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茶不分家:“茶佛一味”“茗禅一致”


2014/9/8    热度:372   

  僧茶不分家:“茶佛一味”“茗禅一致”

  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虽然茶叶不是和尚发现的,但茶与僧往往声名与共、休戚相关。因此,自古就有:“茶佛一味”“茗禅一致”“僧茶不分家”之说。

  关于佛门与茶叶,常见于经史子集诸书中。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茶谱》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瘥。”寺庙多数建在山里,地势高、云雾多,它的周围正是种茶的好场所。众僧除却庙堂功课外,便在闲散疏放的余暇垦荒种茶。一般僧人文化素质高,往往将饮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边种茶煮茶品茶,一边说禅道法较艺。天长日久,一种种名茶便在讲究茶叶的采摘、焙制、冲泡的山寺名僧的监制下问世了。茶学也是首先从佛门传扬出来的。唐代“茶圣”陆羽,自幼在湖北竟陵龙盖寺跟从高僧智积学佛并习茶艺,陆羽所著《茶经》,堪称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经典著作。我国在隋唐南北朝统一之后,在禅宗率先倡导下,茶饮、茶贸均呈大发展之势。在唐朝,由日本留学僧,遣唐使带回茶种,首先在梵释寺等寺院种植。弘仁六年(公元八一五年)4月嵯峨天皇到梵释寺,大和尚都永忠煎茶献给天皇,天皇喝下,清心爽口,便下令在京都等地种植茶树。日本第一本“茶经”,也是入宋僧传播禅宗时回日本著作的。

  僧侣对茶艺茶道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除了山寺地理因素之外,当然还有功利方面的原因。宋代僧人道原在《景德传灯录》书中记载赵州和尚与客、僧的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赵州和尚问客人:“曾到此间否?”客曰:“曾到”。师接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不论来过或未来过一视同仁,且一样“吃茶去”。这绝非普通的日常生活客套,而是精神意会后的方式。

  《雪庵清史》详细记载:僧人每日的“清课”内容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煮茗”参禅成为佛门的必修“清课”,自有禅意如茶的道理。佛门传说茶叶是达摩眼皮所化。因为他坐禅时打瞌睡,就自己割了眼皮,掷地生了茶树。僧人旷日持久禅居修行,需要一种兴奋剂的支撑,而茶叶恰好有明目去热、清心醒神的作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疲睡见茶功”。陆羽《茶经》中也将南北朝时敦煌人单道开坐禅“不畏寒暑”,归之于“饮茶”的功力。释家认为茶叶是圣洁之物,可供奉佛祖。在佛教的教规里只戒酒而不戒茶,是因为茶德有三:一可助坐禅,消弥困意;二可帮消化,生津解渴;三可抑性欲,不染女色。茶有如此德行,被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的众僧视为“灵魂之饮”,为佛教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名山多寺庙,山门出好茶。环顾山寺四周,满眼茶色。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与僧人爱惜生灵相吻合。因此,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从听经闻法上开悟的,占很大的比例。听经闻法,大多数人能得利益、能觉悟,但是还有少数,听十几年经,听一辈子经,还干一些破戒的事情。你提到经教,他也懂,他也能言善道,为什么他破戒?恶习气太重,烦恼习气太重。俗话所谓“看得破,忍不过”,他忍不过,他还是要破戒,还是要犯罪,还是要搞自私自利,欺骗别人,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损人利己,利是暂时的小利,实在讲害自己,将来三途恶道去了,哪里是利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