕石,淙淙声脆。东西两方向数十里是青草茵茵的天然牧场,从春至秋花香扑鼻、鸟语悦耳,再加上一群群白的羊、黑的牛点缀于青草之中, 朴实敦厚的山民牧童吼出的山歌小调,或粗犷或悠扬,荡漾于山谷原野与鸟语虫鸣汇集成和谐的乐章。这里的春声夏韵、秋果冬雪都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春夏秋之季的晨曦,半山腰常有支雾缭绕景象,宛如一条银带束扎,若此时伫立于山门平台上,眼前一片支海翻滚,山岭树木忽隐忽现,时清晰时朦胧,无形中会有腾云驾雾、飘然如仙之感。须臾,金鸡东升、霞光四射。一瞬间云消雾散,不见踪影,轻风徐徐,万里碧空。眺望四周,百里山川尽收眼底,俯瞰众山,唯我独尊。 因神之灵,册之秀,气候温凉,景色迷人,环境幽静,故祈雨求嗣,摇签问病之信徒香客,赏景观风,避暑游览之俊士游人终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作为喝尖山泉水长大的我,从14岁离开故里至今有52年了。但无论走到哪里,尖山寺的雄伟古庙,神话传说;天旱时秦州、礼县、愈百村上千人抬几十尊神像祈雨的宏观远见模;每年四月八,重阳节跳神赶庙会的壮观场面,以及柏林山泉、奇峰晨雾,时而在我脑海中回旋缭绕、勾唤起我对桑梓的思念。 近期,我回老家重游尖山寺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一方面因“大炼钢铁”和“文革”“除四旧”把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名观寺庙遭到人为浩劫,把玲珑神像褒损俄顷,辉煌庙宇摧毁一空,唯留颓壁、残砖碎瓦,痛惜仓凉之感,由然而生。另一方面,近十年中,由当地德高望众之士两次发起倡导,周边村落群众慕捐投工,已重建了后殿和前殿的大部分庙宇及神龛塑像。我被那些不要任何报酬而义务投工的肩挑背扛,前拉后推搬运料石,饿了啃干镆、渴了喝泉水的农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钦佩之情难以描叙。 然而由于山区民贫,捐资有限,所所筹资金远非建筑所需。寺庙僧侣,技工巧匠和当地群众纵有一腔热血,继续无尝投工,也难做无米之炊,整体修膳无法继续进行。 尖山寺,既是天水陇南两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观庙寺,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气候清爽,山岩奇秀草场宽阔,森林茂盛,药材品种繁多,山泉溪水清澈,是极为理想的避暑旅游圣地。 开发和建设尖山寺,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的好事。对于恢复古建筑、弘扬历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成设、发展旅游事业,带动周边村庄的经济繁荣,败善落后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没有政府的投资扶助是不行的。 我深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实,各级政府领导,主管单位和贤达有识之士会投资捐款,支持当地群众把造福于当今人民,惠泽于子孙后代的功德之事办好,为天水和陇南开劈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让沉睡的尖山寺苏醒起来,焕发青春,为人民所服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知识!念念不间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向内见到自性,而不是藉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