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雕塑的艺术走向


2014/9/8    热度:581   

  漫谈中国雕塑的艺术走向

  张弢 黄沧粟

  摘要: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岩洞石刻,经历了浮雕、仿真雕塑及西方现代雕塑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上海艺博会近年展示的作品表现了当代雕塑的最高水平和多种艺术特色,暗示了中国雕塑的艺术走向。

  关键词:雕塑艺博会艺术走向

  Abstracts: T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rave and chisel in carve is first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reated its centuries-old in China and the examples.Then told the latter-day and modern carve ate. At last it accounts for that the elaborate work of modern sculptors made modern carve art

  Keywords: carve; art; artist and market

  在我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洞穴雕刻。原始的岩壁雕刻,充分体现出这一时期的雕塑特点,雕刻手法大多表现为浮雕形式。由浮雕过渡到仿真雕塑历经漫长历史时期,在我国战国后期至秦代,也是仿真雕塑取得长足进步、艺术手法精美高超、影响深远的重要时期。秦陵兵马俑,无论是武士雕塑还是文官雕塑,阵容整齐,规模庞大,成千上万的人物雕塑刻画逼真,各种形态和造型变化千姿百态,表情惟妙惟肖,其雕塑规模之大,是世界八大艺术宝库之一。应该这样说,对秦代兵马俑的雕塑艺术的审美,我们今天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总之,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中国早期仿真雕塑占有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中国雕塑艺术一直在缓慢发展着,影响较大的是佛教造像艺术,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可以把中国雕塑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归纳为萌芽时期的原始雕塑,发展时期的秦汉雕塑,繁荣时期的唐代雕塑,完美时期的宋代雕塑,到后来的元、明、清几代,由于战乱不断,雕塑艺术逐渐缓慢地衰退。时光流逝,直至民国时期到近代的雕塑。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传统雕塑被西方的雕塑所冲击,仿真雕塑(如石膏像)进入中国艺术领域,并投入国立艺术院校的绘画教学当中,以及人体模特和人体雕塑在美术刊物、美术展览中经常出现。在近百年里的雕塑历史里,西方雕塑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在近代,西风东渐后中国雕塑艺术在传统中创新,又有新的发展。

  上海艺术博览会是中国艺术界每年必举艺术盛会之一。2004年“艺博会”的作品颇多,规模空前,已经成为一个阵容庞大、实力强劲的艺术群体。其中,以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凯撒的《大拇指》(1963年作)、中国雕塑家严友人的《生命柱》、中国台湾著名雕塑家杨英风的《凤凰来仪》、阿曼的《吟游诗人》等颇为引人瞩目。这些艺术家的雕塑作品,都是非常有代表性,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美术作品内涵发展趋势与导向。

  在参展雕塑作品中,最突出而有影响的应该说是法国雕塑家凯撒的《大拇指》,该作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蜚声海内外,在国际艺术界以及对我国几代艺术家都有很大影响。该作品是他在创作过程中,偶然间来了灵感,用右手往泥塑上一按,一个凹凸的手指印深深地“刻”在泥中。手指纹印,竖立起的大拇指,看上去是那么的有力、有精神,一种人的精神象征。在艺术语言中,人的手可以传达人类的第二表情,以表达艺术的内在心灵及艺术语言,在这之后,他又对“大拇指”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处理,最后把它放大成一万倍,大约5至6m的雕塑,可以说把人的手指放大到如此的“巨手”,在中外的雕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上,以超思维的前卫思想方式的出现。因为在人的日常生活里,人不可能见到如此大的“拇指”,这突如其来的“巨物”显现在你的眼前,一种宇宙观的博大胸怀、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吸引着你去观看他的雕塑作品,理解雕塑内在的含义,更多的是留出了想象空间。这幅作品另一成功之处是艺术表现力,他用“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对作品进行加工处理,制作中没有附带和陪衬的物品,而用了浅黄色的混合色调吻合在雕塑里面,并不是白色或灰色的泥塑。这是有血有肉的人的雕塑,是光明与希望的雕塑,更带着人类生命力的比喻和象征,该作品在线条处理上也是成功的,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功底,画面写实又夸张,充满着人的生命力。而更体现了凯撒作为一代雕塑家,敢于创新、锐意开拓的精神。

  在“艺博会”中另有一件雕塑作品同样引人入胜,并受到了艺术界同行们的赞叹。它就是中国雕塑家严友人的作品《生命柱》。严先生是国内的一位雕塑艺术家,他的许多作品一直都在多方面感染和影响着艺术界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生命柱》这一优秀的雕塑艺术是真正能传播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能给予人们带来力量、带来生命的感悟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正因为作品的强劲的艺术表现力,使其当即被观赏者看中,竟以一百余万元买下。《生命柱》使我把它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弗罗格纳公园的雕塑联系在一起,想到了挪威雕塑家维格兰创作的巨型石雕《生命柱》,两位作者横跨东西方文化,恰恰创作的题材同样是《生命柱》,但他们之间创作的思想含义其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大不相同。挪威雕塑家维格兰的《生命柱》是雕刻在石柱上,用石料雕刻而成,高17m,作品中雕刻了121位男女老幼人体,每个人物动态刻画得非常生动,惟妙惟肖。它表现了人类的成长、衰老、绝望与希望、倾轧与互助等多种复杂心理以及矛盾与冲突,作品深刻揭示了各种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中国雕塑家严友人的《生命柱》,雕塑用材是青铜,材质与维格兰的作品完全不同,高仅3m,只有维格兰雕塑作品的六分之一。严友人在作品中只用了5个人物,雕塑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部分,上部为一个手托初生婴儿的母亲;中部增加了最具动感的男性人体,增强了体积感与力量感,其作品的含义是以浑厚、粗犷的男性肌体以强劲与雄健传达着奋斗、挫折、救助、关爱等精神力量,并支撑起上部的女性人体,下部是跪姿的男女人体,支配着中上部。在上下力量的均衡下,整座雕塑完整协调统一,增加了透视感以及艺术效果。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从观赏角度来分析,作者对雕塑的四度空间把握是完善的、完整的。作者强调了艺术的夸张,强化了雕塑前后观赏的效果,所以,又采用了圆雕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形式感的完美把握是该作品最大成功所在。更重要的是作品的雕塑语言,从写实性转换成了象征性,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它突出了生命这一主题,扩大了整件作品的内涵。

  在这次展会上,还有我国台湾著名雕塑家杨英风的作品《凤凰来仪》。杨在5年前已去世,留给我们的这件作品是他永远的艺术绝唱。杨英风在十多年前曾为北京亚运村创作过不锈钢大型雕塑《凤凌霄汉》(1990年作),现陈列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杨英风的雕塑艺术走过了他60年的艺术生涯,他吸收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加以创意,创作出来的作品都非常有新意,而且,艺术创作思想非常前卫,这对于现代雕塑工作者来说值得研讨和借鉴。杨英风先生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发现不锈钢性真质坚,有现代气息,新颖、明快、生动,既贴近科技时代的精纯,又能隐现明澈、纯净的精美神韵,充满现代的旋律感。因此,他酷爱不锈钢艺术,其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创作精神,体现了一个艺术家执著的本性。他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了大量的不锈钢景观雕塑,许多作品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凤凰来仪》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整件雕塑高达3.2m,宽3.15m,在不锈钢雕塑中属于中型雕塑。作品中的凤凰,在造型上,采用了非常单纯的、简洁的线条,三角形构图姿态加上曲线,散发着多条凤尾发亮的光点,使艺术单纯化、简洁化构思统一。凤凰昂首回眸而立,悠然展翅,飞扬自在,又具优雅风华,流畅的立体线条使其极具动感,再加上不锈钢材料创作上的优势,使作品显示其高雅的基调,把凤凰的纯洁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中国的雕塑艺术和艺术走向,在经历了原始雕塑、古代雕塑、近代雕塑和现代雕塑的一脉相连中,雕塑艺术仍在发展中求进步、求创新。在近一百年的历史里,雕塑艺术经受西方文化与西方艺术的撞击和互补,现代雕塑艺术在题材和内容上更加丰富了,既吸收了西方艺术的优点,又仍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收获是巨大的。在近几年的雕塑展览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雕塑在迅速地发展,上升势头强劲,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而“艺博会”中大型雕塑作品的出现,给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画种的艺术家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的用武之地。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雕塑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种流派和多元艺术风格的交相辉映中,正如那高高飞起的凤凰,再生于艺术之火,迎来世人瞩目的灿烂与辉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要忏除业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障?乱心是业障,妄想是业障,烦恼是业障,忧虑是业障,牵挂是业障……如果心上没有这些,业障就统统消除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