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寺发展意见
2014/9/8   热度:179
德云寺发展意见 印严法师 道场的缘起和发心决定将来的兴衰和所发挥的作用。德云寺是一座具有历史因缘和佛教背景的寺院,它又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如今保证它先天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及补充它近百年来不正确的弘法条件和存在的敝端。 德云寺在明清兴盛二百余年,并不是它有什么特别之法,而是它的道风在数代高僧大德的护持下得于延伸,故如今住持此道场,其目的就是将该寺办成一个成全人修行的道场,一个令人向往的圣地道场,一个以佛文化弘扬的道场。故作如下分析。 首先,德云寺不能做经忏道场。因为云南省本来,就封闭,本土信仰带有很多迷信色彩,如做经忏道场,有以下几个弊端:①会更加误导信众的盲目外求的迷信。②道场多住经忏僧人,不向往修行,无规矩可讲,寺院难以管理。③经忏僧人流动性大,不利对僧众管理。④住众会杂乱,导致向往修行僧人弃之不住,影响道场整体修持力,最后必致道场纷乱。⑤经忏僧人向往金钱,使寺院必须有资金开支来维持。⑥地处僻处,难于接大量佛事来维持。⑦经忏人不信因果,不懂佛理,会造大量因果,影响信众对佛法的向往心。⑧寺院会因僧人素质,使有关部门不了解佛教而乱干涉寺院,造诸恶业。⑨因经忏会使众人退道念,以此经营,贩卖佛法罪大莫及,使常住僧会生贪心,利用寺院做己事,损人损己,以盲引盲而坠。(10)会造成寺院不正当的管理,使近寺人等多生毁谤佛教诸因,如此就失去了寺院的真实意义。故德云寺不能做经忏道场,否则辜负政府和各信施擅护的愿望。 德云寺也不利发展成禅宗道场,原因如下:①目前禅宗具眼目者少,坐禅者不得利益。②利根者少,能明理参禅者少。③盲目修禅者多,易出禅病。依佛制“比丘五夏学戒后才能参禅禅和子流动性走,易动人道心。 故在德云寺,能建成一个以学戒、安居,净土为归的道场,就会与开山祖彻浦禅师的精神相合。此有利之处如:①现在参学都为盲目修学者多,忽略了以戒为师的宗旨,烦恼增盛,还俗者多则此因也。②学戒道场的僧人易得戒的摄护,六根不易散,道场易安稳。③学戒道场易得龙天护法,易在法义上增上。④学戒僧易用戒摄护自己,在人心易乱中不易被伤害。⑤学戒僧易具威仪,给信施信心。⑥学戒僧善守三宝物,尊佛制。⑦安居僧人僧上(佛制比丘五夏安居十夏为和尚)。⑧安居每年中能定期精进摄心。⑨安居乃尊佛制,易求得身心安稳。⑩净土给人心有所依向和寄托。凹弥陀佛号的修持易摄心,消烦恼而所有寄托。⑩净土法门对机,老少,有文化无文化皆可学。⑩戒可以使人翻邪归正。故诸多条仍可以安僧兴寺也。 一个学戒、结夏安居、净土为归的寺院,易使寺院逐渐走向平稳,安心、修持、兴盛的伽蓝。戒为末法人眼目,能自护护他,安居是精进修持,集体互进的保障,净土是学佛人必归之地。故德云寺能走此路,就会成全为一个有规有矩,清净道场。就会易给人树敬仰心。多为龙天护念,人天护持。一旦具此缘,并能达到伽蓝的作用,即安僧办道。引人从迷信中走向正信正修。 一个使人生信心的寺院,首先不能常住二众,故德云寺必须守住凡所有的出家女僧一律不准挂单,凡女居土不能作为常住的原则下再去具备早晚功课,挂衣过堂,早晚钟蒙,故蒙山施食,布施等,并每年作结夏安居的法精进。可以使僧众少犯过失,比较如法和律地使用常住物。故此因缘条件具足甚为重要,否则,有时念太多的功课也难消烦恼则因缺少外摄护力量也。 以上都是谈论内修条件和因缘,但德云寺作为当今的寺院,又要使它服务于社会,那么唯一的是办成一个以弘扬佛文化为外缘的寺才能提高高层次的精神交流和艺术交流。尽快走出偏向迷信的道路来。如今德云寺取消了做延生消灾等佛事活动,并且不准抽签、卖门票、卖斋饭、上疏表、烧纸币等迷信活动,使僧人能清闲地用功办道,只有僧人的道力提高,才能谈弘法利生。只有修学修正一体才能让人有信心,弘法才有力度。故今德云寺的发展是办一个安僧办道,以艺弘法的正规道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