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游戏于人间的维摩诘


2014/9/8    热度:423   

  《维摩诘经变》是很能反映中国文人阶层精神面貌的壁画,如魏晋时期顾恺之所绘“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的维摩诘画像,代表了当时以“清谈”、“思辨”为时髦的玄学名士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而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和盛唐第103窟的《维摩诘经变》,则反映了一批乐观自信、潇洒随意的大唐帝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大约绘制于天宝年间的第103窟东壁的《维摩诘经变》,其构图和内容与第220窟大致相同,但内容更为丰富,且色彩保存更好,人物形象更清晰。

  在第103窟东壁门南,绘“维摩示疾”,即维摩诘故意装病让人来看望,借此和人辩论说法。图中维摩诘手握羽扇坐于胡床上,探身向前,扬眉启唇,目光炯炯有神,已经完全脱离了“清羸示病之容”,变得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也不再是“隐几忘言之状”,而是倾身凭几,滔滔雄辩,显示出非常的乐观自信。

  “维摩示疾”的上方,绘许多须弥宝座从天空飘下来,这是“借座灯王”,即维摩诘在舍利弗面前展现神通力,请东方须弥灯王送来“三万二千狮子座”,而舍利弗等弟子因道行低,下跪请须弥灯王帮助他们升上高座。

  维摩诘帐前与东壁门北文殊座前,分别各绘一天女和一比丘,这是表现维摩诘属下的天女戏弄舍利弗的场面,即“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自化如舍利弗”。

  “维摩示疾”的下方,绘“诸王子问疾”,图中10个装束打扮各异的人物,实际上是来唐朝贡的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领和外国使臣的写照。这些人物前来维摩处问疾,一是借此抬高维摩诘的地位,二是烘托维摩和文殊辩论的激烈场面。

  东壁门北,与“维摩示疾”相对称之处,绘“文殊问疾”。文殊在众菩萨、弟子和天人的簇拥中,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右手握如意,左手伸出二指,这是表现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默然不言。文殊于是认输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文殊伸出的二指,就是表示“不二法门”,据说这是佛教独一无二的修佛法门,是《维摩诘经》的主旨,所以这场辩论至关重要。维摩诘机智地以沉默来回应文殊的提问,赢了。

  “文殊问疾”的下方,绘“国王大臣问疾”,画一广额丰颐、浓眉大眼、隆鼻美髯的中年汉族皇帝,在群臣侍从的簇拥下,头戴冕旒,身着衮服,踌躇满志,挺腹阔步。

  在其他洞窟壁画中,“文殊问疾”的前方,绘一菩萨将从香积世界请来的一钵香饭倒在地上,众人闻到香味皆饱。这是维摩诘在文殊等人面前展现的神通力。

  第103窟东壁靠近墙脚的位置,还绘维摩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YIN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力其志”、“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等“通达方便”的内容。但这部分壁画接近地面,已严重漫漶。不过,在中唐第159窟东壁北侧下部绘维摩诘在赌场的情景:四人围几赌博,维摩诘坐在左侧观看;中间一赌棍穿蓝色衣服,双手叉腰,满脸凶相;右侧一赌棍身穿灰色衣服,正举手掷骰,神情惶恐,生怕掷输了。又晚唐第12窟东壁门北绘一学堂,维摩诘手持羽扇正和老师在交谈,两侧厢房内学生们正在朗朗读书。又如晚唐第9窟北壁绘有一妓院,绘有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或迎客,或陪酒,而有几个男人或进院,或围桌喝酒,而维摩诘正进入院内。又如晚唐第12窟东壁门北绘一酒店,内有数人,围桌对坐;桌上置酒瓶、酒碗,维摩诘立于桌前,手摇麈尾,正高谈阔论。

  正是这样一个潇洒游戏于人间的维摩诘居士,却是中国文人们引以为荣的榜样、楷模、偶像。魏晋时期,玄学与释门相攀附,名士颂《维摩》,高僧读《老》、《庄》;诗人谢灵运,生前要求死后将自己美须“施为南海祇洹寺维摩诘须”;顾恺之所画“清羸示病之容”更是传为千古。到了唐代,唐太宗曾视玄奘为大唐的维摩诘,还设法逼玄奘还俗,但被玄奘婉言谢绝;诗人李白自诩为维摩诘的转世;杜甫则把自己比作东晋清谈名士许询,渴望和名僧支遁一起探讨《维摩诘经》;王维更是干脆,名维,字摩诘;此外,吴道子、王维、阎立本、杨庭光、卢楞伽、杨慧之等人皆绘塑过维摩诘像。

  唐代文人之崇拜维摩诘,他们是一批依靠自身的政能与文才,步入政界和文坛的庶族文人。要求在政治上施展报国才能,生活上追求自由与适意。如李白叫高力士脱靴,叫杨国忠磨墨,与维摩诘装病让众人探视的情况颇有些类似。特别是维摩与释迦的大体并列的地位,更是反映了唐代文人不安分的思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道人“以苦为师”,苦一点好!苦一点,对这世界没有留恋;太富足、太乐,不好,对这世界起贪心,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求往生也求不成。只要勉强能过得去,不要跟人争,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避风雨,足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个人是第一有福报,真有福报。有一类众生虽然种善根,他也老实念佛,也专心念佛,认真地修净土,而且作大福田,他也肯布施;对于佛教的事情,大众公益这个慈善事业出钱出力。他的毛病出在哪里?“取相分别”、“情执深重”。取相是着相,着相分别,这是属于所知障。“情执深重”,这是属于烦恼障,就是感情太重了,世间恩爱放不下,这个也是麻烦大。受了这个牵累,他是很想求往生,结果是去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