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任俊
2014/9/8   热度:501
佛教是一种宗教,但它在一定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和中国儒家文化相齐名的东方哲学文化。概括起来说,佛教文化的思想核心主要有四条基本原理,在佛教里也被称为四条高尚箴言(theFourNobleTruths):Dukkha箴言(人的苦难)、Tanha箴言(人的欲望)、Nirvana箴言(苦难中的涅槃)和Magga箴言(摆脱苦难的路径),这四条箴言在我国则被称为苦、集、灭、道“四圣谛”(“谛”即真理的意思)。从佛教文化的影响地域来看,当代佛教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原发地而扩大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并且在欧洲、大洋洲和北美等地也有相当影响。而从它的影响领域来看,佛教的一些精神思想正逐渐渗透进文学、艺术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现代学科领域,尤其是在当代的心理学领域,佛教文化正表现出相当的影响力。因此,探求佛教文化在当代心理学中的生存状况,寻找心理学视野下的真实佛教就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一、在思想层面,佛教正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影响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 所谓哲学的影响方式就是说,佛教特定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本身在当代心理学中并不多见,但其支撑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的原思想却成为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内涵。 佛教提倡人类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要在生活中追求四大美德:善行、同情、快乐和宁静。而要获得这四大美德,佛教要求人们必须通过“放弃伤害生命(不杀生),放弃那些不应得到而得到的东西(如通过偷盗、欺骗等获得的东西),放弃用不当行为来追求快乐,放弃说假话或谎言、放弃通过不当途径来使自己处于非理性状态(如酗酒或吸毒)”。在这一点上,当代心理学和古老的东方佛教哲学文化有着很大的契合。 心理学自从1879年从哲学中独立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精神的发展倾向。主流心理学主要表现出典型的科学主义精神倾向,其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科学主义精神倾向心理学信奉物理语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科学语言,强调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要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效仿榜样。人文主义精神倾向心理学是一种非主流心理学,其在教育、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应用得比较广泛,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价值性。而从当代来看,不管是科学主义精神的心理学还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心理学,它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信念:心理学必须要把人类的生活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核心。心理学要提倡为人类的快乐和意义提供技术支持,要贴近生活、深入大众、直面人生和服务社会,心理学工作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放弃正义、幸福、理想和期望等的追求,要以帮助普通人追求最大的人生幸福为自己的根本职责。也就是说,当代心理学非常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是有良心和有幸福目的的,心理学不能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操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借助于对佛教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当代心理学似乎正在融合传统心理学的科学主义精神倾向和人文主义精神倾向之间的这种长期对立。 佛教的第三大箴言是Nirvana箴言(灭谛),也即是关于涅槃。佛教认为人类产生各种苦难的原因就在于有太多的世俗欲望,因此要想摆脱这些苦难,人类就要想办法来断灭这些苦难产生的原因,从而才能结束这种苦难,为此佛教提出了涅槃的思想。涅槃就是指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主要是改变我们自己内心存在的各种欲望(包括减少、缩小直至取消我们内心的各种世俗欲望),从而使我们摆脱苦难而达到无苦的境界。
当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生活幸福,而最大的生活幸福应该是一种内心宁静,也就是一种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也许是个体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体验,但当我们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仔细审视我们内心的欲望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欲望实际上超过了我们的真实需要。事实上,正是这种超过了我们真实需要的欲望不仅使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而且还使我们在生活过程中承受着各种心理问题的折磨。因此当代心理学提倡人们要主动改变自己过度的欲望,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内心宁静。这里所说的改变欲望和我们过去常说的控制欲望不同,改变欲望是指我们把欲望本身缩小或者取消,这样欲望就不再有力量来驱动我们;而控制欲望则是指欲望本身还在,我们只是运用我们的心理能量把它们压制住,使它们不爆发。如一个人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他想要发怒,传统心理学就会告诉他可以通过咬紧牙关或握紧拳头来控制住自己的这种消极情绪的爆发,自然这一控制过程要消耗掉他极大的心理能量。而当代心理学则认为当你受到侮辱时应该平静对待,你可以用你的智力、良好的幽默甚至主动的关心来应对他,这一过程不需要人付出太多的心理能量。在这一点上,当代心理学的精神内涵和佛教的教义思想就有了很大的重合,这正应了一句谚语:美好的东西最终都会走到一起来。 佛教文化虽然是一种宗教文化,但它并没有在自己的文化范式里出现太多的神性概念,相反在佛教文化里更多的是我们今天心理学中常讲到的感觉、体验、幸福和欲望等心理学概念,这就为佛教的思想进入心理学创造了条件。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但涅槃的获得并不是什么神的作用,而只是人们改变自己欲望的一种结果,因而人们有时把佛教称为“无神论宗教”。佛教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不仅成为当代心理学一些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如对于痛苦和幸福的辩证理解、对于成熟和成长的理解等,同时还在方法论上对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调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应对来改变个体的内在欲望,提倡静思默想来使自己把握自己生活的意义等。因此,当代的一些心理学家在论述人的良好品质时,也总是经常利用佛教的一些观点来为自己的理论作证明,因而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佛教中的概念就有了很大的共同点,如well-being(幸福感)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和佛教的涅槃状态有着很大的联系。 二、在理论层面,佛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末,由前APA(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先生倡导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⑤,由于它独特的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良好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因此,这场运动一出现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并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的思想根源也许比较复杂(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但我们从其兴起的哲学背景中可以明显看到佛教哲学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Dukkha箴言(苦谛)主要是对苦难的分析和理解,佛教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在本质上都是苦难的,人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难。苦难的大爆发是以战争或自然灾害等方式来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苦难是以一种常见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如个人的生活不幸、孤独、焦虑、饥饿等。对于这些苦难,人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意义:首先,这个世界的苦难其实就是让人不快乐的事件,世俗中每一个人在面对这些让人不快的事件时都是脆弱的,会暴露出自己天生的一些弱点,也就是会产生长期的或即时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如愤怒、讨厌、紧张等。其次,佛教强调变化的理念,认为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久的,一切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苦难或幸福就不会永久是原来的那种状态而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正所谓在一个人死之前永远不要说他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的,因为这还为时过早,这实际上是强调苦难与幸福的轮回。积极心理学在对人类心理问题(类似于佛教所说的苦难)的理解上明显受到佛教轮回思想的影响,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积极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类既有产生问题的可能,但也有追求卓越的能力,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自身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人类除了从问题本身出发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之外,还应把培养自己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西卡森特米哈伊
(Csikszentmihalyi,M.)是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发起人,他在他的著作中就曾多次应用佛教的有关涅槃的观点来对心理的福乐状态(flow)和心理的创造性状态加以说明。 人类之所以会有苦难,主要是因为人存在本性上的弱点,因此佛教提出了Tanha箴言(集谛)。Tanha箴言认为,从本性上说,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有许多欲望在骚动,这些欲望会使我们处于苦难的境地,并使我们变得脆弱。这些欲望有两种,一种是想获得的欲望——如食物、性、交往和友谊等;另一种是想逃避的欲望——如痛苦、烦恼、伤心等。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具体描述的话,佛教所说的欲望就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欲望,如食物、水和性等;第二是自我成就需要的欲望,如渴望成功、害怕失败等;第三是社会文化方面的需要,这主要是指人都需要得到社会价值的认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地把他所在社会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自己产生相应的追求欲望,这就是昆德拉所说的“时代情节”:要跟上时代,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取得所在时代社会的认同。 佛教的这一思想其实是把人类苦难的原因由外在而转向了内在,强调苦难是由于人自身的原因,不要老去怨天尤人。比如饥饿时我们会感到难受,但人的这种难受并不完全是由饥饿本身造成的,更主要的是人心中的欲望——想获得食物的欲望使我们感到痛苦。饥饿并不完全能决定我们的痛苦,世界上有一些民族(如伊斯兰教)的人在斋戒(fast)时非但不感到痛苦,反而会感到幸福;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辟谷”的传统(一些人会有意很长时间不吃或少吃饭),这些人在“辟谷”时也会饿,但他们并不感到痛苦,相反他们会很高兴,因为他们没有想获得食物的欲望。从本质上说,佛教的这一强调人幸福与否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人的内在思想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而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正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核心。积极心理学有着一条根本的理念:事件是客观的,但对它的体验却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我们可以用好的心情来改变我们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件——包括苦难。 三、在实践层面,佛教对当代心理治疗产生着重大影响 心理学自它从哲学中独立以后就面临三项任务,一是发现和培养天才,二是使普通人生活得更美好,三是治疗人的各种心理疾病。不过从目前来看,心理治疗是当代心理学最大的一块实践基地。当代主流心理治疗认为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人类自身主动寻求的结果,是治疗对象的一种自我定义和自我改变。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够自我组织的人,个体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自我表达,个体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他就必须应对他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而主动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呢?一般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应对模式(也称应对系统),这种应对模式是自我组织系统,主要由个体自己决定,是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它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直接运用这种已储存的应对模式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这一过程又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日常行为。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是由他所具有的应对模式所决定,但个体的每一个日常行为本身又是个体应对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假定生命系统在最初是一个空白状态,当他有了第一个行为(在本能基础上的)之后,他在这次行为中的经验就会保存在大脑里而构成他最早的应对模式。随着行为越来越多,他的应对模式就会在综合这些行为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个体的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过程,个体的自我组织过程其实也是个体的一个自由选择过程。当面临外在的刺激时,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由来选择指导行为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做出各种自己的理解,既可以主动选择看到它好的一面,也可以主动选择看到它坏的一面。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可以说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关键是你刻意去选择什么。 例如,如果你是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你一门学科考了50分,另一门学科考了90分,那么接下来的一天时间,你会总是想到50分的这一科还是90分的这一科呢?或者如果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在旅游目的地玩得很开心,吃得好、住得好再加上那里景色宜人,可当你回家时,你下火车后却发现自己的行李不见了。第二天,当你的朋友们问你玩得怎样时?你是告诉他们自己的愉快的旅游经历呢?还是向他们抱怨自己倒霉的行李丢失的不幸遭遇呢?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最近所发生的一些事,我们就能发现自己是在刻意用一种健康性方式还是在刻意用一种问题性方式来表达或解释自己。 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用健康性行为方式来应对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他就会形成具有积极性质(形成了健康性心理机制)的应对模式,而一旦形成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之后,这个模式又会反过来会促使其在今后采取更多的积极行为。反之,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用问题性行为来应对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他也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模式(形成了问题性心理机制),而消极特性的应对模式则又会促使其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从而形成了问题心理机制。一般来说,积极(健康)的应对模式主要有二个特点:首先,积极的应对模式更主要是以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如乐观、智慧、爱、慈祥和尊严等)来对外界做出反应;其次,积极的应对模式会尽量对外在刺激做出积极的解释,即使在面对问题时也总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如当别人说自己是懒惰或抑郁时,自己则把它们解释为“能避免与别人争强好胜”或“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等。
第二个因素是情感。情感是一个人行为的必要准备,是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为人的自我组织提供最原始却又是最直接的动力。因此,个体应对模式的背后一定存在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情感支持系统,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安全或胜任等积极情绪的话,他就很难产生或保持一种与之相对应的积极应对模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应对模式的建构。 第三个因素是符号表征系统,在这其中又主要是语言的影响。像其它观念在人头脑中的存在一样,一个人的应对模式也主要是以符号表征(语言)的方式在人头脑中存在。这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行为应对方式,它都首先必须转化成一定的符号,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表征于人的头脑。语言是人类使用最多的符号,因此语言在个体应对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索绪尔说过,语言本身是一个自在的系统,它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如果语言的作用取决于它的内在逻辑,那我们所谓的意义就可能会独立于语言之外,语言就将与它所描述的世界完全剥离;如果说语言不是对世界的描绘,那么我们平时所讲的“知识”或“真理”又是什么呢?社会建构主义观认为,“知识”或“真理”是我们在社会过程中的一种建构,而这一过程依赖于参与者在其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 19世纪末,有一位名叫沃兹(G.F.Watts)的英国维多利亚画家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以暗淡的蓝色和灰色为主色调,画面上是一位被蒙着双眼却低着头的少女,少女手里拿着一把古希腊的七弦竖琴,而其中的一根琴弦却已经断了。少女隐约地坐在一个球上,球的四周则布满了云雾。就是这样一幅展现绝望的画面,沃兹却把它命名为“希望”。沃兹认为绝望意味着放弃,而希望则意味着尽管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绝不放弃,就像画面中少女的琴,即使断了弦,也要努力演奏出音乐。这就告诉我们,即使面对绝望的情景,人类也可以主动选择用具有积极性质的符号表征系统来激励我们前进的勇气。因此,事物的符号表征系统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反映,它也是个体的一种主动选择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治疗的本质意义其实就在于通过个体自身的积极改变而主动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意义,这实际上就是佛教所说的使人脱离苦难而涅槃。当代心理治疗的这一本质内涵我们完全可以在佛教提出的Magga箴言(道谛)中得到实现。Magga箴言(也就是涅槃的8条路径)认为,要想脱离苦难,人就要改变自己的欲望,主动寻求生活的真实意义。Magga箴言提出了改变人自身欲望的8条途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现代心理治疗的8条途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八正道”: ①对事物或事件要正确地理解:这就是说一个人要不被周围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努力地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到事物的本质;②要有正确的思想:也即我们不要有损害他人的想法,即使在别人出现了冒犯的言行时,我们也不要有报复的思想。Magga箴言把以上①、②两条合起来看作是一个人的智慧;③要有正确的表达方式:这一条强调我们即使在有可能伤害到我们自身利益的时候也要敢于说真话,我们要诚恳地、温和地和别人交流,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④要正确地行为:正确行为的一个核心是不要由着自己的欲望行事,更不要惹事生非;⑤要正确地谋生: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存,不要靠欺骗、剥削、行贿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来维持生计,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服务他人的职业(如教书、种植、建筑和医生等职业)而不要选择那些能损害他人的职业,如酿酒、卷烟、制造武器等职业。Magga箴言把以上③、④、⑤三条看作是一个人的道德伦理规范;⑥要正确地努力: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要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即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控制自己的欲望上;⑦要小心谨慎地多反省: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己,要谨慎地说、想和做等;⑧要经常沉思冥想:人要经常地静坐深思来领悟生活意义。Magga箴言把以上⑥、⑦、⑧三条看作是一个人修行的“心理训练”。佛教认为一个人如果按照这八条方法去修行,就可以由“凡”入“圣”,就可以由苦难此岸通向幸福彼岸。 我们在仔细分析佛教的Magga箴言之后就会发现,Magga箴言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认识能力,二是要有良知和爱心,三是要有主动选择的能力,而这三种能力恰恰也是现代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如佩塞斯基安就在自己的《积极心理治疗》一书中认为,心理治疗的核心就是培养对象的二种能力,一是认识能力,二是爱的能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就在于这二种现实能力发生了冲突,因而治疗的途径就在于帮助对象自己去主动消除这种冲突。本森(Benson,H.)在1987年的著作《你的极限心理》(YourMaximumMind)中论述到人的身体幸福(physicalwell-being)和心理幸福(psychologicalwell-being)之间的关系及实现途径时,也多次应用了佛教关于涅槃的“八正道”内容,特别强调人要有主动选择健康的能力。不仅如此,深受佛教影响的瑜伽本来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但在当代心理学的视域意义里,人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心智锻炼方式,一种很重要的心理治疗手段。 心理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要想在未来取得不断的进步,它就必须融合、接受人类历史承传下来的一些优秀文化精神,它就必须在自己日益提高的技术操作中增添一些人文精神,增添一些善、正义和信仰。因此从本质上说,尽管佛教和心理学是二种性质不同的文化,但它们在人性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也就为它们的相通提供了基础。 作者:任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要是能够警觉到世事无常,生命短促,自自然然就会利用这短短的时间,修福积德,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什么叫做利益众生?不是说叫众生得到快乐。利益众生的标准是叫众生破迷开悟,这才叫真正的利益,真实利益。菩萨发心利益众生,念念都是希望帮助众生,成就众生,不为自己求利益。聪明人懂得舍己为人,懂得舍弃自己的利益,舍弃自己的地位,舍弃自己的权力,成就别人的好事。好事当中,无过于弘法利生!我没有能力利益众生,我没有钱财利益众生,我还有这个身体,我还有劳力,我还有一张口。我用我的口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我这个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一个样子给人看,这都是利益众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