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式画卷设计者沈伟 :创意灵感来源禅宗


2014/9/8    热度:450   

  奥运开幕式《画卷》以舞蹈、绘画、山水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开场方式,不仅征服了现场10万观众,同时也征服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从此,画卷的设计者沈伟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人物,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探寻这位荣获美国 “天才奖”的华人怎么想出这么“天才”的创意的。

  “开幕式画卷就是我的创意。虽然表演只有短短6分钟时间,但我们排练却花了整整一年。”沈伟说。画卷创意灵感来自佛教禅宗,所展现的中国形象与许多人此前想象的完全不同。观众从未想到奥运会能以如此优美简明的表演开幕,但这个设想更有中国味。这位出生于湘剧世家、5岁学习国画、9岁学习戏剧6年、后转学舞蹈并赴美国深造的著名舞蹈家并不是第一次在编剧中借鉴佛教元素,早在2000年,定居纽约的他推出了《声唏》、《天梯》两部舞作。在《声唏》中,舞台背景是一幅硕大的八大山人画作,配乐中明显有藏传佛教的天籁之声。这样的作品让西方人和东方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沈伟

  沈伟在开幕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这种做法在全世界都没有人做,包括现在也没有。”他的每一个新作品问世都会引起世界各地舞蹈界的关注,观众追随着他的足迹,各国的国际艺术节反复地将他的名字列为座上宾。肯尼迪中心负责舞蹈和国际演出的经理艾丽西亚•亚 当斯说:他从画家的角度出发,以独特的方式调动所有舞者,他的舞蹈吸收了西方的精华并将东方文化融合其中,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言。
  
  要让中国展现于世界面前的形象既根植于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而且它必须要能被大多数人看懂。“我们的表演怎么体现这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呢?”沈伟说,仍然是要表现中国文化,这个表演传统文化元素很多,画轴打开的时候,用中国文人的水墨、山水画,用的是黑色的,不用彩色的。画了这片山和土,表现人与自然…… 沈伟认为自己的设计之所以被选入奥运会开幕式是因为他的舞蹈可以与观众沟通,不论对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如何。


开幕式中的山水画

  除了山水画卷,他设计的动作也是来自传统文化:“我的舞步和身躯动作的灵感来自于东方的舞蹈传统,来源于中国的戏剧、杂技和武术。”沈伟说。在美国时,他用一种颇具想象力的方式探寻了自己的中国根。比如说,在一些舞蹈表演中,他要求舞者要运用自己的“内力”——这是中国传统太极拳的基础。评论家将沈伟用中国元素开创西方艺术新视野的现象称为舞蹈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沈伟对祖国和对父母有着一颗可贵的孝心。在多次接受采访时他都表示:“我希望能为祖国做一点我能做的。”“能为祖国做点事我感到很骄傲。”而且在开幕式结束后,沈伟第一时间向父母报喜,他说:“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这次开幕式让世界目睹了中国的风采,我也把它作为一份珍贵礼物送给我的父母。”


舞者正在表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修行,在念佛或者念经、念咒时,不要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做到如理如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如理如法,如理指的是要遵循大慈普渡、真实平等之佛理;如法指的是能够正确的理解佛经,按照佛经正确的修行。 如理如法,二者不能相违背,应当一致。 我们念佛或者念经、念咒,不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念经念咒,这样就违背了佛理。 学佛修行,应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所以呢,念佛念经念咒要发心为所有一切众生而念,愿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凭借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得以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才是正确学佛修行,也就是符合了大慈普渡之佛理。 真实平等,是让我们不要再去执著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虚妄、无常、生灭的事物,全心投入到学佛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中去,这样就做到了真实平等。 心不执著于虚妄、心不执著于生灭、心不执著于无常,这样的心就是真实心。 心不再随着生灭而生灭,就是不生不灭。 因此,如理如法的修行最重要。 违背佛理,追求念佛念经念咒的数量的多少,都不是正确的学佛修行,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