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概论——导言


2014/9/8    热度:430   

  佛教艺术概论——导言
  王惕
  导言
  历史是一条长河,我们的前辈先贤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化就在这条河中流淌。没有源头就没有河流;没有前面的波,也不会有后面的浪。所以摆在面前的任务,是认识这条长河,继承接纳并发扬光大之,如果我们不能继承前辈的传统,接受并保护先贤的成果,长河就会断流枯涸。如果我们接受并保护了这条长河,而没有新的山泉溪水去补充它的流量,长河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条河,保护这条河,并且,增长一些创造新的成果的能力,以能不断充实这文化艺术的活水源头。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艺术,佛教艺术与世间所说的“艺术”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我们当前要一一解决的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并没有现成的定义可依。
  在许多关于艺术的论著中,对艺术的界定,并不单一指形象艺术的各部门,在对一切美的创造而说的广义的艺术的研究和论著中,可以分出两条研究的路线,这两条路线可以叫做艺术史和艺术哲学。但本书,既不是艺术史,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哲学,它除了包含了艺术史和艺术哲学之外,还有其内在的精神境界和外在的实践行为,应称为艺术实践学吧。这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笔者决定尝试给予突破。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最突出生命精神和智慧的一大端,艺术的发展,亦几乎和宗教的起源一样,都注定来自内在的虔诚。此虔诚非为对神、佛、救世主的信仰,乃是对“美”的信仰和忠诚。德国启蒙思想家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一1781)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在中国,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至巨,甚至长期支配着中国文化,不但注重宏观文化,而且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各行为文化领域,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
  “文化”、“艺术”这两个名词到处在用,却极少有人给它们一个意义鲜明的界定,查查辞典,也吃惊不小,原来这两个词的意义也极宽泛:
  文化:(1)文治教化。即与武力征服相对应,以非武力(文)而“化”之。(2)指运用文字能力及具有的书本知识。比如俗说:“某某有文化。”(3)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考古学用语。
  艺术:(1)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笔者注: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或指《礼》、《乐》、《书》、《诗》、《易》、《春秋》)。(2)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比喻富有创造性的方法。(4)内容丰富多彩。
  看过以上的解释,知道“文化”、“艺术”的内涵极为丰富,甚至“艺术”一词在我国古代魏、晋时期以至在此之前历史中,根本不包括现在所说的“艺术”,而是指各种技术、技能比如御车、医方、射艺、方术、占卜等,所以导致后来泛用文化、艺术二词,以至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有没有一个能界定的范畴。既然在学术圈内,文化、艺术界定不清,那么谈起佛教艺术,就更加难以掌握。大多数现代有关“佛教艺术”的著作,都是论述石窟、雕塑、绘画,由此推之,就把“佛教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优填王和波斯王因佛陀上天为母说法,有三个月见不到佛陀,思念之情难以言表,于是出现了“以牛头梅檀作如宋形象,高五尺……”的造佛形象之始。实际上,佛教艺术并不是只限于佛教美术,也不是兴起在佛教造像之始,这就需要我们对有关的名词给予重新的审视与界定,之后才可以比较方便切人正题。
  第一节 佛教艺术引思一、佛教艺术的范畴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产物。是原始的自然人在逐步脱离动物属性的过程中,获得的超出一切动物的特殊而高级的社会属性,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精神的财富。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而艺术就是文化沃土上绽开的鲜花。艺术是一切美的创造。艺术不是一切文化事项,而是包括在文化事项中的精华部分。凡提到“艺术”(作品)需要有几个要素:(1)生动的情节;(2)美妙的形象;(3)动人的旋律;(4)婀娜或雄伟姿态等。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典型更提炼。
  (一)工巧明分析
  我们要探讨佛教艺术,必须先从探讨“工巧明”人手。
  佛教艺术来源于印度工巧明业。昔者梵天王的太子亡故,命毗首羯磨制其形像,既成,梵天赞叹其精妙曰:“山中妙高最,鸟中惟大鹏,人中如轮王,艺中是丹青。”据说婆罗门的造像艺术起源于此。然在印度,雕刻绘画与土木建筑之业,很难分开,因为除宗教以外尚没有雕画之像,所有的神像都奉安在神殴中,绘画亦用于庄严殿堂。又因建筑和历算等各科相通,因此,工巧家除习上木建筑工艺以外,必须学历算等六十四科。故在印度,工巧明是专门学术,列为五明之一。佛祖释迦牟尼世尊在出家前就已经学通六十四门学问,文武双绝。藏传佛教的大格西(意为博士导师)和大活佛们,无不精通五明,一世达赖喇嘛根登珠巴的雕塑至今珍藏流传于世。(见彩色插页第4页0—1)
  工巧明是佛教五大学科(称五明)之一,包括科学、技术、艺术、心理学、农工商等。“工巧”,是工艺、善巧之义;“明”是明显、明了、明朗、说明之义。《瑜伽论》三日:“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巧明论。”
  《瑜伽论》十五,举出十二种“工业”为工巧明,计: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事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术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演秘抄》四曰:“文笔赞咏,歌伎乐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木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珊瑚等藏,皆知其处,出以示人。月日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工巧明也。”以上引论都是极为精练概括的说法。每一项“工业”又包括若干科目,详见下表:
  工巧明内容分析图表
  ┌──────────┬───────────────────────┐
  │ 大 类 │ 细 目 │
  ├──────────┼───────────────────────┤
  │ 营农工业 │ 农业 │
  ├──────────┼───────────────────────┤
  │ 商估工业 │ 经济、经营 │
  ├──────────┼───────────────────────┤
  │ 事王工业 │ │
  ├──────────┼───────────────────────┤
  │ 书算计度数印工业│ 书法、计算,计量、量度、数术、印刷 │
  ├──────────┼───────────────────────┤
  │ 占相工业 │ 卜算、占卦、相术、天文、历算 │
  ├──────────┼───────────────────────┤
  │ 咒术工业 │ │
  ├──────────┼───────────────────────┤
  │ 营造工业 │ 建筑、园林、装潢装修、雕塑、绘画、工艺美术│
  ├──────────┼───────────────────────┤
  │ 生成工业 │ 地理、地质、珠宝 │
  ├──────────┼───────────────────────┤
  │ 防那工业 │ 制衣、刺绣 │
  ├──────────┼───────────────────────┤
  │ 和合工业 │ 制药、制剂 │
  ├──────────┼───────────────────────┤
  │ 成熟工业 │ 饮食加工 │
  ├──────────┼───────────────────────┤
  │ 音乐工业 │ 歌唱、乐奏、舞蹈 │
  └──────────┴───────────────────────┘
  佛教提倡兼通“五明”,释迦如来驻世弘法时期,似乎所有的大阿罗汉都是学富五车兼通五明的大善知识。汉传佛教从何时起偏废了工巧明和医方明的研习,笔者无从考查,但至少在目前,已显露出学习的必要,而其中之佛教艺术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此是弘法利生、修建寺庙之必须也!
  (二)关于佛教艺术的两种界定
  现代有关佛教艺术的著作对“佛教艺术”基本上没有严格的界定,前文所引用的论点是将佛教艺术的范畴,分为广、狭二义。狭义仅限于雕刻;广义则增建筑、绘画二类,与雕刻合为三。其他学者的著作则又将其拓展,也可略分为狭广二义,详见下表:
  佛教艺术界定分类表
  ┌───┬────────┬────────────────────────┐
  │ │ 狭 义 │ 广 义 │
  ├───┼────────┼────────────────────────┤
  │ │ │ │
  │ 1 │ 雕塑 │ 雕塑石窟石塔 │
  ├───┼────────┼────────────────────────┤
  │ │ │ 绘画 石窟 石塔 建筑 园林 书法装修 雕塑│
  │ 2 │ 雕塑石窟石塔│ │
  │ │ │ 工艺美术 音乐 舞蹈 戏剧 文学 诗歌 │
  └───┴────────┴────────────────────────┘
  以第二种之广义分类而言,佛教艺术无疑是工巧明中最庄严瑰丽、可视可闻、可说可唱可表演的核心内容,且每一门类都与佛教信仰的核心内容紧密相关,故本书基本上按此分类方法进行论述。又因多年来在美学界对于佛教界美学有很多争论,见解亦难统一;虽然有些相关著作,但仍没有涉及佛教的核心。故本书又拓展到佛教美学领域,从教内的立场触及美学的真谛。
  (三)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关系
  聪明的读者大概已经感觉到了,上面提到佛教艺术第二类广义内容,实际已经被很多人称为“佛教文化”了,所以现在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界定与分类的问题,这就是对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化加以区别。
  佛教文化,是一个广义词,泛指由于佛教的传播所产生的一切文化事项,包括教内的文化事项和教外民众信仰圈,文人、墨客、学者、士宦所创造的有关佛教的文化事项。
  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示意图(参见本书第6页)所显示的,是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所产生的文化事项,图中两个最大的圆相交的部分都应列在佛教文化的范畴之内。佛教内外文化层次分析图(参见本书第6页)则更加具体地显示了教内教外各种信仰层和文化层状况,图中的三角形可基本说明在汉传佛教范畴内人数的多少和各种文化事项的比例。当我们一步步深入地分析论述之后,读者就会发现,佛教文化几乎渗透于中国一切文化事项之中,到了分不清“你”和“我”的程度;而佛教艺术,只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
  (四)佛教艺术的特点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当中的精髓,它包括以下的特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形象的
  佛教艺术与佛教教理密不可分,但佛教艺术区别于佛教文化的明显特征是它的形象性,不管是可视的雕塑、绘画、建筑,还是可听的梵呗音乐,都有其突出的塑造“形象”的手法和感人的效果。比如绘画中的佛像,佛陀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熙怡微笑;身如金刚,如如不动,使人看后肃然起敬,那么这幅作品就被称为佛像艺术,而与绘画佛像有关的活动,如画像仪轨、调制颜色的程序、画师绘画过程中的禁忌、习俗等,则不属于“艺术”创作,而属于“文化事项”。又如汉传佛教有素食习俗,围绕这一习俗就形成了“素食文化”,假如哪位高明的厨师设计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又利用摆盘技术,使菜肴美丽夺目,则可称为“摆盘艺术”,其关键也在于这位厨师赋予了菜肴以可视的美感,而使它具有了审美价值。音乐旋律过去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形象,但它也具备一种感人的力量,称为“音乐形象”,它们是由每一音符发出的音声的高低、长短、轻重等因素组合成不同情调,给人以不同的联想与感受。1996年笔者出版的《中华美术民俗》一书中,已发表了音乐旋律图像,它是与心电图的图形很相似的一种图形。不同的音乐,产生不同的图形,反映不同的情绪,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详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藏传佛教的艺术,几乎没有不能用形象表现的东西,比如佛教基本理论中的十二因缘、四圣谛、中阴、轮回、空观等,极为抽象的概念,都能用可视形象表现出来,请参考后面的论述和附录“《生死流转图》初探”一文。
  2.提炼的
  佛教文化的创造是全民的活动,因此其内容十分充实与广泛,几乎是无所不在。而佛教艺术则是其中最精美最提炼的部分,比如汉传佛教定农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有祈福、诵经、浴佛、吃素斋等一系列文化现象,这些都不属于艺术范畴,只有那尊制作精美的太子佛像和一些世代流传的华美的法器被称为“佛教艺术”。
  3.离欲的
  佛教艺术不是宣扬生死、离别、爱欲、贪婪、仇杀、报复、篡权等人间的悲、愁、离、苦、爱,而是直接赞颂或表现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表现佛经的内涵,提倡离欲断爱,和世俗的艺术截然不同。
  4.有法可依,有经可循的
  艺术的本身有很大的随意性,绝大多数是直觉和灵感加上社会生活影响的产物。而佛教艺术虽然奇葩盛开,流芳亘古,却皆有法可依、有经可循,与佛法、佛经无不契合。可以说,它们既是理性的,思辨的;又是浪漫的,多彩的,美不胜收的。
  如上所述,本书中只就佛教艺术进行论述,对于十分宽泛的佛教文化领域则只是多处有所涉及,却很难面面俱到。
  二、佛教艺术的缘起
  (一)空门成为艺术的摇篮
  佛教,因提倡空观,又被称为空教或空门。很多教外人士望文生义,把“空”理解为“什么都不存在”,由谬误的理解产生更谬误的解释,曾有人撰文曰“佛门四大皆空,喇嘛居然还穿皮鞋”!又有人把“四大”解释为“酒、色、财、气”,并居然不知道自己荒唐可笑。
  佛教所说的“四大”,指地、水、火、风。佛教认为色法(谓物质)系由此“四大”组成。(1)本质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为“地大”(在人体为骨等);(2)本质湿性,有流动、摄集作用者为“水大”(在人体为液津之类);(3)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者为“火大”(在人体为温度);(4)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为“风大”(在人体为气息)。所说“四大皆空”者,是指这四种因素都没有永恒不变的性质,而是在分分秒秒、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变化即无常,无常即是空义。这与穿皮鞋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佛教认为在六道轮回中,只有人身具备了学修佛法的条件。而人之所具有的肉身,虽然在本质上“四大皆空”,但同时肉身也是阿赖耶识的载体。一个人要修学佛法,必须依仗这个生命体。这就注定空门必须设立种种接引众生的方便,因为佛教毕竟立足子“秽土”而非净土,它必须引导众生使之六根清净。所以提倡“四大皆空”的空门同时又主张空与有不二;智慧与方便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于是诸多佛教艺术应运而生。一
  (二)佛寺精舍的初创
  佛教艺术的缘起,应以建筑园林为始。时间是在世尊成道后的1年左右,摩揭陀国频毗婆罗王听佛说法,证得诸法眼净。他无限欢喜,便在王舍城城外物色到一处优雅宁静的迦兰陀竹园,征得世尊的许可后投资兴建起种种殿堂、房舍、水池,作种种装修,又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和林木,请世尊率弟子们人住,这就是佛教史上出现的第一座“僧伽蓝”(寺庙)竹林精舍。佛教建筑艺术从此兴起。
  稍后,有一位大德慈善家出现于佛教史上,他就是懦萨罗国舍卫城的须达长者。由于他到老朋友首罗长者家走动,看到庭院装饰得不同凡响,而得知佛陀出世,他欢喜无限,连夜赶到寒林,拜见佛陀,听佛说法后,发大誓愿为佛陀和僧众建造弘法的基地。费了很大的周折,以金砖铺地的代价购得只陀太子的御园,又请佛陀的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捆任首席设计师,策划设计施工,不久有数百幢大殿、僧舍和配套设施拔地而起,有寮房、礼堂、讲堂、会议室、诵读室、盥洗室和库房等,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只树给孤独园。此园的建立距佛陀菩提树下成道不过l一5年时间,这应成为佛教艺术中有形艺术之始。
  (三)崇敬怀念与造像
  关于佛教造像(包括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可以说是2 000多年来有关佛教艺术的中心议题,各种说法难以统一:
  其一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说:佛陀尝在摩揭陀园只洹精舍,念我弟子多懈怠,不能专心听法修行,隐身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众弟子找不到世尊,大骇。舍卫国波斯匿王及侨赏弥国优填王二人笃信佛教,思念佛陀,忧恼成病,寿命难保,于是优填王召集群臣谋议,造佛形象。波斯匿王闻之命工匠仿造,因如来形体煌如天金,遂以紫磨金作五尺高。很多佛教艺术论著,皆依此说。
  其二日:《十诵律》云:“佛身像不应作。”佛灭度后,以象征手法作艺术造型?如以“象”表诞生;“马”表出家;“座”表降魔;“菩提树”表成道;“法轮”表说法;“塔”表涅盘;佛足印及天梯表“降世”(从三十三天归来)等。
  其三日:婆罗门神像影响说。久十诵律》卷五十云:舍卫国有一天神像,能与人愿,有一居士,所求遂愿,因欢喜故,遂以白迭裹天神像。《毗奈耶》卷四十一云:作诸鬼神等像。依此说,是先有外道神像,后佛教效仿之。
  另外,见犍陀罗艺术,就有希腊影响说。见阿育王石柱,就有阿育王兴佛教艺术说,真正是其说不一。
  那么究竟哪种说法对呢?笔者认为,大家诸说都是说了佛教美术兴起和发展的一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总体面貌。因为一个文化现象的兴起是由诸方面因素,从民间的集体无意识发起生成,逐渐形成“气候”,决不可能是仅在一两个的行为影响下发生的。故对佛教美术的缘起,笔者综合各家之说,提出如下诸多因素:
  1.造像诸经探源
  释迦牟尼佛倡导造佛像,这从他说的诸经中可以得到证明。如:《佛说观弥勒上生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造立形象福报经》、《佛说作佛形象经》、《佛说浴像功德经》等经中,皆提到了造佛像的功德,乃至说是成佛之因。由此可以想见在释迦佛驻世弘法期间造佛形象并不是绝对不允许的。
  释迦牟尼佛不听许声闻弟子造他自己的像,并制律而约束之。这与世尊驻世说法45年,而自言“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所谓说法者,无法可说”一样。十方三世诸佛的法身是遍布一切,是不可说不可思议不可见的,释迦牟尼法应身作比丘相,只是方便现化,并非真谛本质,诸大声闻僧以空观为本,故不宜过多涉及世间法。而波斯匿王和优填王既是居士又是国王,大约不会受《十诵律》制约,出于弟子对师父的崇敬、思念和爱戴,建造佛像也是现实而真实可信的。
  2.佛教造像之始
  佛教造像之始,受历史更为悠久的婆罗门艺术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又受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很明显。由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殊妙无与伦比,集中欧亚艺术巨匠的高超技艺虽仅能表现其一二,已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座丰碑。
  因此,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说:早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代,建造佛像的活动已经在民间兴起,这可以从波斯匿王和优填王的怀念佛陀而造像的举措中反映出来。不过世尊在僧团中并不提倡,以免除因偶像崇拜而落人一边,有碍中道和空观。所以,经过2 ooo多年的沧桑,我们很难看到当年造像的风采,但造像的历史不能从几百年后才开始计算。(见彩色插页第4页0—2)
  (四)歌咏赞叹与梵呗
  佛教音乐的起源大约比较单纯,印度本是一个歌舞之乡,凡声之起皆出于心,故,佛教音乐的起源应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信众出于对世尊的无比崇敬而歌咏赞叹;二足以歌涌经。
  谈到佛教音乐的起源,很多学者都从梵呗谈起。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曰:“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人弦为善……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可知中国佛乐的发展最先起源于梵呗。不过,梵呗起源于何时却值得探讨。因为佛陀在世弘法之时,佛教的教义还没有文字记载,世尊说法40多年,都是口传心授,当时僧团中如何涌经?梵呗何时而起?不得而知。但是,歌咏赞叹肯定是有的。故,佛教音乐的起源亦可追溯到原始佛教时期。
  (五)欢喜踊跃与手印
  佛教舞蹈的起源与音乐近似,如上文所说,印度是一个歌舞之乡,可以说,在那里,舞蹈和语言并重,印度的很多民间舞蹈中,手势都代表一定的语言内涵,尤其在欢喜之时,人们手舞足蹈,赞佛功德,手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敦煌壁画中都可以看到乐舞的场面,其中多有印度舞蹈的痕迹。在大多数佛经中,都有如下的文字描写:“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又有天人天女起舞散花的很多情节。由此可知,佛教中之舞蹈并不是稀有之物。
  (六)供养舍利与起塔
  塔在梵语中称为“窜堵坡”,其意思为坟、庙,或高显处,是安放骨灰或佛舍利的处所。关于佛塔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缘于雅利安王与英雄之墓,或渭与先史时代北方蒙古人的圆形陵墓有关系;一说斯克坦之酋长亦曾筑造高坟;另一说法谓佛陀灭度后建造塔坡时,大约在公历纪年前480多年。对于此三种说法中的前两种笔者没有什么考证,而佛陀灭度说则可在佛经中多处找到。佛陀在人涅盘之前曾嘱咐弟子们,观茶毗遗骸后,八分舍利,分别建塔。小乘十八部中法藏部,盛倡供塔功德。后来一直延绵不衰。当信建塔之始起于佛陀人灭之寸,此是有据可查的。
  三、世俗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分野
  (一)从欲而生的世俗艺术
  世俗艺术有别于原始艺术,因为原始艺术兴起于原始人的集体无意识。原始艺术的起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起源于信仰;二是满足感官的需求;三是表现欲和创造欲使然。说它起源于信仰,是因为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对山川树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等无不视为神奇,加以顶礼膜拜,并把它们刻画在岩石上,甚至在自己的身体上描画,以使自己与崇拜物相近相像。说它起源于感官的需求,是因为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皆有观听闻尝触和思虑判断的能力和欲望,强烈的需要满足。德国格罗塞(ErnstGrosse,1862—1927)在他著的《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说:“一切狩猎民族的装饰总比穿着更受注意,更丰富些。‘他们情愿裸体,却渴望美观”,,“画身的习惯,在低级文化中最为普遍”。由于身体感官的需求,歌与舞也产生了,后来形成的世俗艺术与此有紧密的联系。说它是表现欲和创造欲使然,是因为人类有别于动物,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满足欲望,而是要不断地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强有力,表现自己的生命力乃至表现自己的求偶欲,于是人们不断地创造,继而产生了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产生了分野,离欲和纵欲成为两个不可调和的艺术类别。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AugusteRodin,t840 1917)说:“艺术就是感情。”“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此处所说之“人”者,即有七情六欲且会创造之动物也。山德国音乐理论家奈特一哈特(JoharmGeorgNeidhardt,1685--1739)说:“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比最好的演说家还好地引起各种激情。”①其他各个门类的艺术家无不强调激情,有的诗人甚至公开宣称“没有女人就没有诗歌”。
  (二)离爱断欲的崇高艺术
  宗教艺术,更确切地说是佛教艺术,与世俗艺术完全不同,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纵欲,正相反,是为了弘扬佛法的需要。《佛说四十二章经》说:“佛言,除须发,为沙门,受道法,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由此可见,佛教提倡断爱灭欲。佛教倡导智能,提倡正信。但并不是死板僵硬,冥顽不化;而是极为灵活,千变万化,号称八万四千法门。尤其是藏传佛教,特别强调智慧与方便不二。这就给佛教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前面谈过,人类具有七情六欲,眼耳鼻舌身意无一不是向外索求,极力要满足欲望。佛教艺术的使命就是帮助修行人尽快地、尽善尽美地达到六根清净的境界。因此,佛教美术创造了无数佛菩萨形象和佛经故事壁画,以美轮美奂的视觉艺术满足人们眼根的需求;同样,佛教音乐以舒缓优雅的旋律唱着“戒定真香”、“炉香乍熟”;笙管笛箫奏出灵鹫风采;舞蹈已摒弃了人间的生死主题和情爱离别的烦恼泥沼,而变为表现佛菩萨和护法形象的弘法手段;尤其是书法,直接写出了佛教经律论的内容,或抒发修行者的弘愿,或书写劝世度人的警句。其他如文学、戏剧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有不少弘扬佛法的传世之作。
  四、佛教艺术的功能
  (一)摄受众生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应大梵天王等天人之请,广为菩萨和广大凡夫信众说法,转大法轮,他的“普度众生”的弘誓大愿和他自己通过修正而悟出之佛法,摄受了一切众生。他有教无类,全能全知,知识广博,神通广大,降伏收摄了外道、富绅、王族、乞丐,乃至妓女、巫婆、毒龙、鬼王等。故,佛教的广大信众亦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佛教艺术之兴盛于世,无疑给佛教的传播插上了五彩的双翅。因为信众的不同层次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接引;信众的六根也必须同时得到净化。人们不可能单凭听法而人道,后世之人,也不会个个去翻阅《大藏经》。有人可能只因看到了一幅壁画,有人可能仅仅听到了片断佛曲,还有的人仅因偶然的机会参观了寺庙的建筑,或建在高山之巅的佛塔……总之,佛教艺术无处不在,引导人们接触佛教,那些有缘的人们便被接引到佛教中来。
  (二)传教布道
  佛教被称作空门,它的理论的实质(真谛)是言空理的,但在它的传播流布中不可能一开始就对信众讲:“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或是“所谓说法者,无法可说”的玄义。善宣佛法的大德善知识们,都充满爱心并极具智慧,可以凭借善巧方便开示引导。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讲故事,用口传文学开导人生;或指着壁画上五彩斑斓、龙飞凤舞的场景,给信众诠释佛法;有时,法师们自己作诗、作曲、作画,或是直书警句布施给信众。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弘法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佛教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物化玄义
  先要解释“玄义”,玄,就是深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佛教教义中有很多玄义,如四圣谛,空,净等等。物化,是将抽象概念加以变化,使它成为看得见、听得到的事物。比如“净”?并不仅仅指清洁,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高级的精神、意识的活动,平时是看不到、听不见的。但舒缓的佛教音乐却能使人体会到“净”的感觉。另外,通过诵经、坐禅、画佛像、念佛等身体和语言活动,也可以体验到“净”。而佛教艺术的宗旨,主要一项就是物化玄义,普及佛法。(本书第15页《五妙供图》中,镜子和法轮代表妙色供养,乐器代表妙声供养,海螺中盛满甘露代表妙香供养,水果代表妙味供养,丝绸代表妙触供养。应用时可以分别使用)
  佛教的很多名词是难以理解的,从宏观的角度看,又岂止佛教。信仰中的无数名词都是抽象的。如:吉祥如意,四大皆空,常乐我净……如果没有形象的帮助,很难教人理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善于形象思维,从远古当作汜事簿用的岩画,到后来出现的象形文字,再后来的方块汉字,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加以其他的因素组成。再向纵深发展,很多玄妙的名词被形象化。仍以吉祥如意为例,这本是一个祈盼、一个愿望,一个难以描述的求吉避凶的念头和意念,竟被物化为戟、象、如意之类的形象,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创举。
  佛教自兴起之日始便有很多物化玄义的符号。释尊在方便说法时,常常用很多形象化的语言和比喻,比如,用极具动感的旋转图形卍字代表常转的法轮;用印度古老的兵器金刚杵比喻佛法的坚不可摧;用美妙的语言形容多方佛国的圣境……佛教传人中国后,更与中国本土的形象思维合二而一,这便产生了中国的佛教艺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中的《西方净土变》便是最好的例证。藏传佛教艺术更是把形象思维推向了极致,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双身佛的造像。
  社会上常常把双身佛称为“欢喜佛”,又有人称此为印度性力沦之遗风,讹传藏传佛教提倡纵欲;其实,双身佛正是物化玄义的最集中的体现,它的内涵是空乐五分、智慧与方便不二的深邃的佛学思想,《新编佛教词典》“欲乐定”词条说:大手印,“止息一切妄念,无有纤毫忧喜,不思不虑,凝然湛寂,本有空乐之理而得相应,即是大手印人欲乐定归空乐不二之理也。”据此,“则欲乐定以空乐不二为特质,未必由男女双运”。双身佛代表空观和修法得到的法喜是一致的,阴和阳是一体的,佛的智慧和他度人的权巧方便是分不开的……要求修行者,将自身既观想为父佛也同时为佛母,一身兼有阴阳两个因素,再将其观空,达到身心的升华和平衡。此仅为内涵中的一小部分。
  (四)兴邦治家
  佛教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摆脱五欲横流的动物性,开发显现本初的光明心性。故,它的教育体系多围绕教人止恶扬善、净化心灵上。这种教育的最初成果就是使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人文环境温馨和谐,从而达到兴邦治家的目的。《佛说懈怠耕者经力中说,有一个农民在耕地寸见到了佛陀。见佛相好庄严。端正殊好。威神巍巍,便欢欣往诣佛所,稽首作礼,言佛难得一见,说罢,自治“地还没有耕完,种也没有下毕,以后有时间再干吧”。佛陀知此人发了懈怠心。便发神通,道出此人的往世因缘:此人从维卫佛以来,已有九十一劫从事耕种;每一见佛,常自懈怠,复后匆匆耕种,不识生死罪法,犁种无极之田已过六佛,不得蒙度。这个农民听了佛的说法,顿然醒悟,求佛解脱生死。佛为说经。示懈怠之垢、精进之利。这样,佛陀不但向农民开示了佛法,还促使他勤劳工作,无沦对他的此生和来生都有利益。佛教就是这样把世间法和出世法圆融在一起,在完成人格的同时也具备和积攒了出世的资粮。佛教艺术形象地反映佛经与教理,起到了教化众生的作用。
  第二节 佛教艺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佛教艺术研究的情况分析
  (一)佛教艺术人分析
  1.出家二众
  自古以来,佛教艺术人中,有很多德高望重的法师,无论是比丘还是比丘尼。他们的艺术成就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翻开中国美术史,从汉、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有成就的艺僧层出不穷,无论哪朝哪代、什么信仰,对他们的辉煌都无法否定。怀素、贯休、虚谷这些大艺术家早巳名冠今古,只就近现代而言,今我们驻足仰视之人也不胜枚举。如南山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当今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大师,均以戒行清净、才华横溢而著称。有人误认为出家当了和尚,就只能伴着清灯黄卷,消沉乏味地度过一生,其实邯只是一种“枯柴禅”,佛教并不是僵硬的说教,而是活活泼泼的学问。弘一大师出家前是艺术家,出家后,他仍然作曲、写书法,虽然他的艺术风格有所变化。但他的艺术才华却与戒律相得益彰,佛法的真谛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在他的笔下流出的是佛法的精髓,表达的是如威猛狮子般的沙门风貌和极其坚固的道心。因此,在佛教艺术园地中,出家二众成为灵魂与核心。
  2.在家二众
  在佛教中,在家二众是常驻三宝的外围和基础。他们像寺庙坚不可摧的围墙,环绕并护持着佛法,其中的佛教艺术家不胜枚举。无论是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戏剧史乃至其他艺术领域,著名的佛缘人才如汪洋大海,比比皆是。更有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信众,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历史长卷。
  3.强大的第三军团
  中国是个大国,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汉族又是一个没有统一宗教信仰的民族。而佛教又是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是构成绵延不断灿烂辉煌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它在中国无所不在。故,在佛教四众的外围?又形成没有信仰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众多研究者以及民间从事佛教艺术活动的人群(如各工艺美术厂的工匠们),这个队伍相当庞大。
  (二)哲学与宗教的距离
  不知为什么,在中国把宗教归人哲学领域,大概认为宗教就是信仰,信仰嘛,就应属于意识形态,就得分唯心,唯物;也有说宗教就是迷信的。有数本哲学大词典都援引了一位神学家的话: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才信仰。这就成了哲学家的口实,佛教也糊里糊涂地被列入其中。多识活佛说:“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如果把‘宗教’理解为纯粹的信仰组织,或者信仰文化,就不能包括佛教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汉语‘宗教’一词,从佛教的‘教门’和‘宗门’而来。佛教称·圣教’,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说佛教是哲学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佛教中包涵着哲学,但是,佛教不全是哲学,哲学仅是佛学中的一部分。如前所言,佛教理论包括“五明”,其中有高度的思辨哲学,但思辨哲学不等于整个的“五明”。有人说,佛教是唯心主义;有人说,佛教是封建迷信;有人说,佛教戒律森严,根本就没有审美,更不可能有什么美学……不一而足。这就像一位医生,没有走进医院,就想操刀动手术一样;又像一个人站在大学门外,要参加生物系的实验课一样。哲学提倡实践,不过,当一些哲学家大谈佛学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呜呼悲哉!哲学与宗教的距离能否逾越,真是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三)感受,不可说不可说境界
  “不可说”是佛教的专用语,又作不可言、不说。其意思是佛教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会,去感悟;通过实践去证实和体察,是直觉的,仅用言语是说不清楚的。{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八虚空藏菩萨品、《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等,均以“第一义,毕竟空,故不可说”而来形容佛法。佛法是行(实践)的,不是说的,在实践中体悟?在实践中觉受。用一句名言说:不吃梨子,就不会知道梨子的滋味。禅宗也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哲学家都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没有几位哲学家会皈依佛门,实修佛法。
  (四)信仰与学术
  有很多佛学家才富五车,博古晓今,但是他可能不会理解一个佛教徒的内心世界。有这样一个实例:1999年,西安一个寺庙计划创作制造大型壁画,实行全国招标。凋动国内一流专家,云集探讨。在众多的方案中,最后人选的既不是一流专家的作品,也不是国内外闻名的大画家,而是一位居土画家的草图。住持和尚对此有独特的见解,他说:“画佛教壁画,需要有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否则,就不能感动信众。”
  壁画如此,其他佛教艺术亦然。如果研究宗教艺术,信仰加学术是最上乘的;次者,有信仰而学术略差。则可通过提高而达到目的;再次,是有学术而无信仰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客观地冷眼观察宗教,那些“不可说”境界?那些佛光万道、天花如雨、七宝池、八功德水的景象,那些常乐我净、大般涅盘字乐五分的体验,对于他们可能是比较陌生的。
  (五)以凡转圣的末法倾向
  释迦牟尼佛弘法时,曾为波斯匿王所做十梦圆梦。他说:从我成道初转法轮起500年间。为正法时期,这时佛教兴盛,其特征是有教(佛陀的教诲)、有行(人们注重修行)、有证(能证阿罗汉等果位)。再往后l 000年,为像法时期,与正法时期相像,但有教?无行而无证,这是佛教的持续时期。再往后lo 000年间,为末法时期,此时之众生刚愎难调,社会混乱,此时之佛教将逐渐衰微,有教,无行,无证。真正修行正果者极为罕见,而众生则以放纵自己为乐事。佛陀又说:大王啊!你梦中十事即预示末法时期的一些现象:一者梦三口大锅两边之锅蒸气缠绕,中间锅空,预示后人将不供给贫穷亲友乡里;亦不救助老者,凡相交往必有所求,互得利益;二者,马口及尻均食草者,后世大臣官吏,前口吞食国家俸禄,后口吞食民脂民膏,损公肥己;三者,大树生花者,后世之人未老先衰者多,年未满三十头当生白发……七者,王见母牛吃犊子之奶者,后世之母亲为钱财将会教唆自己的女儿去卖YIN……十者,溪水赤红者,后世之人贪欲过重,故而战事不断,人民血流成河。总之,世尊预言了末法时期种种污秽现象。时至今日?似乎已经到了末法时期。佛教本以“普度众生”为信仰,驻世僧团和僧人也以救度众生脱离浊世苦海、超凡脱俗为使命。但是,有些出家人或自谓信佛者,却禁不住世俗的诱惑,或私取僧财挥霍、破戒、退道;或给出家人送不如法的东西,拉人下水。另外,社会的通俗文化,如:流行歌曲、影视传媒、网络,乃至报纸书刊,其中情色、仇杀、抢劫、绑架等信息,如潮水般涌人寺庙,使清净之地不清净。在个别的地方,“度众生”的人,反而被“众生度”。有人还说这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本指顺众生的佛性,因势利导向善,而不是顺随众生去造恶业。故,末法时期的以凡转圣的倾向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在佛教艺术的发展中加以引导。
  二、近现代出版物分析
  近现代佛教艺术作品及论著不胜枚举,作者情况如上分析,现将出版物简略加以分析。
  (一)善知识的研究成果
  此处所指之善知识并不专指信奉佛教的修行人,而泛指具备善心善念、学识广博的学者,其中包括佛教四众。他们往往呕心沥血,奋斗多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为名利,不图享受,一心钻研学问;弘扬佛教文化。所著之书有论、有证,也有自己的体悟,不但读起来饶有趣味,而且,具有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有的人为此。真的身心疲惫,形体赢瘦,但是,他们的确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这类出版物有如下几种:
  1.普及式
  注解佛经和白话佛经:凡学佛或对佛教感兴趣的人,都会读此类读物。近年出版的白话佛经系列。多有详细的注解,使我等凡夫有缘读懂“甚深微妙”的佛法经典。(见彩色插页第4页0—3)
  2.集成式
  以客观的态度,搜集整理史料,或作简介,或加评述,提供给人们以充分翔实的数据集成。这种著作数量很大,有文有画,尤以敦煌、云冈、龙门,大足等处出版的有关石窟壁画、雕塑的资料为多,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研究成果。这种著作数量很大,给读者提供了视觉、知识和心灵的“大餐”。
  3.图说式
  近年出现的新事物,以手画图画或电脑制作图画,深入浅出地诠释佛经、教典。对普及佛教文化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见彩色插页第4页0—4)
  (二)摘星式的编纂
  此类著作搜集了一部分佛教数据,加以稀释,然后加入大量自己的想象和发挥。
  (三)门外说教,或戏说佛教
  此类作者好像站在庙门外的旅游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口才和想象;把严肃的学问和历史当作调侃的题材,在“游戏人生”中漫游。
  (四)邪说悖论
  曾有名人指出: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是荒谬。所谓邪说即指此也。另有极少数人,迷失了学术研究的方向,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佛教,说了一些伤害佛教信众的话。比如说大乘是“既可吃喝玩乐,又不妨碍将来成佛”;说大悲心是“悲多乐少的悲叹”、“悲伤情绪已成为重要的内容”,云云,这与佛教教义是不相符的。
  三、佛教艺术价值观
  佛教艺术有价值吗?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佛教艺术的价值在哪里,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尽的了。自古至今,保留下来的文物不计其数,艺术珍品比比皆是,其中多数是与宗教有关的。佛教传人中国2000年,在中国的几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故留下的艺术品也最多。这点是大家公认的。从新疆到东海岸,仅就石窟壁画而言,就不计其数。如果加上藏传和南传佛教的艺术品和文物、建筑,寺塔、佛经、口传故事等,真是不可胜数。不过,关键并不是对这些摆在眼前的艺术财富的认识,而是对不可估量的无形财富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国佛教界就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律条:凡是在家人和佛工、画匠的作品一律不得署名,以免有人磕头跪拜寸折了福气、折了寿。据说,人们只能去拜佛菩萨,不能拜一个画匠的署名。众生平等,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却不是这样认识的。一位居士捐了拾元钱。他的芳名可能被刻在石碑上,但一位画家、画工创造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却无任何记载,更谈不上“功德芳名”了。过去,我国还没有知识产权,川门无声地忍受了。现在的情况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主要的问题不是—个、两个,而是—个大的整体,比如分不清艺术家和工匠的功用,不知什么是“创作”,不懂或不想懂什么是“知识产权”……主要是缺乏文化知识造成的。
  思考题:
  1.试说明佛教艺术的功能。
  2.你对当前佛教出版物的感受。清推荐一本善知识的著作,并说明好在哪里。
  3.你对佛教艺术研究感兴趣吗?为什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所以一定要觉悟生死可怕、轮回可怕。佛告诉我们,不但是言语、动作造业,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造业。你起个不善的心,贪嗔痴慢的心,果报就非常严重!六道轮回是从哪儿来的?是你自私自利的念头变现出来的。你只要有这一念,轮回境界就现前。从佛法来说,你如果没有这个习性,你就没有六道轮回。人生苦短,一转眼就过去,你要是贪图荣华富贵,不肯忍受这几十年的苦,那好了,你往后是长劫轮回,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佛经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之后一定要珍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