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勤禅师生平考


2014/9/8    热度:415   

  唐志勤禅师生平考

  王荣国

  唐代名僧志勤禅师是闽人,对其生平作一番考证,对研究南禅宗、沩仰宗以及福建佛教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作如下考证。

  1.志勤的俗籍、法号

  《祖堂集》志勤传载:“灵云和尚,……师讳志勤心,福州人也。”①这里的勤心”同“勤”,“志勤心”即“志勤”。

  《景德传灯录》志勤传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长溪人也。”②

  《联灯会要》志勤传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本郡长溪人也。”③

  《五灯会元》志勤传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本州长谿人也”。④

  上述有关志勤俗籍的记载似乎不大一致。不过,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唐福州之地于景云二年(711年)名“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更名“福州”,天宝元年(742年)更名“长乐郡”。长溪为其辖县。⑤显然,《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五灯会元》的上述记载是正确的,《祖堂集》所载简略,只涉及“州”,不涉及县。总之,志勤的俗籍为长溪县(今属福建宁德地区霞浦县)。

  再者,从以上引文可知,各佛教史籍都不载志勤的法号。宋《三山志·寺观》连江县“东灵应院”条载:“初僧志勤参沩山,观桃花而悟,……僧号‘源寂’”。⑥《三山志》早于《联灯会要》一年成书,早于《五灯会元》70年成书。因此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笔者认为,《三山志》有关志勤号“源寂”的记载可补佛教灯录记载之不足。

  2.志勤的师承与开悟地

  《祖堂集》志勤传载:“灵云和尚,嗣沩山,在福州。师讳志勤心……”。⑦就是说,志勤师承沩山灵祐禅师。宋释道原撰《景德传灯录》时将志勤列入沩山灵祐的法嗣之列,而《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则将志勤列入大安禅师的法嗣之列。那么,孰是孰非呢?查《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祖堂集》大安传乃至唐刻《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⑧都没有发现有关志勤与大安师承的记载,而《联灯会要》志勤传则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参长庆大安禅师,复游雪峰、玄沙之门。偶一日见桃花豁然契语。作颂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举似大安。安云:‘从缘入者,永无退失,汝善护持。’”⑨这则记载表明,志勤是在福州长庆院参大安禅师⑩后,偶然观桃花豁然开悟的。

  《景德传灯录》亦有观桃花悟道的记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初在沩山因桃花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祐师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祐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乃返闽川……”(注11就是说,志勤是在沩山参灵祐禅师观桃花悟道的。《祖堂集》志勤传载:“灵云和尚,嗣沩山,在福州。……一造大沩,闻其示教,昼夜亡疲,如丧考妣,莫能为喻,偶覩春时花蕊繁花,忽然发悟,喜不自胜,乃作一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因白沩山和尚,说其悟旨。沩山云:‘从缘悟达,永无退失,汝今既尔,善自护持。’遂而返锡瓯闽。”(注12这里的“沩山和尚”指何人呢?《祖堂集》沩山和尚传载:“沩山和尚,嗣百丈,在潭州。师讳灵祐。”(注13显然,“沩山和尚”即灵祐禅师。可见上述《祖堂集》与《景德传灯录》的记载都认为,志勤禅师是在沩山参灵祐禅师,因观桃花而悟道的。

  《联灯会要》有关志勤在福州参长庆大安偶观桃花悟道的记载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是:其一,悟明的《联灯会要》成书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而《祖堂集》成书于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景德传灯录》成书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二者分别早于《联灯会要》236年、80年左右,其史料价值当然要高于《联灯会要》;其二,上述所引《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的记载都认为志勤是在沩山得法后回闽的。笔者认为,上述《联灯会要》所载的应是《景德传灯录》成书后,丛林中出现的传说。普济在撰《五灯会元》时,亦将志勤列入大安禅师的法嗣之列。其志勤传如是记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初在沩山,因观桃华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沩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注14我们从这则引文可以看出,《五灯会元》与《景德传灯录》有关志勤的记载存在某种联系,一方面仍然保留志勤是“初在沩山,因见桃华(‘华’同‘花’——引者)悟道”的记载;另一方面又对《景德传灯录》进行篡改,如把“祐师览偈”改为“沩览偈”,“祐曰”改为“沩曰”,在“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之后,删去“乃返闽川”。由于将“祐师”、“祐”改为“沩”,从而产生歧义:“沩”既可借指“沩山灵祐”,亦可借指“大安”,因为大安禅师曾在沩山协助灵祐,“躬耕助道”。(注15灵祐去世后又继主沩山法席数年(后回闽重兴福州怡山)。(注16因此,人称“大沩”。(注17

  众所周知,南宋淳熙十二年成书的《五灯会元》是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五部灯录进行删繁就简,合“五灯”而为一,故称《五灯会元》。普济撰写《五灯会元》是在《联灯会要》成书之后69年,《景德传灯录》成书之后150年左右。他显然看出《景德传灯录》志勤传与《联灯会要》志勤传有矛盾。他既倾向于悟明将志勤列入大安禅师法嗣之列的观点,又觉得《联灯会要》关于志勤在福州参长庆大安的记载可信度低,不能无视《景德传灯录》所载,所以就将《景德传灯录》中有关志勤的记载作了如上篡改。至此,笔者认为,《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将志勤列入大安法嗣之列以及有关志勤机缘语句方面的记载是靠不住的。志勤禅师的师承应如《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所载,是嗣法沩山灵祐的。《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关志勤机缘语句的记载虽有些出入,但基本上是一致,较为可信。民国《福建通志·名胜志》载:侯官“灵峰寺,在城北十九都,石塔桥旁,唐咸通中建。僧志勤禅师见桃花悟道处也。”(注18前文考证表明:志勤是在沩山观桃花悟道的。而前引《三山志》连江县“东灵应院”条的记载亦称:“初僧志勤参沩山,观桃花而悟。”说明上述民国《福建通志》的记载是错误的。查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寺观》可知,其连江县“东灵应院”条仅载创建年代,不载有关志勤之事。(注19笔者认为,民国《福建通志》的上述有关侯官灵峰寺是志勤观桃花悟道处的记载为《八闽通志》成书之后,福建民间流行的传说。

  3.志勤回闽开法的时间、地点

  《祖堂集》志勤传载,志勤在沩山灵祐处开悟后,遂返锡瓯闽“初创灵应,后住灵云,玄徒臻凑矣。”(注20《景德传灯录》志勤传仅载,志勤开悟后“乃返闽川,玄徒臻集”。(注21既不载志勤开法的地点,也不载他开创道场的时间。

  宋《三山志·寺观》连江县“东灵应院”条载:“东灵应院,建兴里,乾符五年(878年)置。初僧志勤参沩山,观桃花而悟。咸通初,开怀安灵云山。乾符元年(874年)开罗源仙茅。是岁创此。”(注22就是说,志勤是先开怀安灵云山,次开罗源仙茅,后创东灵应院。笔者认为,这里的“东灵应院”之所以冠以“东”字,不过是世人为了区别于同县安定里乾符三年(876年)建的灵应院(即西灵应院),(注23而寺院的本各则为“灵应院”。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祖堂集》志勤传所载的“灵应”、“灵云”,可对应于《三山志》所载的“灵应院”、“灵云山”,但二书所载的在时间先后方面相左。笔者认为,前引《三山志》的记载不但详细,而且年代的记载相当明确,先后关系交代得清楚,应以《三山志》所载为正确,《祖堂集》所载不但颠倒了时间顺序,而且有遗漏。而《三山志》记载,志勤于咸通初开怀安灵云山(在唐代属闽县地(注24),笔者查《三山志》、《八闽通志》、《闽都记》等志书均不见有关灵云山位于何处的记载,其具体地点待进一步探讨。

  前引《三山志》记载,志勤于乾符元年开罗源仙茅(罗源在唐代属连江县与闽县之地(注25),《三山志·寺观》载罗源县“仙茅院,徐公里,乾符三年置,以山为名。”(注26《八闽通志》只载仙茅院为唐时建,不载具体的建造年代。(注27从上述记载不难发现:同是出自《三山志》,前者作“乾符元年开罗源仙茅”,而后者则作“乾符三年置”仙茅山仙茅院。造成建造年代记载方面互异很可能是后人传抄《三山志》时笔误所致,因为“元”与“三”在抄写时易误。那么,何者为正确呢?笔者倾向于“乾符元年开罗源仙茅”。理由是,此时距志勤乾符五年开创连江县东灵应院时间跨度为5年,似较为合理;如果是“乾符三年开罗源仙茅”则距乾符五年开创连江县东灵应院仅间隔3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开创两处寺院似乎不太可能,况且前引《三山志》连江县“东灵应院”条的记载其前后时间顺序相当清楚。

  4.志勤在闽弘法的历程

  志勤何时离沩山回闽,灯录没有明确记载。《祖堂集》志勤传载,志勤在沩山因观桃花悟道,“因白沩山和尚,说其悟旨。沩山云:‘从缘悟达,永无退失,汝今既尔,善自护持。’遂而返锡瓯闽。”(注28《景德传灯录》志勤传载,志勤在沩山见桃花而悟道,书偈呈灵祐禅师,“祐师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祐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乃返闽川。”(注29这两则记载都表明,志勤是在灵祐禅师尚健在时,离开沩山回闽的。据唐郑愚《大圆禅师碑铭并序》记载,灵祐去世于大中七年正月九日。(注30所以,志勤禅师至迟于大中六年就回闽。

  志勤回闽后至“开灵云山”之前,至少有10年左右的时间,其行踪无考。志勤于咸通初开灵云山,住灵山云达1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史籍对此时志勤的传法不作详细记载,但各灯录都称其为“灵云志勤”,尤其是《祖堂集》。据此可知,志勤住灵云山影响不小,在禅宗丛林中有一定的声望,故有“灵云志勤”之称。

  乾符元年,志勤移锡仙茅山,创仙茅院。乾符五年又移锡连江县创东灵应院。《三山志·寺观》载,连江县“东灵应院,……(乾符)五年置。初僧志勤参沩山,观桃花而悟。……乾符元年开罗源仙茅。是岁创此。僧号‘源寂’,居二十年,异时云游。竹笠杖履犹存。卯塔,先是四明有一僧以福州灵应院(引者按:指福州连江县东灵应院)欲造开山塔。行化得钱,因卖卯石,附海舟归及境,语舟人曰:‘少需于此,吾往院趣役者挈之。’越二日不至。舟人诣寺,踪迹无之。既而过开山堂,见所雕像则俨然行化僧也。众异其事,遂以其石为塔。至今民遇水旱,祷之必应。”(注31从上述记载可知,志勤在东灵应院住持达20年之久,是他一生中住持寺院时间最长的。大约光化年间(898~900年)外出云游,卒于外地。理由是:其一,灯录、《三山志》等志书未载志勤外出云游后回闽;其二,东灵应院无志勤的真身塔或舍利塔,只建开山堂以纪念,后又建纪念性的“卯塔”。志书中未见志勤在闽住持过的其他寺院中建有真身塔或舍利塔。

  至于志勤在世的时间下限,依上述《三山志》记载推断,当在唐昭宗天复年间至五代后梁乾化年间这一期间。

  注释:

  ①⑦(注12(注20(注28[南唐]静、筠:《祖堂集》卷第十九,《灵云和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

  ②(注11(注21(注29[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一,《福州灵云志勤禅师》。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74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③⑨[宋]悟明:《联灯会要》卷第十,《福州灵云志勤禅师》。《续大藏经》第二编乙,第九套。

  ④(注14[宋]普济:《五灯会元》卷第四,《灵云志勤禅师》,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上册,第239页、第239~240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唐书》卷四十一,《地理·五》“福州长乐郡”条。《二十四史》(缩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册,第292页。

  ⑥(注22(注31[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三十四,《寺观类二·僧寺》连江县“东灵应院”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84册,第503页。

  ⑧1953年福州西禅寺出土一方《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石碑。此碑系唐刻,碑文详细记载了大安禅师的行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碑拓本影印件见梵辉:《西禅古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⑩大安住持福州怡山时,其禅院称“清禅院”,后改为“延寿禅院”。五代慧皞住持时,始称“长庆院”,此处称“长庆院”不妥。参见王荣国著《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1~432页。

  (注13[南唐]静、筠:《祖堂集》卷第十六,《沩山和尚》。

  (注15[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九,《福州大安禅师》。

  (注16王荣国《唐大安禅师生平考》(未刊稿)。

  (注17[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一载:“前福州长庆大安禅师(亦称大沩和尚)法嗣”之目。从此可知:“大安”亦称“大沩”。据民国频伽大藏经本。

  (注18[民国]沈瑜庆、陈衍:《福建通志》,《名胜志》,第二十一册,侯官下“灵峰寺”条。

  (注19[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五,《寺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下册,第787页。

  (注23[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三十四,《寺观类二·僧寺》连江县“西灵应院”条。

  (注24[元]脱脱:《宋书》卷八十九,《地理·五》“福建路”条载:“怀安,……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置。”《二十四史》(缩印本),第11册,第593页。

  (注25[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一,《地理》福州府“罗源县”条,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上册,第593页。

  (注26[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二·僧寺》罗源县“仙茅院”条。

  (注27[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十六,《寺观》,下册,第800页。

  (注30[唐]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并序》,《全唐文》卷八百二十。

  《福建史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坛经》里面记载,法达禅师念过三千部《法华经》,一天念一遍,念了十年。经是念得滚瓜烂熟,但是意思他不懂,念了十年没开悟。法达到曹溪去请教六祖,六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没念过经,他叫法达把经文念出来,《法华经》二十八品,法达只念到第二品,六祖说:“不要念了,我统统知道了。” 六祖给法达讲解,法达一听就开悟了。为什么六祖有这个本事?他的心清净,心境一如,所以一切经都通达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