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源:佛教文化能给予企业发展奋斗的动力


2014/9/8    热度:448   

摘要:1992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用实证证明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要关系,未来的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上。我国家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沉淀。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文化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影响不可轻视。不少虔诚信仰佛教的企业家将其精髓运用于经营,也不乏成绩斐然者。旭日集团总裁杨钊曾说:“佛教的因果观教我学会了观察现实,帮我形成立体思维,引领我回到问题的根本,令我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做出准确而有效的决策。”

一、对于员工管理文化方面的影响

首先,佛教文化中贯穿着与人为善的思想本质。佛教对善的内涵规定为“顺益”。符合宇宙真实,符合人的本性,有益于世,利乐众生,就是善。杨钊说:“在管理人中,我一向取菩萨精神的包容态度。”正是抱同样的态度,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将佛教中的与人为善运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中,管理者不仅注重自我管理,发挥领导作用,以自我为榜样带动员工,而且尊重员工,给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赢得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之心,建立了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管理。其次,佛教的显著特征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被中国百姓所接纳,从而对中国人的道德行为产生重要作用。我国的家族企业部分吸取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许多管理者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竞争力。再次,佛教文化对教徒的影响具有权变性。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所在区域等都决定着企业文化对这个人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佛教教徒中看出,由于佛教教徒年龄、生活层次等的不同,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个人的年龄越大,对佛教的依赖性也就越强。同时,佛教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能对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员工年龄越大,对企业的依赖性也就越大。为此,许多家族企业非常注重对老员工的管理。

二、对企业质量文化和行事文化的影响

“诸行无常”是佛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佛教认为,世事皆有因果循环,害人终究害己。因此,现在家族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及企业形象,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努力追求双赢。双星集团以“行善积德”来启发本企业员工的良知和善良的本性,引导员工强化产品质量意识,使员工从思想深处感到自己的一针一线不仅连着市场,连着企业效益,连着每个消费者,还连着自己的道德良心。这让所有员工认识到“质量等于人品,质量等于道德,质量等于良心”,从而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节节提高。

三、对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行为规范最为突出,这些规范传达了僧团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标,指出只有按照“众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同时寺庙也建立起了严格的组织机构,在方丈之下有24个序职、24个列职、24个杂职,一般寺庙设有4大堂口、8大职事,分工明确,纪律严明,各司其职,责任到人。这种戒律管理体系保障了佛教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也树立了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许多家族企业管理也借鉴佛教的规章体系,明确高尚的企业目标,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从日常工作中来规范员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有章可循,让企业的管理进入良性运转,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这也是许多家族企业成功的原因。

四、对企业愿景建设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比其他众多宗教都更具抽象性,佛教给予教徒仅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念,但这种理念给了众多教徒一种奋斗的动力。在企业中,这种理念被我们称之为“愿景”。因此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注重企业愿景的建设。企业有一个总的愿景,这个总的愿景在各个部门体现为各个部门的愿景,而各个部门的愿景在部门员工身上体现为员工个人愿景。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愿景与企业员工个人的愿景保持一致,让整体企业愿景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总的来说,佛教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企业所处的外部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下的一种亚文化表达方式,与社会传统、民族文化有着渊源的关系与密切的联系。佛教伦理中提倡的舍恶行善、慈悲为怀、修身立德、持守戒律、自觉觉人等思想正好可以弥补现有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文化的不足。积极有效地构建富有民族特色、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因此,适当的吸取佛教文化的精髓,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一定不是家财万贯的人,而是那些心思最简单的人。 他们不会跟自己较劲,跟自己过不去,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