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净交融的心愿实相念佛


2014/9/3    热度:566   

文章来源:《澳门佛教》第五十五期
  一、念佛法门的殊胜圆顿之妙
  净土法门的重要经典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即是如来大觉,圆圆果海,以此果海,作因地修行之因。
  《弥陀要解》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之境界。”故净宗之妙,妙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从果起修,所修即果。性修不二,因果同时。直截根源,千了百当,不历阶梯,非因造作,至圆至顿,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唐译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者,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无量光者,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偏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念阿弥陀佛一声,可灭无始重罪,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珠像。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
  念佛的根本要和六度万行相结合,才能成就唯心的净土,自身的弥陀。华严普贤行愿品中最后皈依净土,指的是作为信仰和观念对象的阿弥陀佛,是住于常寂光土的清净法身,具妙色妙身,具一切功德,具华严之十身。此一大法身,不离自心,是性具的本德。
  经上所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正是念佛法门的殊胜之处。
  心愿念佛是实相念佛的契机。心愿念佛首先回向自己皈依无量寿无量光,众生皈依无量寿无量光,乃至自己就是无量寿无量光。众生就是无量寿无量光。心愿一念,遍虚空,尽法界,愿愿无尽,念念无尽。念与愿结合,自他不二,不二自他。当以心愿念佛时,即是“是心作佛”时。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不见有我念佛,不见有佛为我所念,才是大乘菩萨的念佛。并且因“三无差别”而后净土即在目前,因“三无差别”而后众生同生净土。念兹在兹,何念不是佛?何念不是心?
  当知念佛法门是佛所说的究竟成佛之道,而非只是自求往生的化城。念佛若能与法藏比丘的大愿相应,则念至一心不乱,乃至念而无念之时,即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自性光明,等同无量光寿。这就是往生,这就是净土,何必非要等到临命终时,四大分离之时,才能念佛往生。念佛以愿心承当众生成佛之道,以智慧荷担如来正法之妙,才是大乘菩萨的念佛。
  藕益大师说:“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念佛法门里许。”天台的圆顿三观,性具性造,一念三千;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具德,一真法界,都在其中。华严、天台圆理的事事无碍,十界互具互融之说,谓称名念佛的功德。在于此真如绝待与念佛融通无碍,念佛与其他诸行又互相融通无碍。从心而言,一切诸法皆心;从色而言,一切悉皆是色,悉皆相即相入。
  就行而言,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相即相入。万行与念佛,自他之愿行交融,一多之功德互助,离二边而处中道,念念契合弥陀法身,声声流入一切智海,而得往生。“十界一念”意念佛所倾的一念,具十法界,具三千诸法,诸法在于心,心在于诸法,广狭自在,绝杂无碍,依此理念佛,即是大乘菩萨的融通念佛,圆顿殊胜微妙。
  念佛法门的殊胜圆顿之妙,正在于一心不乱念佛,一多互融,声声无碍,须臾即圆旷劫之行,刹那便成无边之功,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功德圆满,灭恶生善终无止,彼此互融,所有之行生无量之福,于临终际,离染浊缘,娑婆于当处幻灭,极乐于当处幻生。
  念佛法门的契理,因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念所念,能生所生,一一皆是实相的正印。持名之妙绝,更在于它的契机。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广应群机。全在利乐众生。故可称大乘三究竟。因持名一法,上至文殊,普贤,下及五逆十恶,但能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可见摄机之广。又但得往生,便横出三界,圆净四土,圆证不退,位齐补处,即与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并肩。
  二、禅净不二
  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念佛直显禅净不二者,正谓《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元代中峰国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可知念佛不但是禅,且是无上深妙之禅,不须参空,当念即是。全体现前。念佛即是“自心现”。自心现谓是心是佛,本来一体,更不可求。自心现谓是心作佛,迷除智显,即身成佛。故禅宗认为佛在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是心是佛即马祖之“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亦即禅宗下之“真参实悟”,能作佛者,是本妙明心;所做之佛,即佛即心,别无他物,故知,能念所念,皆念的浑然是一个妙明真心。能所不二,唯是一心。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明白本心,见自本性,亦是能否往生的关键之一。
  禅门古德常说念佛之人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又如僧问洞山:“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又如有僧名慧超,问法眼说:“如何是佛?”答曰:“汝名慧超”。这等于说“你就是佛。”且道这与“一句佛号是佛,”“念佛之人是佛”,相差多少?
  临济禅师常说的,“孤明历历”,“无位真人”。念佛人乃缘放下,一念单提,这就是“孤”;清清楚楚,相续无间,便是“明历历”。“孤”即是《金刚般若经》的“无住”。明历历即是“生心”。故念佛即是无住生心。谁达此境,谁就是临济所称的“无位真人”。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即佛即心故,念念佛即是念念心。
  “无位真人”孤明历历就是正念诸法实相《楞严经念佛圆通章》说,念佛“不借方便,自得心开”,所谓“自得”正是不从外得,识自本心,自然圆成之意。所以藕意大师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诸法实相就是缘起性空,也就是诸佛法身。禅观以观照般若去体悟实相法性,这就是念佛。
  如《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明念佛”。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微妙的观心治心的禅观之法。在大乘见地上行持念佛之禅观,必须全提向上,一法不落。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是心,见心即见佛。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学佛信佛必念佛,念佛是学佛信佛。禅净不二同归方寸。河沙妙德只在心源。
  “心念心,心灭心,本心圆明合佛心;相观相,相化相,法相庄严还我相。”此偈是大乘禅净念佛法门的秘诀,学人仔细参悟,必有所得。
  三、实相念佛生一行三昧
  实相念佛之禅观是念佛三昧,也称真如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云:“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专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又如《大集念佛三昧经》卷七中云:“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一行三昧的实相念佛是以般若空观为能相智,以一切智唯识为所观境,总摄一切法必唯识故,尽知法界无差别相,必般若空性故。般若与唯实在实相念佛中得到有机的统一,表现出念佛法门一行三昧究竟理趣的殊胜,一行三昧是三昧之王。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密。
  马鸣大士在《大乘起信论》中也讲:“念佛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佛祖经论皆盛赞一行三昧之法。《楞严经》说,大势至菩萨是以念佛三昧而成就道果。如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都是以证明一行三昧是成就实相念佛禅观法中至为圆上的法门。实相念佛所含摄的禅观与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之法。实相念佛的实质底蕴就是一行三昧。佛法有三无漏戒定慧三学。一行三昧者禅定学也。三世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依无上妙禅定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要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禅净交融的实相念佛法门的价值与意义。要从体起用,从实相般若根本上坚持正念,正念相续,念念无住生心,就是禅净交融的念佛。佛是正觉者,念正即念佛。念正而念觉,念正即正观。一行三昧就是正观,正观诸法实相是真念佛。
  《佛藏经》云:“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念佛,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寂然无想名为念佛” 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实相佛法是修证自得的果地境界。念佛法门强调心愿行三资粮的重要性,是因为正信佛法是学佛的关键。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只有般若一昧的佛教才是圆融全体的佛教。般若是佛教各宗派的根本宗髓。明白此理是正信的前提。从理趣上讲,佛法显不二法门。若从事相上讲,又可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理事融通真法显现。念佛法门就是事理合一的典范。
  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经》卷起曰:“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也可说都是念佛宗。中观般若以实相为念佛。唯识瑜珈以自心佛性为念佛,禅门以见性见心为无上禅观念佛。破执见性,见是佛性,是见本具佛心。禅净交融的心愿实相念佛,是行住坐卧都可行持的妙法。只有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一切放下,观想俱绝,绵绵历历,无缚无脱,霎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方知众生本来成佛。
  所念的佛和所愿生的净土,是实相般若;于佛而能念,于净土而愿往生,是观照般若;唯会得实相般若,而后能三无差别:也只有会得观照般若,而后才能一心不乱。净土宗是大乘,以般若为根本。实相念佛生无量一行三昧,为以中道为指南,不可偏执一隅。一切法平等故,方可得平等性智;一切如如故,方可得大圆镜智;于一切法善于思择,方可得妙观察智;于一切法如实体证,方可得成所作智。诸智圆成即是佛成。亦即是禅净交融实相念佛的果觉。以不生不灭之空观,行专一念佛,就是禅净不二的最上乘中道实相观,也就是实相念佛法,以期证得无生法忍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待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自赞毁他。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来看待。十大愿王第二个是“赞叹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换句话说,与德行相应的好事,我们要称赞;不是好事,我们一句话也不提。所谓礼敬,是一律平等,对于一切众生真的是平等,没有亲疏远近、善恶邪正,我们以极清净的心来修礼敬,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赞叹就不一样,这里面就要有差别,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善的要赞叹,不善的只限于不赞叹,不要批评,这是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