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


2014/9/8    热度:4843   

  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
  序 言
  在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开始大规模传入西藏地区。这一时期,松赞干布不仅统一了西藏,并且创制了藏文。西藏与唐朝乃至其他地区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了互动与联系,因此也提供了佛教大规模传入与发展的基础。
  藏传佛教来自两个源流,分别从印度与内地传入西藏。这可从松赞干布的两位王妃,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与唐朝的文成公主的婚姻关系上看出缘由。这两位公主分别从故乡带了佛像来到西藏。
  当赤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到达西藏后,佛教的寺院开始兴建,相传这些寺庙是为了制伏西藏的鬼怪所建立的。传说精通星算、风水的文成公主,观察西藏的地形宛若罗刹魔女仰卧的形状,因此决定建立十二大寺来镇压罗刹女和其他鬼怪。
  当时在西藏中部建立的四座大寺,称为“四如寺”,此外又有“四压胜寺”及“四再压胜寺”。这十二座寺庙,除了昌珠寺之外,大多已不复存在。松赞干布时期建立的著名寺庙还有大昭寺、小昭寺等,藏传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布达拉宫也于此时建立。
  这个时期的寺庙并无僧人,仅在庙中供奉佛像。一直到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士入藏,建立桑耶寺后,才有了第一座具有出家僧人、学经组织的寺院。
  西藏最早的佛塔,相传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黄金宝塔,安放于桑耶寺周边绿、黑、白、红四塔中的白塔内部。西藏佛塔的类型大约可分成八种。在西藏前弘期的佛教建筑中,一般面积不大,多为土、石、木结构。进入后弘期,即朗达玛灭佛(公元841年)之后,佛教再度复兴,佛教建筑随着众多教派的出现而蓬勃发展,加宁玛派的敏珠林寺、萨迦派的萨迦寺、噶举派的止贡寺、恪鲁派的甘丹寺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从文成公主入藏,将内地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西藏与内地一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传说藏密的始祖莲花生大士,曾经从师吉祥师子学习大圆满的教法,而吉详师子则是来自内地的禅师,时常化现于五台山。
  本书详细介绍了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藏传佛敦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西藏著名的寺院与佛塔及内地著名的藏式佛塔,可以帮助读者完整了解藏传佛教、沸塔及其历史源流。
  第一篇西藏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雪域西藏
  西藏的地理环境
  西藏(梵名Bhota,藏名Bod,Bod-yul,Gans-can—yul),又称吐蕃、土蕃、土伯特、西番、乌斯藏、雪有国、雪谷国、赤面等,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东接四川、云南二省,西邻拉达卡(Ladak),北接新疆、青海二省,南邻缅甸、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及印度。地势高峻,气候严寒。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面积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一十多万,百分之九十是藏族。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全境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
  西藏地形非常特殊,大致可分为藏北高原、藏东高山峡谷、藏南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地四区。在中国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是世界最高峰。
  西藏地貌以辽阔的高原为基础,大致上是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走势,海拔渐次从五千米以上降低到四千米左右;高原东南侧紧密排列着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有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而山峦起伏,高原辽阔正是西藏地形的特征。
  由于西藏多山,所以又被称之为“山的海洋”。唐古拉山绵延其北,喜马拉雅山耸峙其南,东有横断山脉,西有昆仑山,横亘于中部的是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
  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高而又最年轻的山系。“喜马拉雅山”一词来自梵文,“喜马”意为“雪”,“拉雅”意为“家乡”。它全长二千四百公里,宽约二百至三百公里,主脊山峰平均海拔达六千二百米。这里高峰林立,其中超过七千米的高峰有五十多座。这种巍峨高峰会合聚拢的现象,为世界山区非常罕见的。
  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的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珠穆朗玛”为“女神第三”的藏语音译。尼泊尔人称它“萨迦玛塔”,这是一个梵语复词:“萨迦”意为“天”,“玛塔”意为“山峰”,两个词合在一起便是“高达天庭的山峰”之意。十八世纪初,中国测量人员测定了它的位置,在把它载入一七一七年的清代《皇舆全览图》时,名为“朱母朗马阿林”。一九五二年,此峰正式命名为“珠穆朗玛峰”。
  西藏是全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其中太平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有金沙江和澜沧江;印度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以及察隅河、绒辖河、吉隆河和狮泉河等,其余为藏南和藏北内流水系。雅鲁藏布江是世界最高河流,南亚许多著名大河,如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此。
  西藏人则多以“康”、“卫”、“藏”三处来区分西藏地区。“康”,普通是指打箭炉以西,一直到拉萨附近的怛达拉山为界。南北则由云南的边界起,一直到廓罗的北界为止。“卫”,意译为中,就是一般所说的“前藏”,东西从怛达拉山,到岗巴拉山,大约不过十至二十日的路程。南北则由山南至拉萨以南的地名,一直到盆薄;“藏”就是普通所说的“后藏”,由岗巴拉以西,直到尼泊尔交界,藏人通称为“后藏”。
  西藏的气候
  由于西藏的独特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特殊的气候。很多人到西藏时,都会感到气喘、心跳加快、胸闷、头晕、失眠和消化不良,这都是西藏的高原气候所致。由于西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像“岛屿”一样耸立在大气海洋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是西藏高原气候的特征之一。
  西藏气候以高原气候为主,仅东南部分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而比较温暖湿润。全区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约摄氏零下三度至十二度,年平均降雨量约为六十至一千毫米不等。
  西藏从东南到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气候类型。全区可分为十个气候区。
  高原气候的特点是辐射强、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空气稀薄洁净、透明度好。藏北的极端最低温在零下二十度以下,整个西藏全年没有明显的夏季,最暖月平均气温在十八度以下,气候凉爽宜人。降雨量从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少,雨季多集中在六至九月。
  西藏的湖泊
  西藏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境内大小湖泊共有一千五百多个,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色林错、羊卓雍错等。“错”即藏语湖泊之意。湖泊总面积二万四千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无云晴空的覆盖和鹅黄泛绿的牧草包围之中,大大小小的湖泊,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
  西藏一些较大的湖泊往往有岛屿分布,其中以羌塘草原西部班公湖中的鸟岛最著名。
  西藏许多著名湖泊都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藏北的纳木错、普兰的玛旁雍错、距拉萨一百七十多公里的羊卓雍错,被藏民推崇为西藏的三大圣湖。其中,纳木错海拔四千七百一十八米,面积一千九百二十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湖泊,比南美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还高九百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泊。羊卓雍错以风景秀丽而著称。
  西藏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下,也孕育出风格独特的藏传佛教。
  西藏祖先起源的传说
  西藏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藏人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是观世音菩萨所化现的猴子与罗刹女所生下的后代。
  在西藏著名的史书《西藏王臣护法记》、《红史》中,都记载着类似的传说:
  传说在雪域大地生起之初,西藏地方并没有人类,而是充满了各种非人的精灵。这时,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看着这一处天神的花园,生起了无尽的悲悯心,而命观世音菩萨前往祈请释迦牟尼佛,为雪域吐番的众生转动法轮。
  释迦牟尼佛微笑着告诉观世音菩萨:“雪域的这些有情众生,是很难调伏的,现在我还没有因缘来教化他们,但是将来,会由一个像你一般的菩萨来教化他们。”
  于是观世音菩萨立即返回西方极乐世界,将释迦牟尼佛的训示禀告阿弥陀佛。于是阿弥陀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你应当用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等菩萨的四摄法门,来教导雪域凶顽的众生有情,并引导他们来到极乐世界。”
  于是观世音菩萨,就邀请文殊菩萨与普贤金刚手菩萨,来到娑婆世界的南赡部洲,雪域西藏的拉萨河谷平原,他们各站立在一座孤山之上,面朝北方观看,思维引导雪域有情众生的方法。经过日夜地观察,他们看到的是雪域吐蕃乃是南赡部洲的大地当中,目前情况最坏的一个地方,因为佛陀既未曾到过,而佛语的光明也未曾照到。整个雪域没有佛法,众生也还无法成为教化的对象,充满了无边的黑暗。
  当时,广大的西藏疆域,吐蕃上部阿里的三个地方,被雪山和石山所包围,像一座水池一般,被鹿、石羊等野兽占据;吐蕃中部卫藏的三个地方,山崖和草地紧接,像一条水渠,被猴子和罗刹岩魔女占据;吐蕃下部的多康三个地方,满是草滩和森林,像一块平整的田地,被大象和飞禽占据,既没有人类,也还不到教化的时机。
  这三位菩萨用慧眼观察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心中充满了悲悯,也就商定最初由观自在菩萨安住在西藏作调伏教化的事业。观世音菩萨所安住而加持过的山,即是红山,后来藏王松赞干布在此山建立了布达拉宫,亦即第二座普陀山。
  观自在菩萨到了拉萨地区,他见到这地方虽然是如同地狱般的黑暗,但仍能变化出胜过帝释天王美丽的乐园那般的美丽景象。于是,菩萨身前就化现了一只名叫哈努曼陀罗的猴子力士。观世音菩萨就授给他不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等根本五戒,并教导他修持不净观的禅法,派遣他安住吐蕃。这只猴子到了雪域吐蕃中部的一座大山崖底下修习禅定。
  这时有一位罗刹岩魔女,每天都来到这只神猴身前,极尽挑逗之态。这罗刹女在七天之中,以岩魔女的形象出现在神猴面前,第八天则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妇人,但是神猴却丝毫不动心。在不能如愿的情况下,这个罗刹女甚至表现出要自杀的模样。
  猴子感到不忍,但又不愿违犯戒律,于是前往观世音菩萨处,报告了原由。由观世音菩萨和度母加持指示后,这猴子才与罗刹女结合。
  罗刹女在怀胎十个月后,生下六个由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轮回中投生而来的儿子,他们具有六道众生不同的习性。这些小孩爱食生肉、喜饮热血,所以他们的父亲就将他们送到树林中的猴群里,与众母猴子们为伴。过了一年,与他们相类似的小儿已繁衍到四百个。
  这些小孩子中,父亲的血统占主要成分的,具有信仰和智慧,慈悲勤奋,信奉教法和善业,所以对这些具有大智慧的后裔称为“菩萨聪慧之种”;母亲的血统占主要成分的,爱食肉饮血,不能虔敬信仰,轻浮好动,不顾别人,这些称为“赭面食肉之种”。
  为了繁衍这些后代,观世音菩萨在雪域吐蕃各地抛下五谷、黄金及各种珍宝,为之加持。由于得到这些享用,变化成人类的越来越多,又因为争夺谷物产生不和,人类分成四个部落,即塞、穆、东、冬四个族姓,吐蕃人大多数都由这四大族姓分化而来。
  西藏最早的国王
  在史书《汉藏史集》中,记载着西藏最早的藏王传说。
  传说西藏的第一个王子,是印度众敬王的后裔百军王的儿子。这位王子的相貌异于常人,有往下深陷的眼窝,翠绿色的眉毛,口中旋绕着像海螺般的牙齿,手指如轮支一般的连在一起。他的父王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凶兆,便下令要杀了他。
  大臣们不忍心,偷偷就把王子放在一个铜箱子里,抛入恒河之中。这个箱子被广严城地方的一对老夫妻捡到,他们打开箱子,看见王子,非常欢喜,就把王子教养成人。
  王子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来历,就遁人雪山之中,来到了拉日江脱神山的顶上,他举目远眺,看见雅陇地区犹如天界般的快乐功德,又看见了雪域吐蕃中部的雅尔莫那细地方的神山雅拉香波雪山,就像圆满的明月般洁白美丽,于是就前往此处。王子来到了贡布神山的山顶上,沿着天梯下降,到了赞塘果细地方。
  这时有雅干拉色、托拉温布等十二名聪明少年,正在此处放牧牲畜,见到王子来到就问王子:“你是谁?”
  王子回答说:“赞普。”
  少年们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王子于是用手指头朝天上一指,少年们听不懂王子的话,感到十分惊奇,说:“这人是从天上来的赞普,可以当我们的王。”于是将他放在一个木头座位上,用肩颈将他抬回家中,因此得名为“涅赤赞普”,全意为看座之王,这就是吐蕃最早的国王。
  涅赤赞普王的王妃为朗姆姆,所生王子名叫牟赤赞普。牟赤赞普王的王妃为萨顶顶,所生王子名叫顶赤赞普。顶赤赞普王的王妃索圹圹,所生王子名叫索赤赞普。索赤赞普王的王妃为垛默默,所生王子名叫默赤赞普。默赤赞普王的王妃为达季·拉谟迦谟(白天女),所生王子名叫达赤赞普。达赤赞普王的王妃为舍季拉谟,所生王子名叫舍赤赞普。
  传说以上诸王,到临终前都是由会发出光明的“登天之绳”上升虚空,如彩虹一般而消逝了。因此,他们不曾留下遗骸,也都没有陵墓。以上诸王就是传说中的“天降七赤王”。
  舍赤赞普王的王妃萨准弄节,所生王子名叫止贡赞普王,止贡赞普王的王妃为鲁赤软梅江,二人生有三位王子。止贡赞普王与大臣诺昂发生争斗,结果被诺昂杀害。从这个时候开始,西藏才有了铠甲和刀剑,而且这是从玛康地方取来的,称为吐蕃古司刀剑。那时,诸王子从祖父的宝库中取出能自在飞行的白角宝牛,骑着宝牛逃到贡波地方。
  在这一段时期里,诺昂篡位掌握了王朝政事。不久王妃同一位传说为“雅拉香波山神”化身而来的人相好合,结果生下一个儿子,即为大臣汝勒解。他杀死了大臣诺昂而推举出二王子甲赤成为藏王。
  由于止贡赞普王割断了先王的“登天之绳”,从此藏王死后才有尸体遗留下来。后来他的尸体被装人大铜棺之中,用铁钉严密钉好后,抛人了贡波河。当铜棺随波逐流而下的时候,为长手摩竭鲨鱼精得到之后,供献给王妃,王妃暗藏在王库之中,后来又从库房中取出,安葬在青裕达圹平原修建的陵墓,这是西藏最初的一座陵墓。
  相传甲赤王子出生时,其母后对天发誓之时,空中忽然发出声音说:“你的这一位王子,将会胜过一切。”所以,又为甲赤王子起名为波德贡甲,其意为胜利之王。当甲赤王子的父王在位之时,象雄及勃律两地已经有了辛吉都苯的教法。到甲赤王在位时,拆除了原来的香波堡,改建了瑷瓦达孜宫。且有仲德和德乌教法的产生,并出现了名为“天苯辛波切”的天苯教。
  在汝勒解及他的儿子塔布峨迦两位大臣执事的时期,驯化了野牛,挖沟开渠,引水灌溉,开垦草原,耕作农事,并且开采冶炼出金、银、铜、铁等金属,修建桥梁等有利行人的事业。而止贡及甲赤两王的陵墓就修建在岩山和土山两处之上。
  甲赤王波德贡甲的王妃为绷圹芒娘,所生的王子名叫唉学勒。唉学勒王的王妃为牟仁扎玛纳,所生王子名叫得学勒。得学勒王的王妃为鲁门梅谟,所生王子名叫梯学勒。梯学勒王的王妃为姑默,所生王子名叫古汝勒。古汝勒王的王妃为措扪仗玛,所生王子名叫仲细勒。仲细勒王的王妃为扪布谟,所生的王子名叫衣学勒。以上诸王统称为“地上六勒王”。他们的陵墓都修建在岩山与草原交界处。
  其次,衣学勒王的王妃为牟江墨勒,所生王子名叫萨朗圣得。萨朗圣得王的王妃为措扪赤迦,所生王子名叫得梵朗兄赞。得梵朗兄赞王的王妃为舍领芒玛,所生王子名叫舍洛朗得。舍洛朗得王的王妃为鲁谟梅玛,所生王子名叫舍洛波得。舍洛彼得王的王妃为峨玛得谟措,所生的王子名叫得洛朗。得洛朗王的王妃为赤扪杰玛,所生的王子名叫得洛波。得洛波王的王妃为舍赞领杰,所生的王子名叫得嘉波。得嘉波王的王妃为扪准鲁贡所生的王子名叫得真赞。以上诸王统称为“八得王”。他们的陵墓都修建在大江的中流处。
  接着,得真赞王的王妃为利准芒玛杰,所生的王子名叫嘉多日隆赞。传说在嘉多日隆赞以前的诸王,全是以天神与龙族之女为王妃;因此,在这以前的诸位王妃死后都没有留下尸体,在这以后才开始与民间联姻。嘉多日隆赞王的王妃为峨玛得萨枳准江玛,所生的王子名叫赤赞。赤赞王的王妃为扪萨赤迦,所生王子名叫赤扎绷赞。赤扎绷赞王的王妃为扪萨鲁顶,所生的王子名叫赤脱杰赞,加上赤脱杰赞王,以上五王合称为“五赞王”。传说五赞王的陵墓,都建在琼隆额拉塘,陵墓为土堆,状如帐篷。
  以上王朝共计有二十七代。他们在位的时候,都是由仲德王族、德乌王族、苯波教徒三者来管理西藏的政事。
  第二章
  佛教传入西藏
  佛教开始传人西藏,大约是在公元四世纪左右。而正式成立于公元七世纪左右的,当时的西藏称为“吐蕃”。
  佛教传人西藏,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在公元七世纪中,原本就信奉佛教的吐蕃赞普(即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使佛教在藏地大为兴盛。
  公元八世纪,印度僧人寂护、莲花生大士等人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佛教。外来佛教在与西藏原有的苯教长期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西藏佛教。
  公元九世纪,藏王朗达玛禁止佛教流传,直到宋代初年,才有鲁梅等人到西康学习佛法,返回藏地,重集僧人,弘扬佛教。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纪,在藏王赤松德赞的弘扬下,西藏佛教又得以复兴。公元十三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的扶植,佛教在西藏更加兴盛。
  藏传佛教,正式成立于公元七世纪左右。十三世纪后逐渐流传于北印度、不丹、斯里兰卡、蒙古、尼泊尔、苏俄布里亚特与西伯利亚等地。
  西藏佛教在教义、教团组织及行仪上,都是源自印度的大乘佛教末期发展而来,有融合显、密二教的倾向,以修习因乘的显教进而修习果乘的密教为理想,也就是将显教视为密教的入门。在戒律上西藏传承说一切有部律,并发展出专属于密乘行人的戒律。
  藏传佛教的历史,一般分为前弘期与后弘期,这是以朗达玛王灭法为界,约七世纪中叶至九世纪前半为前弘期,十世纪至今为后弘期。
  西藏在佛教传人之前,早已存在一种古老的土著宗教——苯教。在古代藏族自然崇拜时期,起初把依助神坛和宗教器皿来从事原始宗教活动的巫师,通称作“苯”,后来“苯”便逐渐演变为人们所信仰的一种宗教。
  当时苯教可以说不仅普被民间、为广大藏人所信奉,而且在政治上极为活跃,可以左右赞普决策,影响军政大事,成为吐蕃地区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发展
  松赞干布提倡佛教
  西藏在佛教未传人之前,原本盛行苯教。七世纪中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与唐朝文成公主,因此传人印度、尼泊尔系佛教及汉地佛教,而使苯教势力受挫。当时松赞干布王以拉萨为中心,建立布达拉宫,并为二妃各立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佛像,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又遣贵族子弟留学印度,制作文字、文法,翻译佛典,佛教于是逐渐兴起。
  松赞干布采取武力兼并政策,向四邻大举用兵,首次统一了西藏高原,形成领域辽阔而强盛的吐蕃王朝,使西藏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当时松赞干布提出了“利济乡人”、“善用财食”、“效法上流”等系列观点及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措施。而这些可贵的经济思想的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便与传统的苯教观念开始产生距离,而为佛教的传人创造了客观条件。
  松赞干布对经济文化冠绝当时的唐朝,及在工艺技术上先进的尼泊尔,采取了主动联姻通好的策略。他先迎娶尼泊尔国王盎输伐摩之女赤尊公主,又迎娶唐室文成公主。盎输伐摩笃信佛法,而当时长安佛教亦处鼎盛之期,两位公主均携带佛像、法器、经典、僧人及各种工艺、农业、畜牧技术。尤其是文成公主,更是将佛教传入西藏的极为重要人物。
  此时,唐朝僧人也开始取道吐蕃而往印度朝圣,一条新的中外交流的通道正式形成。
  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
  文成公主入藏时,不仅带来大量的经典书籍、制造与工技著作、能治四百余种病的医方和医疗器械,以及农作物蔬菜种子等,还教会藏民耕翻土地,种植谷物,在河流上安装碾磨,粉碎青稞便于进食,以及建筑和酿酒等先进技艺。文成公主还和她的侍女一起,教藏族妇女纺织及刺绣技术。传说,藏族妇女所织的毯子和毡垫等,其法均传自于此。
  文成公主携带大批的中原文物入藏,并带了为数众多的中原人士定居西藏,对藏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按照汉地习俗,每年三节——即春节、中秋、端午,女方均得致赠礼品到男方,因此,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在物质上所获得的实质利益非常广大。
  文成公主的和亲,正代表内地文化进入吐蕃的起点,而且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包括赞普(藏王)本人换穿中土皇室服饰,并请内地文人典其表疏、遣酋豪子弟人唐国学习诗书,并由中土引进蚕种及造酒、碾、碾、纸、墨之工匠等。而文成公主本人也成为藏人最感亲切的历史人物,被广泛地传颂着。
  在西藏的民歌中,歌颂文成公主对藏地工艺与畜产的贡献:
  尊贵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
  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
  尊贵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
  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只如此,松赞干布自己也带头提倡向唐人学习。所谓的:“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也就是说,由松赞干布本人带头实行服装改革,从唐朝引进了丝织品,大为丰富了吐蕃服装的花色品种。这时,唐人的丝织品大量向西域和吐蕃涌来。
  松赞干布在位二十余年,政绩崇伟,人民安乐,使佛教获得了在西藏传播的基本条件。在此期间,松赞干布翻译佛经;并邀请印度古萨惹、尼泊尔人香达以及汉僧大天寿和尚等来藏;建立四茹四寺、四压胜寺、再四压胜寺等。但规模极小,又无常住僧人,建寺目的亦在于镇伏鬼怪,基本上仍类似苯教的传统观念。
  当时吐蕃文化基础薄弱,苯教信仰牢固,对佛教的接受程度还是很有限。因此,松赞干布时期除王室及部分贵族表示信仰外,广大百姓没有与佛教直接产生联系,对吐蕃地区社会生活还未能发挥重大影响,佛教与苯教间也没有产生明显的矛盾和斗争。
  西藏第一次禁佛运动
  公元704年,赤德祖赞即位,基于对整个政治形势的明智考虑,力求与唐朝亲善,七〇六年唐蕃第一次划界合盟,次年又迎娶唐朝的金城公主。七一〇年金城公主人藏,后广弘佛教事业。
  二十余年后,西域、于阗等地发生排佛事件,教徒被迫向新疆东南吐蕃控制区逃亡。由于金城公主的积极劝化,赤德祖赞将他们迎入拉萨,建立瓜曲等七寺予以安署(在今桑耶寺附近)。这些僧人的活动,使得吐蕃统治者对于佛教产生了兴趣和了解,于是赤德祖赞派人邀请印度僧人人藏,并翻译佛经。但这却引起苯教教徒及其支持者的强烈不满。
  公元739年左右,当地流行天花,金城公主亦因疫病故,部分贵族乘机大肆蛊惑,声称这是因为外地佛教徒触怒西藏苯教神祗的缘故。所以于阗僧不能再予收容,纷纷被驱逐出境而移居乾陀罗国(今巴基斯坦境),苯教和佛教间的斗争也开始发端。
  赤德祖赞晚年,对佛教暗中大力扶持,派遣桑布等人去唐朝长安迎取佛经,但不久因贵族作乱而被杀。此时吐蕃尚无稍具规模的寺庙,也没有藏人出家为僧。
  赤德祖赞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死后,新赞普赤松德赞(公元755—797年)年幼,吐蕃王朝中信奉苯教的贵族大臣,打算把佛教势力全部铲除,而发布了禁佛的“小法律”。这是藏族历史上第一次的禁佛运动。
  虽然苯教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压制佛教,但是苯教同时也感到了其自身教义理论的不足。所以,苯教为了要适应形势,就得向佛教学习,以制造出一套经典和教义。新形态的苯教,在象雄地区开始得比较早,因为此处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比较早而且更直接。传说第一部藏文的苯教经典,就是从象雄语翻译出来的,所以,苯教也被说成发源于象雄。
  大约在此时,原赤德祖赞所派遣至唐迎请佛经的使者桑布等四人,返回拉萨,他们和一位汉僧带回翻译了的经典及部分汉文佛经、医药等书籍,其中有唐帝所赐经书一千卷,系用金汁写成,极为珍贵。然而此时藏地正面临禁佛之局,因此把汉僧送回,又把佛经等藏于秦浦(今桑耶附近)的岩洞内,暂停活动。①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士入藏
  赤松德赞王时,分别自尼泊尔、印度迎请寂护及莲花生大师人藏。寂护带来中观宗论书,宣扬中观佛教。莲花生大士带来陀罗尼与真言经轨,弘传密教,此为西藏密教的滥觞。故一般亦以莲花生大师为宁玛派初祖。赤松德赞又建立桑耶寺,延请寂护为亲教师,开始度藏人出家受戒,成立僧伽制度。之后又遴聘印度僧莲华戒等人从事译经。其中,莲华戒更以中观的立场,与在该地弘布禅宗的唐僧摩诃衍论诤而获胜。从此印度中观宗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在此时可以说是初具规模。
  寂护与莲花生大士的人藏,是佛教传人西藏另一个重要的阶段。
  寂护属于印度大乘佛教显宗,自续中观派创始人清辩论师五传弟子。由于印度大乘佛教日趋衰落,他迫切希望传教于吐蕃地区。寂护在秦浦与赞普见面后,在四个月中宣讲了佛教基本的十善法,及基本教义十二因缘、十八界等。但是事有凑巧,当时突然有疾疫流行,人畜均获病,苯教徒乃鼓噪是寂护来藏引起,以致民怨沸腾。为了平息民怨,赤松德赞不得不遣送寂护,临行之际,寂护推荐迎请莲花生大士人藏。
  面对佛教与苯教的抗争,赤松德赞采取了富有主导性的“抑苯兴佛”策略。而一些佛教大德在传法方式上,也适时地予以种种变通,莲花生大士就是代表性人物之一。大士为印度密宗大师,是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瓦特河谷一带)人,以咒术知名于时。传说大士人藏后,每到一地便将其山神及精灵降服,成为守护众生、护持佛法的护法。
  这种威猛降伏的风格,使佛法在西藏得到广大的信仰,影响也更加深远。莲花生大士也被奉为藏传密教的始祖。
  而桑耶寺的建立,更是藏传佛教史上的大事,因为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有僧伽组织的正式寺院。莲花生大士到达桑耶之后,与寂护大师开始着手筹建佛教寺院。约在公元779年,历时十二年,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桑耶寺终于建成,在此之前西藏的佛寺是一些没有僧伽组织,只有佛像的小庙。
  桑耶寺主殿因有三层楼房每层样式不同,遂有藏人称之为“三样寺”。下层建筑为藏式,塑像亦仿藏人面貌;中层建筑系汉式,塑像亦仿汉人;上层建筑为印度式,塑像亦仿印人。桑耶寺建筑风格,反映出藏传佛教,受印度佛教、汉地地佛教的极大影响。
  桑耶寺完工后,由寂护出任桑耶寺首任堪布,贵族子弟出家为僧第一批剃度的七人,被称之为“七觉士”。赤松德赞并专程去印度请来十二位僧人,来为西藏僧人受戒。
  公元781年(建中二年),赤松德赞从长安请来良琇、文素等僧,同时,组建译场,大力发展译经事业。为培养专门人才,选派毗卢遮那等两批人去印度留学,又先后请来无垢友、法称等印度密宗大师,可说是盛况空前。当时号称有“著名九译师”,成就者一百零八人。
  在此时期,印度僧人激增,译经规模扩大,从藏人中涌现了不少杰出的译师。而且此时期所译出的经典,后来在印度多已失传,价值尤其可贵。
  赤松德赞在抑制苯教的同时,对佛教多方支持,如:制定“佛教六法”,规定吐蕃地区必须一律尊奉佛教,赞普子孙及贵族子弟要以僧为师,攻读佛经,政治上选任名僧为“却论”,意为教法大臣,地位比“大论”——即首席大臣还崇高。此外,他在经济方面也给予丰厚的资助。
  在赤德祖赞、赤松德赞时期,来西藏的汉地僧人,原本多是禅宗一派,所以禅宗在西藏也十分盛行。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摩诃衍。后来汉藏两方经过三年的反复诘辩,赤松德赞判定藏传莲华戒所阐扬的次第派门为正统佛法,禁止传习禅法。而汉僧虽然离境,但禅宗学说亦末因此绝灭,后来的宁玛派、噶举派的教义和修行方法都与顿悟学说有直接关系。
  而西藏佛教的显宗与密宗也是一度有冲突。当初毗卢遮那从印度学得密法返藏后,不仅受到苯教徒的反对,也遭致显教徒的非难,指斥其所学是妖术而非佛教,而使得毗卢遮那被放逐到康区。其后密宗僧人多局限于典籍翻译,并未能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活动。
  公元797年,赤松德赞去世,长子牟尼赞普嗣位(公元797—798年在位),仍然奉行扶持佛教的政策,崇敬僧人,僧人的收入获得政府的固定资助,而不是靠沿门托钵的化缘为主。
  后来,牟尼赞普之弟赤德松赞(公元798—815年在位),即位后,继续采取发展佛教的措施,如皇室子弟均有师僧,提倡僧人参政,修建寺院,翻译整理佛经等。
  赤祖德赞大规模译经
  公元815年赤德松赞逝世,长子为僧,二、三子中夭,四子达玛嗜酒好色,素性残暴,班第钦波与大论共立幼子赤祖德赞(公元815—838年在位,与赤德祖赞之德祖二字调换,又称热巴巾)。他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被誉为“三大法王”。
  赤祖德赞即位后,竭力要求与唐朝重新友好,因此派遣和盟专使,于公元827年立唐蕃会盟碑,表示要将彼此的舅甥亲属关系世代保持下去。唐蕃长期纷争终告结束,西藏及整个藏区得以休养生息,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在此同时,他也大力推崇佛教,兴建寺院、道场、讲院等三十座,大量翻译、整理佛经,统一佛经译例,完成译本编目等,可以说是古藏文文字发展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革。
  朗达玛禁佛
  赤祖德赞死后,未杰刀热等立达玛为赞普(公元838—842年在位),自任大伦。信奉苯教的朗达玛(Glan-dar-ma)王继位,镇压佛教,禁止译经,焚毁多数佛典,破坏寺院,令僧侣还俗。此时僧徒多避难国外,佛教一时衰微,史称“朗达玛灭法”。至此为止,前弘期佛教乃告结束。
  达玛素仰苯教,兼出于当年废长立幼的仇恨,为了巩固王位,积极支持扶苯压佛。恰巧吐蕃农牧区发生空前的瘟疫、霜雹、旱灾、洪水,于是苯教乘机鼓吹此乃信奉佛教的恶果。
  公元841年诛杀娘定埃增,推行了各种禁佛政策,如破坏寺院、毁坏佛经,逼迫僧人还俗或打猎、杀生。
  达玛禁佛,后果严重,以致被后世斥之为“朗”(藏语牛之意),文献中都称之为“朗达玛”。
  大体而言,吐蕃王朝时期佛教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七世纪初叶到中叶,佛教正式传人,并得到松赞干布的支持。
  第二阶段,七世纪中叶到八世纪中叶,赤德祖赞倡行佛教,导致第一次禁佛。
  第三阶段,八世纪中叶至末叶,赤松德赞时期,印度佛教先后战胜苯教和汉地佛教,进而确立国教地位。
  第四阶段,八世纪末叶到九世纪中叶,佛教呈现全面兴旺。
  第五阶段,九世纪中叶到达玛禁佛,佛教惨遭镇压,完全进入低谷时期。
  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展
  下路弘法
  朗达玛死后,西藏统治集团急于政治斗争。当时吐蕃贵族各拥其王,分裂为两大集团,称之曰“大政与小政”,“金枝与玉叶”,双方为夺取王位而血腥厮杀。
  由于征战连年,双方武力消耗殆尽,此时原本隶属吐蕃的党项、吐谷浑等部,纷纷割据称雄,统治山南约十一年后被义军诛杀。长子吉德尼玛衮逃至阿里,后生三子,长子贝德日巴衮为拉达克王室,三子德祖衮据象雄,后为古格王朝。于是西藏地区陷入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
  朗达玛禁佛时,在曲卧日有藏饶赛、约格琼、玛释迦牟尼三个僧人,携带经论一驮,西逃羊同,继又北走西州,依附当地信奉佛教官员的供养。但因语言不通,难于有所作为,又东至朵甘藏区(今青海西宁一带)活动。晚年收格瓦饶赛为弟子,以传承教法。后世称三人为“三贤哲”。
  格瓦饶赛宏建寺院,修缮佛塔,大力宣传善恶因果,此举颇受众人敬崇,不少头人、上层也受戒出家,他因此而名气大增,使佛教在丹底(今青海循化北)开始形成为一个中心。
  西藏佛教的再度传播、兴旺,约始于九七五年,藏传佛教史乃将此后称为“后弘期”,而达玛禁佛前之吐蕃时代称为“前弘期”。
  上路弘法
  在此时期,象雄王德尊衮有子二人,长子出家,改名也协沃(智光)。他目睹禁佛之后,显教尚有经论可循,惟密教多有行诸非法者,为此,派遣仁钦桑波等二十一人去喀什米尔留学;并恭请印度名僧达玛巴拉(法护)及其三弟子(“三巴拉”:萨札、古纳、扎咱年。又名智获、德获、善获,称为“三大获”)来藏;仿照桑耶寺而修建了托林寺。
  仁钦桑波等一行人因气候不适,绝大部分染病死亡,只余仁钦桑波和玛雷必喜饶二人得以平安返回。此后阿里开始了大规模地恢复、发展佛教事业的活动,史称“上路弘法”或“上路弘传”。其所传达玛巴拉师徒戒律,称为“上部律学”,萨迦派、噶举派之律传,大多渊源于此。
  仁钦桑波(公元958—1055年)为此时期著名的译师,又称宝贤译师。他延请印度僧人来阿里合作译经,成就斐然,总计译出显教十七部经、三十三部论;密教则有一百零八部怛特罗。他把密宗经典初步系统化,并提升到与佛教义论相结合的地位,所以后世称他所译密籍为“新密咒”。被仁钦桑波新释和改订的佛经不但数量甚多,而且影响深远,可说是后弘期第一位译师,当时人尊呼其为“洛钦”(大译师)。此外,他不断建寺修塔,至今阿里乃至拉达克,几乎所有寺院都声称由他始建。
  在这个时期前后,佛法处于恢复阶段,在教法及修持上都极为混乱,于是也协活等人决定邀请阿底峡尊者入藏。
  佛学大师阿底峡(公元982—1054年)曾是印度超戒寺主持之一。当时正值伊斯兰教大举人印,佛教僧人乃逃亡尼泊尔等地,公元1039年阿底峡尊者来到阿里,他着力阐明业果,即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自己造业,今生或来世受报,时人称为“业果喇嘛”。他见人们皈依三宝之心不甚迫切,又大力宣传皈依佛、法、僧人,因此又被称为“皈依喇嘛”。阿底峡尊者针对佛教时弊,写了《菩提道灯论》一书,叙述凡夫成佛的循序渐进的阶段,和由浅人深的学习内容,几乎概括了十一世纪以前所有佛书的精粹。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时达九年,跋山涉水,足迹遍于各个地区。
  公元1054年阿底峡尊者病逝,公元1076年由于古格王的支持,在托林寺举办了纪念阿底峡去世的法会,称“火龙年法会”(藏历)、“丙辰年法会”(汉历,宋神宗九年),火龙年法会是藏传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盛会,藏区法师、译师及印度僧人参加者非常众多,可说是名人荟萃,规模盛大。会后,又有一百余人去印度等地留学,多成为卓越的译经大师。也有七八十位印僧受聘来藏,各地寺院更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流派发展
  公元十一二世纪,佛教在西藏地区已经扎根,在各地佛教恢复、发展过程中,不同教派也逐渐产生。
  一方面是西藏分裂割据的中期,封建经济制度已局部形成,农牧、商业、手工业相对有了发展。经济的恢复与稳定,尤其是黄金的开发,为西藏前往印度留学的人提供了充足的资粮。后弘期前半叶,前去印度的译师即多达一百五十三人,为前弘期的两倍。
  而在此时期的印度,由于大肆(阿拉伯)侵逼,伊斯兰教(回教)兴盛,佛教开始衰微。尤其在公元1201年后,印度大部分领土被占,佛教徒被迫逃亡,大多去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越南等地,少数经阿萨姆、尼泊尔而至西藏。当时仅班智达就有七十三人,也为前弘期之两倍。这是佛教从印度北传的时期,大大推动了西藏佛教的发展。
  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西藏得以普遍接触印度等地各类的佛教学者与高僧大德。由于各地寺院的僧人投师不同,所学之经论也有所别,接受的传承不同,各自的心得、见解也不一致,因而出现了在对外传授时内容及方式上的差异。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印度佛教显密各派的主要经论先后翻译齐备,使其得以找到理论根据,逐渐将自己的见识系统化。这种不同的修持,也造成各种不同流派的发展。
  当时藏人子弟读书,寺院即学校,僧人即教师,加上寺院宗教活动又多利用本地及从外地输入的艺术形式与成就,深深受到藏民的欢迎。因此寺院便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心。
  加上早期寺院多建立于交通要冲或适中地点,僧人以寺院为基础组织集市贸易,不仅销售收购,贩运转输,更利用宗教节日作为扩大商业交易、物资流通的时机,也便利和刺激了藏民的生产活动。寺院掌握土地、牧场、牲畜,及控制商贸、借贷之后,自然成为当地经济生活的中心,也是财力最为雄厚的机构。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寺院及僧人的威信日高,影响增大,逐渐转化为新兴的地方统治力量。
  西藏前弘期的佛教,仍然以王室及贵族为中心,并且在其保护下发展,并未普遍深入民间。到了后弘期,才开始发展出各种流派。
  宁玛派的发展
  宁玛派的出现与传承
  宁玛派的“宁玛”有古、旧两义。此教派是由八世纪入藏的莲花生大士所传,按此计算,比其他教派的历史要早三百年。因其遵信、传承的是莲花生、无垢友等人的旧密咒,这种前弘期的密教经典被称为“密宗宁玛”(旧),后弘期的密宗经典称“密宗赛玛”(新),萨迦、噶举等派均接受后者。原本并无“宁玛派”之名,直到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才称呼前弘期的密宗派为宁玛派。又因此派僧人身着红色袈裟,头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
  在八世纪密宗刚人藏土,因为受到多方抵制,不得公开流行,只有秘密传授。后来朗达玛禁佛,密宗不像显教遭到毁灭性打击,仍能在个人家中承继下来,只是因战乱的时代影响,夹杂了不少苯教的成分,和新密宗内容有一定区别。由于宁玛派分散活动,父子相承,并无严密的组织,传授又多着重个别教法,内容既不全面,且相互间差异也很大,教法既未构成体系,更无传授中心可言。
  相较之下,当时新兴的噶丹、噶举、萨迦等派不但建修寺院,更发展僧伽组织,传承有系统的教法,在此形势的影响下,十一世纪的“三素尔”开始努力修建寺院,进行稍具规模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其他重视经文教派的反对和轻视,开始清除夹杂的苯教,甚至印度教的因素,主动接受新密法的一些内容,更加注意于显教理论的学习、修养。
  而所谓的“三素尔”,则是指素尔家族的祖孙三人。素尔波且(意为大素尔),本名释迦迥乃(公元1002—1062年),曾创建邬巴垄寺,所以又称为邬巴垄巴。由于他对宁玛派现存典籍进行第一次初步且系统化的大规模整理,从此,宁玛派才具备了一个教派的起码条件和规模。
  素尔穹喜饶扎巴(公元1014—1074年),又称甲卧巴,原来是一行乞僧人之子,后为素尔波且收养,人称素尔穹(小素尔)。他承继其父的全部密法,并主持邬巴垄寺。后又出外修法十三年,备尝辛苦,终于习得“大圆满”——宁玛派独有的最高教法。他还擅长医术,所以被专称为“拉杰钦波”(大医师)
  濯浦巴(公元1074—1134年),本名释迦森噶,是素尔穹的幼子。十五岁开始学法,同样因学得“大圆满”法而闻名当时。有门徒千余人,不少原来修习显教的僧人,因慕其名而改学密法。他建有濯浦寺,故称濯浦巴。
  宁玛派分经典传承(经传)与伏藏传承(伏传)。三素尔属经传的噶玛系统。
  宁玛派最重要的教法是大圆满,大圆满次第修“且却”、“妥噶”,就是“立断”、“顿超”,立断凡夫见,顿超诸佛地。
  宁玛派的根本密典,有十八部怛特罗:(1)《大圆满菩提心遍作王》;(2)《金刚庄严续教密意集》;(3)《一切如来大密藏猛电轮续》;(4)《一切如来遍集明经瑜伽成就续》;(5)《胜密藏决定》;(6)《释续幻网镜》;(7)《决定秘密真实性》;(8)《圣方便羂索莲华鬘》;(9)《幻网天女续》;(10)《秘密藏续》;(11)《文殊轮秘密续》;(12)《后续》;(13)《胜马游戏续》;(14)《大悲游戏续》;(15)《甘露》;(16)《空行母焰然续》;(17)《猛咒集金刚根本续》;(18)《世间供赞修行根本续》。
  宁玛派著名的寺院
  宁玛派有许多寺院,最著名的是山南扎囊县境内的桑耶寺,以及多吉扎寺和敏珠林寺。还有西康地区的佐钦寺、噶陀寺、白玉寺等。但由于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政教集团间的斗争,许多红教寺院以后都改为黄教寺院。
  1.桑耶寺
  宁玛派最著名的寺院,非桑耶寺莫属,全名为“桑耶敏久伦吉朱白祖拉康”,藏文意义为“无边寺”、“存想寺”,又称“三样寺”,是西藏的第一座真正的寺院。此寺原属宁玛派,至十六世纪时,因政局动乱而破败不堪,后来经萨迦派名僧贡噶宁波整修,桑耶寺遂原则上属萨迦派,三百多年前又毁于大火,现有建筑为六世达赖喇嘛重建,最后又经热振活佛修葺。五十年代初,桑耶寺属宁玛、萨迦派,建筑外观仍继承了八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时期的风格。
  此寺主要建筑为乌策大殿及四塔。大殿正门南侧墙边有石碑一方,传为赤松德赞所立。碑式古朴无花纹。大殿门廊额枋上悬有唐式挂钟一口,根据《智者喜筵》记载,系赤松德赞第三妃所献。传当时铸铜钟三口,另两口悬耶尔巴寺、昌珠寺,但均已毁坏。寺门廊下有石狮一对,在西藏,只有大昭寺、昌珠寺、桑耶寺及琼洁藏王墓存有石狮。
  大殿坐西向东,四周有围墙,每边长约七十米。殿高三层,分别为藏式、汉式、印度式建筑风格。底层前部为经堂,后部为佛殿。经堂宽七间,深四间;佛殿宽三间,深五间。佛殿主供一尊三点九米高的释迦牟尼像,据说是用附近哈布山上的整块巨石雕刻成的。
  2.噶陀寺
  噶陀寺位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河波乡,是康区宁玛派兴建最早、威望最高的寺院,是十二世纪宁玛派高僧噶当巴德西于公元1160年所建。他本来是帕竹巴的子弟濯浦巴之再传弟子,掌握大量伏藏教法,以弘传“南藏”为主,也传承“三素尔”经典,主张新旧兼存,续密均重。寺主以师徒形式继承,由寺内最高会议选任。
  该寺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共有经堂四十八座,辩经寺四十二座,坐经寺五座,僧人居室五百一十三套。三座正殿高大宽敞,雄伟壮观。第一殿置有从印度运来的大铜塔,高九点四米。第二殿供奉有高八米的释迦牟尼铜像,第三殿为密宗殿,三层四门。经堂内有千姿百态的大小佛像十万尊。寺内尚设有印经房十一间,保存各类梵、藏文经书刻板九百余部。此外,还藏有传说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的铠甲、铜刀;松赞干布的贝叶经文等。
  噶陀寺全盛时有僧众五百五十余名,属寺一百四十余座,分布于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省,以及蒙古、印度、不丹诸国。
  3.竹庆寺
  竹庆意为“大圆满”,位于今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竹庆乡。公元1662年五世达赖弟子是玛仁真以莲花生大师曾经履临竹庆,应为宁玛派圣地而建造此寺,亦为德格土司家庙之一。寺主转世相承。此寺有佛学院(协日孙学校)一所,是宁玛派最高学府,聚集知名学者颇多。不仅佛学、天文、医学、文学等甚有成就,绘画艺术也名冠一时。不丹、尼泊尔、印度,及内地汉僧前来求学者众多。一八五一年第四代活佛应聘为不丹国王国师,声名远播。一九五六年竹庆寺活佛自达赖座前领回康区宁玛派教权。
  竹庆寺有分寺一百多座,隆盛时有僧众一千三百余人。该寺之大经堂上盖有金顶,灿烂辉煌,霞光万道,数里之遥即明显可见。清朝果亲王曾赠送有佛像一百零八尊,甚为名贵。
  4.白玉寺
  白玉寺意为吉祥盛德之地,位在白玉县,于公元1675年仁增衮桑喜饶所建。所传教法系由宁玛派和帕竹噶举的玛仓支派合流而成,所以其显密传习与宁玛派的其他寺院并不一致。寺主称噶玛阳赛,转世相承,且历代寺主都必去德格八邦寺受戒。此寺盛时有佛殿十八座,经堂十五座,各具特色。铜佛五千余尊,大小悬殊,尊尊有别。此外,白玉寺属寺曾多达六百座左右,是康区名寺。
  噶丹派的发展
  噶丹派是后弘期中新产生的最早的一个教派,为阿底峡尊者所创立。
  此派是以其教法的特征而命名的。噶丹之“噶”,意为“教”或“言教”,是指一切佛语,即经、律、论三藏,泛指佛教的所有显密经论。“丹”为教诫、教授,意思是对僧徒行持修习的指导。“噶丹”意为把佛经的一切内容,都看作是对于僧徒日常生活行为、特别是修持——从凡夫到佛的全过程的指教。这种精神,渊源于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如前所述,后弘期初,学法僧人中,重密法者则轻显教,重师承者则轻经论,重戒律者则反对密法,致使修行次第混乱,显密分歧。阿底峡此书即在阐明显密教义并行不悖之理,以及所应遵循之修行顺序,以促进佛教之正常发展。
  十一二世纪的西藏,是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并日益趋于定型的时期,新兴的噶丹派受到封建领主们的支持,寺院遍布各地。十三世纪时,达尔汗台吉多达向阔端报告称,噶丹派寺院既多,分布又广。但是噶丹并未与各地方势力构成特殊密切的关系:当元朝着重扶持萨迦派时,噶丹派甚至公开表示反对僧人掌政。因此,当萨迦派控制西藏时,桑浦寺的若干扎仓(僧院)便被接管。十五世纪格鲁派兴起,噶丹派及其所辖寺院因为一并归属格鲁派而不复存在。
  噶丹派是以修习显宗为主,但也不排斥密宗,并认为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并提出应先学显宗为基础,后’习密宗的次第。同时,噶丹派之密法又是以显教教义为基础韵第三部——瑜伽部为主,既和萨迦派、噶举派之专尚第四部——无上瑜伽部不同,也和宁玛派的密法有区别。这种教义使噶丹派在藏区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噶丹派寺院因本派消失的早,所以独立存在者极少。西藏纳唐寺可称为代表寺院之一。此寺于一一百三年为阿底峡弟子所建,位于日喀则西,又译有“那当”、“拉尔塘”、“拿塘”、“拉当’’等名。由于历史上几经兴衰,变化较大。盛时有僧人三干余,两个扎仓,十三间经堂。现纳唐寺仅存遗址。
  此外,噶丹寺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中最早的一座,珍藏大量藏文印版和佛教经典著作的手抄本。由颇罗乃资助而刻制的一套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分别于一七三二年和一七四二年完成,并由班禅、达赖加持后,存放在此,称为“纳唐版”。这是西藏最早的刻版,尤其是《甘珠尔》,据传是格鲁派惟一正统的版本。
  噶举派的发展
  噶举派即俗称的白教,此派之名有两种写法,一为“噶举”,译为“口传”;一为“噶尔举”,译为“白传”。噶举为师长直接传授直言之意。
  噶举派注重密法修炼,秘密口诀,由上师口传,门徒心受,所以用传授方法的特点而命名。相传此派祖师玛尔巴等人修法时均穿白色僧裙,因此后来凡是修此种密法时,都照印度习惯也着这种装束,因而有“白传”、“白教”之名。但—般所称噶举,主要是指“口传”之意。
  噶举派传承有两大系统: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由于前者至十五世纪已处衰微,而后者则流传至今,所以现今噶举派多是指塔波噶举。
  香巴噶举创始于琼波南交,此非本名,而是一个外号,意为琼波族的瑜伽行者。其十三岁学本教,后改习宁玛派的大圆满法,皆不契机,因此乃留学尼泊尔、印度,前后共达五十年。返回后藏,在香巴地方(今西藏南木林)历时三年,建香巴寺等一百零八寺,形成声势,称香巴噶举。其门徒又建桑定寺、葭寺,遂分为两个支派。
  塔波噶举创始于塔波拉杰,即冈波巴大师,而渊源于玛尔巴、密勒日巴师徒。玛尔巴(公元1012—1097年)出生于洛扎(前藏南部)富家,拥有耕地、牧场,本人尚经营商业,常在尼泊尔、印度从事贸易。他专程三赴印度、四度去尼泊尔,从师一百零八人学习密法,并将所得悉数翻译流传,所以人称“玛尔巴译师”,后在洛扎的卓窝垄定居授徒。他虽然以佛学修养知名当时,但仍经商、种地,并未出家为僧。
  密勒日巴(公元1040—1123年)是玛尔巴的高足,生于后藏贡塘(今西藏吉隆县北),投师玛尔巴,得习全部密法。密勒日巴大师教授弟子采用独特的道歌方式,其《道歌集》在藏区广为流传。其著名弟子塔波拉杰(公元1079—1153年)即冈波巴大师,二十六岁因丧妻厌世出家,初学噶丹教法,后拜密勒日巴为师。一一二一年建冈波寺,收授门徒。他融合噶丹派和密勒日巴密法而形成自己体系。塔波噶举派得以产生,冈波寺为本派之祖寺。
  冈波巴大师致力于教授弘法,并支持门徒另立支系。塔波噶举与中央及地方的联系皆极为紧密,因此有充足的经费广建寺院,以致塔波噶举派之声名,不仅在雪域西藏上下,而且在中国内地及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流传。
  塔波噶举形成后,发展迅速。其名徒四人分别建寺传法,形成四个支派,因为是塔波拉杰直接师传,故称四大支。其中帕竹派又分出八支派,系塔波拉杰弟子所传,故称八小支。噶举派人总称为“四大八小”:
  除了止贡、达垄、竹巴外,其余现均已消失。
  以下就噶举派简介之:
  噶玛噶举:创始于达布拉吉的弟子噶玛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十六岁从哲波却出家,随阿底峡弟子越曲旺等人学习、十九岁时赴前藏,学习弥勒法及中观因明,深通义理、又从夏热瓦学习噶当的道次论、三十六岁拜达布拉吉为师,以大印心要义断除疑惑。此后,又向当时的名师研读噶举派的多种经典,修建噶玛拉顶寺,从此称为“噶玛巴”。后又建立堆龙祖普寺。八十四岁圆寂。
  因为噶玛巴的二世弟子噶玛拔希后来被元宪宗蒙哥尊为国师,因此赐赠给金边黑帽以表示其地位之尊贵,所以拔希以后才称为黑帽噶举系。另有一系为红帽噶玛巴,为多登扎巴森格所创立。他生于西康,曾拜读琼多吉为师学习密显教授,元朝皇帝赠给红帽一顶,以表示其地位,因而称为红帽噶玛巴。
  帕竹噶举:此派创始于达布拉吉的弟子帕莫主巴时期。帕莫主巴(公元1110—1170年)出生在西康南部,九岁在恰喀寺随林额威色江村出家,法名为多吉杰师,善于书法绘画等事;在西康时曾依大德者十六人,讲述《人行论》等;十九岁赴前藏,拜甲玛瓦·恰巴曲吉森嘎为师,学习《中观》;二十五岁受比丘戒,学习戒律;以后赴达拉岗波寺,随达布拉吉学习大印法门,在普贤林中建寺传法遂形成帕竹噶举。
  蔡巴噶举:此派由向卓互贡布王扎巴所传,其原名为达尔玛扎,生于吉雪地方。从九岁至十八岁,广学显密教理;二十六岁受比丘戒,法名为尊珠扎巴;又拜噶译师为师,广学教授;三十三岁时,听受大手印法门,得噶举传承;后来建贡塘寺,大转法轮。最著名者有朗卡威、喀热巴堆瓦威、拉久巴尼达威、哲热瓦释迦威等人,从此形成蔡巴噶举。
  止贡噶举:此派由觉巴吉登贡布所传承,于公元1143年,从小拜帕莫主巴为师,取法名为仁青白,尽得其教授;三十五岁受比丘戒,三十七岁往止贡地方建寺弘法,僧众日益增多;七十五岁逝世,弟子甚多,相继传承,于是形成止贡噶举。
  竹巴噶举:是帕莫主巴的弟子林热白玛多吉和曲吉藏巴甲热巴所传。林热于公元1128年(藏历土猴年)生于娘堆地方,名叫白玛多吉。他九岁学习诵经,十三岁学识广博,十七岁受近事戒,三十八岁拜帕莫主巴为师。其弟子众多,主要弟子是曲吉藏巴甲热巴。曲吉藏巴甲热巴公元1161年生于娘堆枯里地方,原名雍仲白;十二岁拜叔父为师,学法甚多;十三岁落发,取法名为西绕白,后改名益西多吉;二十二岁拜林热巴为师,广学佛法;以后到前藏,又与林热巴相遇,学六法及俱生和合等教授;此后修建了隆堆寺、热龙寺和珠寺,从此形成了竹巴噶举。最著名者有:巴姜二人、甲哲二人、洛郭二人、热巴三人、瑜伽三人、西波三人等。后来竹巴噶举又分为三派,即上、中、下三派。
  达隆噶举:此派为达隆唐巴钦布所传。唐巴钦布(公兀114卜1210年)出生担雪崩热顶地方,十八岁出家,拜堪布拉岗巴西绕多吉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扎西白;二十四岁时,依帕主巴学经;此后赴墨竹从齐嘎巴受噶当派教授;三十九岁,受达白绒三人和波都瓦的邀请,赴达隆建达隆寺传法。其弟子众多,戒律严格,面逐渐形成达隆噶举。
  巴绒噶拳:此派为巴绒巴达玛旺久所传。据说他在幼时听一位年轻的咒师讲述达布拉吉的功德,他便与其结伴到达布拉吉那里,拜其为师;此后,在藏北修建巴绒寺,讲授“乐空大印”。其弟子众多,上首弟子有帝师热巴,根本道法由其父系继承。
  雅桑噶举:此派由帕莫主巴的弟子格登益西森噶所传。他出生门噶地方,自幼出家,取法名噶丹益西森格,后来建索热寺弘法。其大弟子是亚桑曲杰。亚桑为诺民族,从堪布曲顿受戒,取法名为曲吉门朗,拜霞弥门朗威的弟子鲁嘎楚臣扎为师,受听律学和实修法,守持精严,因此有“拿律师”的称誉;六十五岁去世;有四大弟子,即:念青白瓦桑杰恰贡、郭热东巴桑杰拉贡、色德巴桑杰烈贡、贡莎巴桑杰甲贡。
  绰浦噶举:此派由帕莫主巴的弟子加擦仁钦滚和贡登热巴兄弟所传。加擦出生于夏麦,是诺朗卡宁布的后裔;五岁学书算,拜琼尼玛等活佛为师,广学法要;十九岁赴前藏,觐见著名译师玛曲吉杰布;又听从玛曲吉杰布之嘱,朝拜帕主,受其密法;七十八岁逝世。
  贡登热巴,是仁布钦加擦之弟,从小拜帕莫主巴为师学法,通达教法。以上二人的侄子朝普译师,六岁读书,八岁随加擦学法,受沙弥戒,取法名为强巴白,从两位叔父处学习了不同教授一百三十六种、教语十三种;二十四岁赴尼泊尔,遇班智达佛陀西日,广学显密各种教授,以后迎弥扎左格到西藏弘法。他回印度后,又迎来佛陀西日、释迦西白人藏修建绰浦寺弥勒佛和八位弟子佛像,教化众生。
  以上为塔波噶举系统。
  香巴噶举:琼波为其始祖。琼波从小学习本教,后来改习大圆满法,后来又前往尼泊尔拜莫玛底为师,学习梵文和密法,以后又赴印度,往返印、尼、藏三地计五十年,拜印、尼等国大师一百五十人,通达显密经论及一切教授。回藏后,从朗日塘巴受戒,并在叶茹香巴地方修建了一百零八寺,弘法三十余年,遂形成香巴噶举。但此系到了十四、十五世纪,便日渐衰弱。
  噶举派的主要教法是大手印,也就是大印(Mahamudra),它并非真正的手印,所谓“手”,只是一种形容词,乃代表佛手,表示心印的珍贵。
  要证得大手印,最根本的是要具足大手印的见地,如此方可成就。而大手印的见地,其实是建立在对唯识与性空的彻底了解的现证结果,大手印就是将此现证的果地,拿来当作直接驱人大手印的见地,也就是直接运用这个果地成就,来作为基本见地,即众生本来成就,并无烦恼,但是由于自身的妄想执著,而于无烦恼当中妄取虚幻而生烦恼,所以只要巩固智慧,保任法身,安住在法身境界之中,这些虚幻和幻想,就会宛如镜中的幻象,终会消失。
  噶举派著名的寺院
  噶举派著名的寺院有噶玛寺、祖拉康寺、祖普寺,八邦寺等。
  1.噶玛寺
  噶玛寺在现今昌都县嘎玛区,主体建筑大殿面积约二千二百余平方米,高三层,为木石结构,前廊、经堂为藏式平顶建筑,因为经堂中央有十二柱托起天窗,所以光线充足。而位居后面的主殿为木结构,顶部贯以歇山式琉璃瓦顶,全部都以斗拱承托,风格独特,是藏、汉、蒙、纳西族工匠合璧的杰作。
  而噶玛寺的三间佛殿,以释迦殿居中,是黑帽系七世活佛却扎嘉措所建,其中供有十七米的鎏金释迦铜佛。左侧的强巴殿为黑帽系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建,供有十七米高的八岁强巴像。右侧为喇嘛拉康,主供历代黑帽系活佛。此外还有供奉噶玛拔希、都松钦巴等灵塔的灵塔殿。
  噶玛寺全盛时期有属寺二百余,驻僧一千余人,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拉达克等均有噶举派属寺分布。
  2.祖拉康寺
  祖拉康寺,位于今西藏类乌齐县,公元1276年达垄噶斯家族的桑结温所始建,初有“阳宫”和“莎玛”二小寺;公元1320年乌金贡布建造了富有艺术风格的“昌吉玛殿”,所以本寺又名昌吉玛寺,公元1326年正式落成。称“条花殿”,墙厚一点六米以上,高十三余米。殿内有
  祖拉康寺在元朝时受定帝母后丰厚赏赐,明初第
  萨迦派的发展
  萨迦派乃是以其本寺萨迦寺为名。所谓“萨迦”,藏语称白色或五色为“萨”或“噶”。此寺建在白土山洇有厶片灰色岩石,风化如土状,故名)附近,所以称萨迦寺或萨噶寺。此外,由于该寺供奉本尊喜金刚有青、白、红三面色,在寺院墙壁上,亦涂满此三色线条,
  萨迦派创建于十一世纪,十三至十四世纪中叶,其首领与元朝关系密切,不仅在西藏居于统治地位,且任职中央,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是此派的鼎盛期。对于西藏终于回归元朝版图,促进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功不可没。萨迦派一直存续至今,在藏传佛教史及藏族史上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萨迦派是以昆氏家族为中心而形成的。相传此家族先世在赤松德赞时期,担任过囊论(内相),昆巴沃且之子昆鲁益旺波松相传为西藏最早的僧人“七觉士”之一,曾依止莲花生学习密法。八世纪末分为绛、仲巴上下二支。九世纪初,绛支后代释迦罗追建雅垄佳雄寺,生有二子,次子即萨迦派创始人贡觉杰波。
  贡觉杰波(公元1034—1102年),幼从父兄学习宁玛派教法,当时正值藏地佛法后弘期初叶,他一方面目睹宁玛派僧人娶妻饮酒,戒律废弛,声誉不振,难于有所成就;另一方面译经大量问世,新密咒更是广为传播,于是产生整顿佛教之念头,于是决然脱离宁玛派,将旧派密法的神像、经典、法器等建塔而藏之,乃取《金刚撅法》类及《日月兄妹施食仪轨》等少数法门传授弟子,并改从卓弥译师、释迦益西等人学习新密,且以卓弥所传“道果法”作为自己的主要教法。他并未出家为僧,而是一个居士;公元1073年在萨迦地方建立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
  公元1102年贡觉杰波卒,子贡噶宁波年仅十一岁,由拔日译师代为主持萨迦派,本人则从名师学习显密教法,特别是从印僧昆哇巴学得七十二种本续口诀,及十四种不出寺围的甚深四法,名气大噪。公元1111年住持萨迦寺,四十七年间,传习“亲口宝敕及道果法”,弟子日众,声势渐盛,本人被尊称萨钦(萨迦寺大师),是为萨迦派第一祖。
  萨钦的第四子贝钦斡波,其长子名萨班贡噶坚赞(公元1182—1251年)称第四祖,自幼从伯父扎巴坚赞尽学萨迦先祖所传显密甚深教法,熟知梵文;十八岁学《俱舍论》,十九岁学慈氏诸论,二十岁学习《因明论》及大圆满教授等;二十三岁时,从印度那烂陀寺住持释迦室利跋陀罗学大小五明;二十七岁时受比丘戒,依印藏佛教惯例,应以师名之一部分构成本名,室利跋陀罗藏文译为贝桑波,贡噶坚赞遂以此加在原名之后,称贡噶坚赞贝桑波(自萨班享有盛名后,有地位的藏僧也多在自己名字后加贝桑波字样);经过不断拜师勤学,遂成五明大师,获得“班智达”称号,萨班即萨迦班智达简称。
  此后他博览本寺藏书,广泛比较研究,不仅精通萨迦教法,而且对噶丹派、希解派等亦有深刻理解,致声誉益隆。时有印度绰切噶瓦等六位学人,傲然上门挑战,持续十三天,最后承认辩论失败;为表诚意,自动削发为僧,相传六人发辫长期挂在萨迦寺钟楼上。萨班声名更为大噪,公元1216年后住持萨迦寺。他有著作十九种,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律仪论》,为萨迦派必读之书;《正理藏论》则是西藏因明权威论著之一,《萨迦格言》用通俗民歌体裁写成的社会道德伦理及处世格言,在藏民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萨迦班智达的弟弟索南坚赞积极从事经济领域的筹划,他在斯塘等地设集市、建村庄;在仲堆、仲麦、达扎等地置庄园;在绛迥、喀索等地兴牧场;在热萨等地放养马群。此外,他亦习祖辈经典,修寺建塔,为诸佛教大师们提供了定期而充裕的供养,是萨迦派早期发展重要的大师。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后,进兵西夏及甘青地区,西夏原本与萨迦派有联系,而甘青之地又生活有大量藏民。为笼络西藏宗教势力,成吉思汗致书萨班,表示皈依佛教,并希望其前往蒙古传法。
  除了萨迦班智达之外,八思巴也是萨迦派伟大的修行者。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本名罗卓坚赞,被称为萨迦派第五祖。据说三岁便能念咒语,八岁即诵经文,九岁更为人讲经,故时人称"Yk思巴”,意为“圣者”、“神童”。八思巴自萨班死后,即成为该派教主。公元1253年和忽必烈会面于凉州六盘山,在戎马倥偬之际,八思巴随侍左右,进而成为忽必烈信仰佛教密宗的启蒙者。
  一二六〇年,忽必烈即位,八思巴更受优宠,封为国师。
  一二六八年,八思巴仿藏文字母造成蒙文新字,忽必烈令于次年正式使用,并晋升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2E'’,此为元朝设帝师职衔之始。其后,大宝法王成为元、明两代对西藏宗教领袖的最高封号。
  一二八〇年,八思巴圆寂,忽必烈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造帝师八思巴舍利塔。
  八思巴著述丰硕,计达三十余种,深刻阐释佛理。尤为可敬的是,当忽必烈下令西藏各派皆改宗萨迦时,他提出各从所宗,平等对待诸派,从而促使藏传佛教的进一步完善化。在政治方面,八思巴更是一生对巩固元朝统治,加强藏、蒙、畏兀儿、汉等族间的了解和团结,维护西藏地区的安定有着重大的贡献。
  在萨班时期,萨迦派的重大变化是显教被加强,同时和元王朝建立密切关系,政治、经济权力急剧增长。萨班从师释伽室利跋陀罗,此系一位显教倾向很强的学者,因之萨迦派内显教地位大为提高。萨班对道果法极少关心,所以在道果著作中几乎没有他的名字。但八思巴则不然,他也被称为“道果行者”,撰写了不少关于道果的著作。由于萨迦派处于鼎盛时期,道果法的影响更为深远,可说是中期阶段。
  萨迦派自创建以来,其教法传承,都是由昆氏家族的父兄或兄弟叔侄世代相传,所以有“血统传承之称”。为此,他们必要留一人娶妻生子以延宗嗣,这是萨迦派早期的特点。十三世纪中叶以后,萨迦派在元朝扶植下,由一个地方势力集团一跃而成整个藏区政教大权的推行者。为适应这种变化形势,该派在宗教的传承关系上,也渐由血缘传承转化为师徒传承。同时,后期萨迦派的高僧大德除继承早期宏传的主要教法外,还广学显密,且都有所发展,并积极地影响着其他教派。
  萨迦派的主要寺院
  1.萨迦寺
  萨迦派的代表寺院为萨迦寺。萨迦寺有南北寺之分,位于萨迦河的南北两岸。北寺初建于公元1079年,规模甚小。八思巴时,乃征调工匠,大兴土木,予以扩建。南寺约建于公元1268年。后经多次修缮,变化较大。今北寺已残破,南寺尚属完好。
  汉族工匠参加了本寺的修建,融会了藏、蒙、汉的建筑风格。寺内保存的经典,多是元、明朝时之手抄本,不少更是用金、银粉写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
  2.白居寺
  白居寺,藏语全称叫做“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此寺约建立于公元1418年,它不仅建筑宏大,僧徒众多,且能聚集萨迦、格鲁、布顿等派于一寺之中,因而在藏传佛教史上有一定影响。此外,白居寺的寺塔合—的建筑,在西藏宗教建筑史上也有着相当地位。
  格鲁派的发展
  格鲁派是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对其他教派进行改革以后所创立。他主张严持戒律,次第,崇尚苦行,禁止娶妻等,所以称为“格鲁派”即“善道”之意。根据《土观宗教源流》记载,西藏后弘期时期,鲁梅临赴藏时,拉钦贡巴绕色曾将自己所戴的一顶黄帽送给他,说:“你戴此帽,可忆念我。”于是后来持律的大德门,均戴黄帽。
  宗喀巴出世弘化时,西藏各教派戒律松弛,逐渐失去民心,于是宗喀巴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也用黄帽作为重振戒律的象征,所以格鲁派又称黄帽派,俗称黄教。
  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一三五七年出生于青海湟中地方,由于藏语称该地为宗喀,所以他被尊称为宗喀巴。宗喀巴原名为洛桑扎巴,拜当地著名活佛敦主仁钦为师,学习显密教法十年,于十六岁时赴西藏受比丘戒;之后,广拜名师,博学多闻,对于性相显密诸部经典均能如实通达。不仅通达显密教和内明、因明,且对声明、医明等也颇有研究。
  在此期间,宗喀巴住在寺院学经最久,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萨迦派的仁达哇;以后,即开始著述。宗喀巴在吸取了噶当派教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加上自己对显密教义方面的独特见解,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宗喀巴的著作有一百余种。其中最著名的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另外还有《五次第明灯》等等。
  公兀1409年,他在扎巴坚赞的大力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祈愿法会,聚集僧人八千多人,以后每年藏历元月在拉萨举行的传召大会,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同年,宗喀巴在拉萨东面的达孜县境内建起了具喜胜州寺(简称噶丹寺或译作甘丹寺)。此后,宗喀巴师徒就住在甘丹寺,传召大会的创建和甘丹寺的建成,代表格鲁派在多教派势力集团中取得了统治地位。
  公元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遗体置于甘丹寺,而后在其圆寂的纪念日时,甘丹寺都会举行大祭典,在甘丹寺为纪念宗喀巴举行共同的修法活动,点燃寺火,即在寺院顶上安放酥油灯,附近民家亦纷纷仿效,又称“燃灯节”。
  宗喀巴所创立的格鲁派,势力逐渐扩大,渐次由西藏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等地,至今不衰。
  公元1643年,清朝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蒙藏地区佛教领袖,至今达赖喇嘛仍是西藏的政教领袖。
  格鲁派戒律严格,不准僧人结婚,宗教首领是采取转世相承的办法,于是,便出现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
  格鲁派的教义,认为释迦如来一代正法,不外教、证两种,而一切“教”的正法,又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的正法,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因此三藏不可偏废,必须全修才能领会其义。当时西藏某些佛教徒很不注意全修,甚至讥诽三藏多闻者为别师或戏论者,以为修学一门简略的法门,便能得到解脱。格鲁派极力主张对经藏多闻深思,在大小乘的三学上,认真修习;对于律藏也努力闻思,以成办戒定二学;对于论藏的闻思修习也不放松,在如实通达诸法性相后,成为慧学;并认为正法是否清净,在于能否实现见、修、行三种离垢而定;能否实践见、修、行三种离垢,又依他们本身是否能够随顺解脱为尺度。
  宗喀巴对于在西藏佛教中流行的各种异教,也在他的主要著作中给予了一一批判,提出了一整套佛教理论、修行及超脱法。此外,格鲁派还具备五明学(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以及文法、历算等世间艺术。
  格鲁派著名的寺院
  在圣地拉萨的东郊、北郊、西郊三处,有三座规模宏伟的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即甘丹寺、哲蚌寺及色拉寺。这三座寺院原是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及他的弟子们创建的,成为格鲁派的三大主寺。再加上班禅喇嘛驻锡之所扎什伦布寺,而成为黄教的四本山。
  按照规定的编制,三大寺的住寺僧人分别为:甘丹寺三千三百人,色拉寺五千五百人,哲蚌寺七千七百人。实际上各寺僧人人数往往超出这个编制。如此众多的僧人住寺,寺院建筑的规模便可想而知了。甘丹寺在“文革”期间被破坏净尽。哲蚌寺和色拉寺现在规模如旧,从十里以外便可远远望到依山叠砌的哲蚌寺和色拉寺的建筑群。
  甘丹寺建立后,宗喀巴大师以此为基地,格鲁派势力日益发展,于公元1416年,宗喀巴的四弟子降央却吉扎喜白丹,在内邬贵族仁青桑布的资助下,在拉萨西郊更培乌孜山下建立哲蚌寺。
  据教史《黄琉璃》记载,哲蚌寺破土新建时,宗喀巴从果巴日山伏藏掘出一只法螺,赐与弟子扎喜白丹,预祝他建寺圆满成功,并以此为基地,弘扬佛法,遍地建寺兴教。弟子扎喜白丹就把它视为上天所赐的寺宝,珍藏在寺内。这只洁白如玉的法螺,至今仍然完好地珍藏在哲蚌寺内。
  哲蚌寺建成以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最初寺内除“措钦”(大法堂)外,有七个扎仓(僧院),即果莽、罗塞林、推桑林或杰巴、夏廓、都瓦、德扬、阿巴,僧人共计七千人。
  哲蚌寺又是前几世达赖喇嘛居住过的寺院。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以前,一直住在哲蚌寺,当布达拉宫扩建以后,才正式搬到拉萨。三世达赖索朗嘉措当初只是任哲蚌寺的赤巴(住持),后来,索朗嘉措应蒙古人俺达汗的邀请,到青海讲经传法,成绩卓著。一五七八年,俺达汗封索朗嘉措为“遍知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从此,才开始有了“达赖喇嘛”这个称号。索朗加措得了这一尊号之后,又追认了前两世。一世至五世达赖均历任哲蚌寺的赤巴。
  色拉寺是一四一九年由绛钦曲吉释迦益西(也是宗喀巴的徒弟)兴建的。色拉寺还未建成,宗喀巴就圆寂了。
  色拉寺的寺主绛钦曲吉释迦益西曾去过内地两次。第一次是公元1409年,明成祖派钦差四人,来藏迎请宗喀巴大师赴京传法,宗喀巴因年迈未去成,委派弟子绛钦曲吉释迦益西前去。这次,绛钦曲吉被封为“大慈法王”。色拉寺建成以后,绛钦曲吉释迦益西又一次赴京都,并到蒙古等地讲经传法,明宣宗又封他为“国师”。回来的时候,还带有许多钦赐礼物,其中有金汁写成的《大般若经》,朱砂汁写成的汉藏对照的大藏经,有用白檀香雕刻的十六尊者塑像,还有金汁画成的释迦牟尼转正法轮的卷轴画。这些珍品至今仍很好地保存在色拉寺内,成为该寺的寺宝。
  第二篇  西藏著名的寺院与佛塔
  第一章
  西藏的佛教建筑
  自古以来,西藏的许多古建筑和佛教都有密切的关系,如古堡建筑、宗教建筑、庄园建筑、园林建筑、寺院建筑和宫殿建筑等。而在西藏的佛教建筑中,也有许多寺院,仿照或吸收了印度和内地佛教建筑的形式和手法,但其基本结构则仍然是建立在西藏的传统建筑基础上。
  远自新石器时代,藏族先民就发明和使用了叠石构木的建房技术,解决了自身的居住问题。其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又创造了许多适应不同环境的建筑形式,如毛帐、窑洞、石砌或土筑的碉楼以及木架板房等。西藏佛教建筑虽然是西藏古建筑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建筑形式,但其基本结构,仍然是在石砌或土筑碉楼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这种借助于木构架与承重墙的结构组合,使功能、结构和艺术达到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是结合西藏特殊的气候环境、材料技术、思想制度、审美习惯所进行的创造。
  大约在公元七至八世纪中叶,西藏接受了佛教,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容,这个时期也是西藏建筑技术上成熟的时期。吐蕃王朝和唐朝皇室间结成了亲密的甥舅关系,汉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也促进了藏族建筑技术的发展。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到十三世纪,相当于宋代,兴建了著名的昌都热振寺(公元1056年)、日喀则萨迦寺(公元1079年)、夏鲁寺(公元1087年)、贡塘寺(公元1178年)、乌鲁寺(公元1277年)等等。至十三世纪中叶,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藏族三百余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带来长期稳定的时期。藏族的文化艺术、雕塑、绘画、建筑等均蓬勃发展。
  藏族建筑的技术与特色
  藏族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木构架承重:木构架承重是藏族地区常见的一种结构系统,它主要由柱、梁木构架承重为主;外墙多用毛石或土坯、土筑,为围护结构。
  2.墙承重:内、外承重墙均用乱石砌筑或用土筑墙等,室内无柱子。多见于盛产石料的地区,如拉萨、江孜、昌都等近郊和山区。
  3.穿斗木架承重:这类结构多见于盛产木材的森林地区;如西藏的山南、林芝、波密、亚东等地。
  外围结构多用木板墙或半圆木砍槽,互相咬接成井干式架空的干阑建筑,施工方法仍沿用原始的工具砍刀。
  此外,由于西藏不但气候寒冷且多风干燥,因此其建筑相当重视防寒保暖,创造了独特的“碉房”形式,它采用平屋顶、厚墙身、低层高、封闭式天井或院落,都利于防风。建筑朝向多向阳、背风,一般多在院内朝东南和南向开设大隔扇窗户、落地隔断门等,朝北和东西墙不开窗户。四周则围有高厚的女儿墙,以便挡风。由于采用较厚重的材料,如石料、土以及多层木板等,具有良好的热惰性,而南向的居室、经堂与敞廊、晒坝相连,可以获得较多阳光,自然形成了利用太阳能的温室效应作用,对于保暖防寒、防风砂有良好效果。
  随着碉房建筑逐渐增多,由于层数逐渐增高,而碉房的窗洞小,加上厚墙,低空间,使得室内采光、换气、通风困难,藏族人民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院落、天井、梯井和室内天窗、高侧窗和顶窗,以补充侧窗采光的不足,作为一般采光、通风的方法。
  由于藏地地理环境特殊,酝酿出藏族独特的人文风俗,因此,其建筑技术与风格也别具特色。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西藏寺院的始建与发展
  西藏的佛教大约是在唐初由内地和印度同时传入的。随着佛教的传人,唐代汉族建筑技术也传人了西藏,与原有的碉房建筑相融合,更加丰富发展,形成独特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根据藏族文献记载:七世纪在拉萨兴建大昭寺、小昭寺,八世纪在山南修建桑耶寺。这些寺院建筑虽然几经毁坏、修复,但仍然可以看得出这一个时期藏族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准。
  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大约在北宋时期,西藏进入封建农奴社会,因新旧教派之争,而处于分裂局面,这期间仅建有日喀则的拉孜寺(公元1079年)、拉当寺、哲公寺等寺院。
  到了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召见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八思巴,并封以“大元帝师”、“大宝法王”的封号,同时也成为政教合一制度的开始,元代的西藏寺院建筑,不仅在原有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而且得到新的发展。
  到了元末明初,黄教始祖宗喀巴尊者由青海到西藏萨迦寺并提倡宗教改革,创建新教——格鲁派,又称之为黄教,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藏传佛教教派。格鲁派先后建了不少寺院建筑,如拉萨噶丹寺(公元1401年)、色拉寺(公元1419年)、哲蚌寺(公元1416年),江孜的白居寺(公元1439年)、班根曲得塔,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公元1447年),昌都的昌都寺(公元1444年)等等。这些大寺院,包括有宏伟华丽的宫殿不下六十余座和二百座以上大经堂,同时,还有大量的壁画、精美的雕塑,以及各种鎏金工艺美术品,是现代研究藏族佛教艺术的宝库。
  至清朝顺治年间,第五世达赖统一了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寺院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一六四五年重建、扩建的拉萨布达拉宫建筑群(历时五十年之久),培修唐代所建的大、小昭寺,扩建明代三大寺等,并建罗布林卡新宫、药王庙等。
  此外在青海、甘肃、四川各地也有所修建,著名的如青海湟中的塔尔寺(公元1378—1560年),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公元1708—1900年),四川理塘的理塘寺(公元1578年)、道孚的灵雀寺、阿坝的刷经寺、格尔登寺(清代)等,这是藏族佛教建筑技术发展的全盛时期。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征
  藏传佛教的寺院,除了具有前述藏地建筑的特色外,更有以下几点特征:
  1.金顶:金顶是藏地寺院建筑主要殿堂的标志,它采取梁架式结构,檐四周饰有斗拱,内部立柱支承长额,其上构成梁架,用横梁柱托檩,构成金顶的坡度。
  2.门窗:藏族民居的门窗多为长方形,较内地门窗用材小,窗上设小窗户为可开启部分,这种方法能适应藏族地区高寒气候特点,可以防风沙。
  藏族人民有以黑色为尊贵的习俗,所以门窗靠外墙处都涂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出墙面。考究的住宅和寺院常在土上掺加黑烟、清油或酥油等磨光,使门窗框增加光泽。门窗上的端檐口,有多层小椽逐层挑出,承托小檐口,上为石板或阿噶土面层,有防水及保护墙面、遮阳的作用,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在西藏的城市住宅和寺院大门经常成为装饰重点,门框刻有细致的连续三角形几何图案或卷草、彩画等。
  3.梁柱:梁柱是藏式建筑中室内装饰的重要部位。柱为木柱,一般无柱础,呈正方形、圆形、八角形以及“亚”字形。
  寺院和居民中经堂的柱头、柱身常装饰着各种花饰雕镂或彩画,主要图案有覆莲、仰莲、卷草、云纹、火焰及宝轮等等,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梁上常施彩画,梁头、雀替则多用高肉木雕或镂空木雕花饰,涂重彩、色彩艳丽、浑厚,与室内木柱等连成整体,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4.鎏金技术:藏族的鎏金技术是驰名国内外的特种工艺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以及藏族广大地区寺院的金顶,各种鎏金饰物,如宝塔、倒钟、宝轮、金盘、金鹿、覆莲、金幢经幡、套兽等,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相当具有特色。
  5.彩画、壁画:藏族彩画技术运用较广。一类多用于内装修木部分,如额枋、柱头、柱身、雀替、椽头、椽枋以及门窗棂和经堂、佛殿、主居室、会客室等天棚线脚等;一类用于壁画上,讲究者常常采用沥粉贴金,位置多见于殿内或灵堂内,以及天井院落两侧或殿前回廊的壁上。
  藏族的壁画、彩画,绝大部分为宗教内容题材。常见的有释迦牟尼佛和黄教始祖宗喀巴传记、故事画,历代藏王、大师的肖像,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以及礼佛图等;图案如:西蕃莲、梵文、宝相花、石榴花和八吉祥(海螺、宝伞、双鱼、宝瓶、宝花、吉祥结、胜利幢、法轮)等。它一方面受到尼泊尔和印度犍陀罗、波斯等文化风格影响,结合本民族图腾和苯教的图案发展而成;另一方面又深受汉式绘画风格的影响。
  彩画、壁画技术主要关键在于调色和配色,一般是采用矿物颜料,经久不褪色。它将各种色粉,用石臼擂成齑粉,使用时加进水及胶,绘成后上光油。
  彩画常配合着建筑色彩运用,由于气候寒冷和藏民族的性格热情奔放,所以彩画主要色彩喜欢暖调,如朱红、深红、金黄、橘黄等为底色;衬托以冷调,如青、绿为主色的各种纹样,与内地唐、宋时期建筑色调较接近。
  彩画纹样侧柱头、额枋多采用连续十字形、万字形等几何图案,西蕃莲(覆莲、仰莲等)、如意云纹、火焰纹、宝相花、缠枝卷叶、石榴花,亦有采用梵文“六字真言”、法轮宝珠等彩饰。在平板枋、阑额藻头上常作云头彩画“三层方头披肩”、“箍腰佛珠”、“莲瓣”、“带花圈子”等。
  彩画采用浅色叠晕、沥粉金线勾线,重点缀有橙、红、黄、金白色,色彩重点突出。木椽子用群青、重绘色彩。柱廊为深红色间以浅色或金、白线条垂直划分柱身,有纤细而华丽感,门窗外框一般皆为黑色,特殊寺院、宫殿、住宅采用雕花、彩画。
  藏传佛教建筑的发展
  西藏佛教建筑从唐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奉佛教、建寺译经开始,到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建甘丹寺,许多弟子也在各地效法建寺。在西藏的佛教史上,一般以朗达玛(公元836-841年)灭佛法为界,之前称为前弘期,之后称为后弘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佛教建筑两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西藏佛教建筑体系。①前弘期的佛教建筑特色
  公元七世纪到八世纪中叶,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前弘期。根据史料记载,前弘期的佛教建筑非常多,但留存至今者非常稀少。如松赞干布时期,在藏区就建有一百零八座面朝汉地的寺庙,还修建了十二座所谓镇压罗刹女魔肩、臀、肘、膝的寺庙,修建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吐蕃赞普赤热巴布的大臣还在大昭寺周围修建了六座佛殿等,可惜这一百零八座面朝汉地的寺庙多已无存。
  与大昭寺同时建成的小昭寺,初始建造时,其形式与内地汉式寺庙相同,后来经过几次藏式风格的重建,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风貌。小昭寺可能是一百零八座庙中最早的一座,而四川康定县木雅的塔公寺,相传是一百零八座庙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传说中十二座镇压罗刹女的寺庙,虽有具体名称和地点,但大多已名存实亡。现存的昌珠寺,是这十二座寺庙中最著名的一座。“昌珠”是藏语音译,意为“鹏与龙”。相传昌珠寺与大昭寺一样是填湖建成的。当时有大鹏鸟降龙,使湖水干涸,从而奠基建寺。现存的昌珠寺是经过明、清两代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后的面貌。其最早的建筑是现主寺对面的一座小殿“乃定拉康”。该殿虽经修缮,但殿内的一口铜钟,系吐蕃王朝赤德松赞时期所铸,还有早期的莲瓣柱础和夯土墙,都是昌珠寺历史悠久的证明。
  前弘期佛教建筑中,真正首先齐备佛、法、僧三宝的,是山南扎囊县境内的桑耶寺。桑耶寺奠基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落成于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四年)。寺中央为象征须弥山的乌策大殿,周围有象征四大八小十二洲和日月二轮的塔、殿,外有象征铁围山的围墙环绕。乌策大殿的建筑形态,下层属藏式,就是西藏传统的高层、厚墙、平顶建筑;中层属汉式,就是汉族的木构腰檐、平座、栏杆;上层则为印度建筑的样式,也就是仿照印度的菩提迦耶大塔以及类似中世纪婆罗门庙宇的形式。
  其特点是十字对称,中央一座大塔,四隅四小塔,表现出以须弥山为特征的形象。此寺设计者为密教大师寂护,他曾任那烂陀寺首座。他以古印度摩揭陀地方的飞行寺为蓝本,设计桑耶寺,依曼荼罗形制配制,开创了中国佛教建筑的一种新形式。桑耶寺是中国最早的密宗寺院,其创作手法对后弘期的佛教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前弘期的其他佛教建筑遗构,还有乃东县的吉如拉康、玉意拉康,扎囊县的康松桑康林,拉萨墨如宁巴的藏巴拉康和布达拉宫的法王洞等。
  西藏前弘期的佛教寺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前弘期佛教建筑,除了个别寺庙(如桑耶寺)规模较大,一般多为面积不大的佛殿和经堂,如布达拉宫的法王洞等。这些佛殿往往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内立四柱。佛殿前面很少建有经堂,也没有僧舍等附属的建筑物。最早把佛殿和经堂结合在一起,形成前堂后殿格局的是桑耶寺的乌策大殿,和仿照乌策大殿形式建造的康松桑康林寺。乃东县的玉意拉康也在方形佛殿前面建有面积不大的经堂。这种平面布局,表现出早期佛堂与后期经院建筑的明显区别。
  2.前弘期佛教建筑都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如大昭寺和小昭寺,虽然都是供奉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寺,但建筑形式和结构却迥然不同。大昭寺表现出藏式碉楼建筑的特点,而且有凿壁而建的石窟建筑的效果。小昭寺却按照内地汉式寺庙形制建造。
  仿照印度飞行寺建造的桑耶寺是西藏最早的佛教寺院,其中央的乌策大殿融合藏、汉和印度三地建筑结构的特点,开创了中国仿曼荼罗形制的佛教建筑形式。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在西藏同期出现,并为西藏人民所接纳,这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可视为西藏多元文化在建筑上的一种反映。
  3.西藏早期佛教建筑中的木结构,具有比例硕大、古朴浑厚的特色,许多殿堂的柱、椽都是稍加斧斫、保持自然形状的原材。柱头上没有繁琐的装饰;大托木的正面多雕刻龙、虎、狮和花卉图案;椽子粗壮。藏族建筑历史上有所谓“四柱八梁三十三椽”的说法,主要就是针对方形佛堂木结构的作法而言。其方形殿堂内大多立柱四根,柱头上除了横向架设六根大梁,纵向也用两根梁连接,梁上一般铺椽三十余根。这种做法在早期佛殿建筑中,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定式。此外,康松桑康林寺护法神殿和玉意拉康的木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汉式做法,又反映出西藏早期佛教建筑积极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
  4.西藏早期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土、石、木结构。早期的石墙多用不规整的片石、泥土砌筑,墙内有的还埋置木骨拉筋。夯土墙以石为基,墙内分层埋放白玛草或石片,用来增加墙的整体性。在桑耶寺,不但发现了大量夹着粗砂的红陶质砖瓦,还找到了施绿釉的筒板瓦,这又反映出西藏早期的佛殿建筑,除了使用土、石、木结构,已开始使用砖瓦,有了颇高的建筑水准。
  后弘期的佛教建筑特色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吐蕃赞普朗达玛大兴苯教,禁止佛教流行,西藏前弘期佛教就此终止。直到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佛教在藏区才再度复兴,为后弘期佛教的起始,并分别从青海和阿里两路传入卫藏地区。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后弘期,更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
  在此时期,佛教建筑随着众多教派的出现,比前期有了更大的发展。西藏佛教中的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为弘扬各自教派,都竞相在卫藏各地建寺。
  公元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以后,为了培养宗教人才,又修建了经学院。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格鲁派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权,因此黄教寺庙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大的藏区和长城内外,成为中国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古建筑形式。
  后弘期佛教的著名寺院,有宁玛派的敏珠林寺、亚钦寺;噶当派的纳唐寺、扎塘寺、热振寺;萨迦派的萨迦寺;噶举派的止贡寺、雅桑寺、热炯寺、建叶寺、丹萨替寺;格鲁派的甘丹寺(噶丹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色拉寺等。此外,还有布敦派的夏鲁寺和集萨迦派、格鲁派和布敦派于一寺的白居寺,以及不专属于某一教派而影响较大的托林寺、唐波且寺等。
  总体而言,后弘期的佛教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后弘期的寺庙不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比前弘期有更大的发展。各教派都兴建了自己的寺院,尤其是格鲁派崛起后,黄教寺庙建筑更是遍及藏区和内地。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仅藏区的黄教寺庙就有三千四百七十七所。许多寺庙的规模都很庞大,如敏珠林寺、萨迦寺、扎塘寺、夏鲁寺等。特别是黄教的六大寺,宛若一座座城市。
  2.这时的寺庙的平面布局和建筑形式,受到桑耶寺设计思想的影响很深,其中有不少寺庙如托林寺和扎塘寺等,都是依密宗曼荼罗的意境建造。
  扎塘寺原来建有内、中、外三重围墙,外围墙呈椭圆形。围墙内中央的主殿高三层,周围有许多佛殿、佛塔、诵经场等建筑。主殿由经堂、佛殿和转经回廊组成。围绕佛殿布置转经回廊是前弘期佛教建筑的重要特征。后弘期寺庙沿用这种形制已不多见。
  除了扎塘寺,佛殿周围设转经道的寺庙,还有夏鲁寺、丹萨替寺、白居寺等。黄教寺庙中只有昌珠寺和哲蚌寺的措钦大殿等少数建筑,保留了内转经道的形式。这可能与寺院规模扩大后,原来狭窄的转经道,已不堪负荷有关。因此,以环绕主殿或整个寺院的中、外层转经道取而代之。
  3.这时的寺庙建筑中的木结构有了较大发展。许多寺庙中的梁、柱、斗拱等仍然保持早期建筑浑厚古朴、比例硕大的风格。如萨迦南寺大经堂内四十根柱子,都只稍加修斫,直径可达一点三米。扎塘寺用的也是呈八棱形的柏木柱。夏鲁寺大经堂内的柱子也是略加斧斫,仍保持了木材的自然形状。
  明、清时期的寺庙,木构件渐趋规格化,柱子则多为有收分的方柱,柱头上的斗拱、托木、梁椽的雕刻也渐趋华丽。从元代开始,西藏的一些寺庙建筑全面地吸收汉族的建筑形式。如夏鲁寺的四座汉式殿堂,即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萨迦南寺的内外城墙、护城河等,基本上也是汉族城池建筑的式样。
  4.在后弘期时,主体建筑中的经堂和佛殿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弘期寺庙中的佛殿多为孤立的四柱殿堂,前面没有或仅有面积较小的经堂。自后弘期开始,经堂面积逐渐扩大。如敏珠林寺、扎塘寺等均为二十根柱子的经堂,并且还出现了厢殿;哲蚌寺措钦大殿的经堂面积近两千平方米,内立柱子一百八十三根。柱网如林,恢宏博大,这是早期经堂建筑向后期扎仓建筑过渡的重要变化之一。
  扎仓,是藏语音译,意义为僧院,指藏传佛教中僧众学习经典的学校。早在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可能已有扎仓建筑出现。如始建于公元1153的纳塘寺,当初就可能建有两个扎仓。夏鲁寺的四个扎仓,也可能是公兀1333年重修时增建的。公元十五世纪以后兴建的白居寺及黄教的几座大寺院,基本上都属于扎仓建筑。
  5.此时寺庙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显现出鲜明的西藏风格。如楼脚屋、柽柳墙和金瓦屋顶等。楼脚屋,俗称地垄,在布达拉宫经常可见。其后的许多重要建筑如公元十七世纪修建的曲德沃寺和大昭寺、清代以后增建的一些建筑等,都沿用此法。
  柽柳,藏语称白玛,也叫红柳。用柽柳作夯土墙分层的联结加固材料,早在吐蕃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把柽柳用在屋檐和女儿墙上可能不会早于明代。
  五世达赖喇嘛执政至第司·桑结嘉措掌权的四十多年中,不但重建了布达拉宫,还修葺和扩建了许多寺庙。如更换了大昭寺东、西、北面的旧金顶,将西面琉璃瓦顶及殿堂周围的瓦屋檐,全部换为金、铜瓦,在南面新修了一个金顶,同时还增修了四个角楼佛殿,镶嵌了柽柳墙。由夏鲁寺的四座汉式屋顶和夏鲁拉康的屋檐,均用琉璃瓦覆顶的做法,以及桑耶寺出土的大量琉璃瓦件和大昭寺殿堂周围原为瓦屋檐的情况来看,明代以前的西藏寺庙建筑,大多为瓦屋顶。
  明初兴建的拉萨三大寺,开始以鎏金铜瓦代替琉璃瓦。五世达赖喇嘛执政以后,金顶成为西藏乃至整个黄教寺庙的重要做法。此外,屋顶上的法轮、宝幢、八宝等装饰,也采用金光灿烂的鎏金做法。
  6.后弘期重要代表的实例为布达拉宫,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用了黄教经学院和宫堡建筑的传统布置手法。全宫分宫殿(达赖喇嘛寝宫)、总堪布及噶厦政府办公机构、达赖喇嘛灵塔殿和扎仓四个部分。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的初衷,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中心,形成西藏规模最大的“宗”。与卫藏地区其他宗教建筑比较,布达拉宫不但规模庞大,地势险峻,位居拉萨中心,而且建筑规模宏伟壮丽。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为其在布达拉宫中修建灵塔殿。在此以前,如宗喀巴的灵塔供奉在噶丹寺拉基大殿上层的司东陀内,前几世达赖的灵塔,供奉在哲蚌寺措钦大殿的厢殿内,宁玛派几位活佛的灵塔也是放在敏珠林寺祖拉康的配殿内,均没有专门为其建造灵塔殿来安置灵塔。最早的灵塔殿,可能是公元1662年在扎什伦布寺为四世班禅兴建的灵塔殿。
  第司·桑结嘉措经过仔细斟酌后,确定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建造位置,于是建起了红宫,布达拉宫的面貌和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殿的红宫,平面呈“回”字形,为内院碉楼形式。这组建筑,是依照布达拉宫特殊的建筑环境和地形特点设计的。虽然与扎仓建筑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反映了后弘期佛教建筑的特色。因此,布达拉宫可说是西藏佛教建筑的代表作。
  西藏的佛塔
  西藏最早的佛塔,在五世达赖喇嘛的《西藏王臣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赤吉托尊配茹雍萨·董杰娜摩措,生子名拉托托日宁赞。宁赞乃吉祥普贤光明所化现;当在位时,某次,忽从天空降下《诸菩萨名称经》、黄金宝塔、《宝箧经》、心要六字大明咒、旃陀罗嘛呢印模等,落于雍布拉岗宫顶楼之上。”其中的黄金宝塔被称之为天降塔。这座佛塔,据说安放于桑耶寺四边绿、黑、白、红四塔的白塔体内。
  至于西藏现存的早期佛塔,则有布达拉宫法王洞西侧的白塔。此塔是在法王洞修建时所建,塔朝向法王洞正面,高约二点四八米,为镇宫之宝。法王洞东侧的白塔则是仿西侧白塔所建造的,可供入朝拜。
  西藏佛塔的类型
  西藏的佛塔大约可分为八种类型,这源于《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
  在《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中,佛陀告诉诸佛子,应当在以下八处造塔供养:如来出生处、成佛之处、转法轮处、舍卫国示现神通之处,及如来至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返回人间处、佛陀在王舍城度化声闻众处、广严城佛陀思维人灭处、及娑罗树林佛涅槃处。如果能够在此八处造塔,恭敬供养,则能得到广大利益。
  经中说: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灵塔名号,汝等谛听,当为汝说。
  何等为八?所谓:第一,迦毗罗城龙弥你园是佛生处;第二,摩伽陀国泥连河边菩提树下佛证道果处;第三,迦尸国波罗柰城转大法轮处;第四,舍卫国柢陀园现大神通处;第五,曲女城从忉利天下降处;第六,王舍城声闻分别佛为化度处;第七,广严城灵塔思念寿量处;第八,拘尸那城娑罗林内大双树间入涅槃处。如是八大灵塔。”
  这段经文的白话语译如下:
  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将称扬八大灵塔的名号,你们要仔细谛听,现在就为你们宣说。
  何等为八大灵塔呢?即是所谓:第一,在迦毗罗城的龙弥你园,此地是佛陀诞生之处;第二,在摩伽陀国的泥连河边菩提树下,此地是佛陀证得无上道果之处;第三,在迦尸国的波罗奈城,此地是佛陀转大法轮之处;第四,在舍卫国的只陀园,此地是佛陀曾示现大神通之处;第五,在曲女城,此地是佛陀从忉利天下降人间之处;第六,在王舍城,此地是声闻分别为佛所化度之处;第七,广严城的灵塔,此地是佛陀曾在此思念寿量之处;第八,在拘尸那城的娑罗林内大双树间,此地是佛陀人涅槃之处。以上是为八大灵塔。”
  经中所说的此八大灵塔之处,分别为:
  1.迦毗罗城蓝毗尼园,是佛陀诞生处。
  2.摩伽陀国的尼连河边菩提树下,是佛陀成道处。
  3.迦尸国婆罗奈城鹿野苑,是佛陀转法轮处。
  4.舍卫国的祗陀园,此处是佛说《大般若经》,现神通教化外道之地;《心地观经》称之为“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悟空人竺记》记载为“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度诸外道处塔”。
  5.桑伽尸国曲女城(今之桑卡西亚),此处是佛赴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后从忉利天下降处;法显与玄奘都曾见到当地的遗迹,《心地观经》称之为“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
  6.王舍城,此处为王舍城声闻分别为佛化度处,极可能是佛成道以后,度三迦叶,与千比丘来王舍城,频婆沙罗王迎佛处。
  当时,佛陀年轻,而郁毗罗迦叶年长,所以一般人不知到底谁是师长,谁是弟子。郁毗罗迦叶尊奉佛陀的敕命,示现神通,并且自说为何舍弃事火而归信佛陀,于是大家才知道他是弟子;《心地观经》称此地为“摩竭陀国王舍城耆阁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悟空入竺记》称之为“鹫峰山说法华等经处塔”。
  7.广严城,乃佛陀思念寿量,将入涅槃处。此处是佛在遮波罗塔边舍寿,宣告三月后人涅槃之地;《心地观经》称之为“毗舍离国巷罗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
  8.拘尸那城娑罗林内,乃佛陀人涅槃处。
  这八大灵塔传人西藏之后,也演变为八种塔:
  1.西积莲塔:又称“莲聚塔”,即净饭王都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佛陀诞生处塔。
  2.东西菩提塔:佛陀摩伽陀国泥连河之侧,菩提树下成正觉之处塔。
  3.南吉祥塔:佛陀在迦尸国之波罗柰王城,初转法轮之处塔。
  4.东北神变塔:佛陀在舍卫大城祗园之内,佛遍满三界示现神通之处塔。
  5.东神降塔:佛陀于桑迦尸国的曲女城,由忉利天宫降下之处塔。
  6.合离塔:佛陀在王舍大城分别僧众,善巧教化广行慈悲之处塔。
  7.尊胜塔:佛陀于广严大城灵塔之中,思念寿量长短之处塔。
  8.涅槃塔:佛陀在拘尸那城大力之地,于娑罗双树人涅槃之处塔。
  西藏佛塔的结构
  如上述,西藏佛塔的八种主要类型,源于《八大灵塔名号经》中的八塔,称之为善世八塔。
  这八利峪以佛塔四个级层的形状和图案可区别如下:
  1.积莲塔——四级层,其上绘制或雕塑莲花图案。有时也可看见七级层塔。
  2.菩提塔——四级层,方形,平整。
  3.吉祥塔——四级层,各面中间约三分之一部位少许突出。四级层上绘制和雕塑殿门图案。殿门多少,按一定规范,所需各异。
  4.神变塔——四级层,各面中间约三分之一部位少许突出。
  5.神降塔——四级层,基本上与神变塔相同。塔瓶正面佛龛置有三排降梯。有时亦可见级层加倍的塔。
  6.合离塔——四级层,方形,砍角为八角形。
  7.尊胜塔——四级层化为三级层,圆形。
  8.涅槃塔——没有四级层,塔瓶直接倒置于塔座上。有时亦可见塔瓶未倒置者。
  至于佛塔的体量和造型尺度,在经藏和续部的记载中有所差异。在西藏造塔中,早期广为沿用的体量和造型尺度,来自于藏文版的印度造塔的理论著作《祖多赤美》和几位上师留下的造塔尺度。直到在布达拉宫为达赖喇嘛五世建造灵塔的第司·桑结嘉措,才对造塔的体量和尺度进行了一次统一的规定。因此,从公元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西藏地区广泛遵行了第司·桑结嘉措的造塔尺度。布达拉宫内这一时期所建的佛塔当然也不例外。以下就简介藏式佛塔的各部名称、结构与尺度。
  1.佛塔的结构名称
  佛塔一般由塔座、塔瓶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结构名称如下:
  (1)萨曾(持地) (13)布白给丹木(塔瓶腰饰)
  (2)梯给松(三阶地) (14)赤旦(斗座)
  (3)东千或森赤(法座) (15)赤(塔斗)
  (4)松尼 (16)突地白玛(伞座莲瓣)
  (5)盆穹贝玛 (17)群阔久松(十三法轮)
  (6)盆庆 (18)萨日阿差(遮雨檐)
  (7)给久(十善) (19)突机朵松(塔幢)
  (8)蚌令西(四级层) (20)突(塔伞)
  (9)本滇贝玛(瓶座莲瓣) (21)斯若或恰克(雨罩)
  (10)布叠(塔瓶) (22)达瓦(月亮)
  (11)布白夏边 (23)尼玛(太阳)
  (12)古钦木(塔门) (24)朵(宝顶)
  佛塔的“十善”,象征佛教的基本戒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邪见。佛塔的“四级层”,象征佛教的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佛塔的“十三法轮”,象征菩萨至成佛的十三地,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非凡地、智地和金刚地。塔顶上的日、月,象征阴阳普照。
  2.佛塔的结构尺度
  佛塔主要部位的结构尺度如下:
  佛塔上大度量的尺度称“恰庆”,小度量的尺度称“恰穷”,微小度量的尺度称“恰产”。一个“恰庆”等于三个“恰穷”,一个“恰穷”等于四个“恰产”。
  佛塔的体量,由持地的大小来决定,其基数可以任意选定,其比例如下:
  (1)萨曾(持地)——高为3恰穷,宽为19.5×2=39恰穷(19.5为持地宽的中线至边,乘2为持地总宽度)。
  (2)梯给松(三阶地)
  第一阶地——高为1恰穷,宽为17.5×2=35恰穷。
  第二阶地——高为1恰穷,宽为16×2=32恰穷。
  第三阶地——高为1恰穷,宽为14×2=28恰穷。
  (3)东千(法座)——高为2恰庆,宽为13×2二26恰穷。
  (4)松尼——高为1恰穷,宽为14×2=28恰穷。
  (5)盆穹贝玛——高为1恰穷,宽为15×2=30恰穷。
  (6)盆庆——高为2恰穷,宽为16×2=32恰穷。
  (7)给久(十善)——高为1恰穷,宽为14×2=28恰穷。
  (8)蚌令西(四级层)
  第一级层——高为2恰穷,宽为13×2=26恰穷。
  第二级层——高为2恰穷,宽为,12×2=24恰穷。
  第三级层——高为2恰穷,宽为11×2=22恰穷。
  第四级层——高为2恰穷,宽为10×2=20恰穷。
  (9)本滇贝玛(瓶座莲瓣)——高为1恰穷,宽为9×2=18恰穷。
  (10)布叠(塔瓶)——高为3恰庆加1恰穷(余1/3),底部宽为8×2=16恰穷,中部宽为11×2=22恰穷,上部宽为10×2=20恰穷。
  (11)赤旦(斗座)——底部高为1/3恰穷,为3恰穷,面部高为2/3恰穷,宽为2×2=4恰穷。
  (12)赤(塔斗)——高为2恰穷,宽为22/3×2=51/3恰穷。
  (13)突地白玛(伞座莲瓣)——高为1恰穷,底部宽为1×2=2恰穷,上部宽为2×2=4恰穷。
  (14)群阔久松(十三法轮)——十三法轮中每轮的高为1恰穷(其中2/3为阳轮,1/3为伞或阴轮)。
  (15)萨日阿差(遮雨檐)——高为3恰穷,底部宽为6恰穷,上部宽为23/4恰穷。
  (16)突机朵松——高为1恰穷,宽大体上与第十三法轮的宽度相同,上方宽为2恰产有余。(注:中线各一微度量单位加16纹。)
  (17)突(塔伞)——高为1/2恰穷,宽为23/4恰穷。
  (18)斯若(雨罩)——高为1恰穷,底部宽为22/4恰产,顶部宽为4恰穷。
  (19)达瓦(月亮)——高为1恰穷,宽为4恰穷。
  (20)尼玛(太阳)——高为2恰穷,直径为1恰穷。
  (21)朵(宝顶)——高为1恰穷,宽为1恰穷。
  第二章 西藏著名的寺院与佛塔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西北角玛布日山(红山)上,是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古城堡、灵塔殿和藏传佛教寺院为一体的圣地。整座建筑依山垒砌,蜿蜒而上,殿宇层叠,巍峨耸峙,金顶辉煌,气势雄伟,富有西藏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五世达赖由哲蚌寺移至此地后,布达拉宫就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藏名potalaka,potala),即“普陀山”之义,原来是南印度观世音菩萨的圣地,意思是“脱离苦海之舟”。在藏人心中,雄伟的布达拉宫就像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地普陀山在人间的道场,而且是观音化身的松赞干布王所建。
  布达拉宫起基于西藏拉萨河谷平原中央的红山之上。主体建筑分为红宫、白宫两大部分。白宫位居东部,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而红宫则主要为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灵塔。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尊胜僧院、僧官学校、东西僧舍,山下的马基康、雪巴勒空、西印经院、东印经楼、城墙、城门、角楼以及宫后的龙王潭等。整座宫殿群高约一百一十七米,东西长约三百七十米,南北宽达三百七十多米,共计十三层,占地面积广达三十六万六千七百七十五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十三万八千余平方米,是西藏文化艺术的宝库。
  根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中期(公元7世纪40年代),文成公主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与藏王松赞干布成婚后,松藏干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决定立宫以居”,便在红山上大兴土木,修建了九百九十九间殿室,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计一千间。
  当时宫堡之间有复道行空,非常壮观。东宫门外还有宽十八丈、长三十丈的跑马场,场地以砖砌基,上面铺木板,马行于其上,蹄声嚣嚣,虽然只有一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但这些早期建筑在赤松德赞时期(公元742—797年)先遭雷击焚毁一部分,后来在朗达玛时期以后又连遭兵火,毁坏了大部分,目前仅存法王禅定宫和圣者佛殿二处。
  现存的布达拉宫,基本上是十七世纪以后陆续重修扩建的。十七世纪中叶(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册封后,委托第巴·索朗绕登主持修建了白宫,自此以后,布达拉宫成为西藏的政教中心,和历世达赖喇嘛的驻锡地。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在建成的白宫西侧兴建红宫,并建成灵塔安放五世达赖喇嘛的法体,前后历时五十年,由此奠定了布达拉宫的基本格局。其后虽有不断的扩建和改建,但从整体上从未改变这种布局。
  布达拉宫起建的传说
  最初修建布达拉宫的,是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法王。他于公元617年(藏历火牛年)生于强巴米久林,即现在的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加玛尺岗。松赞干布十三岁继承王位,并于十五岁时(即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开始修建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所在地拉萨,位于拉萨河北岸一个河谷的小平原上,藏语称之为“吉雪塘”。它的中心有三座数十米高的小山。较大的一座即是红山,高约九十六米,东西长六百余米,南北约三百米,形似一头安卧着的“大象”,坐落于吉雪塘的中心部位。与红山西南隅毗连的是药王山,好像一头正要向天上腾越的狮子。再往西则是一头钻进沙堆里的老虎——磨盘山,这两座山都比红山小。
  相传这三座山的体性,是西藏三位最殊胜的怙主的幻化,红山即为观世音菩萨的化现,药王山为金刚手菩萨的幻化,帕玛日山也就是磨盘山,则为文殊菩萨的示现。
  另外,拉萨周围诸山的形态和纹路,则是呈现着八吉祥的图案,即拉萨北方的梁正澎迦山上现出宝伞,澎加山上现出宝幢,玛仲山上现出鱼形,冻喀山上则现妙莲,帕蚌喀后山的色东岩石现为右旋海螺状,拉萨河南方的仲赞日山顶为宝瓶状,裕巴山上出现吉祥髻,拉萨西堆龙的帐普山上出现金轮。
  而西藏大地犹如一位仰卧的魔女。拉萨的一片湖泊(大昭寺基址)恰如魔女的心血,红山和药王山形似魔女心脏的骨架。如果能在湖上修庙,供奉释迦牟尼佛,在红山上建王宫,就可以镇住魔女。
  尤其是如果能在这座观世音菩萨化现的红山上,修建圣观世音菩萨的宝殿,并住着相传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的藏王松赞干布,那雪域大地便可幸福天成了。
  因此,松赞干布王带领着王臣眷属,渐次地来到了布达拉红山,在藏历铁兔年(公元631年)开始在此修筑王宫。这座王宫修建完成之时,就宛如帝释天宫搬到人间一样的雄壮悦目。
  王宫落成之时,大王与诸臣子大开喜宴以资庆贺。而边疆诸国耳闻雪域地区,有一位头顶上浮现着阿弥陀佛头像的两头王——松赞干布,具有广大的神力,能够遣发宛若神变的大军,他们摄于藏王的荣威,所以在王宫兴建完成之时,也都遣使前来上贡道贺,以表示敬意。
  以上就是布达拉宫起建的因缘,自此以后,布达拉宫历经时空变异,在后世不断的扩建下,始有今日的宏伟规模。①红宫中历辈达赖喇嘛的灵塔
  灵塔是佛塔中的一个特别类型,因塔内藏有上师法体或骨灰而得名。
  灵塔依其材质不同而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如金灵塔,即外包金箔的灵塔;或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如达赖、班禅是金灵塔,而甘丹寺赤巴,即首座格鲁派甘丹寺中宗喀巴法统宝座继承人,就只能用银灵塔。灵塔制成之后,分别存放在寺庙的大小宫殿里,而安置灵塔的宫殿就称为灵塔殿。
  藏传佛教中有为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和高僧的法体或骨灰修建灵塔的习俗。早在吐蕃时期,西藏就有塔葬。建造灵塔的习俗至今仍延续于藏区和不丹等国。
  在布达拉宫内保存的灵塔,共计有八座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几座上师的灵塔,是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之一红宫,主要就是由灵塔殿所构成。红宫内有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共计八座。在历代达赖喇嘛中,惟独六世达赖喇嘛未建灵塔,一世至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则分别安放在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拉萨的哲蚌寺。这些灵塔不仅性质独特,而且有极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在介绍红宫这八座达赖喇嘛灵塔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达赖喇嘛的传承。
  达赖喇嘛(藏名Dalai-lama),乃是对复兴西藏佛教的黄帽派开祖宗喀巴之后继者的称呼。达赖喇嘛的称号为蒙藏语的并称,dalai(达赖),为蒙古语“海’’的意思;lama(喇嘛),为西藏语bla-ma的讹略,乃上人的意思,原是佛弟子中内有智德,外有胜行者的尊称。“达赖喇嘛”为统治西藏的法王之意,与班禅额尔德尼并为西藏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达赖喇嘛自第一世以来,即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受到全藏士庶无上的尊崇。
  自第五代达赖喇嘛从蒙古接受西藏全土政权后,历辈达赖喇嘛遂成为藏地掌握政治、宗教的最高权力者,统率三千数百寺院,及三四十万喇嘛僧。
  有关达赖喇嘛称号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1)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藏名Gu-sri Khan)于清世祖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顷,赠予宗喀巴的第五代弟子阿旺罗桑嘉措(藏名肉Nagdban blo-bzanrgya-mtsho,又译作罗卜藏嘉穆措(公元1617—1682年)达赖的尊号,意为广德如海。固始汗曾协助罗卜藏嘉穆措统一全藏,弘扬黄教。其后,历代传人即有达赖喇嘛的称呼。但或有说俺答汗赠予的尊号为金刚持(梵名Va jra-dhara),而非“达赖”。
  (2)宗喀巴的第三代弟子琐朗嘉措,在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顷,到蒙古弘法,蒙古俺答汗(Altan Khan)赠予“达赖喇嘛金刚持”的尊称,此后即成为达赖喇嘛全体系谱的称号。
  然而在西藏,达赖喇嘛的称号多用在外交上,藏人另有数种尊称,如:(1)嘉穆根仁波切(藏名Sky-abs-mgon-rim-po-che),意为救护尊者;(2)噶巴仁波切(藏名Rgyal-ba-rim-po-che),意为得胜尊者;(3)达穆钦堪巴(藏名T'ams-cad-mk'yen-pa),意为一切智者。而历代的达赖喇嘛多冠有“嘉措”(藏名rgyomtsho,或译作“嘉穆措”)名号,即藏语“海”的意思。
  历世达赖的传承如下:
  第一世达赖为根敦珠巴(藏名Dge-gdun-grub,1391—1475),第二世为根敦嘉措(藏名Dg~gdun—rgya-mtsho,1476—1543),第三世琐朗嘉措(藏名Bsod-nams-rgya-mtsho,1543—1588),第四世荣丹嘉措(藏名Yon-tan-rgya-mtsho,1589—1616),第五世为阿旺罗桑嘉措(藏名Nag-dban blo-bznn rgya-mtsho,1617—1682),第六世为仓央嘉措(藏名Tshans-dbyans-rgya-mtsho,1683—1706),第七世为格桑嘉措(藏名Skal-bzan-rgya-mtsho,1708--1758),第八世为降白嘉措(藏名Hjam-dpal-rgya-mtsho,1758—1805),第九世为隆朵嘉措(藏名Lun-rtogs-rgya-mtsho,1805—1816),第十世为楚臣嘉措(藏名Tshul-khrim-rgya-mtsho,1816—1837),第十一世凯珠嘉措(藏名Mkhas-sgrub-rgya-mtsho,1837—1855),第十二世为称勒嘉措(藏名Sprin-las-rgya-mtsho,1856—1875),第十三世为土登嘉措(藏名Thubbstan-rgya-mtsho,1876—1933)。今为第十四世为拉木登珠(藏名Nagdban blo-bzan bstan-hdsin-rgya-mtsho,1935一)。 在布达拉宫红宫中,共有八座历辈达赖喇嘛灵塔,兹分述如下:
  1。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南瞻部州惟一庄严”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又称作罗卜藏嘉穆措,或阿旺罗卜藏嘉穆措。于公元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藏历第十绕迥之火蛇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琼结县,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狗年二月二十二日),圆寂在布达拉宫,世寿六十六岁。
  在他人灭后第八年,公元1690年(藏历十二绕迥铁马年)2月,第五代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为纪念五世达赖喇嘛,主持修建了五世达赖喇嘛“南瞻部州惟一庄严灵塔”及灵塔殿,并据此扩建成红宫。
  第司·桑结嘉措原本想将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修建成三层金顶,天窗上建筑幢形佛堂,十二岁身量的释迦牟尼佛像位居中心,五部如来环绕金刚持等整套反映时轮法规的形制。但是,此处的法王洞乃法王松赞干布亲自善住;而其上的圣观音殿,五世达赖喇嘛也曾在殿中修行过,实在不适合作变动。又根据占卜的结果,灵塔还是以安放旧址为好。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建筑,即北部殿宇原封未动,只在东西庭院大为扩建。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位于红宫西有寂圆满大殿西邻的灵塔殿中央,为红宫的主要建筑。灵塔(藏语称为藏林静吉)面朝东方,高约十二点六米,持地宽约七点六五米,为四层方形的菩提塔,木质结构,塔身外层全部以金皮包裹,共耗费黄金三千七百二十一公斤,再缀饰着珠玉、宝石,无比华丽精致。
  塔门佛龛内供奉泥质描金的观世音像。塔身上共镶嵌有珍珠三千八一十二颗,零点七至一点五厘米大小的宝珠五百零一颗,莲花形大绿松石五颗,莲花形中、小型绿松石九十一颗,长方形莲花状绿松石十五颗,兽形绿松石四颗,二至四厘米大小的深色和浅色绿松石十四颗,零点五厘米左右大小的金刚钻三颗,零点五至三厘米大小的蓝宝石十五颗,绿宝石八颗,红宝石八颗,内地产红宝石五百五十四颗,子母绿七颗,帝青宝一颗,鹏吐石三颗,右旋海螺一颗,四厘米大小的帝青宝一颗,一点五至三厘米大小的珊瑚七千二百三十二颗,各种勒子(天珠)五百四十一颗,其他各种宝石一百三十五颗,各种玛瑙和羊脂玉盘七百个,青金石三千九百三十五颗,娜卡巴芝宝石九十颗,各种水晶一百五十六颗,松耳石和彩色玻璃三百六十个,各种禽兽形状水晶石一百八十三颗。
  此外,还有用绿松石、珊瑚、青金石和鱼骨镶嵌的梵文十三个字,妇女胸饰“嘎乌”十三个,金耳饰六个,男金耳饰十八个,男长耳饰二对,蒙古妇女耳饰二对、头饰二个,宝石帽一顶,蒙古妇女发饰二个,镶有金刚钻、子母绿和红宝石等五十五颗的阿里古装一套,镶有顺治皇帝赐给五世达赖喇嘛的约五厘米大小的大象脑内所生宝珠一颗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的珠链。
  灵塔内,安放着面向西南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法体,还藏有藏王松赞干布的遗令一件、贝叶经《时轮注疏》一部、莲花生大师及其明妃移喜措嘉和赤松德赞三人用鼻血写成的《十万颂般若经》一部、第一部手抄本《五部箴言》以及全套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等。另外,尚有一块释迦牟尼佛的大拇指骨、一枚宗喀巴的牙齿等稀世文物。
  2.七世达赖喇嘛灵塔——“吉祥光芒”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于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鼠年)出生在四川省理塘县,1757年(藏历十三绕迥火牛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五十岁。
  七世达赖喇嘛灵塔坐落在红宫圣观音殿西侧、上师殿北侧的七世灵塔殿中央。由第穆诺门汗·德来嘉措摄政并主管修建。他在红宫上师殿北侧和圣观音殿西侧,推平个别宫室,从西北角的墙基伸出,修建了十六根高柱支撑的部分悬空的灵塔殿。
  在这座灵塔殿的底部,南侧为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北侧正好是法王洞转经道的西侧部分。为了修好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又保住底部殿堂无损,新的灵塔殿采取了从底部顶住,支撑柱子,从而稳固边墙的办法。具体的作法是在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北部支撑了两根立柱,在法王洞内插通一根立柱。在法王洞插通立柱时,为了保持原构件,仅将插通处的椽子木锯开,让立柱穿过,其余部分原封未动。
  在法王洞内,由于新添的立柱位于中间,挡住了位于洞内正面中部的法王松赞干布的塑像,只好稍作挪移,法王塑像自此偏于西侧,原来放置主,塑像的地方,则新加上了一尊五世达赖喇嘛的铜质镀金坐像。同时,为了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修建,稳固灵塔的荷载,灵塔底部下面的法王洞转经道,已全部被石块填实。
  此塔为菩提塔形制。灵塔朝东,乃木质结构,塔身全部外裹金皮,耗费黄金四百九十八公斤。灵塔的佛龛内供奉有观世音菩萨像。
  塔身上镶嵌珠宝,其中有金刚钻、红宝石、绿宝石、翡翠、玛瑙、珍珠和天珠等近万颗。塔内安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法体,并有各种经文和多种珍贵文物。
  3.八世达赖喇嘛灵塔——“妙善光辉”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于公元1758年(藏历第十三绕迥之土虎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公元1804年(藏历木鸡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四十七岁。
  八世达赖喇嘛灵塔,位于圣观音殿东侧的灵塔殿中央,由大札丹贝贡布(摄政王)为其主持修建。按照顺序,这座灵塔应位于七世达赖喇嘛灵塔之东,但此处恰好是布达拉宫的早期建筑圣观音殿所在,因此只好移至圣观音殿东侧,在推平部分宫室后修建。
  此座灵塔为菩提塔形式,通高约九点四米,持地宽约四点五五米。灵塔面朝南方,乃木质结构,最外层裹包着金皮,共耗费黄金一百七十四公斤。灵塔塔瓶的佛龛内供奉十一面观音像,塔座佛龛内供奉有六臂护法神。
  塔身上镶有金刚钻、红宝石、绿宝石、翡翠、玛瑙、珍珠和天珠等千余颗。塔内安葬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法体,还藏有经书及多种珍贵文物。
  4.九世达赖喇嘛灵塔——“三界喜悦”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于公元1805年(藏历十三绕迥之木牛年)出生在四川省邓柯一带,公元1815年(藏历十四绕迥木猪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十一岁。
  九世达赖喇嘛灵塔,坐落于八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东南侧的灵塔殿中央。按照经师赤庆·阿旺年扎和甘丹夏孜·强琼群配的旨意,由夏扎·顿珠多吉、第珠玉卡互·强白德来等主持修建。
  塔的形制为菩提塔,灵塔朝南,为木质结构,外裹金皮,共耗费黄金一百一十二公斤。通高约七米,持地宽约四点一五米。灵塔塔瓶佛龛内供奉自在观音像,塔座佛龛内供奉着六臂护法神。
  塔内安奉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法体。塔身上镶有各种珠宝,内藏有经书及各种文物珍宝等。
  5.十世达赖喇嘛灵塔——“欲界庄严”
  ’ \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于公元1816年(藏历十四绕迥之火鼠年)出生在四川省理塘县,1837(藏历火鸡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二十二岁;
  十世达赖喇嘛灵塔,位于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中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左侧。由经师阿旺群配和噶伦·顿巴主持修建。此塔原先安放在红宫的上师殿内,其后由于重量超载,下面枋、椽出现断裂现象,所以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八岁那年,由摄政王公德林主持迁移至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内。
  塔为尊胜塔形式,通高约七米。灵塔朝东,为木质结构,外裹金皮,耗费黄金一百一十公斤。灵塔的佛龛内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像。
  塔身上镶有金刚钻、红宝石、绿宝石和珍珠等几千颗。塔内安奉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的法体,还藏有经书以及各种文物等。
  6.十一世达赖喇嘛灵塔——“利乐光芒”
  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于公元1838年(藏历十四绕迥之土狗年)出生在四川省康定县打箭炉一带,公元1855年(藏历十四绕迥木兔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十八岁。
  十一世达赖喇嘛灵塔坐落于红宫世袭殿西侧。由摄政王热振呼图克图·阿旺益西楚臣主持,噶伦·夏扎·旺秋杰布负责修建。
  红宫的世袭殿藏文音译作“仲热拉康”,此殿主供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金质塑像,共耗费黄金什二点四七公斤。释迦牟尼佛面容慈蔼,神态安详,头戴华冠,眉间有白毫,左手捧钵,右手垂膝,双足结踟趺坐于莲花座中央。此殿所供的另一尊主像为五世达赖喇嘛银质塑像,计耗费白银三十八点九四公斤。五世达赖喇嘛,神态端庄,头戴通人冠,身穿僧衣,右手当胸施礼供印,左手捧宝轮,双足结跏趺坐于法台上。其右排列铜质镀金的药师八如来像,左边排列观世音菩萨、松赞干布、仲顿巴、一世至四世达赖喇嘛像。
  此殿东侧有坐东朝西的萨迦派查青洛色上师像;西侧即是十一世达赖喇嘛灵塔。塔为菩提塔形制,通高六点九米;持地宽三点五五米。灵塔朝南,为木质结构,外裹金皮。灵塔佛龛内供奉松赞干布像。
  塔身上镶有金刚钻、右旋海螺以及各种珍宝上千颗。塔内安奉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的法体,还藏有经书以及各种文物等。
  7.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寿施光芒”
  十二世达赖喇嘛称勒嘉措(或译为赤来嘉措),于公元1856年(藏历第十四绕迥之火龙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公元1875年(藏历木猪年)圆寂在布达拉宫,享年二十岁。
  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坐落于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中,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右侧。由摄政王达扎·晋仲·阿旺贝丹、噶伦·夺卡互和大喇嘛罗桑萨丹主持修建。塔为贯胜塔形制,通高七点二五米,持地宽三点七六米。灵塔朝东,为木质结构,外裹金、银、铜皮。灵塔塔瓶的佛龛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像,塔座佛龛内供奉天王像。
  塔身镶嵌着各种珠宝,塔内安奉十二世达赖喇嘛赤来嘉措的法体,还藏有经书以及各种文物。
  8.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妙善如意”
  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土登,于公元1876年(藏历第十五绕迥之火鼠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朗县,公元1933年(藏历水鸡年10月30日)圆寂在拉萨罗布林卡,享年五十八岁。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及灵塔殿,建于民国二十三至二十五年(公元1934—1936年),由摄政王热振·土登降白益西丹增嘉参和噶伦·森门主持修建,由著名匠师噶玛所设计,是宫内最大、最精致的一座灵塔殿(藏语称“格来顿觉”)。
  在起建时,因为这座灵塔殿已无适当位置来依制选址,所以只好在拆除部分僧舍后修造于红宫西侧。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通道,则利用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南部上方的回廊,其门置于红宫的内回廊。殿高三层,四周墙上绘有十三世达赖一生事迹的壁画。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位于原红宫西侧、扎夏东侧修建的新灵塔殿中央。灵塔朝南,为木质结构,外裹金皮,共耗费黄金五百八十九点六九公斤,宝珠玉石遍缀塔身。灵塔塔瓶佛龛内供奉铜质镀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塔座佛龛内供奉六臂护法神。塔为菩提塔,计高有十二点九七米,持地宽七点八三米。形制仿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也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仿。
  塔身上镶嵌着各种珍宝,其中有金刚钻和青金石共一百余颗,二十至一百厘米大小的珍珠二万七千四百五拾五颗,蓝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翡翠、玉、玛瑙、松耳石、红珊瑚、琥珀、鹏吐石、水晶石和右旋海螺等上万颗。
  灵塔内安奉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土登的法体,还藏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全套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以及种种珍贵文物。
  灵塔旁陈设着一座用二十余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曼达”(曼达为藏密的供器)。曼达的底盘上有用珍珠串成的“轮王七宝”,上为珍珠串成的方塔形四层梯,梯顶有一座金制宫阁,四周垂挂着珍珠和珊瑚珠串成的璎珞。阁内供有一尊用一千零六两白银铸造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像。
  红宫主要的宫殿与佛塔
  法王洞及洞中的白塔
  红宫的法王洞(藏语为曲杰竹普),又称作法王禅定宫,位于布达拉宫的最高处。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是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之一,乃为一座洞式佛堂,相传藏王松赞干布曾在此静坐修法,其中还有一座文成公主使用过的土灶。
  此殿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二十五平方米,殿内有立柱两根,主殿周围有宽一点二米的转经回廊,回廊内没有窗户,殿内还残留少量早期壁画。根据柱上肘木正面雕刻的兽面、卷草纹和摩尼宝珠的风格,再根据早期壁画痕迹推测,这座建筑确实具有早期经堂建筑的特点,足见其始建年代的久远。
  佛堂内有松赞干布泥塑坐像,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以及大臣禄东赞、吞米桑布扎等的塑像,造型丰满,线条柔润,相传为吐蕃时期作品。洞内其余塑像制作年代稍晚,除了有一尊在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修建时移来的五世达赖喇嘛铜质镀金坐像,另外,还有铜质镀金弥勒佛像、石雕自在观音像、泥塑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宗喀巴大师、尊者米热夺旦玛、贡唐喇嘛、十世达赖喇嘛、十一面观世音、白度母和天王像等。
  在法王洞西侧的白塔,是西藏现存的早期佛塔。此塔是在法王洞修建时所造,塔朝向法王洞正面,高约二点四八米,为镇宫之宝。其塔下方正是红山的山尖,恰为布达拉宫的中心,也是红山上最早的建筑之一。法王洞东侧的白塔则是仿西侧白塔制造的,可供入朝拜。
  红官的西有寂圆满大殿(西大殿)
  西有寂圆满大殿俗称西大殿(藏语称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内最大的一座殿堂,为五世达赖喇嘛的享堂,面积约为六百八十余平方米,有四十四根柱子。一些重大的法会活动均在此举行。
  殿中悬挂“涌莲初地”匾额,是清高宗皇帝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亲笔所题。殿内绘有五世达赖一生事迹的壁画。其中有五世达赖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在北京觐见清世祖皇帝及在北京的活动场面。二楼画廊上,也有描绘当年修建红宫时情景的壁画,十分生动。殿四周为朗仁、仁增、藏林静吉、仲热四座佛殿。
  持明殿及殿中的八座铜制菩提塔及银制善世八塔
  红宫的持明殿(藏语称为仁增拉康),位于西大殿南面,殿内主供莲花生大士等身的银质塑像,共耗费白银三十点三二公斤。莲花生大士仪态端庄,右手持金刚橛,左手托持甘露颅器及三叉戟,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此像两旁塑有莲花生大士的孟加拉(沙河尔国)妃曼达拉哇和藏妃喀卓移喜措嘉。其右边排列铜质镀金的八大持明传承师的塑像;左边排列有铜质镀金的莲师八神变的塑像;右前排有八座质地为纯银、高约六十厘米的八善世塔;左前排有三座的三怙主等身塑像。殿内的佛座上,装饰有木雕孔雀、共命鸟、狮子、金翅鸟等,做工精湛。而此殿北壁绘有一千尊无量寿佛。
  在此殿内保存有铜制菩提佛塔八座,及前述的纯银善世八塔,每座塔高约六十厘米。
  无量寿佛殿及殿中的善世八塔
  红宫的无量寿佛殿(藏语称为蔡巴拉康),主供铜质镀金的无量寿佛等身像。殿内还供有合金质地的白度母等身像,铜质镀金的菩提道次第所传承的上师、十六上尊、居士、僧人、四大天王、禁食苦修传承上师、三十五位如来像和宗喀巴五变像等,并有各种合金质地和其他质地的大小塑像上千尊。
  此外,殿内尚保存有全套的八善世塔,亦即莲聚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神降塔、合离塔、尊胜塔和涅檠塔。
  圣观音殿及殿中的纯银善世八塔
  红宫的圣观音殿(藏语称为帕巴拉康),位于法王洞上方,主供的是吐蕃法王松赞干布的本尊——自在观世音(藏语为帕巴鲁格夏日)。据说在公元七世纪时,佛教信徒用尼泊尔南部出产的一棵檀香树,雕造了四尊观世音像,分别为现今西藏布达拉宫的自在观音像、现藏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境的观音寺内的满愿观音像和另外两尊现藏于尼泊尔的观音像。
  关于布达拉宫这尊观世音菩萨像,历史上曾记载着一段曲折的因缘:在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这尊观音像被搬到拉萨北面的帕蚌卡,后来又移到拉萨的小昭寺。公元1618年,噶玛巴,彭措朗杰率领大军攻陷前藏各地时,拉萨的吉雪第巴·索朗朗杰借青海的蒙古兵力反击。为了酬谢,他将此像赠给了蒙古军首领洪台吉。在此后的长达二十七年的时间内,此像流落在蒙古和青海等地区。
  公元1645年布达拉宫重修启建之日,蒙古酋长固始汗的王后它来衮吉又将此尊观音像,重新献给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并被供奉在圣观音殿。
  此外,尚有一尊六面阎王像(藏语称作降白昔晋东珠)被供放在此殿西面佛龛内,造型独特。据说,此像原供奉在吐蕃赞普赤热巴巾的伟强朵寺内,后因火灾被请到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时,迁至圣观音殿内。
  七世达赖喇嘛时制造的檀香木质的自在观世音像,被放置在此殿的主尊自在观世音像龛内的左边,八世达赖喇嘛时所塑的青铜自在观世音像,被放置在此殿的主尊自在观世音像龛内的右边。
  此殿内供奉有各类佛教造像上百尊,如,八尊铜质镀金的度母像,檀香木质的八尊随佛弟子像,合金质的释迦牟尼像,铜质镀金的六臂护法神和空行母像等。另外,还有青铜铸造的莲花生和四臂文殊像,玉质的八思巴像(约高0.2米),陶质的马尔巴译师和克什米尔学者迦湿弥罗像,木质的白度母和十一面观音像,泥质药浆的释迦牟尼、阿底峡、宗喀巴、布敦、唐东杰布、八世达赖喇嘛、骑狮观世音和千手千眼观世音像等。
  殿内尚有纯银的八座善世八塔(每座塔高约零点四七米、宽零点二五米)。
  弥勒佛殿及殿中的银质尊胜佛塔
  红宫的弥勒佛殿(藏语为强康),主供铜质镀金的弥勒佛像。此佛像面部朝西,略带微笑,头戴宝冠,饰珠宝耳环,身披天衣,右手托执金轮,左手托拈无忧花,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法座中央。其右边排列有银质白度母、银质无量寿佛和银质尊胜母像;左边排列不动明王像等。
  此殿内共有各种佛教造像上百尊。此外,殿中还供有一座银质尊胜佛塔,塔高有一点六六米。
  殊胜三界殿及殿中的佛塔
  红宫的殊胜三界殿(藏语称为萨松朗杰),是红宫内最高的一座宫殿,主供纯银质的十一面大悲观音像,共耗费白银三百一十二公斤,高约三米。此殿北壁朝南的佛龛内供有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的“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这是清康熙皇帝的大臣延信扈在七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时赠送,并由七世达赖喇嘛置于布达拉宫的。此殿中还有八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788年供置的乾隆皇帝画像。
  殿内尚有各种质地、各种类型的大小塑像和佛塔二千余座。
  上师殿及殿中的三百余座佛塔
  红宫的上师殿(藏语称为喇嘛拉康),主供银质的宗喀巴大师等身坐像,以及各种上师像。其中有银质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八岁时的塑像,泥质的七世、八世、十世、十一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等身坐像,泥质的藏王聂赤赞普像等十一尊、仲顿巴等传承上师七尊和银质白度母一尊,以及各种质地、各种类型的塑像共一千余尊。
  此外,殿内还有三百余座佛塔。
  红宫的药师殿(藏语称为门拉拉康)
  此殿主供药师八如来塑像,中间有一座坛城,耗费黄金十五点四公斤,周围有内地、印度、西藏等地所塑的药师如来像三百一十尊。另外还有宗喀巴大师和五世达赖喇嘛等身塑像。
  红官的释迦百行殿(藏语称为则杰拉康)
  此殿主供泥质药浆塑造的释迦牟尼佛像,其左右和前面分别为释迦百行造像。主尊下面的佛龛内有檀香木质的十六上尊。此殿南面有铜质镀金的五世达赖喇嘛像;东面有铜质镀金的五世和七世达赖喇嘛像。殿内另外还有近百尊塑像。
  红宫的响铜殿(藏语称为利玛拉康)
  此殿主供释迦牟尼佛,其东、西两侧所供奉的各种塑像共有三千余尊。在这些塑像中有合金质的塑像一千七百余尊、其他各种质地的塑像一千二百余尊、佛塔二百八十七座。在这些雕塑像中,明代制造的就有上百尊。另外,还有印度、尼泊尔、蒙古和西藏本地制造的各种“红利玛”、“白利玛”、“黄利玛”和“紫利玛”塑像等。据说传播各地的所有合金质地的塑像(藏文音译“利玛”)皆可在此找到。
  总之,在此殿内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佛教造像,不仅对研究布达拉宫的造型艺术有着极高的价值,而且对整个藏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红宫的时轮殿(藏语称为堆廓拉康)
  此殿中央设置铜质镀金的坛城一座。这座时轮坛城是第司·桑结嘉措从觉囊寺请到布达拉宫后经过修理而设置的。坛城底座周长为十五点八米,高二点九米。坛城四周的大门高一点四米,宽零点九米。坛城周围的佛龛内有合金质、铜质镀金、木质、泥质药浆等的上师、本尊、佛、菩萨的造像四百余尊。
  红宫的释迦能仁佛殿(藏语称为土旺拉康)
  此殿主供为银质释迦牟尼等身像。其左右有铜质镀金的八大随佛弟子等身站立像。
  红宫的坛城殿(藏语称为鲁朗康)
  此殿供奉三座七世达赖喇嘛时制造的铜质镀金坛城,即本尊密集金刚坛城、本尊胜乐坛城和本尊大威德坛城。清乾隆皇帝为这三座坛城专门制造了十二座牌坊,并用汉字签名送到西藏布达拉宫。三座坛城的摆设位置是密集金刚坛城居中,东为胜乐坛城,西为大威德坛城。坛城内皆为纯金质和纯银质的造像。
  大殿东面佛龛内供有泥质药浆的七世达赖喇嘛等身像;北面佛龛内供有合金质和铜质镀金的十六上尊、三十五如来和药师八如来像等。
  红宫的长寿乐集殿(藏语称为其美德丹吉)
  此殿主供铜质镀金的千尊无量寿佛。大殿北面佛龛内供有八世达赖喇嘛时制造的铜质镀金释迦能仁佛像,两边有噶当派上师和本尊叶衣佛母像等;西面佛龛内有三十五如来像。殿内周围佛龛还安置有千尊无量寿佛像、十一面观世音像等。此殿西面尚有铜质镀金的护法神像“矣卡则底”。殿内保留有六世达赖喇嘛的宝座。
  白宫主要的宫殿
  白宫建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由五世达赖的弟弟索朗绕登主持建造。主建筑有达赖喇嘛的宫殿、可容纳五百多位喇嘛诵经的殿堂和住居的扎康、僧官学校等。
  白宫的东有寂圆满大殿(藏语称为措庆夏司西平措)
  东有寂圆满大殿,又称作旧大殿,为白宫中最大的殿堂,有四十八根巨柱,是达赖喇嘛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此殿中央有达赖喇嘛宝座。北侧和东、西两侧佛龛内供有各种质地的小型塑像。其中有上师、佛和菩萨的塑像,也有少量的法器和艺术品。此殿有佛教造像近千尊。
  墙壁上绘制有藏族起源、西藏佛教各派的发展史、金城公主人藏图,和一世至五世达赖喇嘛传记等内容的壁画,殿门上高悬清朝廷所赐的“振锡绥疆”匾额。
  白宫的东、西日光殿
  东、西日光殿是达赖喇嘛寝宫,是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位于白宫最高处,因阳光终日朗照,被称为日光殿。殿分两部分,内设经堂、习经室、客厅、卧室等。位于西边的俗称西日光殿(藏语称尼悦索朗列吉),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寝宫;位于东边的俗称东日光殿(藏语称甘丹朗色),为十四世达赖的寝宫。
  达赖亲政后,要在西日光殿的经堂内举行早朝,规定四品以上僧官方可入内。对俗官限制更严,一般只准三名噶伦、一名布达拉宫总管和一名抬轿官入内觐见,其余官员只能坐在殿外廊下静候。
  在日光殿中的塑像普遍体量较小,种类较多,来源特殊,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工艺价值。在东日光殿的喜足光明天宫内的达赖喇嘛法座后的佛龛,以及永固福德宫、护法殿、长寿尊胜宫和西日光殿的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护法殿的佛龛内,供奉了种种不同质地、大小的塑像,共计千尊。
  此外,两殿内皆绘有丰富而大量的壁画,如五台山图、香巴拉胜境、庄严吉祥聚米宝塔图、长寿三尊等等。此外,殿内存放着达赖喇嘛用过的金银器皿、珠宝珍玩。
  日光殿外有一处广达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大平台——德阳厦(东平台),是专供达赖娱乐之场所,在这里可以远眺群山,俯视全城景色,每逢节庆,达赖喇嘛即在此观赏跳神或藏戏的演出。
  在红山下尚有近万间的建筑群,称为“雪”。包括有噶厦地方政府机构、监狱、印刷所和为达赖服务的作坊、马厩等,周围有宫墙和碉堡,东、南、西方各设有宫门,南门为正门。
  龙王潭(藏语称鲁康)或称龙王塘,在红山后,为布达拉宫的后园,方圆约三公里,中间湖上有小岛,岛与陆地间有彩绘木桥相连,岛上有供奉龙王的神庙(殿)。园内林木葱茏,花木繁茂,景色十分幽美,是拉萨市的名园。园内碑亭中分别保存着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为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及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为驱逐廓尔喀军出西藏所立的两道石碑,现保存完好。
  大昭寺
  大昭寺(藏名grsug-lag-khang)藏名全称为惹萨垂朗祖拉康(ra-sa-vphrul-snang-gtsug-lag-khang),意为羊土神变经堂,简称为祖拉康。相传其寺原址是一座名为委塘措(乳海)的湖泊,因建寺时以白山羊驮土填湖而得以奠基建寺,因此而得名。又因寺内正殿供奉的主尊为文成公主人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语称“觉卧佛”(jo-bo,觉卧,意为至尊),所以藏人通常称其为“觉卧康”,即释迦佛殿。大昭寺即藏语“觉卧康”的音译。清代一些汉文史籍又依据“大昭”义而称其为“伊克昭庙”,即蒙语“大庙”的意思。又称大召寺、珠甘寺坐落在西藏拉萨市中心,是西藏名寺之一。寺建于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为吐蕃赞普(君长的称号)松赞干布(公元6177—650年)时代所建。其北边即是同时建成的文成公主的小昭寺。
  据史料记载,松赞干布王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后,定都拉萨,并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王的赤尊公主和唐太宗养宗室女文成公主。因这两位公主皆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人藏时赤尊公主携有一尊释迦八岁等身不动金刚佛像,文成公主在赤尊公主的倡建下,则携有一尊释迦十二岁等身像。松赞干布乃亲自相度地势并设计起建大昭寺,以供奉赤尊公主所带的不动金刚佛;又建小昭寺供奉文成公主的释迦十二岁等身像,最初取名“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这就是大昭寺的前身,可能至清代乾隆时期才改名为大昭寺。后经历代修缮扩增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相传,文成公主之所以选择位于“吉雪塘”(拉萨)中央的委塘措湖泊来作为大昭寺寺址,是因为精通星象五行之学的文成公主,在勘察过地形后,发现吐蕃地形如一仰卧罗刹女,吉雪塘恰为罗刹女的心脏,而委塘措则是血液,因此选在此处填湖建寺,以镇压罗刹女。
  觉康佛殿是寺中的最早建筑,为正方形的中心大殿,是大昭寺的正殿。主殿为三层,加上四角的神殿,共有四层。由于殿内廊柱特别高大,使这座雕梁画栋的大殿更显气魄雄伟。
  正殿有大木柱二十根,形方,下大上小,柱头上有彩绘雀替、斗拱、梁架,还有与敦煌石窟相似的飞天浮雕,雕工精美古朴。廊间的门窗、梁、枋等都雕刻着各种精致的图案。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雕,风格特殊,不同于西藏其他寺院。四周走廊和殿堂满布藏式壁画,描绘历史人物事迹和神话故事,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据藏史记载,松赞干布曾在此殿前雕有宝瓶、树叶、狮头、蛇头的四根柱子下面,分别埋有祈愿佛教兴盛、资财富有、家畜兴旺和恶咒的宝藏(经书)。金顶屋脊上装饰着种种宝轮、羚羊、莲花、幡、幢等鎏金铜质图案。据测定,此殿是一千多年前的原建筑物,深具历史意义。
  门楼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四周有转经回廊,因四面满绘着千佛壁画所以被称作千佛廊。回廊内侧,有一圈精巧的玛尼轮,这里就是著名的“朗廓”。
  殿一层正中供奉着十二岁身量大小的释迦牟尼佛像,所以也叫释迦牟尼佛殿。此尊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人藏时,唐太宗送的,坐像高约一点五米,体态丰满,表情慈蔼。身后的护法神及菩萨众为公元十一世纪的作品,也都生动传神。
  此尊佛像原先供在小昭寺内。松赞干布死后,传闻唐朝要出兵吐蕃,藏民遂将佛像移至大昭寺镜南门内秘藏起来。直到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后,唐蕃和好,才把这尊佛像搬出供奉在大昭寺正殿。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始祖宗喀巴给佛像献了镶嵌各种宝石的金制佛冠,至今还完好无损地戴在佛像头上。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敬奉。而小昭寺,则供奉赤尊公主的不动金刚佛像。
  二层配殿法王殿,法王即是指松赞干布。殿内供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大臣禄东赞等塑像,殿壁及四周廊间绘满《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兼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壁画。殿内还有一把铜制的鸟头大茶壶,是松赞干布时代的遗物。
  大昭寺内珍藏着两幅明代刺绣唐卡,上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题款;一幅为“乐恰”(胜乐金刚),另一幅为“杰杏”(大威德)。这两幅唐卡是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十月癸未,由杨英等一百二十人组成的使团赴藏时送给大昭寺的,至今已五百多年,仍色泽鲜艳,保存非常完整。
  在寺中尚有金木巴瓶(即金瓶),是寻找转世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用的。为清高宗皇帝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所赐。金瓶通高三十四厘米,通体以莲瓣纹、如意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外包五色锦缎制成的瓶衣。瓶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五支如意头象牙签。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第一条中说明,关于寻找活佛及呼图克图(蒙古语,意为生死自主。为清政府用作授予藏、蒙地区喇嘛教大活佛的称号)的灵童问题,依照藏人例俗,确认灵童必问卜于四大护法,这样就难免发生弊端。于是乾隆皇帝特赐此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放进瓶筒内,选派真正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前正式认定。假若找到的灵童只有一个时,亦需将一个写有灵童名字的象牙签和另一个没有名字的象牙签一起放进瓶筒内,假若抽出的是没有写名字的象牙签,就不能认定已找到儿童,而要另外寻找,直至认定为止。在认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灵童时,就是按这一钦定章程办理的。这个金瓶常放在宗喀巴佛像前供奉,直至今天仍保持洁净完整。
  在大昭寺前,有著名的公主柳,又称唐柳。相传是文成公主在大昭寺建成后亲手所植。由于藏人深切怀念文成公主对藏地的贡献,所以对她所植的这株柳树特别爱护。据说这株柳树是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头发落地而生的,因此又称作“释迦发”。
  此外,在大昭寺前,还有一方“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盟碑”和“舅甥和盟碑”。因碑立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八月,当时唐朝与吐蕃以甥舅相称,故名。碑高三百四十二米,宽八十二厘米,厚三十五厘米。碑身因年久略有风化,但藏、汉碑文尚能辨认。碑文中载:“大唐文武孝德(穆宗李恒)皇帝,大蕃神圣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喜,再续慈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望三宝及诸贤圣、日月星辰请为和证……”此碑是研究唐蕃历史的重要文物。
  寺前还有《劝人种痘碑》,高三点三米,宽一点二米,碑额刻有二龙戏珠图案,乃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驻藏大臣和琳撰立。此碑由来乃因乾隆年间,西藏流行天花,当地人民视为不治之症,一旦发现此病,就将病人逐至山野岩洞,不管不问,致使很多人死亡。驻藏大臣和琳特命人在藏北草原上修建了若干平房,拨给口粮,安置天花病人,并派藏汉士兵护卫,使不少患者得以还生。藏民对此举甚为感激。和琳大臣并严谕前后藏,痘疹并非不治之症,劝令达赖和班禅捐拨口粮,作为定例,随后勒石树碑,称为“痘碑”。可惜因年久风化严重,碑文已不可辨认。
  现存大昭寺占地约二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二万一千余平方米。从整体看是藏式的石木结构,从内部结构、装饰艺术看,既具唐代风格,又有尼泊尔(印度式)的建筑艺术特色,是三者的建筑艺术精华。寺内有高四层鎏金铜瓦顶楼阁五座,殿堂数十间。每年两度的“默朗钦莫”传召祈愿大会就在这里举行。而金顶上的金色法轮和两头卧鹿,是其重要的标志。
  寺内还保存着很多佛经、法器等文物,其中有的是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进藏时的嫁妆。据藏史记载,唐王给文成公主的嫁妆有各种金玉饰物珍宝,金玉书厨,经典三百六十卷,卜筮经典三百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药论著四种,还有各种烹饪用具、食饮调料,饰有狮子、龙凤、树木、花卉、宝器等花纹的锦缎垫被等。
  此外,七世纪中叶赤松德赞起建大昭寺时,工匠曾在寺址的四周铺设石路,以供搬运放置建材之用。寺庙建成后,这条长达五百米左右的环寺道路,成为往后信徒转经道之一。而转经道又分内、中、外三层,循寺内天井走一圈称为“朗廓”(小转),属内层;绕寺一周为“八廓”(中转),属中层,这条环寺古街道即是著名而繁华的“八廓街”(八角街);而最外层则是绕拉萨市旧城一周,称为“林廓”(大转)。
  大昭寺的法会与节庆
  大昭寺在西藏各寺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一些重大节庆活动、法会佛事,如传大召、传小召等都在这里举行。
  每年藏历正月三至二十五日有祈愿大法会(即传大召),二月下旬有祈愿法会(即传小召)。在法会期间,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各地僧人、朝圣者自各地云集,拉萨城万人空巷,蔚为壮观。传大召期间,拉萨市政亦由哲蚌寺的铁棒喇嘛接管,达赖喇嘛则亲自主持法会。
  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的供宝会、正月和六月的弥勒佛巡礼、十月十五日天母节赛神会等大型法会活动也在该寺举行。全国各藏区信徒不远万里,虔敬前来朝拜的主要对象,就是大昭寺和寺内供奉的文成公主自唐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
  昌珠寺与寺中的佛塔
  昌珠寺(藏名khra-vbrug-lha-khang),别名叫昌珠卡木牛。此寺位于拉萨东南一百多公里的乃东县雅隆河东岸的公路边,为古约茹地方的中心,与赞塘寺隔河相望,是松赞干布时代的最早建筑之一,相传为松赞干布王为了镇压罗刹女所建的十二座寺院之一;始建于七世纪四十年代前后,由松赞干布主持建造,以后又经帕莫竹巴王朝的大司徒强曲坚村的改建、扩建,接着又有历代的修缮。尤其在明、清先后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缮。属格鲁教派。 ’
  相传此寺与大昭寺一样是填湖建成的,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为镇压罗刹女左肩,所以前往雅隆建寺。行至昌珠,见到一座湖,中有一五头恶龙。松赞干布想令湖水干涸,以便建寺,于是遣本教徒前去降龙,但未能降伏;于是特派咒师祖朗前往,化为大鹏斩之(也有说大鹏鸟为松赞干布所化现),使湖水尽赤,七日后,水遂干涸,即于其上修建昌珠寺庙。而“昌珠”即是鹏与龙的意思。传说当时文成公主也曾住过此寺,尚有公主炉灶遗址,文成公主并在此植树造林,现寺周围的茂密柳林,据说即是公主手植。
  走进寺内,在八世纪末叶时原有铜钟一口。此钟与桑耶寺铜钟形体相近,铭文也很接近。藏文分内外两层,呈回环状。铭文里明确指出此钟为一汉族比丘仁钦所监造。施主是赤松德赞的第三妃菩提氏(出家后的名字)。可惜现已无存。
  经过门廊,前面是一狭长的庭院,接着,就是大殿的外门及门廊。从门廊北行,是一条围绕整个大殿的大回廊。院子的北部,有一砖石砌成的明梯,可直接上北楼上层及大殿中部的顶层。
  寺院主体建筑是措钦弋殿,由殿前廊院、大殿、围廊三部分组成,殿门西向偏南,大殿底层布局和形式与拉萨的大昭寺相仿,中间为经堂,设有六十根立柱。
  除措钦大殿外,昌珠寺还有:噶丹拉康、喜珠杰拉康、达金拉康、曲杰拉康、兑吉拉康、赤巴拉康、德谢拉康、乌金拉康、通却拉康及护法神殿、塔殿等殿字。每一殿堂里,均有各种造像。如曲杰拉康里就塑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大臣禄东赞、吞弥·桑布扎的像。
  在寺庙围廊的墙上,多绘有壁画。是一些佛教故事及五世达赖、固始汗、第悉·桑结嘉措的画像。寺壁上吐番时代的壁画,尤其珍贵。
  此外,昌珠寺内尚藏有一幅用四万颗珍珠串成的度母唐卡,堪称为镇寺之宝。①寺中的佛塔
  在靠近塔殿及德谢拉康的殿壁处,各有塔一座。据传,北塔为七世纪时松赞干布所建,上设标记,以示松赞干布在此诵经,别人不得人内。南塔则为后世所修建。
  桑耶寺与其寺塔
  桑耶寺(藏名Bsam-yas),藏文意义为“无边寺”、“存想寺”。全名为“桑耶敏久伦吉朱白祖拉康”(Bsamyasmi-hgyur lhun—gyisgrubpahigtsug—lag—khan)意即“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古称“乌登勃来”。其汉译名称又有作:桑叶、桑鸢、桑岩、桑木鸢、桑木耶、桑莫叶、桑姆伊等多种不同译法。而此寺别名也甚多,如大法轮寺、大首顶寺(邬策钦莫寺)等等。此外,又因藏王赤松德赞在创建此寺时,乃模仿自印度欧丹多富梨寺(梵语Udandapura,即飞行寺)形式,融合了汉、藏、印三种建筑式样而得名“三样寺”。
  本寺坐落在西藏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八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但有关其起建的确切年代则有不同说法,有说藏历水兔年兴工、本兔年竣工(即唐宝应元年至大历十年,公元762—775年)。又有说大历二年奠基,贞元十五年(799年)落成。或说建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等等。为藏地佛教前弘期宗教活动的最大中心。
  据史料记载,当时藏王赤松德赞为宣扬佛教,遂派遣使臣到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人藏,广为剃度,传授密法,创建了宁玛派,并兴建了此寺;所以,初期此寺属宁玛派。本寺落成的第二年,尝自印度招请十二名有部律的律僧,依此制度剃度了首批藏人出家的七位僧人,号称七觉士,而桑耶寺也成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具全的寺院。以后,由于政治中心转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藏地长达四百多年的动乱割据局面,到十五至十六世纪时,此寺早已残破不堪。尔后,有萨迦派僧人贡格宁布来到此寺,又重加修葺;自此,此寺又转属萨迦派。但是,据说三百多年前,原建筑曾毁于大火;现在建筑,为六世达赖喇嘛所重建;最后,又经热振活佛修缮过。
  桑耶寺的主体殿宇
  桑耶寺以主殿乌策大殿为首,具足了广大的庄严。在大殿下层的宝殿是依西藏的法式建筑。其中的主尊自黑宝山迎来,是自现的牟尼宝泥所包的石像。右为慈氏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喜吉祥菩萨及三界尊胜忿怒明王。左为普贤菩萨、密主金刚手、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维摩诘居士及不动忿怒明王,共有十三尊。
  而中殿是依照中国法式建造,由金城公主所带来的工匠建造完成,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右为燃灯佛,左为慈氏菩萨;前为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无量光佛。左右列有八大菩萨、维摩诘居士、喜吉祥菩萨、忿怒尊等。在秘察殿中,画有十方如来等像。
  上层宝殿则依印度法式建造,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于每一面,各有二眷属及八菩萨。其内有菩提萨捶、金刚幢等十方诸佛菩萨、不动明王、密主金刚手等。
  殿内上方都各有顶盖,以锦缎绣花纹,四角安立喜吉祥如来,皆有菩萨眷属围绕。
  殿中建有中层的甬道,其南侧是龙库,内中满藏着各种乐器。其西则有佛典中经部及续部的三百法库,满藏着经典。其北则有座宝库,满藏着金银铜等珍宝。
  其外,更围有大甬道,建立为吉祥大日如来拯救恶道众生的坛城。在坛城之后,立有石碑一方。首顶为三门解脱门,六梯为六波罗蜜。殿上一切的工程都合于律藏中的戒法,外围十四种经续的壁画也合乎经藏的教理,七十八座的雕塑则合于密咒的妙义,全殿共有一千零二根柱子,三十六座大门、四十二座小门,六架圆木梯、八口大钟。
  因为桑耶寺大殿,上层为印度梵式,中层为汉式,底层为藏式,所以被称为“三样殿”。因此,有认为寺名桑耶,就是汉语“三样”的另一种翻译。但另外桑耶寺志中的“喇协”(喇嘛所存文本),却说桑耶是汉文“三羊”的意思,为汉文“三羊开泰”之义,“三样”实为误传。
  桑耶寺中还有按《俱舍论》所说修建的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坛等。东面的东胜身洲为智慧文殊菩萨殿。两小洲中的提河洲为清净戒律殿,供有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五位本尊。毗提河洲为语合梵天殿,供有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七尊本尊。这三座殿为半月形之相。
  南面的南瞻部洲为圣巴洛殿,供奉有卡萨巴内等五位本尊,上层殿内有无量光佛等五尊,此室内,更供有以一尊旃檀木精制的国王像。两小洲的遮末罗洲为伏魔密咒殿,有示现降魔相的能仁释迦牟尼佛等五尊像。符罗遮末罗洲为翻译印度殿,有依印度律例所造的能仁佛陀等五尊像。这三座殿为肩胛骨形。
  西方的西牛货洲,为弥勒菩萨殿,供有弥勒菩萨等七尊。两小洲中的舍搋洲为大日如来殿,供有红铜的大日如来及其眷属秘密四佛母。温怛罗漫怛里拿洲为不动禅定殿,供有大日如来及十八罗汉等,这三座殿为圆形。
  北方的北俱卢洲为菩提发心殿,供有莲华佛、除盖障菩萨、金刚手菩萨及甘露漩明王。矩拉婆洲为珍宝会聚殿,供有释迦牟尼佛等五尊。侨拉婆洲为比迦尔财库殿,供有释迦牟尼佛等主眷九尊,这三座殿为正方形。
  另外建有两座药叉神殿,即日殿有上药叉殿,即妙满殿,供有财神满贤药叉;其中又有释迦牟尼佛等主从五尊,并绘有贤劫一千零二佛的连续图像。而月殿下药叉殿,即妙宝殿,供有财神善财药叉,亦绘有贤劫千佛。
  外围墙的拐角则按金刚舞步修建,象征一百零八座佛塔,每一个突出部分,都供有一粒佛陀的舍利。四方有四座护法殿,大门的前面立有四通石碑,每一通石碑上则立有一只铜铸的母狗。这些都是按照国王的命令修建的。
  另外,当时赤松德赞的三位后妃也供养了三座宝殿。其中管理黄金的王妃泡姜莎,在吾才林中修筑了黄金的佛殿。
  这座黄金的佛殿,具足种种的殊胜。佛殿成金刚界坛城的形状,具有十三种成就优于其他佛殿,如:这座佛殿无墙垣,但却坚如金刚不坏;内无支柱,美如张开的宝幔一般;以黄铜作为地基;在玉梁之上,有金马奔驰;于金梁上,有玉龙蟠结;顶盖从内向外;殿内的诸尊宛如共有一座伞盖,却又别复各有一伞盖;门的启闭,发出金玉珊瑚的声音;所雕刻的十二佛事,都向外突起等等共有十三种殊胜的工巧。
  而皇后蔡邦·玛尔玛也出资建成了三界铜佛殿。
  卓莎·香曲玛妃子则修建成格杰殿,殿中以无量光佛为主尊,右侧三部怙主文殊、观音及金刚手菩萨,左侧为药师佛、普贤菩萨及不动佛。因为她没有子嗣,恐怕佛殿毁损,无人修葺,所以用铅水浇砖为墙,并铸铜为顶盖,悬挂着各种乐器。并以明珠置于梁上为灯,掘井供水。
  而大殿的四个角落上建有四座大塔,大相许布·贝吉昂米杰日修建了白色菩提塔,此塔按照声闻部的律法兴建,因此以狮子作为装饰。嘉察拉朗修建了红色的法轮塔,此塔以转动法轮的规范兴建,并有莲花作为装饰。达札路恭修建了黑色的舍利塔,此塔有佛塔舍利和小塔作为装饰,是依独觉的律法建造。琛·多吉泽穷修建了青色的天降塔,此塔是按如来部的规定兴建,并有十六座门的殿门等作为装饰。
  桑耶寺的佛塔
  乌策大殿四角处,各有一塔。
  东北角为绿塔,呈四方多角形,基层甚高,需沿数级台阶才能上到第二层。这层塔的四面各有龛室三间,内有塑像;第二层每面的龛室里,也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甚高,相轮分为三级。第一级有相轮九环,第二级为七环,第三级为五环。伞盖上承宝瓶、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显得坚实而精美。
  黑塔在大殿西北角,身如覆锅,三层。第二级有相轮七环,上层为瓶盖、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
  白塔在东南角,在塔基四周的方形围墙上,立有小塔一百零八座。塔身方形,至腰部以上逐层收缩如阶梯。上有覆钵形的塔腹、钵形扁平而宽大,无龛门。有相轮十七环而不分级。塔身全为白色。
  西南角为红塔,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的塔腹,宝刹与黑塔的一样。相轮分为两级,上七环,下九环。塔身为土红色。
  四塔形制特殊,风格古朴。相传当年赤松德赞在桑耶寺落成的喜宴中,曾欢欣地唱着“玉殿金座”歌赞叹这四座寺塔说:
  我那座白色佛塔,
  如同右旋之白螺。
  那座红色佛塔,
  犹如火焰冲天。
  那座青色佛塔,
  好似矗立着的玉柱。
  而那座黑色佛塔,
  则宛如金刚橛钉在地上一般。
  我的佛塔实在是最为罕见。
  桑耶寺起建的因缘与传说
  建寺缘起
  藏历乙卯木兔年(公元775年)孟秋七月初一,莲花生大士抵达桑耶地区进入了宫中,赤松德赞王迎请莲花生大士坐在黄金的宝座上,而堪布菩提萨捶也前来会晤莲花生大士。
  赤松德赞王以世间最珍贵的供品供养莲花生大士之后,请求大士以大悲的菩提心来教化雪域西藏的众生,并加持雪域这块土地,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众生得以进入佛法的大门。
  莲花生大士听了国王的祈请之后,认为西藏是众魔所盘踞的地方,虽然在吐蕃地区的许多魔鬼与拦路的凶神,都已经陆续被降伏了,但现在为了继续调伏这些传说为罗刹与猴子后代的吐蕃人,应当修建佛殿,安住诸佛的塔庙,这样才能使众生得到利益,并建立佛法的永久根基。
  而现在要建设寺庙的洛域桑耶地区,就宛如一个罗刹女仰卧着,因此,在罗刹女的心脏之处,应当建造一座九层的佛殿,在脐眼的地方要筑起一座佛塔,头部的地方要堆上一座小黑山,在四肢的部分,要分建一百零八座佛塔。如此一来,这座寺院就能够成为长久的佛法根据地,能够成为安立与救度众生的所在。
  降伏雪域龙王鬼神齐心建寺
  赤松德赞王很欢喜地听从了莲花生大士的指示,开始筹建这些佛寺,并由菩提萨捶堪布(静命大师)设计桑耶寺蓝图。
  当时统领吐蕃地区鬼神的是西藏墨竹地区的一位龙王,这位龙王名叫墨竹斯见龙王,莲花生大士为了使西藏的宏法事业能够顺利圆满,认为应当先行降伏龙王,使宏法事业得到助缘。
  于是莲花生大士来到了墨竹地区,开启各种消灾忏罪以及增益修德的修法,并在此埋下了龙王的伏藏,建立起龙王的祭坛,且人于甚深的禅观中取得龙王命要河水。莲师将伏藏与命水交予龙王并以命咒三昧耶要其守护。而为了彻底降伏龙王,因此在洛吾格嘎尔的地方建立了佛殿,又登上了海宝日山的山顶,集中一切具足地、水体性的干湿物质,在四面能够膨胀收缩的地方埋藏好四种伏藏;并在四面能够向外分散的地方,置放四种具力除障的艾灸药草,在乌龟的头上则安立了一尊马头观音。
  接着大士以如雷梵音向十方宣示在雪域建寺及兴盛佛法的决心后,身体就冉冉地升空了,他在虚空之中踏着金刚舞步,他的身影所照之处,二十一位信佛的山神居士与十二尊永宁地母,雪山崖岸的鬼神众,还有食香神、瓶腹鬼、龙王、夜叉、八大曜星、二十八星宿等等空行大众,都自动地从山谷还有河中打捞搬运土石,来帮助建筑寺院。
  由于莲花生大士的威力降伏,桑耶寺毫无障碍而迅速地启建了。国王亲自到达此地来督建这座佛寺。佛寺的主殿有三尖顶高高耸立着,这三尖顶耸起宛若须弥山一般,周围的殿堂仿照环绕着须弥山的七金山,而上下的罗刹殿就形同日、月、四大部洲与八个小洲一样。这些仿照宇宙万相的建筑,在寺宇周围围成一座长长的围墙,虽然六万个民夫十分努力地来建筑这座高耸的围墙,但还是十分疲累。
  于是,莲花生大士就驱使鬼神,以大梵天王与帝释天王两位天王为主导,用神通力来堆砌围墙,而四大天王更亲自率领众多的鬼神,努力地建造寺院。天王一面在虚空中发出呼喊口令,鬼神们就依着口令,合作筑起寺墙。因此白天的时候,由人间的民夫来建筑寺院,在晚上的时候,却是鬼神部众来努力建寺。而当时在青木普山也有龙王安住,莲师也上山去将此龙王调伏,使他们一起来帮助建寺。
  莲师化为鹏鸟降伏龙王的障碍
  然而在建寺的中途,由于木料不足,这建寺的工程只有停工等待原料。国王看到了这个情景,不由得动摇了信心;此时,索普江丛林里原本被莲师降伏压制住的龙王,也因而生起了恶念,想障碍建寺的工程。所以,他就现身对国王表示愿意献上木料,但请国王要先放了他。
  国王想到,由于缺少木料的缘故,建寺才受到阻碍;如果龙王能够献上木料,那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私自与左右的大臣草草商议后就放了龙王,让他离开压伏之处。
  龙王逃出压伏地之后,当他来到青木普山的折格古尔地方时,忽然看见一只大鹏鸟正要吞食一条大蟒蛇;大鹏鸟也发现了龙王,就用眼睛瞪着龙王。这时龙王心中十分的惊怖,怕大鹏鸟一口将他吞食。在这刹那间,龙王福至心灵,忽然感应到这只大鹏鸟恐怕是莲花生大士所变现的,不然不可能那么巧地发现他。于是他十分惊恐地向莲花生大士祈请宽恕。
  在龙王发誓不再作障碍后,大鹏鸟就张开嘴巴把蛇放走,眨眼之间就幻变回莲花生大士的模样,并把龙王带回到赤松德赞王面前。
  国王为了自己的短见,差一点坏了大事,感觉到十分惭愧所以就向莲花生大士忏悔;而莲花生大士也就以无比的威力,彻底降伏了这位龙王。
  龙王献砂金作建寺基金
  当寺庙建造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整个建筑费用太庞大了,所以国王库藏中的所有财宝几乎已经用尽;只好向莲花生大士说明实情。
  莲师指示国王无须担心,只要与墨竹的龙王结成好友,自然能得到资助。因此,国王就随莲师到墨竹湖边,在莲师接连几天的修法后,果然感得龙王化成大蛇跃出水面,送来一堆金砂。于是国王将砂金运回桑耶,作为建寺的基金。此后,桑耶寺才得以顺利建成。
  桑耶寺的护法——白哈尔神
  当桑耶寺建筑完成之后,莲花生大士决定指派一位神祗,作为桑耶寺的护法神。首先他找到了具五髻者苏普阿巴龙王,也是念青唐古拉山山神。然而苏普阿巴龙王虽然誓愿永世护持佛法与莲师,但由于缘起上的示现,婉拒了这个邀请;而向莲花生大士建议一位更恰当的人选,那就是来自霍尔地区的守护神——白哈尔。莲花生大士再细观因缘之后,也感觉很恰当。. 依莲师的观察,发现将来在赤松德赞王若干代之后的后裔当中,会有魔王的化身出现,他们的名字叫做云丹和吾松,这两人会寻衅伤害佛法,并兴起战火趁机作乱。尔后再过一百一十代之后,居住在霍尔的白山魈国王,会一口气吞并整个西藏,而这霍尔族的男系神祗,就是白菩提天神白哈尔。所以如果能请来白哈尔神,那么这位非人的木鸟鬼王,就能够忠心地守护佛殿。因此为了守护佛法及后世的善缘,应当将霍尔地区的白哈尔神庙,整个移请至西藏雪域,并把寺中的珍宝财富,全部迎请到桑耶寺来,这样,白哈尔神也就会安心地随着寺庙珍宝前来。而在桑耶寺中,必需先建好白哈尔护法殿,才能在这座寺庙中顺利地降伏他,使他永远地皈顺佛法,并护持桑耶大寺。
  莲花生大士观察了西藏佛法的缘起,了悟到必须用特别的护法与善巧方便的做法,才能够守护这片具有特殊因缘的区域,因此与菩提萨捶堪布、赤松德赞商议使用特别的方法来降伏这位护法。
  赤松德赞王接受了莲花生大土的指示,就派遣俺兰达扎路恭(即唐史中的马重英)率兵占领了白达霍尔地区,将该地区的白哈尔神庙禅院中的所有珍宝财富迎请走,并押走了达玛巴拉王子,及自然天成的绿松石释迦能仁佛像,以及白哈尔神平常使用的犀皮面具及铠甲、木鸟、水晶狮及其余用具。其中以称为斯巴穆群的紫犀皮面具最为重要,现在还被供奉在桑耶寺载乌角乌康的密室内。白哈尔神也因为所有的器物、财宝全被带走了,只好随着前来桑耶寺。
  当白哈尔来到西藏之后,莲花生大士就以各种神变法力制伏了白哈尔。降服之后,白哈尔骑着一只镶珍珠的木鸟,在众多天神的陪伴下,降临到雪域的桑耶寺护法殿中。白哈尔接受了护法职责之后,莲花生大师在他头顶上的冠盖上安置了一只金刚杵,使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守护桑耶大寺。
  另外传说,白哈尔及其伴神最初是由马头金刚所降服,后来被莲花生大士再次降服,并使其立誓佑护西藏佛法。
  降伏了白哈尔后,莲花生大士就以先前预备的供品供养白哈尔神,使他安住于桑耶寺中。
  白哈尔的父亲是(菩提)白天神——也称菩提天神或白天,又被尊称为“尊敬的摩羯王”;他的母亲是持财龙女,又作秀姜杰姆,又称为九头龙女。
  起初,白哈尔居于蓝天之上,在中劫的时候,居住在孟加拉,后来由于法座被移到了位于裕固境巴达霍尔(回鹘)的修习禅院,他来到大地东方的霍尔地方,被称为水晶白鬼或白命主,又因护持巴达霍尔的禅院,被尊称为戴有特征皮帽者。在巴达霍尔,人们把白哈尔作为该霍尔部落的保护神;对巴达霍尔人来说,白哈尔为人所知的名字是阳神南托嘎保。最后,白哈尔来到藏境,居于桑耶寺,从此统治全藏。
  白哈尔一词与白哈尔王相等,应源自梵语Vihara,意即寺庙;显然这是他担任桑耶寺护法神之后,才使用这个名称的。
  白哈尔还有其他不同名称,如护法神大王、大护法业主、财主大王——因白哈尔为桑耶寺之主,故称——白命主。当白哈尔以下面三种形式出现时就有三种不同的名称:作为王系魔时称作白嘎钦保;作为法王时称作大战神;作为命主时称白梵天王。白哈尔有时也偶尔称作具誓水晶白鬼或战神大王乃穷。他是众王系魔的首领,这类魔可分为两大组,大王系和小王系。每组有三百六十个成员。
  白哈尔在印度语中被称作水晶白鬼王或战神一男;在空行母处称大王;在罗刹王国称象王;木雅人称他为月王;尼泊尔人据说称他为地王;霍尔人对他的称呼是白木鸟王。莲花生大士称白哈尔为自在智慧护法,神众则称他为具螺髻梵天。
  白哈尔为了更圆满有效地完成卫护佛法的责任,也为了克服雪域各地可能出现的魔障,他就将自己幻化成五个主要的身相,再由化身幻变出众多的第二个化身,即化身之化身。所以,白哈尔的所有伴属眷属,都可以视为是白哈尔自身的变化,是从他身体发射出的光芒中所化生的。
  因为白哈尔神具足五身,所以又被称为五身王,或五尊白哈尔。这五尊是:中央的白哈尔,意之王——帝释天,身色为蓝黑色;东方的白哈尔,身之王——门普布查,身色为黑色;西方的白哈尔,功德王——具木鸟形者,身色为黑色;南方的白哈尔,语之王——战神一男,身色为红色;北方的白哈尔,业之王——白哈尔,身色为白色。
  另外,白哈尔这位护法神之王,常示现为一面二臂的白色身形。他呈现庄严之相,头戴着垂缨的圆竹帽,右手持着金杖,左手持着银制挂瓶,穿朱砂色外衣,用众多珍宝装饰,骑在白狮之上,统领着三界。
  有时又示现如同雪山一样洁白的身色。脸孔作强笑或暴怒状。骑着长鼻大象,穿白丝披风,缠红褐色头饰。右手举长杖准备出击,左手捧着装满鲜血的挂瓶置于前胸。
  关于白哈尔神,还有许多的故事深远地影响了西藏佛教。传说白哈尔神在桑耶寺度过了七百年,在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公元1617—1682年)时期移到了哲蚌寺附近的乃穷寺,也就是他现在的居处。而由被莲花生大士所降伏的巴瓦七兄弟的领袖载乌玛保接任白哈尔,成为桑耶寺的护法神。
  朝礼桑耶寺的功德
  桑耶寺建成之后,就如同在印度佛陀成道圣地的菩提伽耶大塔寺一般,具足吉祥光明。所以,传说:能够亲自见到这座桑耶寺,就能杜绝一切恶趣的门径,永不再堕入三恶道之中。如果能绕着桑耶寺的五十四座寺院与一千零八座小宝塔等全寺一周,就是屠夫也能够转趋善道。如果一心向桑耶寺顶礼祈愿,来世能够成为一个王者。如果听到有关于桑耶寺的殊胜传说,罪恶就能够消除。
  如果向桑耶寺双手合掌礼敬,将能够成就正道。如果谁向桑耶寺供养曼荼罗,就能获致现前与最究竟的圆满成就。如果向桑耶寺献上鲜花,就能够得到吉祥与欢喜幸福。如果在桑耶寺点燃酥油灯的话,将能够亲见千万的本尊空行。如果在桑耶寺燃点常明的酥油灯时,法的光明将会遍照全身。若向桑耶寺献上香水,则将不会出生为恶鬼而具足财富。
  若向桑耶寺供献食品的话,他将不饥不病,具足寿命安康而富饶。向桑耶寺献上铙钹,鸣奏吉祥的音声,就能够获得深刻的清净自信。如果为桑耶寺献上宝伞来遮荫清凉,就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与瞻仰。如果为桑耶寺献上衣服的话,无上菩提就能够迅速增长。把桑耶寺作为本尊来修行的话,将获得大手印持明的成就。
  谁为桑耶寺戴上殊胜的冠冕,谁就能够获得人天应有的殊胜境界。谁能够维修桑耶寺的话,就能够获得涅槃菩提的成就,这一善举也可以使之蠲除罪业,证得无上的菩提。若有幸能在寺院当中听闻佛法,就能够兴旺佛陀的一切事业。谁若祝愿桑耶寺庙永久的存续,就将有享用不尽的善事,自然前来。谁为桑耶寺供献供品,就能够圆满如意,获得人、财富与食物。
  谁能为桑耶寺修建屋顶的话,就可以排除八种非时的可怕灾难。谁能为桑耶寺防范一切的灾祸,而且敢用他的口与手等行为来防止伤害众事,就能够得到永不退转的菩提心成就。谁能够以心力保持桑耶寺的长久光明,就能除去贪嗔痴三种病毒,而使国家安泰、人民平安。
  总之朝礼桑耶寺,将获得殊胜的功德,种下甚深的菩提因缘。
  桑耶寺附近的寺塔及灵塔
  在桑耶寺东北的河谷深沟内,有一处殊胜的修道处,名桑耶秦浦,传说赤松德赞王时,就有二十五位大德(即一般所称的王臣二十五人)在此修道获得成就。秦浦也是十分重要的暗藏伏藏之处,麦阿蒽在此发现由禄东赞记录的松赞干布诰命的铜牌。赤松德赞也曾在此发掘出许多汉文佛经。宁玛派的智美威赛则在此发掘出宁玛派最高密法“堪卓宁提”(空行心要)。藏王赛那勒·江永曾在耶巴和秦浦修建了十二座静修院。当时秦浦、耶巴和曲吾日三处并称为三大圣地。
  桑耶秦浦的圣地中心扎玛格吾仓,在桑耶山北秦浦的附近,这里有很多修道石窟,相传是赤德祖赞时开凿的。
  石窟内有大译师毗卢遮那和塔米贡尊二人亲手塑造的邬金大师像(即莲花生大士),名“切玛阿仲”像(意为沙土坯子像),及赤松德赞主要供奉的圣典《般若经》等,皆是加被力很大的三依佛宝。
  在修道山洞顶部,有天然生成的宁玛派教法修部/嫩大曼荼罗。山洞的前面有一块石板,据说曾停放过赤松德赞之女白玛赛公主的遗体,白玛赛曾受莲师灌顶传授空行心要法。
  这个修道洞的顶首,即是古代有名的道场伦钦谷噶浦,此处是莲花生大师和王臣二十五人(即赤松德赞及其臣子二十五人)修道的岩洞。
  在扎玛格吾仓下面,有莲师的明妃移喜措嘉的寝居处和赤松德赞王的修道处,称为上下 浦。另外,还有鲁杜穹钦浦和王臣二十五人之一及七觉士之一的温咱·杰瓦乔央修马头金刚法所在的岩窟等种种古迹。
  衮勤·龙钦布的灵骨塔
  衮勤·龙钦布的灵骨塔,即位于圣地扎玛格吾仓的下方。
  衮勤·龙钦布,或称作隆钦饶降巴。衮勤意为“广慧”,是敬称;龙钦布,意为“龙钦大师”,有时也译作隆钦然降巴,意为龙钦大学者或龙钦大博士。他本名智美畏赛,或名楚逞罗朱,公元1308年生于约茹的扎浦堆仲,十一岁出家,曾在桑浦寺学习,精通显教经论,遂得龙钦饶降巴的称号;又曾依止噶玛巴让炯多吉获得许多教授,后依持明大师鸠摩罗阁,得到大圆满法的传授。
  衮勤·龙钦布曾在秦浦等著名的岩洞中苦修三年,遂成为显密兼通的一位著名学者。宁玛派大圆满心要法门也是他开创的。曾撰写有许多关于内外明处和显密经教的著作,尤其是撰写有许多阐述宁玛派密法大圆满心要的论著。他的这些著作后来为宁玛派寺院中作为必修课程。当萨迦和帕木竹巴发生冲突时,他曾去不丹避难,在不丹建塔巴林寺。不丹境内有宁玛派的教法,就是从此寺传出的。后来又从不丹传到了尼泊尔。龙钦布大师世寿五十六岁,癸卯年(公元1363年)圆寂。
  却丹噶穹塔
  却丹噶穹塔,位于桑耶秦浦的山背后温河谷地区,拉康格鲁寺附近,是一座塔形的古寺,后弘期时,鲁梅曾在此首次弘传戒律。
  桑耶寺的法会与节庆
  由于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教伽蓝,因此宗教节日及法会都很古老。
  每年藏历正月初十,桑耶寺要过“次久”(初十)节。在这一天黎明,寺庙的喇嘛和周围的民众,都要爬上屋顶向东边眺望,传说莲花生大师要骑着太阳的金光重返人间。接下来,喇嘛舞师跳起“次久”金刚舞,欢庆莲花生大师重返人间。金刚舞中,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和大堪布菩提萨埵的扮演者,将戴着酷似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面具登上舞台,莲花生的八个化身,藏语称“古如参结”,也在演出中起舞。十一日则跳经藏荟供金刚舞。
  到藏历五月中旬,还要举行更为精彩的金刚舞表演,称为“堆顿曲巴”,意即“经藏供佛”。五月十四、十五两天,跳桑耶寺护法大神白哈尔和他的辅助神则玛日神舞,他们的眷属一百名巫师、一百名比丘、一百名女鬼、一百名金甲将军都盛大登场,气势非凡。藏历五月十六日跳“次久”金刚舞,那是一月份跳过的。五月十七日又跳白哈尔和则玛日神舞,还要把大殿里的白哈尔像请出,众人抬着围绕桑耶寺主楼转三圈,然后归位。
  五月十八日,在寺庙周围有百姓表演赛马、摔跤、举石头、射箭、跳圈舞和打鼓舞。节日期间,信徒香客,往往到附近的秦浦洞窟群顶礼圣迹,此外,还有十天桑耶寺庙会,也是非常热闹,吸引无数商人和香客前往。
  托林寺及周围地区的寺塔
  托林寺位于象泉河南岸河谷的托林,属西藏阿里扎达县境。托林这一地名即来自于托林寺。
  象泉河南岸的托林是象泉河流域的中心。发自冈仁波齐附近的象泉河,被藏西的边民们称之为神水,它从东南面的喜玛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中间奔流而来,途经达巴,在托林的转弯处,宽阔的水域在低于两岸土崖的大峡谷中,如同被洪水冲积后的沙洲。
  古朴的托林寺,就坐落在象泉河南岸的陡岸式高台上,这区域也是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所在。
  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大地上,托林寺的寺名来由,自然也有一段有趣传说。
  传说十世纪末时,已出家的第一代古格王也协沃(原名柯日,将王位让于其弟后出家取法名也协沃,汉译为智光,后人习惯上仍称其为王)为迎请阿底峡大师来阿里传教,于是想修建一座寺院供尊者人藏后弘法之用。为确定修寺地址,古格王请教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便派一弟子前来阿里,据说这名弟子将敲锐钹的法器磬槌向空中抛掷,拟将磬槌落下的地方选为修寺场所(即今托林寺所在地);因磬槌落地时,发出了“托丁”的声音,便以之为寺名,托林即源于“托丁”,是年久发生音转而称之。而槌在飞行途中又发出“是不是”的音声,彼处即成了后来的曼南寺,曼南藏语,据说即为“是不是”之意。而在《黄琉璃史》则说,“托”为高空之意,“丁”为飞翔之意,托林寺亦即“飞翔寺”,也有据此而解释为“盘旋在空中的寺院”。
  也有说其寺名由来,是因为该寺形制仿自桑耶寺,而桑耶寺又是依据印度飞行寺为蓝图建造的,所以取名“托林”,寓其在空中飞翔永不坠落之意。
  托林寺建于藏历火猴年(公元996年),或说是建于十一世纪初。为古格王拉喇嘛(拉喇嘛为王族喇嘛的尊称,汉译为天喇嘛),为迎请阿底峡人藏弘法及供大译师等译经之所而建。
  托林寺整体建筑布局,仿自桑耶寺,犹如一座曼茶罗坛城,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其原始的规模,除了迦萨殿、集会殿和白殿这三座大殿外,还有罗汉殿、弥勒佛殿、护法神殿等近十座中小殿堂,加上佛塔、僧舍和塔林等,组成东西长、南北短,以迦萨殿和集会殿为中轴的建筑群落。可惜的是,托林寺在建成后,几经战火,虽又重建,但在整体时空因缘的变迁下,显赫一时的托林寺,如今仅剩下了集会殿、白殿和在集会殿旁的一座叫松拉康的密宗小殿,以及迦萨殿和塔林的废墟。而寺中留存的壁画,融会了尼泊尔和喀什米尔画风,十分独特而珍贵。
  托林寺主体建筑为迦萨殿,该殿把桑耶寺庞大的建筑群所表现的理念,浓缩在一幢建筑之中:此建筑东向分内外两圈,内圈殿堂呈十字形,正中为一百九十六平方米面积的方殿,据说原安放着立体坛城和大日如来佛像。此殿便是象征着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方殿周围环绕回廊一周,东南西北四方各设一殿,分别代表世界的四大部洲;外圈东向为门庭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塑像;东、西、北三向各建有五座殿堂,中间殿堂带有转经道;外圈四角建有四塔,代表四大天王。
  迦萨殿共有佛殿二十三座而号称百殿,所以取名迦萨。迦萨殿废墟今已空无一物,但独特建筑格局还大致可见。迦萨殿为托林寺的最早建筑之一,据说此殿建成后传闻千里四邻,各地香客纷至。
  白殿东北侧一大片高高凸起的废墟,在公元1987年时,新挖掘出来一座残缺的坛城殿。这座大约面积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小殿,四壁壁画,展现出托林和古格时代晚期的画风,大约比集会殿和白殿绘画的时期略晚。这座绘有密集金刚曼荼罗图案的小殿,当地的老白姓称它作“色康”(即金殿)。据说是阿底峡尊者和仁饮桑波大译师的拉章(拉章即官邸)。
  托林寺曾属宁玛派寺院,在古格王朝末期与格鲁派关系甚为密切,还邀请过四世班禅巡视,渐转为信奉格鲁派,并在公元1683年驱逐拉达克军后,正式成为色拉寺的属寺。自此始由色拉寺杰巴扎仓派任堪布,并形成一套完整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制度。托林寺的第一任堪布古格阿旺扎巴是格鲁派的著名僧人,他来到托林寺后对寺院作了全面的整治,对托林寺的重新兴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托林寺建成后,古格王拉喇嘛也协沃亲任第一任住持,主持了仁钦桑波及自印度和喀什米尔等地译师们,在托林翻译经典的活动,并为迎请阿底峡尊者前来弘法而付出了性命。托林寺不但成就了这些历史的名人,成就了阿里辉煌的历史,也使自身成为阿里地区最著名的佛教寺院。盛时分布于象泉河南北两岸,由托林寺管辖的寺院达二十几座之多,连古格的王城所在地扎布让都是它的属地,它的影响甚至远及于印度的北面和拉达克等地区。
  托林寺与古格王朝的传奇
  托林寺坐落在充满神秘传奇的古格王朝遗址,与古格王朝的兴盛及当时被古格王迎来阿里弘扬正法的大成就者阿底峡尊者,关系十分密切。
  古格王朝因弘扬佛法而盛极一时。自从后世的象雄王德祖衮的大儿子柯日(也协沃)继承了王位,随着他日益强盛的势力,逐步吞并了原来他伯父所属的领地布让地区,而建立起势力强大的古格王朝。古格王柯日出家后取法名也协沃,即智光,并将王位名义上让给了他的弟弟松艾。当时阿里流行的密教甚为靡乱,异说纷起,为澄清密宗教法,弘扬正法,智光选派了七位智者,到迦湿弥罗(当时佛教昌盛地区,即今克什米尔)一带留学,古格出生的大译师仁钦桑波,当年便是这批出国留学的青年之一。
  智光嘱咐他们除了求法以外,并应设法迎请当地的大德,而且还要打听哪位大德能来西藏地区弘传佛法。这七人与从仆共二十一人,最后只剩下宝贤译师(即仁钦桑波)和善慧译师(玛雷必喜饶)两个人安全返抵阿里。这两个人回阿里以后,除了把学法的成果报告智光以外,并且向智光述说他们所听到的阿底峡吉祥燃灯智尊者的卓越学识与声望。
  阿底峡尊者(梵名Atisa,藏名Phul-byun;公元982—1054年),是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父亲为该国国王,名叫善祥;母亲名吉祥光。这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莲花藏,次子名月藏,幼子名吉藏。长子继承王位。次子月藏在受具足戒之后,取名吉祥燃灯智,也就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后人对这个称呼的解释很多。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字诂》引宗喀巴大师和《噶当教法史》的说法,是有卓越,优胜等义。
  尊者幼年时即十分聪颖,表现不凡。十岁以内,就学会了医方、工巧、文学等,并常时皈依三宝,守持斋戒,对于佛法的信仰和修持,都有明显的表现。十一岁,便到山林参见佛教出家人胜敌婆罗门。胜敌最后指示他到那烂陀寺去寻求菩提贤论师。尊者到了那烂陀寺,拜见菩提贤论师以后,菩提贤又指示他去参见明杜鹃菩萨。明杜鹃菩萨,又指示他往见黑山之南的阿嚩都帝巴。于是他又到阿嚩都帝巴那里,恭敬供养,乞求教授。阿嚩都帝巴传给他发心法之后,又指点他到黑山寺去亲近大瑜伽师罗嚩罗笈多伐折罗,在那里,他受了欢喜金刚灌顶。此后,再刊阿嚩都帝巴处修难行、学中观,获得月称一派的中观见。二十一岁之内,内外声明、因明之学完全通达。
  二十九岁时,尊者在金刚座末底寺从持律上座戒护论师出家。到了三十岁,他已遍学大众、上座、正量、一切有部四部的三藏教典,通达各派的持戒行法。他曾长久住在毗讫罗摩尸罗寺,主要依止那诺巴。又曾从飞行寺法护学《毗婆沙论》十二年。尊者不但精通了佛教义理,对于当时的其他学派:如正理派、数论派、胜论派、瑜伽派的根本经典也都能通晓。
  尊者不但在印度大陆上研习大法,为了求法的缘故,也曾三度人海。当时金洲(据说是现今苏门答腊)有一位大法师法称,又名法护,一般称之为金洲大师,学识渊博,远近驰名。阿底峡尊者对他极为崇敬,于是与一百二十五位弟子人海,乘船航行了十三个月,才到达金洲。此后十二年中,尊者与大师共同起居,学得一切大乘佛法。特别注意学习的是《现观庄严》一切教授,和《集菩萨学论》、《人菩萨行论》等不共教授。学成之后,与赡部洲的商人结伴回到印度,那时他年仅四十四岁。
  当时印度有四大寺,即是:那烂陀、飞行寺、金刚座寺和毗讫罗摩尸罗寺。他回国之后,先住在金刚座寺,其后因为护法王迎请,在毗讫罗摩尸罗寺驻锡。由于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成为该寺的首要人物。当时这个寺院的前面,右边画着龙树论师的像,左边画着他的像,可见当时人以为他可与龙树并论。那时印度的寺规,只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钥匙,而他却同时掌管了十八把钥匙。
  总之阿底峡尊者博通显密,善巧五明,为当时大成就者,藏人尊称为觉阿吉。觉阿,意为长上、尊者。吉,意为救主,即救主尊者。
  智光听了宝贤及善慧两人对阿底峡尊者的推崇后,于是派贾精进师子前往迎请尊者人藏弘法。但是贾精进师子无论怎样请求,阿底峡只是不答应。只好回到阿里向智光报告经过,智光让他再去迎请阿底峡以下的大德,于是,贾精进师子再度人印。
  这时智光为了迎请而筹募供养,到了西藏地区南方边境,不幸被一个信奉异教的国王所俘获。智光的侄孙菩提光带兵往救,与那个国王讲条件,结果是需要用与智光身量相等的金子才能赎回智光。菩提光在阿里广事征募,结果还是欠了一头之量的赎金。因此,拿了这些金子,仍不能赎回智光。不过这次菩提光在牢狱中见到智光。智光告诉菩提光说:“这个罪恶的国王你连一两金子都不要给他,把所有的金子都作为迎请阿底峡之需。我宁愿为法舍身,死在这里。”
  智光为法牺牲后,菩提光便请戒胜律师往迎阿底峡尊者。
  戒胜到了毗讫罗摩尸罗寺中,晤见先来此地的贾精进师子。贾精进劝告他先不提迎请,只说是来求学,因为恐怕操之过急更容易失败。又告诉他不要提迎请阿底峡尊者以下的大德,因为除了阿底峡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在西藏地方弘传佛法。
  过了一些时日之后,戒胜两人把阿底峡请到贾精进的房间里,奉上带来的金子,并且把西藏异说流行的情形、智光如何为迎请他牺牲性命,智光、菩提光受到多少痛苦,耗费多少资财,以及智光迎请他的言词,一一都告诉了他。尊者听后十分感动,说智光一定是一位菩萨,但是也告诉他们自己职责太重,恐怕不能成行,但他会仔细考虑,能不能在西藏地方弘阐佛法。于是嘱咐他们暂时把金子存起来。
  虽然阿底峡尊者没有马上答应使者的要求,但此后经常考虑赴藏的问题。一天,在金刚座寺,智光所派遣的使者顶礼足下,涕泣请求。他才答应了他们,决定赴藏。
  第二天他到毗讫罗摩尸罗寺的上座宝生寂处辞行,只说带着外来的香客朝礼圣地。宝生寂听了,便和他们结伴到各地去瞻拜。到了中途,才发现阿底峡乃是要远赴藏地传法。只好和戒胜译师等人商量,允许阿底峡赴西藏地区弘法,但以三年为限。因此,他们越过边界到尼泊尔,受到尼泊尔国王竭诚的敬礼和盛大的欢迎。不幸贾精进师子译师行到此处时因病去世。阿底峡很悲哀地说:“我现在没有舌头了,到西藏也没用了。”
  阿底峡尊者在尼泊尔,弘扬正法,并将王子莲花光摄受为弟子,一年以后,才启程赴藏,自此尊者重新开启了藏地佛法再次兴盛弘扬的端绪。
  阿底峡尊者抵达阿里后,菩提光迎请他住在智光所建的托林寺里,在那里讲说多种教法,传授多种灌顶,翻译了多种经论。又应菩提光的祈请,造《菩提道灯论》,辟斥违背佛法的异说,开示三士道次第。这部书直到现在还为藏族佛教徒所尊奉。
  托林寺的大师——阿底峡尊者与仁钦桑波
  大译师
  仁钦桑波大译师(公元958—1055),生于古格宁旺热特那,十三岁时出家,是智光王最早派至迦湿弥国留学求法的二十一人之一,也是七年后活着返国的二人之一,汉译称之为宝贤译师。后来他又连续出国,向七十余位印度大师学习,终其一生翻译显密经典,成就斐然,并在阿里建无数寺院(号称有一百零八座),被尊称为大译师,而与他同自迦湿弥国归来的玛·雷必喜饶则被称为小译师,汉译称之为善慧译师。西藏密宗经典翻译以他为界,在他之前的翻译称之为“旧密咒”,自他以降称为“新密咒”。
  仁钦桑波一生共译显教经十七部、论三十三部、怛特罗(密教经咒)一百零八部,及其他医药、文法等多方书籍,而这些浩大译经事业,即是在托林寺完成的。
  据说仁钦桑波译师当年与阿底峡尊者也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相传阿底峡尊者到达阿里时,年届八十五的大译师仁钦桑波认为,阿底峡的功德难以胜过他,但因他是天喇嘛迎请来的,所以也只好侍奉一番。于是便请尊者到自己的住处托林的佛殿中来,这里依次绘有上下密续各本尊像,阿底峡就即席一一写下对这些本尊的偈颂,大译师听了才对尊者生起恭敬心。
  尊者接着问大译师懂那些教法,仁钦桑波依次将自己懂的教法概要地说了一下。尊者说:“啊!西藏有你这样的人,我就不必来西藏了。”续而问译师:“一个,补特加罗(指人)如何在座中修这些密续?”
  仁钦桑波译师回答:“分别根据各续所说的去修炼。”
  阿底峡尊者听后,不禁感慨道:“这一点上师就糊涂了!看来还真是应该来西藏,这些(密续)是应该融摄在一起修习的啊!”又因此而写下了《密宗幻镜解说》。
  从此,仁钦桑波译师便对尊者生起极为敬信的心。
  阿底峡令译师进入专修时,仁钦桑波在修室外三道门上贴有警语,其外一道门上写:“在此门内,若生一刹那的贪恋世间之心,则护法神劈碎我头”;中门上写:“在此门内,若生一刹那的自利之心,则护法神劈碎我头”;内门上则写:“在此门内,若生一刹那的凡庸分别之心,则护法神劈碎我头”。
  阿底峡离开后,大译师又一心专修了十年,亲见吉祥胜乐曼荼罗,在修行得到殊胜的成就。
  据多种藏史典籍记述,仁钦桑波大译经师晚年专心修证,逝世后归往空行刹土,当他示现圆寂时,遍虚空诸天神齐奏音乐,天雨散花瑞相,为彼城老少人所亲见。由于没有灵塔存在,盛传往空行刹而消失,虽发现犹如小叶莲色极红的舍利三粒,然亦渐次坏灭而发出如巨雷声向空消逝。而位于托林寺塔林南边的仁钦桑波塔是托林寺塔中保存最完好的。相传为仁钦桑波的灵骨塔。属天降塔形制。
  托林寺塔林
  托林寺迦萨殿废墟四角,耸立有高约十三米的土红色尖塔,成为托村古寺的明显标志。
  而在托林寺北侧高低错落有致的塔林中,除了四处布列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高僧墓葬塔,尚有一百零八座低矮的塔南北排开。而在风化或残损的塔身中,可发现佛塔里埋有无数擦擦。所谓擦擦即是一种模制的小泥塑,或刻有咒文、或为佛像。而此地的擦擦乃藏地擦擦中的精品,有多种造型优美的佛塔、度母、菩萨和金刚像,再配上藏文或梵文,据推断应为十到十三世纪间的作品。
  托林寺附近的寺塔
  古格王朝故城中的寺塔
  古格王朝主体遗址,位于札布让,占地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依山叠砌,层层建筑至山顶。在山体的东、北、西三面及山脚四周星罗棋布。这些规模宏大、气势险峻而布局严谨的建筑,有宫殿、寺院,有碉堡、暗道和城墙等军事设施,也有一般居民的房址和窑洞。
  这些建筑群大体分为三层,王宫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在山腰,而百姓居民大部分在山脚。据最新考古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为七十二万平方米,清点登记的房屋遗迹有四百四十五座、窑洞八百七十九孔、碉堡五十八座、暗道四条、各类佛塔二十八座、洞葬一处;新发现武器库一座、石锅库一座、大小粮仓十一座、供佛洞窟四座、壁葬一处、木棺土葬一处等。
  古格残存的五座寺庙殿堂,其殿中财物已空,佛台香阁也均坍毁,然而四壁精美的壁画有相当的部分还完好如初。这五座佛殿分别是白殿(藏语称为拉康嘎波)、红殿(藏语称为拉康玛波)、度母殿(藏语称为卓玛拉康)、护法神殿(藏语称为杰吉拉康)、曼荼罗殿(即坛城殿,藏语称为金科拉康),这些佛殿都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精致的壁画艺术。古格的绘画风格及时代,大致同属托林,深受克什米尔、印度和尼泊尔的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残存的红殿位于白殿西南方的高一级平台上,坐西朝东,呈长方形,约有三百五十余平方米面积,殿内有三十根方柱,大殿中部偏西开有一长方形的天窗,光线充足地投向正中突出的主佛台,与殿门投在主佛台前的光道相交;大殿的佛座均朝向殿门一字排开,惟中间的主佛台凸起达大殿中心的二分之一处。
  红殿内所有佛台上的佛像现今都已荡然无存。突出于大殿正中的两座大须弥座前座已毁,后座正中饰以法轮和鹿的彩绘浮雕,左右侧各有两小龛,龛内分别饰以狮子和裸身力士高浮雕,间以莲花和束腰卷草彩绘浮雕饰之。连接主佛台的须弥座靠西墙而横贯大殿南北墙脚,形成一个长台。
  大须弥座北侧有前后两座土坯建筑的佛塔,于殿中建造佛塔在寺院建筑中实属少见,但这两座佛塔也同样未能免遭毁损,其中前塔略为完整一些,还可见塔基、塔座、塔层阶、塔瓶,以圆锥体构成的十三天和宝盖,宝珠组成的塔顶则已不见。根据红殿东壁的八塔壁画,可知这两座塔为尊胜塔和菩提塔。
  殿中的壁绘面积大约有三百平方米,其设色以大量浓艳的红色为主,间以深暗的青绿色和白、灰色以及局部的金绘,设色艳丽,金碧辉煌。整体看来浓艳、华丽又不失庄重典雅。壁画分上下两层绘画内容。上层为殿中主体壁画,在殿中东、南、北三面各分数组,中绘主尊大像,上部或大像之间绘以各类小像。
  其中东壁所绘的主尊如观音、佛母、度母、明王等,南北壁则有释迦牟尼佛及胁侍菩萨等之画像。主尊均绘有华美精致的莲座或须弥座,后有背光,佛龛与垂帐也都非常的华丽。
  上层壁画高近四米;下层壁画绘在东、南、北三面墙的下部,高约七十余厘米,内容十分丰富,如连环画一样自成一体。其南北下墙绘有释迦牟尼佛传记,东墙下部殿门北侧绘有轮王七宝及八吉祥图案。
  而造型精美的如来八塔也是绘在东墙下层,它描绘的是佛经中所叙述的八相佛塔,也称作善世八塔,即吉祥多门塔、尊胜塔、聚莲塔、涅槃塔、离合塔、神变塔、天降塔和菩提塔,这些塔象征着释迦牟尼佛一生中的八种功德。
  下卡尔的塔林
  位于托林南侧约二三公里处有数座山,其中最突出的三座分别称为热布岗山、中卡尔山与下卡尔山。在下卡尔山有片寺院遗址,而在山腰处更有一处塔群,同样地,在塔中也藏有许多精致的擦擦。
  香城堡遗址的佛塔
  香城堡遗址,位于扎布让古格遗址西南面约二十公里处,多香河东岸高台上一座高约一百米的土山上。
  多香遗址的建筑形式、布局及绘画风格和遗物特征,与古格王城相似。遗址中的壁画残损甚为严重,其画品位也不亚于古格,可惜已无一座完好的殿堂。根据其遗址的规模和配置情况,多香遗址被认为是古格王国的下属治所,废弃的时间也大致与古格相同。
  现今在总面积约一万二千平方米的遗址中,留下了七十三座房屋和殿堂、十六座碉堡、十五座塔、一百七十六孔窑洞和两道防卫墙。
  曼南寺的塔群
  曼南寺位于托林寺南方色隋拉山约四十公里处,曼南河河谷的曼南遗址中,海拔约四千一百米。曼南,也有译作玛朗或玛那。
  曼南遗址为开凿在河谷北侧断崖上的窑洞群,由东往西展开,能辨认的洞窟约有七十余个,洞口全面向北。傍依曼南村的曼南寺,则处于一片残塔林立的废墟中。
  近年经过整修的强巴佛殿(当地人称强金工巴)是保存最完整的寺院殿堂,其残存的雕刻近似于古格,而它残存的壁画则大部分为后期所绘。强巴佛殿总面积为一百四十平方米左右,殿内高为三点七五米。大殿北侧有一个半敞的庭院,院墙上绘有吉祥图案。
  曼南寺外留下了一道道独特的摩尼墙,这些摩尼墙的厚度均超过一米,高度大约在齐人腰部,有的长达数十米,上下满满地平铺着一些刻有经文的摩尼石和扁平的大卵石,刻有佛像或护法神的摩尼石极少见,但却不乏精品。曼南残存的摩尼墙有十一段,约有摩尼石刻四百块。
  而在曼南河,往达巴方向约数公里处的谷地,在浅黄色的土坝子上,留有孤零零的寺院经堂残体和已风化的佛塔,在泥墙和风化的高大泥塔四周,有成队排列的塔林残基,断断续续成为一个个矮小的土堆。
  扎什伦布工巴的三座白塔
  在托林寺南方达巴区西面的小山顶上,还有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寺院遗址,称扎什伦布工巴,寺前有三座白塔,塔上还有金顶;据当年的管家讲述,其寺九十多年前重修过一次,寺中有阿底峡尊者像,隆盛时有喇嘛一百五十人,据传寺中还有从印度飞来的铜佛。
  萨迦寺
  萨迦寺(藏名sa—skya—mmgon—pa)坐落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县境内本波山麓,仲曲河两岸。萨迦,藏文意义为“灰白土”。这是因为萨迦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几经风化后成土状。“萨”,藏语就是土的意思,“迦”,是灰色的意思,这就是寺名的由来。本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寺。萨迦派因该派寺院墙涂红、白、灰三色,所以又被称为花教。
  萨迦寺分南北两寺。北寺位于河北山坡上,为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波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创建(或说建于公元1079年)。主要建筑有大殿(乌则拉康)和雄雅拉康、刚卡拉康等,现今只存大殿,余殿皆已圮毁。大殿高二层,有配殿,名“列郎”,为元代建筑,尚保存完好。由于当时萨迦派尚未取得政权,所以寺院规模较小。
  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平原上,为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于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所建。
  八思巴·洛迫坚赞(公元1235 1280年),为萨迦派第五祖,乃后藏昂仁鲁孔地方人。幼年随学于伯父萨迦班智达,聪明颖悟,三岁能念咒语,八岁能背《佛本生经》,九岁能说《喜金刚续》第二品,因此被称为“八思巴”,即圣者的意思。十岁时随伯父赴凉州,十八岁时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从受佛戒;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被封为国师;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至元六年(公元126年)下诏颁行,八思巴受封为萨迦法王,晋升为第一任“帝师”。由于八思巴任职于朝廷,掌管西藏事务,萨迦寺遂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建筑形式犹如城堡。
  萨迦南寺四周筑有护城河及两重城墙。平面呈方形,总占地面积约为四万五千平方米。内城墙高八米、宽三米,为石包砌夯土墙,四角上有三至四层高的角楼,城墙上有女儿墙垛口(公元1948年大修时改成藏式平台檐),四方城墙中段有碉楼。外城墙称羊马城,为回形土筑墙。城外护城河宽八米,全为石砌。城北、西、南三面无门,惟东向有门、桥各三座,相互对应。寺内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八思巴“则金拉丈”(公署)及僧舍多处。
  大经堂是南寺的主体建筑,为夯土墙体,内院式,南北长约八十三米左右,东西宽约六十八米左右,高二十一米。分四座殿堂,正殿内部有四十根稍加修斫的柏树原木立柱,其中有四根尤为硕大,直径均在一点三米左右,最大的一根叫“甲那思钦葛瓦”,传说为元代时皇帝所送。
  关于这四根特大柱子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时得到元朝皇帝重用的八思巴在京任职时,有个心愿希望在回西藏后能建造一座寺庙,这个想法被元世祖忽必烈知道后,便选了根大柱子赠送给他作为建庙之用,但是柱子太大,根本无法运回西藏,但不运回西藏又十分可惜,为难之中八思巴只好先回西藏再作计议。
  不可思议的是,当八思巴回到萨迦时,柱子竟然从萨迦湖上漂浮上来了。与此同时野牦牛、公老虎、海神又各送来一根大柱。八思巴高兴至极,命工匠将此四根大柱子置于大殿的中央。
  这四根柱子分别叫作甲那思钦噶瓦,藏语意为内地元朝皇帝送的柱子;重卜噶瓦,意为公野牦牛送的柱子;达卜噶瓦,意为公老虎送的柱子;那卜查杂噶瓦,意为海神送的流血的柱子。
  殿内供有三世佛及萨迦班智达、八思巴塑像。大殿后部及左右靠墙处,书架林立,藏经万卷,且多是元明时代的手抄本,十分珍贵。其中有公元1980年在寺内新发现的用藏、蒙、梵三种文字刻写的二十部贝叶经,计有三千六百三十六页。寺内还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雕像和刺绣、供器,藏有卷帙浩繁的手抄经典和历史、医药、天文、历算、文学、地理等各种文献图书,是西藏少有藏书和写经中心。
  经堂右侧和后面,是八思巴的“则金拉丈”(即萨迦法王的公署)及僧舍。现尚保存有部分元代的历史遗迹。
  萨迦南寺是西藏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不论在建筑布局或设计上,都兼具了战事防御的要求,如东入口门道狭窄,成工字形,有闸门。城门孔道顶部,还开有堕石洞,形成进犯难以逾越的封锁线。由于僧俗势力与政治的紧密结合,萨迦寺不但是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推动了内地与西藏文化技术的交流。寺院本身即融会了藏、蒙、汉三种建筑风格。
  萨迦寺秋季法会和冬季法会
  被称为西藏敦煌的萨迦寺,宗教节日都非常古老和庄严。藏历五月有神雨的节日。七月有秋季大法会,由喇嘛跳古老的金刚舞。这种舞蹈气势盛大,开场仪式便有一百五十名戴着面具的演员旋转跃跳。
  藏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称为冬季大法会,主要内容仍然是金刚舞表演。萨迦寺三尊护法大神,都要由僧人扮演出场。他们肩套护法神的骨架,再戴一米多长的巨型面具,足足有一层楼那么高。数百名身穿盔甲手执刀矛的武士,表演舞刀、射箭等技艺,以纪念这个教派在七百年前统治整个西藏的光荣,这些武士都是当地百姓扮演的。冬季大法会结束后,还要接着举行十天的“村堆”,相当于市集。当地百姓总是在“村堆”上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购进整整一个冬天需要的物资。
  纳唐寺及寺中的塔院
  纳唐寺,藏文意义为“象鼻平地寺”。“纳”,藏语是鼻子的意思;“唐”,是平地。纳唐寺位于日喀则西面不远的公路旁。汉名又译作那当寺、拉尔塘寺、拿塘、拉当等。
  相传公元1039年(藏历土兔年)印度僧人阿底峡尊者应聘到西藏传教,路过此地时,问其随从,山旁的平地上有何物,弟子回答说,那座山形似象鼻,平地上有一块大岩石和十六只金蜂。于是,阿底峡便高兴地预言说,不久的将来,此地就会出现一座有名的寺院;十六只金蜂是十六罗汉的化身,大岩石就象征寺院。尔后于公元1153年(藏历水鸡年)噶当派霞惹瓦的弟子仲敦·罗朱扎巴果真于此处建了纳唐寺,成为噶当派有名的道场。
  本寺最兴盛时据说曾有僧人三千多。可惜由于此寺历史上几经兴衰,变化较大,现今已没有主要经堂,只余一座早巳改为印经院的大殿。此殿规模较大,在大殿的外廊檐,曾悬有清朝雍正皇帝所题“普恩寺”匾额。
  这座印经院,是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中最早的一座。它曾珍藏有丰富多彩的藏文印版,和不少佛教经典著作的手抄本。十三世纪晚期,该寺僧人炯丹热直搜集所有藏译三藏法典,编订出《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大藏目录刻版印行。十八世纪时颇罗乃又主持重刻新版,由颇罗乃资助而刻制的一套大藏经,即《甘珠尔》和《丹珠尔》,分别于公元1732年和1742年完成,并由班禅、达赖加持后,也存放在此处,称为纳唐版。此版为西藏最早的刻版,尤其是《甘珠尔》,据传,是黄教惟一正统的版本,因此最为权威。据说,这批初版的第一部印本,过去曾保存在扎什伦布寺里。
  纳唐寺过去有两个扎仓,主要经堂有十三间,主尊有合金的弥勒佛,相传是从印度迎来的;还有镀金的释迦牟尼等佛像。除各种塑像、壁画外,还有不少明、清时代的唐卡(卷轴布画),上面绘有各种佛像。另外,还保存有明永乐十七年及二十一年的敕诰各一件。并有仲敦巴大师的水晶手杖。
  纳唐寺中的塔院
  离大殿不远,有一塔院。内有历代活佛的灵塔。其中最大的一座,呈方形多角。塔的二层及下层,四面开有窟室。底层每面三室,二层每面一室,上下共计十六室。室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千手观音、四臂观音及祖师像等。
  现今纳唐寺仅存遗址。
  甘丹寺及寺中的宗喀巴灵塔
  甘丹寺(藏名Dgah—ldan或Dge—ldan),“甘丹”是藏语,意为兜率天。兜率为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是弥勒菩萨所教化的净土。义译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意思是受乐知足而生欢喜之心。寺以“甘丹”为名,是为宣扬弥勒佛之净土,所以又名具喜寺或极乐寺。又作甘当寺、噶丹寺或噶登寺等,也称作噶尔丹庙。全称、卓甘丹南巴杰卫林,“卓”是卓日吾齐山,“甘丹”译言具喜,译为兜率宫,“南巴杰卫林”,意为尊胜寺。清雍正皇帝曾赐名永泰寺。
  本寺位于西藏首府拉萨东北四十公里处,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三千八百米的汪固尔山和贡巴山的山坳至山顶处,远远望去,殿宇巍峨重叠,俨然一座小城,为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以其为黄帽派之开祖宗喀巴的灵庙,所以地位特别尊贵。
  格鲁派的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明永乐七年(公元  年,时宗喀巴五十三岁)大昭寺祈愿大会后,因得 帕木竹巴阐化王扎巴坚赞和内邬宗本仁钦桑布等政权头首的资助,倡建了此寺。从此他长居甘丹寺,转大法轮。因此格鲁派初名甘丹派,后来才改名为格鲁派。“格鲁”为善规之意,系指此派风规善妙。明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六十三岁,大师圆寂后,由其大弟子杰操吉·达珉仁钦和克珠吉·格勒白桑次第继承他的法座,称为座主(即赤巴),从此则产生甘丹赤巴(藏名D8ah—ldan—khri—pa,意为甘丹之坐床者)的传承系统。地位较其他寺庙的座主为高。其后,历代的甘丹寺坐床者在政教两方面皆为达赖喇嘛的有力助手,且为代行者。
  全寺由措钦大殿、降孜扎仓(经学院)、夏孜扎仓、赤多康拉丈、昂觉拉康、康村、米村以及佛堂僧舍等五十多组单元建筑组成,群楼重叠,僧房密布,气势雄伟,色彩绚丽。其规模之大相当于三个布达拉宫。寺僧原定额为三千三百余人。除主要殿堂外,很多群房是后来增建或扩建的。
  甘丹寺内分两大扎仓,即降孜扎仓和夏孜扎仓,降孜扎仓系宗喀巴大弟子甲操吉达玛仁钦所建立,夏孜扎仓为克珠吉·格来白桑所建立。
  措钦大殿是讲经传法诵经的场所,也是寺内最大的一座建筑,可同时容纳三千余喇嘛在殿内诵经。殿中所供弥勒佛与宗喀巴等铜铸佛像,高大美观,铸工精细。殿侧有一偏殿,殿内陈设着宗喀巴祖师的法座椅子等物,座后竖立锦缎华盖。据传宗喀巴当时即在此升座。
  赤多康是宗喀巴大师当年的生活起居室,室内有宗喀巴圆寂时坐的床。座床的背壁,绘有释迦牟尼佛像,从其风格、色彩看,似是明代早期的作品。座台旁一些诸如门窗之类建筑制作古朴,雕刻精致,全然是内地明代作风。大殿左侧厢殿名阳八间,为护法神殿,内保存着许多明、清两代的文物、工艺品,其中有具有明代风格的早期壁画,和清朝乾隆皇帝于公元1757年7月所赐的一套自己穿过、嵌有金银珠宝,并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等。
  在阳八间及措钦大殿外面的天井前,有围廊三面,廊壁上皆有壁画。壁画风格纯朴,简练有力。其它殿中的壁画,多被后代重新描绘,已失去原貌。
  甘丹寺内文物很多,最著名者如二十四幅传说为唐绣的丝制品。从其刺绣方法及质料看,似为明代早期的江苏刺绣。这些刺绣,制作精美,内容则为菩萨或应身像等。甘丹寺在文化革命期间曾被毁,目前正修复中。
  甘丹寺中的灵塔
  在措钦大殿配殿二楼为“司东陀殿”,殿内有宗喀巴的灵塔。灵塔较大,作工精致。在灵塔上罩有圆形帐篷,据传为宗喀巴死后,准噶尔王赠予的。“司东陀”的上层,为坛城殿及历代法台塔殿。坛城殿内只有坛城三座,而历代法台灵塔殿中,则有银塔十数座。制造镶嵌,极为精美。其中又以宗喀巴塔最为精致。
  白居寺
  白居寺,藏语全称叫做“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本寺位于西藏江孜县。约于一四一八年由江孜地方饶丹贡桑喇嘛克主杰共同筹建。原是属于西藏佛教萨迦派(花教),后来布敦、格鲁(黄教)等派势力先后人据,而二为各派共存之寺院。由于白居寺建寺时期,正是西藏各教派势均力敌的年代,所以其原来为萨迦派(花教)所创,但后来宁玛、格鲁教派也纷纷介入,使白居寺成为西藏惟一各派和平共存的寺院,每一教派在寺内都有六七个扎仓。因此,白居寺建筑也融合了三大教派的特色,并具有汉、藏、尼泊尔的风格。
  大殿共三层,第一层挂满了各种唐卡,殿中央有一尊巨大的镀金铜佛,是用一万四千多公斤的黄铜所铸成。
  大殿二层东西配殿,有著名的二十多尊泥塑罗汉像,大小与真人一般,形象逼真,是明代珍品。侧殿还有高大的千手观音木雕像和其他的木雕佛像。
  公元一四一四年,白居寺旁又建了白居寺塔,别称八角塔,为外观有许多眼形图案之菩提塔,高九层三十二米,塔底占地二千平方米,登上白居塔顶可俯瞰江孜平原全景,为江孜地方的标志。
  白居寺塔有一百零八个门和七十七门佛殿、神龛、经堂,并藏有近十万个佛像,所以又有“十万佛塔”之称。
  塔内保存有精美之雕塑和壁画,其风格融合印度、尼泊尔、喀什米尔等佛教艺术及汉族佛教艺术之特色。是西藏罕见的艺术珍品,所以白居寺和白居寺塔被形容为“塔中之寺,寺中之塔”。
  色拉寺
  色拉寺(藏名Se—Ra),坐落在西藏拉萨北方约三四公里远的色拉乌孜山南麓。相传此地过去长满一种藏语称为“色拉”的酸果林,所以名为色拉寺。此寺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弟子绛钦曲吉释迦益西(大慈法王)奉宗喀巴之命所兴建的。明清时期历有扩建,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最后起建的一座,也是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十七世纪时,额定喇嘛五千五百人,至一九五九年时全寺常住喇嘛已达九千人。
  释迦益西,公元1383年诞生在拉萨东郊蔡公塘,自幼刻苦钻研各种佛法,后来给宗喀巴大师当了司膳,并拜宗喀巴为师。在宗喀巴的指导下研读了显宗和密宗佛教经典,知识渊博,精通佛法。明永乐七年,皇帝特邀宗喀巴进京,宗喀巴因故未去,就派释迦益西代其进京朝见皇帝,以后又第二次进京,并在京城住了不少时间。
  释迦益西在京期间,先后给明永乐和明宣宗皇帝讲解经典,明宣宗敕封他为“大国师”,以后明宣德九年又封他为“大慈法王”。释迦益西返藏时,从北京带回藏文《大藏经》一部和檀香木雕十六尊者像一套,现仍珍藏在色拉寺内。为了使格鲁派流传千秋、众生得福,宗喀巴便向释迦益西提出修建寺庙的建议。于是,大慈法王率领众僧,于一四一八年开始在拉萨北郊山下建造色拉寺。
  关于此寺起建的因缘,据传是在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前后,有一天宗喀巴骑马经过这片酸果林,其马无故连叫三声,宗喀巴由此断定,三年后马头金刚要在此降临,宜建寺供奉。因此才选定此处为建寺之址,而马头金刚也成为此寺特别的依怙。
  色拉寺采平顶碉房式建筑,布局上与塔尔寺相仿,外观上与古罗马时代的圆形剧场颇为相似,寺背山面阳,寺前有果园。建筑依山势层层递高,诸僧院并立,层楼碉房,参差高耸,层层相叠规模宏伟。主要殿宇有措钦大殿、三大扎仓及二十九个康村等。其中扎仓建于主体部位,康村则穿插其间。而三座大殿堂,堂壁以黄金覆之,映照光辉,极为壮丽,所以又以黄金寺称名于世。
  全寺的结扎仓、麦扎仓及阿巴扎仓三大扎仓(僧众学习之处),曾有学僧八千余人。其中两学堂为修学显教之处,另一为修学密教行法之所。
  大讲堂内置有十一面观音的巨像。绛钦曲吉曾代理其师宗喀巴赴北京,为明成祖说法,并使成祖皈依,所以有西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开版,即所谓之永乐版。绛钦曲吉归返藏地时也携回了一部,日后成为本寺之寺宝。寺中另藏有金刚杵一支,长约六十厘米,一端如三棱,一端呈人头形;据说此杵是本寺在建造之时,从西天竺飞来的,因此藏人对之心怀敬畏,每岁十二月(约二十七日)迎至布达拉宫,先由达赖喇嘛顶戴,再传返色拉寺,准许百姓前来顶礼。
  此外,大殿与扎仓的经堂中,其壁画大多未被重新描绘,已成为历史珍贵文物。而寺中的雕塑佛像,一般均比较大。特别是大殿中的弥勒像和大殿后部中室两侧的八菩萨等,最为精美。寺内有上万个西藏本地修造的金刚佛像,还有许多从内地和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寺内也藏有大量历史文物,除金写大藏经等外,还有不少明、清时代的卷轴布画,特别是一幅大慈法王的缂丝像更为宝贵,像的上端还缂织有明朝皇帝给释迦益西的封号及他自己的印模。
  扎什伦布寺塔
  扎什伦布寺藏文意义为“吉祥山寺”。汉音又译作“扎什伦博”、“仍仲宁翁结巴寺”等。位于日喀则近郊山麓,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庙。
  此寺于公元1447年(明英宗正统十二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即一世达赖)所创建。根敦珠乜创建扎什伦布寺,是在当时后藏大贵族曲雄朗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白觉的资助下建成的,前后历时十二年。初始,寺庙的名称叫做“康建曲批”,意为“雪域兴佛”。寺庙建成以后,根敦珠巴才给寺庙起名为“扎什伦布”。意思是“吉祥须弥”。
  寺建成后,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台。到公元1959年,此寺法台共延续了二十一任。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坚赞在公元1600年,又对寺庙行一次大规模的扩建。以后,经历代班禅的不断修缮、扩建,遂有今日的规模。据说僧人最多时多达四千余人。计有经堂五十六座、房二百三十六间,及四至九世班禅的灵塔殿,形成一个殿堂层叠的建筑群,远远望去宛若一座城池。
  扎什伦布寺共有夏孜、吉唐、退桑林、阿巴四个扎仓,其中三院修学显乘教义,一院修学密乘咒经。而阿巴扎仓是四世班禅罗桑却结坚赞后来修建的。从此,此寺便成为历代班禅的寓居之所。
  扎什伦布寺所在的日喀则,位于雅江与年楚河的汇合处,乃后藏的中心城镇。其建城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发展成为后藏的中心,除了有其地理位置和经济、政治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传说人藏弘扬佛法的莲花生大士和阿底峡尊者曾经过此地,并在这里修行讲经。公元八世纪时,藏王赤松德赞请莲师进藏建桑耶寺,路经日喀则地方,在此修行讲经,传播佛法。这位高僧从天竺进入西藏传教时,曾预言雪域的中心将在拉萨,其次在年麦(日喀则)。并表示年麦的尼玛山,有雄狮猛扑天空之姿,若在此营建宫室,进行传法,对雪域民众,将有莫大好处。因此,虔诚的佛教徒便在此山设宗,从而发展成为后藏的首城。它与布达拉宫一样,依山而砌,显出宏伟的气势。
  最早,这个地方叫做“年曲麦”或“年麦”(即年楚河下游之意)。据藏文史书《年曲琼》记载:年麦地方,地形如/\瓣莲,东面有佛陀赐给的甘露(年楚河),它像白绸缎一样轻飘荡漾;南面有花草茂盛如天界毗沙门天生的花园;西面的山,如龅着大獠牙的保卫天界的天将神像,面向平原,以示向圣地敬意;北面雅鲁藏布江水如黑蛇游动,不停咆哮。地势如此雄伟,值得在此建基立业。
  十四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了帕竹王朝,得到元、明皇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豁卡,最后一个宗便叫做桑主孜(意为如愿以偿),这表示这位大司徒统治全藏的雄心已如愿以偿了。从此,日喀则的全名称豁卡桑主孜,简称为豁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这就是日喀则的地名来历。
  但是,日喀则的兴盛,还是在噶玛王朝统治西藏的二十四年间。这期间,噶玛王朝建都于此,日喀则一度成了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地游客不断往来,日喀则城郊也得到了不断建设。
  又据《年曲琼》记载,在桑主孜宗背后的嘎卜杰地方,有一幽深山洞,传说莲花生曾在此隐居修行、讲经传咒。后来,他的徒弟措结在此修行成就,此举感动了龙王,便在洞旁涌出一甘泉,从此人们把这个地方视为圣地。
  宏伟如城的扎什伦布寺,就位在此充满传奇的日喀则城西的尼玛东山尾,其背山形如大象奔跑,犹如日喀则的屏障。寺庙距市区约四里,从公路上远远望去,寺院依山而筑,宫殿重叠,毗连错落,包括有金顶十四个,殿堂数十处,十分雄伟壮观,不愧是后藏黄教的最大寺院。扎什伦布寺的建筑面积近三十万平方米,绕寺庙的围墙一周,不包括背靠的山脊,长达一千五百米。可见其规模之宏伟壮观。
  —进门,有一个广阔的讲经场,约有五百平方米。四壁墙上,有石凿而成的一千尊佛像。每尊佛像的造型不尽相同,但大小基本一样,全部位于洞壁中。讲经场用喜马拉雅山麓的片岩铺成,这个场地,是班禅对全寺僧人讲经,及僧人们辩经的场所。
  大经堂在广场的台阶之上,是扎寺最早的建筑物,面积有四十八根柱子之阔,可以容纳二千多人在此诵经。按照格鲁教派的规定,扎什伦布寺可有常驻僧人三千八百人。这个大殿便可容纳全寺僧人一半以亡。大经堂内,有班禅的宝座。揭开盖在宝座上面的缎子,可以看到雕刻得十分精美,金碧辉煌的宝座、屏风和扶手。
  大殿中央的神殿内,有一世达赖根敦珠巴请藏、尼工匠精制的一尊五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的金铜佛像。佛像体内,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和宗喀巴大师的头发,以及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僧格的头盖骨。这尊佛像为扎什伦布寺内的主要佛像。佛像两旁,还分立着释迦牟尼佛的八大弟子像。
  大殿右侧,是公元1461年,在阿里古格王觉吾扎蚌资助下扩建的大佛堂,叫强康,即慈尊佛堂。堂中塑造了一尊高约十二米的弥勒佛像。为塑造这尊佛像,当年曾聘请尼泊尔的工匠前来参加。佛像体内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等物。两旁有一世达赖喇嘛亲手塑造的观音和文殊菩萨两尊佛像,是扎寺中最古老的塑像。
  大殿左侧,是度母佛堂,里面有高三米左右的白度母金铜像,像体内有高二十厘米的白度母化身。两旁是泥塑的绿度母像,塑像背后,是度母的画像。
  另外,扎什伦布寺的西面,还有高耸的弥勒大佛堂。大殿高三十多米,面积为八百六十多平方米。堂内有弥勒佛的镀金铜像,像高二十六点七米,手长三点二米,肩宽十一点五米,眉间还有一颗核桃大的宝石,身上佩有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饰物。相传,此尊佛像为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公元1914年所修造,历时四年左右,用紫铜三十二万多斤,耗费资金折合黄金共五百五十多公斤。
  登上扎什伦布寺大经堂的最高层,阳光下,金顶光辉四射;金顶下面,雕梁画栋。金顶的西北面,有一巨大的晒佛台,高近三十丈,完全是用块石砌成,看上去好像一个大石壁。这是公元1468年建成的。每年,要在这里晒一次巨大的卷画佛像,让信徒们有机会朝礼瞻视巨幅佛像。,
  在寺中各僧院等墙上,均绘有许多壁画。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佛、宗喀巴等人的传记,形式变化万千,色彩鲜艳夺目,用笔细腻工谨。特别是镶嵌在寺庙围廊墙上的石板雕刻,其间的众多佛像更是栩栩如生。据传,这些石板是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从卡龙地区掘出,由技艺精湛的石工雕制的。
  此外,寺内尚有密勒日巴大师的小刀,以及以前手写的贝叶经,和金粉写的佛经<甘珠尔》及佛经注疏《丹珠尔),还有清朝皇帝给班禅的金册金印、及封诰敕书等;另外,明清时代的各种瓷器、珐琅器、玻璃器及刺绣唐卡等文物也相当丰富。
  扎什伦布寺与班禅喇嘛
  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喇嘛{藏名Pan-chen-lama)驻锡之地,在寺中尚有历代班禅的灵塔,与班禅喇嘛关系深密,因此,提到扎什伦布寺,就不能不对班禅喇嘛稍作了解。
  藏传佛教的改革者及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其两大弟子根敦珠巴与凯珠各自成系统,且世世以“呼毕勒罕”(化身之意)转生,也就是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自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掌握西藏全土政教,确立政教合一的最高主权后,达赖喇嘛遂成为黄帽派的主长,统率三千数百寺院,约三四十万僧侣;另一教团之教主,凯珠系统转生的班禅喇嘛,虽为二大活佛之一,然于政史上,仅拥有地方政权。
  班禅,乃大智慧者、大博学者之义;喇嘛,乃上人之义。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统治卫、藏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曲吉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为蒙语,乃对睿智英武者的尊称),令其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管辖,是为班禅四世(前三世为后人追认)。至第五世班禅,清圣祖封以“额尔德尼”(Ertini或Erdeni)之号,乃光显之意。藏人谓班禅乃金刚的化身,或视之为阿弥陀佛的化身。历代的班禅大都驻锡于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各代班禅的法名及其生卒年代如下:
  第一世凯珠(藏名Mkhas-rab-rje,1385—1438)、第二世索朗接昂(藏名Bsod-nams phyogs-glan,1439—1504)、第三世恩师巴(藏名Dben-sa-pa,1505—1556)、第四世罗桑却吉(藏名Blo-bzan chos-kyirgyalmtshan,1567—1662)、第五世罗桑益西(藏名Blo-bzan ye-ses,1663—1737)、第六世班宥益希(藏名Dpalldan ye-ses,1738--1779)、第七世登毕尼玛(藏名Blo-bzan bstan—pahi ni-ma,1781—1852)、第八世登毕旺修(藏名Chos—kyi-grags-Pa bstan-pahi dban-phyug,1854—1882)、第九世罗桑却京(藏名Bio-bm thub-bstan-chos-kyini—ma,1883--1935)、第十世宫保兹丹(藏Blo-bzan phrin—las lhun-grub,1938—)。
  扎什伦布寺中的灵塔
  扎寺内建有灵塔殿及灵塔,塔内藏有一世达赖根敦珠巴的遗骨,和历代班禅涅槃以后的全身。其中,最早的是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公元1567—1662年)的灵塔殿及灵塔。
  四世班禅的灵塔殿堂,始建于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花费了四年零一百三十天时间,在公元1666年修成。灵塔高十一米,金银为底,外包银皮;花费了黄金二千七百余两,银子三万三千多两,铜七万八千多斤,绸缎九千余尺。此外,还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七千多颗珍宝缀饰着塔身。
  扎什伦布寺附近的乌郁大师灵塔
  在扎什伦布寺所在地日喀则市镇的旁边,有乌郁大师日比僧格的一座土堆的灵塔。乌郁,为地名,指雅鲁藏布江北岸乌郁曲河流域,今南木林县,为胜地之一,相传莲师就是在此处收伏多吉勒巴成为护法的,日比僧格才是名,其为萨迦派萨班二大弟子之一。传说若有人在日比僧格塔周围转经绕行和祈请,此人和别人辩论时则可获胜。
  扎什伦布寺的法会与节庆
  扎什伦布寺,为格鲁派四大道场之一,又位处后藏中心城镇日喀则,因此,在后藏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宗教文化环境,宗教节日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藏历五月的展佛节和八月的西莫青波节。西莫青波,意为宗教艺术大表演。
  每年藏历五月十四到十六日,是一年一度的展佛节。扎什伦布寺北面的尼玛山腰有展佛台,高三十二米、底长四十二点五米,是日喀则城里最高的建筑物。依例五月十四展示过去佛无量光佛的巨像,十五日展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巨像,十六日展示未来佛弥勒强巴的巨像。这些彩缎堆绣的佛像,大小甚至达到九百平方米,高挂展佛台上特别威武壮观,几乎整个日喀则市区和年楚河平野,都能瞻仰到佛的容光。在展佛节期间,数以千计的帐篷汇集在扎什伦布寺周围,按照传统安营扎寨,他们认为一睹佛容可以积累无上的功德。
  “西莫青波”通常在藏历八月上旬举行,和拉萨的沐浴节时间相同。节日的主要内容还是跳金刚舞,跳神者是班禅大师直属的孜滚东僧院的喇嘛。“西莫青波”舞的阵营非常庞大,伴奏的乐队由一百多人组成,其中三米长的法号八支、腿骨号八支、金唢呐八支、铜钹十六副、大羊皮鼓十二面。演奏起来,声音沸沸扬扬,震撼人心。第一天跳十六场,主神是具誓法王唐青曲杰;第二天又跳十六场,主神为护法神岂丑巴拉;第三天唱藏戏,跳“噶巴”斧钺舞,跳狮子舞、牦牛舞、孔雀舞、六长寿舞集,西藏民间艺术之大成。跳神结束,还要抢油炸面果。跳神场一侧,酥油炸的面果堆成墙,所有的观众向这堵食品墙冲去。据说,谁抢的食品最多,谁的福气最大,因此抢起来十分激烈。
  哲蚌寺的寺塔
  哲蚌寺(藏名Hbras-spuns),又称别蚌寺。属黄派寺院。
  本寺坐落在西藏拉萨西郊更培(增善)山南麓。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喇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命其弟子降央却吉(妙音法王扎喜白丹)所创建,在起建时并授予从果巴日山伏藏中取出的法螺,作为佛法将广大兴盛的缘起。再由当时政权首领帕木竹巴的家臣内邬宗本仁青桑布作为施主,资助兴建。因寺以白色为主调,错落层叠于山坳中,犹如米堆,所以名为哲蚌寺,哲蚌为藏语,即谷物堆积之意,也有说本寺系模仿印度著名的密教寺院祥谷积寺(梵Sri-Khanyakataka)而建,全称为“吉祥米聚十方尊胜州”。
  哲蚌寺与色拉寺、甘丹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喇嘛最多的寺院,占地面积约二十五公顷。寺依山势而建,殿宇层叠而上,相互连接贯通,大殿和各主要殿堂的外部均采用鎏金宝顶、相轮、宝幢、八宝等装饰,整个建筑群华丽壮观,犹如一座美丽的山城。
  而创寺者降央却吉,本名扎喜白丹(公元1379—1449年),传说他有惊人的记忆力,能背诵显密经论一百零八部,且能透彻了解其义,所以通称他为降央却吉。“降央”是文殊菩萨的名号。“却吉”意为法主或法王。
  此寺的组织结构犹如一所佛教大学。内设教学、教仪、教务、杂务四大部。寺内原有七大扎仓(扎仓为藏语之音译,意为僧院,乃僧众学习经典的学校)即:果莽、罗赛林、德扬、霞郭、推桑林、都瓦、阿巴等,尔后又合并为果莽、罗赛林、德扬和阿巴四扎仓。其中罗塞林、德扬、果莽三扎仓,以学习显宗教理为主,阿巴扎仓则研习密法。扎仓下设康村,即习经喇嘛的住所。桑罗康村为蒙古喇嘛的住所;哈木东康村为青海地区喇嘛的住所;罗巴康村为四川、昌都地区喇嘛的住所。过去康青或蒙古等地的僧人都要到此寺学经,甚至各地初出世的格鲁派的大小活佛也要入此庙培养深造。
  除了四大扎仓外,寺内的主要建筑有措钦(措钦为藏语,意为集会)大殿、甘丹颇章及康村等。
  措钦(集会)大殿规模最大,由门厅、围廊、天井、经堂、佛殿及配殿等组成。殿前有近二千平方米的片石广场。大殿经堂面积约一千八百五十平方米,有一百八十三根大柱,可容纳约九千名喇嘛诵经。
  殿正中供文殊菩萨和大白伞盖佛母像,殿堂中部有天窗,但大部分都挂满彩色唐卡、帷幕,使整个佛殿幽暗,只有一小束光线透过天窗直射佛像,象征着“举世浑黑惟有佛光”的寓意。
  大殿旁的配殿内安置着二、三、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
  大殿后部西配殿为堆松拉康(即三世佛殿),后殿正中为弥旺拉康。二楼为甘珠拉康,是珍藏《甘珠尔》经典的地方,所有经架藏经无隙。三楼为强巴通真拉康,内供有大型强巴通身铜像,佛殿大门上悬着一块汉文匾额,上书“穆隆元善”,为清代驻藏大臣琦善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所献。四楼为觉拉康,主供释迦牟尼佛像,两旁有银塔十三座。大殿旁还附设有厨房,以供给诵经喇嘛所喝的酥油茶。
  此外,正殿中供奉有不少的佛像经塔,最主要的是一尊传说内藏有热洛大译师的灵骨的大威德像,十分威赫灵验!
  热洛大译师,其名中的“热”是家族名。他与宁译师、洛敦喜饶,曾同时参加过阿里哲德王的丙辰法会(公元1076年),据传是公元十一世纪时人,世寿长达一百八十岁;出生于聂拉木的朗域地方;出家后受比丘戒,法名多吉扎;曾数度赴尼泊尔和印度学法,依止多师深究显密。他从尼泊尔吉吉钦布学习三类大威德金刚法,有特别领悟,遂以此法传授及门,形成单独一派称为热派。后来格鲁教派兴起,修建哲蚌寺时,一些信徒将热大译师的灵骨植移至大威德塑像腹内,使其成为最有威灵的神像。
  大威德明王,梵语阎曼德迦,译意为怖畏主或大威德金刚;是密宗的本尊神,又是护法神。作为本尊神则有红、黑、怖畏三尊,属于无上瑜伽的父续类,主要显示方便大乐之旨;作护法神则属于下三部瑜伽类,称为大威德明王。大威德的形象有三面六臂六足,有九面三眼三十四臂十六足。身蓝色,拥抱明妃等,足踏一牛,牛下卧人。传此为文殊菩萨或是弥陀所化现。大威德因传承不同,本尊头手及其眷属数目则不同,派别很多。
  甘丹颇章(或噶丹颇章)在哲蚌寺内西南部,为二世达赖根敦嘉措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所建,三、四、五世达赖喇嘛均在此坐床。甘丹颇章是梵文的兜率宫或睹史多的意译。
  哲蚌寺的甘丹颇章这个名字是在第二世达赖根敦嘉措时才有的。当第九绕迥的丁丑年(公元1517年)帕木竹mX.重新当政时,根敦嘉措才从札什伦布回到拉萨,担任哲蚌寺的堪布。第二年帕竹阐化王扎西扎巴作施主,恢复由他主持的三大寺参加的拉萨祝愿大会。阐化王把他在乃栋的“多喀恩摩”别墅送给二世达赖,这座别墅便改名为甘丹颇章。
  之后,二世达赖又在哲蚌寺的西南侧修造了一所固定居处,也沿用甘丹颇章这个名字。直到癸未年(公元1643年),五世达赖在固始汗扶持之下,建立了格鲁派的统治,其政权机构即设在此颇章内,同时他命工培修布达拉宫。后来他迁入布达拉宫,而甘丹颇章这个名字就成为西藏政权的称名。
  甘丹颇章在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前,为历世达赖喇嘛的施政宫殿。宫前有一广场,经过数级石阶,进入大门是第一层四合院,再登二十七级石阶,即为第二宫门,门内有四百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后又为石阶,拾级而上才是正宫的宫门,正宫大殿共四层,一、二层为仓库,三楼为原施政办公场所,四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寝宫。在颇章中尚供有觉阿吉(阿底峡尊者)的本尊度母,传说此度母曾开口示现,十分殊胜。
  哲蚌寺内还有降央却吉的寝居处。此外印经院内藏有宗喀巴大师及历辈达赖等的全部著作的印版。
  哲蚌寺中的灵塔与佛塔
  如前文所述,哲蚌寺中,除了措钦大殿的配殿中安置有二、三、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外,在大殿后部西配殿四楼觉拉康中供有银塔十三座。
  第三篇 内地的藏式佛塔
  西夏时,藏传佛教开始传人内地,在元、明、清三朝,西藏都与中央保持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与内地有很深的互动。
  随着各个教派在内地的广为流布,藏传的佛教建筑也蓬勃发展。
  以下我们将介绍中国内地著名的藏式佛塔,让读者能更完整了解内地的藏式寺院与佛塔。
  青海、甘肃、内蒙古著名的藏式佛塔
  青海塔尔寺
  塔尔寺(藏名sku—hbum),又称作金瓦寺、塔儿寺,藏语称为“古本”。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距西宁寺西南二十五公里,乃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而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前后历经几百年的扩建和修建,塔尔寺才逐步发展成今日拥有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和僧舍的庞大的寺庙建筑群。
  关于塔尔寺寺名的由来,与格鲁派始祖宗喀巴有直接关联。塔尔寺原名塔儿寺,即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而藏语称之为古本的原因为,相传宗喀巴即降生于此处,当他诞生后,他的母亲将胎衣埋藏在今日大银塔的底下。后来该地生出一株菩提树,枝叶繁茂,每叶上现出狮子吼佛像一尊。因此塔尔寺藏语称为“古本”,就是“十万佛像”的意思。
  而塔尔寺最初创建的缘起,据传是由于宗喀巴入藏弘法后一去不返。他的母亲因为年纪老了很想念他,于是写了一封信并附了一束自己的白发请人带到西藏去,希望能因此打动宗喀巴,令他返家。但是宗喀巴为了弘法事业,始终没有回来,只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上自己的画像和一尊狮子吼佛像。他母亲于是根据宗喀巴大师信中的嘱托,在此处建了一座莲聚宝塔。到了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仁钦宗哲坚参为纪念宗喀巴的诞生地,遂在塔前建立了一座小寺。起初只有十余僧人,后来逐渐发展到四五十人。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他又建立了一座弥勒佛殿,塑了一尊弥勒佛像,因此寺名又称为“古本贤巴林”,“贤巴林”即弥勒佛之意。这可说是塔尔寺正式建寺的开始。
  明万历十一年,申中族昂锁从青海海南仰华寺迎请三世达赖琐朗嘉措来寺。达赖嘱咐当时的寺院主持人宗哲坚参桑布和施主们扩充寺院。寺院僧人各建住所,并于每年正月举办庙会。自此,佛殿逐年增加。由于这所寺院,是先有塔后有寺的,所以被称为塔尔寺。这也是塔尔寺名称由来的另一个说法。
  塔尔寺内佛殿、经堂参差,宝塔林立,建筑融会藏、汉两种风格,主要建筑有大金瓦殿、大经堂、弥勒殿、文殊菩萨殿、长寿殿、小金瓦殿、八大如意宝塔等。现今,占地面积有六百余亩,数十座塔殿依山势起伏,交相辉映。
  大金瓦殿,藏语称为“赛尔顿”,意为“金瓦”,这是因为屋顶用鎏金铜瓦覆盖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所以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亦中心建筑。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青海蒙古王公额尔德尼布施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一万余两,改修大金瓦殿的屋顶为鎏金铜瓦。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藏王颇罗鼐布施巨款重修大金瓦殿,并安装了殿脊的金鹿、金轮、金幢等饰物。殿中央矗立一座大银塔,高十一米,即宗喀巴出生时,家人为其埋葬胎衣之处,又称神变大灵塔。塔前有金银灯等装饰物。殿内莲台上有塑、铸、绘画、堆绣(具有立体感的刺绣)的佛像,墙壁、天花板上绘有佛教故事。殿两侧各有弥勒佛殿一座,右侧(上贤康)为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建,左侧(下贤康)则建于万历二十二年。
  小金瓦殿,藏语称为“旃康”,为塔尔寺的护法神殿。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由西纳族昂索班九嘉木措主持募化修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护法神殿,换上鎏金铜瓦,形成了今日的小金瓦殿。殿内有马标本,传说是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结果只用了一天就赶到了塔尔寺。此外尚有造型奇特的金刚力士佛像十余尊,另有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鎏金铜宝塔、经卷等。院内两侧及前方有两层藏式建筑的壁画廊,楼内墙壁绘满各式壁画。
  大经堂,藏语称为“从灵多活”,是塔尔寺法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亦即集体礼佛诵经的场所。初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后经几次扩建。公元1913年遭回禄之灾,1917年又重建。为塔尔寺最大的,建筑,也是全寺最高权力机构所在。经堂内可供千余喇嘛集体诵经,并悬挂着壁画及用各种绸缎剪贴的各种佛像,以及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制作精细,生动别致。四壁的经架上存放着数以百计的经卷,四壁佛龛中供着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鎏金铜佛。二楼屋顶还有鎏金经幢、宝塔、法轮、金鹿等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装饰。
  此外,大经堂下设有四大扎仓(学院):
  1.参尼扎仓(显宗学院),成立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为显宗学经部门,从此开始了寺中的讲学制度。
  2.居巴扎仓(密宗学院),成立于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为密宗学经部门。
  3.曼巴扎仓(医学院),成立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为医学部门。
  4.丁科扎仓(时轮学院),成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为修学天文历算的学院。
  九间殿,藏语称“尖骄公叟”,系九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是供奉五方如来的地方。另外还有财源仙女、妙音天女等塑像,造型优美,殿内有块数百斤重的黑色大石,上有一个脚印及一对手印,传说为宗喀巴大师所留下的。
  小花寺(殿),藏语称“夏达拉康”,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殿内的雕刻、彩绘细腻优美,供有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和四大金刚塑像。院内有一株树浓荫蔽日,每到盛夏,花满枝头,芳香扑鼻,寺以此得名。院中央小花坛上置着一块涂满酥油、粘满硬币的异样怪石,传说是宗喀巴的母亲当年背水时曾经依靠此石休息。
  大拉浪,又称作大方丈室,藏语作”扎喜杭赛“,在塔尔寺最高处,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由山门牌坊、经堂、公署等组成。是塔尔寺行政事务负责人法台的居住处,也是达赖、班禅来塔尔寺时的住地。
  塔尔寺的佛塔
  在塔尔寺中,除了在前面所提到的位于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小金瓦殿中的小型铜质鎏金铜宝塔及大经堂二楼屋顶的鎏金宝塔饰物外,尚有八大如意宝塔,是八座大小一样,并列于塔尔寺入口处的宝塔,各高六点四米,均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乃为纪念释迦牟尼佛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八塔分别为:莲聚塔、菩提塔、多门塔、降魔塔、降凡塔、息诤塔、胜利塔、涅槃塔。
  而过门塔,则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为一座砖塔,有雕砖斗拱,上有用藏文雕刻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原为四门,后改为两门,昔日出入塔尔寺必须经过此塔,所以名为过门塔。相传这里是宗喀巴的母亲下过帐房的地方。
  此外,尚有一座时轮塔,又称作菩提塔。为砖造,基座三层,第二层四面有尖拱形壶门,内供有佛像,第三层较低,两侧有塔形浮雕,宝瓶形塔身,上为塔刹,塔内有雕像砖十万块,意为十万佛像之塔,传说当年宗喀巴的母亲曾设牛圈在此。
  塔尔寺的寺主与法台
  塔尔寺寺主为阿嘉呼图克图,是青海地区大呼图克图之一。
  “阿嘉”是藏语父亲的意思。相传第一世阿嘉是宗喀巴大师的父亲所转世,所以能成为寺主。他的第一世名喜惹桑布,明末清初人,是塔尔寺的格西,任该寺第十六任总法台。第二世洛桑丹悲坚赞,转世时即称为阿嘉佛。第三世洛桑坚样嘉措,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生于郭密族的贺尔加庄,曾先后到北京四次,历任北京雍和宫掌印扎萨克喇嘛,及蒙古多伦诺尔寺掌印喇嘛。乾隆末年,被封“禅师”、“呼图克图”名号。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又加封“诺门汗”名号,遂称阿嘉呼图克图。
  此外,塔尔寺尚有赛赤呼图克图、朝藏呼图克图、赛多呼图克图等活佛。
  塔尔寺法台始任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当时四世达赖荣丹嘉措路过塔尔寺,见到寺院与民间村庄杂处,僧俗不分,于是任命当时的寺院主持人鄂赛尔嘉措,为第一任法台,嘱咐他须分离僧俗,整饬教规。
  塔尔寺的四大法会
  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间举行四大法会,这些法会藏语通称“曼兰”,为全寺重要的宗教活动。
  正月大法会是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大师在拉萨所创行,藏语称“却处曼兰”,意为神变祈愿大会,这是格鲁派所有寺院都举行的法会,主要是为了供养诸佛菩萨、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法会是从农历正月初八日起,共十天。在这期间,各重要经堂经常有“千供”和“百供”等(千、百供是以一千份或一百份灯香、净水、粮食和干花等聚在一处供养)。各重要佛殿也专有喇嘛诵经。大殿堂、各学经部门和各佛殿都布置得富丽堂皇,以供信徒朝拜和一般大众参观。十四和十五日是正日子。十四日上午在辩经院跳法王舞。十五日上午举行浴佛仪式。晚上各学经部门、各公共办事处和转世喇嘛寓所,都有花灯供养,而以大经堂的花灯最为讲究。
  四月大法会藏语称为“对庆松总”,意即三节俱备。从四月初十日到十九日止,寺院各处的法事、供养和布置,都和正月庙会相似。十一日举行“发心供养”,每位喇嘛都要在供养的佛像前发愿:“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十四日午间跳法王舞。十五日是正日子,上午十时在寺前山上展布大佛像,一般人称为晒大佛。塔尔寺共有释迦佛像、狮子吼佛像、宗喀巴像和金刚萨捶像四种,每次只展一种。展布佛像,一方面是使信徒们能瞻礼;二来是为了防虫蛀。晚间大经堂、各学经部门、各神殿和转世喇嘛寓所,都点酥油灯数十盏至数百盏。同时,把四月规定为“净月”,在“净月”里,对于戒律、禁忌和行为要特别注意,而且念经礼佛作功德的也特别多。
  六月大法会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降生和弥勒佛出世。从六月初三日起,举行法会八天。寺院的布置、供养和法事与正月大庙会大致相同外,寺院里所有宝物都要在这时取出来展布。初七日上午展布大佛像,仪式与四月庙会相同,下午跳法王舞。初八日是正日子,上午举行弥勒佛转世仪式,藏语称“贤巴林科尔”。
  九月大法会从九月二十日起,共五天,规模较小,这是为了纪念释迦佛三转法轮。寺院的布置、供养和法事,比以前三个庙会都简单。二十二日开放所有佛殿及收藏宝物的所在地供大众朝礼。二十三日跳坚桑舞。
  此外还有两个较小的庙会。一个是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法会,从农历十月二十二日起,一共九天。寺内的布置与九月庙会相似,所诵经典着重于对宗喀巴大师的祈请和赞颂。二十五日是宗喀巴的忌日,从那天晚上起,全寺房顶上连续点酥油灯五个晚上,并由喇嘛在房顶上高声反复念诵对宗喀巴的赞颂和祈请词五句;另一个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七日的年终祈愿法会,全寺喇嘛念诵祈愿经文五天,也是辞旧迎新的仪式。
  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不仅以瑰丽壮观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而且也是藏族宗教、文化和艺术的宝库。难以数计的大小佛像,无不造型优美,气韵生动;琳琅满目的法物圣器,或饰金流翠,或浑璞无华,有不少是稀世珍品。雕版印制的经典、医药、历法等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特别是以被誉为“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其中酥油花相传为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尊敬,于是在公主从长安带去的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这个习俗传到塔尔寺后,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的艺人们就以色泽鲜艳、经久不褪的彩色酥油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造型生动逼真、精巧细致的工艺晶到正月十五日灯会上去展览,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会:
  大型壁画也是塔尔寺一绝,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将几十丈长的大佛像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
  而塔尔寺的另一绝“堆绣”,则是用各种质地不同的绸缎绫罗,剪出人物及各种图案,背后再衬塞毡、棉花等物,然后逐一绣在黑色底子的大幅布幔上,使整幅堆绣不但造型生动独特,且具有浅浮雕的立体感。
  甘肃拉卜楞寺寺塔
  拉卜楞寺(藏名bla-brang-bkra-shis-vkhyil),藏语全称为“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dgav-ldan—bshad-sgrub-dar-rgyas-bkra-shis-gyas-su-vkhyil-bayi—gling),意思是“足喜讲修弘扬吉祥右旋洲”,简称作拉让扎西旗。关于寺名由来,据说是,第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拉让(佛宫,方丈)建成后,出于对大师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让”,称“拉让扎西旗”,久之“拉让”转音为“拉卜楞”,且广泛使用,于是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清乾隆皇帝曾御赐“慧觉寺”匾额。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夏河县拉卜楞镇西头,坐落在大夏河北岸,坐北向南,西北山形似大象横卧,东南山松林苍翠,寺前开阔平坦,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藏族称此盆地为聚宝盆。
  此寺为甘南藏族地区的最大寺院,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旧时为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藏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最盛时本寺僧侣达三千五百余人;下辖寺院一百零八所,喇嘛总数达两万余人。
  拉卜楞寺活佛众多,最著名的是嘉木样和四大色赤活佛系统。
  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宗哲(1648--1721年),夏河县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著名佛学家和学者。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前往拉萨求学,先后在哲蚌寺果莽扎仓、拉萨下密院学习显密经论。五十三岁时任哲蚌寺果莽扎仓堪布,后返回故里建拉卜楞寺。公元1720年清康熙帝封为“扶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罕”,并赐金印。第一世嘉木样,通达显密,有宗喀巴后第一人的美誉。生平著作有十五函,尤以五部大论的注释名扬藏区,被蒙藏地区的许多寺院奉为教本。
  拉卜楞寺的四大色赤(色赤,意为金座)则是指贡唐仓、萨木察仓、霍尔藏仓、德瓦仓四大活佛系统,有很高威望。
  本寺始建于藏历第十三绕回之土牛年,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当时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和硕特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创建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样时建有闻思学院和续部下院。到第二世嘉木样时建时轮学院,此时拉卜楞的势力日益发展,所属寺院和部落急剧增加。在拉卜楞寺的规模不断扩大下,学经制度也日趋完善,确立了以教授显密二宗为主,医药、历算、词章、音韵、书法声明、雕版、印刷、绘画、歌舞等为辅的学习体系。第三世嘉木样时建成医药学院。第五世嘉木样时又建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并扩建了多座佛殿。
  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兴建和发展,拉卜楞寺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昂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占地面积广达一千余亩。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些建筑可分为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类,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建筑形式有藏式,汉宫殿式和藏汉混合式。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
  寺院的六大学院(扎仓)分别为:闻思学院(铁桑浪瓦扎仓,修显宗)、续部下学院(居万巴扎仓,修密宗)、续部上学院(居多巴扎仓,修密宗)、时轮学院(丁科扎仓,修天文)、医药学院(曼巴扎仓,修医药)、喜金刚学院(季多扎仓,修法事)等,各学院均由前廊、经堂、佛殿构成整体建筑,佛殿内供奉高大的本扎仓所宗佛像。经堂为喇嘛集体诵经之地,为学院的主要组成部分。
  除各学院的经堂外,拉卜楞寺有许多佛殿,较为著名的有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菩萨殿、救度母殿、白度母殿、寿安寺、悟真寺、普祥寺、图丹颇章和护法殿等。
  其中弥勒佛殿,又称作寿禧寺,坐落在大经堂的西北隅,高达六层,纵深各五间。初建于公元1788年,1844年由卓尼察汗呼图克图额尔德尼班智达捐资予以翻修,并建金瓦亭。该殿为藏汉混合式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覆盖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铜如意,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金光闪耀,所以俗称“大金瓦寺”。殿内供有鎏金弥勒佛大铜像,高约八米左右,两侧则供八大菩萨鎏金铜像。殿内珍藏有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
  释迦牟尼佛殿,位于弥勒殿西边,形制仿自拉萨大昭寺,也是鎏金铜瓦屋顶,所以被称作“小金瓦寺”。该殿高三层,二层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有两根铜质龙柱,释迦牟尼佛像顶供有释迦金佛,是第一世嘉木样从西藏本堆地方迎请来的,十分珍贵。第三层为嘉木样护法殿,殿前为图丹颇章,乃历世嘉木样坐床和举行其他隆重仪式典礼的地方。
  闻思学院及院中的塔
  在全寺六大学院中,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全寺的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八十根柱子,至公元1772年时,二世嘉木样扩建为一百四十根柱子,可容纳三千僧人诵经。一九四六年,五世嘉木样又添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缀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松赞干布之像,楼上前廊设有嘉木样大师、四大色赤、八大堪布等活佛们每年正月和七月法会观会时的坐席,楼下前廊为本院僧官逢法会时的坐位。前庭院是本院学僧辩经及法会辩经考取学位的场所,有廊房三十二间。
  大经堂正殿东西十四间,南北十一间。正殿内悬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的“慧觉寺”匾额,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宗喀巴、历世嘉木样塑像,并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庄严,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
  后殿正中,供奉着鎏金弥勒大铜像,后殿左侧供奉着历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舍利灵塔,共十四座。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正殿之西为大厨房,内有大铜锅四口,大铁锅一口。
  大经堂不幸于公元1985年4月7日被火焚毁,于陆续重建中。
  另大经堂东侧有合离塔,寺院东边有神变白塔。
  续部下院及院中七位活佛的灵塔
  续部下院经堂位于大经堂东北,初建于公元1737年,正殿东西五间,南北一间,系藏式建筑,殿顶法轮、幢幡俱全,内供密集、怖畏、胜乐等主尊,其后殿供奉一世德哇仓等七位活佛的灵塔。
  时轮学院及院中的灵塔
  时轮学院经堂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始建于公元1763年,正殿东西五间,南北十一间,具有浓厚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佛铜像。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着堪布仓、贡唐罗智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的灵塔。
  医学院及院中拉科仓的舍利塔
  医学院经堂,建于公元1784年,正殿南北六间,东西五间,殿内供奉药王佛、药师佛和拉科仓的舍利塔,殿前厢廊内绘有与医学相关的人体脉络图十八幅。
  续部上学院及院中五世嘉木样大师父母的骨灰塔
  续部上学院经堂,位于喜金刚学院的西侧。建于公元1941年,正殿东西五间,南北十间,高达三层,顶层为宫殿式,绿色琉璃瓦覆盖,所以又被称作绿瓦寺。
  后殿内供有弥勒佛铜像和十六罗汉像,左为八大药师佛和三十五尊忏悔佛,右为第五世嘉木样大师父母的骨灰塔及二十一尊度母佛像,两侧有铜质无量寿佛一千尊。
  贡唐仓院中的菩提塔
  在贡唐仓院中,有一座为铜质鎏金的菩提塔,高三层,甚为珍贵,因位于贡唐仓院内,所以又称作贡唐塔。
  席力图召(延寿寺)
  席力图召(延寿寺)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祈雨旧城内石头巷。席力图是藏语,意为“法座”或“首席”;汉称“延寿寺”。据文献记载,明万历前此处原是一座小庙,万历年间,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深谙佛教典籍的希体图噶,在此受到顺义王阿拉坦汗的推崇,召庙香火日盛。
  四世达赖喇嘛幼年又从希体图噶大活佛学习经典,并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希体图噶亲自护送回藏坐床,在藏期间希体图噶曾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坐过,回寺后便改寺名为“席力图召”,以示自己的法位。清初起陆续扩建寺宇,直至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基本完工。此时正逢康熙皇帝西征回军,驻跸于呼和浩特,以经典、念珠、弓矢、甲胄等物赐予召庙,并命汉名为延寿寺。七年后(公元1703年),又在寺内立《征噶尔丹记功碑》,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记。
  召庙的平面布局,基本采用汉式佛寺的对称轴线分布,中轴线上自牌楼至大殿共有五进建筑,除大经堂外均为汉式建筑,牌楼位于召门前。大经堂是召内主要建筑,位于第二进院落,为藏式结构,高两层,面阔九间,呈方形,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顶铜铸鎏金宝瓶、法轮、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堪称古典建筑艺术的佳作。
  殿前东西两侧立六方碑亭各一,内竖康熙御制《征噶尔丹记功碑》。东、西两院为喇嘛居舍和佛堂。东院西南有一座高约十五米,用汉白玉雕砌的覆钵式喇嘛塔。在相轮部分,从宝盖下垂两耳状镀金铜饰,使其造型比一般喇喇塔更为优美。因有这两个耳状饰物,故又俗称“双耳喇嘛塔”,是内蒙古现存喇嘛塔中最大最美的一座。寺东北角还保留着明代古佛殿,殿山墙前后端头上的砖雕,形象生动,构图优美,为砖雕艺术的珍品。
  广西、云南的藏式佛塔
  广西桂林万寿寺舍利塔
  万寿寺舍利塔在广西桂林万寿寺内。万寿寺的历史悠久,在隋代名为缘化寺,唐时改名善兴寺、开元寺,明代以后改名万寿寺,现存寺院为明、清以后建筑。
  寺内舍利塔建于唐代,原来是七层砖塔,塔内原藏有舍利子石函,后来因为年久损毁,以致全部崩塌。至明代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修宝塔,改成现在的形式。
  现存舍利塔为砖砌,下为四方形高台,台下十字开门,四面贯通。台上正中有喇嘛塔一座,连高台共高十二点八三米。塔下部是八角形基座,座上辟佛龛八个。塔身上置五重相轮塔刹,冠以宝珠宝顶。整个塔的造型稳重庄严,是明代过街式塔中的精品。
  云南昆明金刚塔
  金刚塔在云南昆明市东郊约五公里官渡街上。俗称穿心塔,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塔座为方形,上有石雕围栏,下有四面相通的券洞,砖石结构。座西壁上嵌有“造塔碑记”石牌一方,座四角各建小塔一座。方形须弥塔座上雕刻各种动物形象。塔座四角各雕力士像一尊,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塔属藏式佛塔。
  五台山的藏式佛塔
  五台山与密教的渊源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为五台山山脉的主峰,山势雄伟,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因此得名。又因山中气候清凉宜人,故又名清凉山。其五峰分别为北台叶斗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东台望海峰与中台翠岩峰。五峰皆由中峰发脉,而以北峰最高,海拔三千多米。
  在《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佛陀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也宣说文殊菩萨住于东北方的清凉山,领导者一万名大菩萨精进修行。
  佛陀的真身舍利更在无忧王时,就传说已在此建立舍利塔。所以五台山上有阿育王塔。
  五台山在密意上,代表文殊菩萨自身,五台宛若文殊菩萨的五髻,也代表着诸佛如来的五种佛智,五台的五峰,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五方佛五智如来的表征。所以五台山密意亦即金刚峰顶,即是金刚法界宫,亦是五方佛的净土。这也是文殊菩萨顶上现起五髻五智的标志,同时,也表征大圣文殊具足如来五眼,圆证三世诸佛之究竟。
  在《清凉山志》上记载,东汉明帝时,已有迦叶摩腾来到此山建立灵鹫寺;而且自北魏孝文帝游中台时创建了大孚灵鹫寺后,至盛唐时山中的寺院已有三百六十座。历代以来许多修行人在此成就,不仅来自印度及藏地的朝礼者络绎不绝,菩萨化现圣迹更是不可计数。
  相传,文殊师利菩萨在观察汉地的因缘之后,了悟到必须以世俗谛的星相、卜筮来作为缘起教化此众生的方便。
  相传藏密始祖莲花生大士,为了具足救度众生的方便,需要具足伏藏星相卜筮之学,来改变众生短暂时间中的生命因缘条件,使其人于修行,而至五台山随从文殊菩萨学习星算、命相、卜算之学。
  而文殊菩萨也将一切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星命、占相等所有的学问,都全部教授予莲花生大士。这里面也含藏着汉地所示相相关的一切易数命理、九宫八卦、河图洛书、五行等的玄学深密教化。
  自元、明之后,藏传佛教于内地广大弘传,于是五台山也出现许多藏式寺院、佛塔的建筑,而出现显教与密教兼容并蓄的景象。①塔院寺白塔
  塔院寺在显通寺之南,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及青庙十大寺之一。唐时与显通寺同为大华严寺,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才分而为二,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所以称为塔院寺。塔院寺内主要建筑,前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阁,舍利塔居中,周有回廊,东有禅院,布局完整。藏经阁内有木制转轮藏二十层,每层藏满藏经。
  舍利塔是寺内的主建筑,又名“慈寿塔”。塔身为圆形的藏式白塔,塔腹藏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白塔塔基为正方形,周长逾八十米,底层以长廊环绕,四角建有四座小亭。塔高五十余米,塔身上部的十三层相轮代表十三天,顶端有周长二十三米的圆铜盘,沿边吊三十五块铜垂檐,正中则是一个高五点四米的铜宝瓶。塔身上下系有二百五十二个风铃,微风吹拂,清音绕耳。塔院寺的白塔已成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标志。
  塔后的藏经阁中有一座高十二米,共三十三层的八角形“转轮藏”。阁内藏有汉、蒙、藏等各种文字的经卷两万余册。
  圆照寺塔
  圆照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北显通寺左侧,古来被称为“普宁寺”,明永乐初年有印度僧宝利沙者来到中国,被封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赐金印、旌幡,曾上五台山驻锡于显通寺,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坐化。坐化之后,其舍利分为两份,一送至北京西郊建寺,即“真觉寺”,另一留于五台山在普宁巷下建寺,就是圆照寺。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至1521年),图照寺塔重建,清代又重修。明永乐时(公元1403年至1424年),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大弟子蒋全曲尔计到五台传教时曾居此寺,这是黄教人五台之始。
  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寺山门三间,掖门两道,寺内有天王殿、大佛殿、塔院、藏经阁等建筑,殿内佛像俱全。大佛殿正面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供三世佛、胁侍菩萨、帝释天、大梵天、护法金刚韦陀等塑像,佛像高大,比例适度,衣纹流畅,面容圆润,神态庄严安适,为五台山诸寺中塑工最精美者。
  圆照寺后有塔院,四周有廊屋环绕,正中有白色喇嘛塔,塔基为方形,四角各有一小塔,五塔共峙,以中间主塔为最高,建于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塔内安葬着宝利沙者的舍利。
  北京、河北著名的藏式寺塔
  北京妙应寺的白塔
  北京妙应寺又称为白塔寺,因为寺内有一座著名的白塔,为元代所建,所以俗称白塔寺。本寺始建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成于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
  白塔位于塔院中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始建,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竣工。由元初来到中国的著名尼泊尔工艺家兼建筑师阿尼哥主持建造。白塔高五十一米,基座面积达八百平方米,从下至顶,分别由台基、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整座白塔庞大雄浑,格局巧妙,古今罕有。
  当初白塔寺建成时,占地面积广达二百四十亩。据传此白塔建成以后,轰动全京城,元世祖忽必烈很高兴,就命人以塔为中心,向四方各射一箭,以箭落之地为界所划定的。殿堂均按内廷的规制而建造。
  在元代,寺内香火鼎盛近于百年,为元朝大都的宗教、政治、文化举足轻重之地,不但是皇室在京师的宗教中心,也是最早翻译印制蒙文、畏兀文佛经的场所。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寺院殿堂毁于雷火,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重修,并改名字为妙应寺。重建后的寺院占地面积约二十亩,相传是原寺的十二分之一。建筑位于白塔的前部,主要殿宇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东西配殿及廊庑僧舍等。
  妙应寺的塔院,从七佛宝殿后拾十级石阶而上,即是白塔的台基,周围以墙垣。四隅各有角亭(单层),南向正中为院门。门上额书“勅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门内有一座华侨殿,面宽三间,殿内保持着原来佛堂格局,正中悬“具六神通”额,是乾隆之御笔,故叫此殿为“具六神通殿”。正中供奉连龛铜三世佛,为清代所铸。东西两壁各有四幅长约一点二米、宽约八十厘米的藏传佛教护法神画像,东壁为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狮面佛母、白马将军;西壁为无量寿佛、大白伞盖、千手千眼大慈悲观音、绿度母。
  殿后即是“释迦舍利灵通宝塔”,也叫“妙应寺白塔”。高五十点九米,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覆钵式佛塔。
  一九七六年地震时塔顶震坏,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O年对塔及具六神通殿等进行全面整修。修缮中在塔顶发现了一批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修葺时珍藏于塔顶内的珍贵佛教文物。其中有清代龙藏新版《大藏经》、乾隆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精雕细刻的小赤金舍利长寿佛,高五点四厘米,宽三点五厘米,镶嵌四十四颗红宝石和一颗舍利子,黄檀木整雕连龛观音像以及上缀千余颗珍珠、珊瑚珠、檀木珠和宝石的五佛冠和补花袈裟等。
  北京黄寺的清净化城塔
  北京黄寺,原来分成东、西两寺,东寺创建于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寺址原为普静禅林旧址,是顺治帝为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至京朝觐所建的驻锡之处。又因为其为黄教(格鲁派)寺院,所以称为黄寺,俗称达赖庙;后因西边又建一座西黄寺,所以又称此为东黄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重修,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964年)又重修。
  西黄寺在原黄寺之西,所以称作西黄寺,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曾把前来京城为其祝寿的班禅六世安排在此驻锡。同年班禅六世在京病逝,乾隆皇帝即下令在寺北部建班禅六世衣冠石塔,命名为“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
  塔院由三重院落组成,占地约十八亩,塔台高三点四米,塔高二十米,全部用白石砌成。塔形仿印度菩提伽耶式,四角各有塔式经幢一座,中央主塔为藏式喇嘛塔。正面佛龛内有浮雕的三世佛。龛旁分雕八尊菩萨,须弥座呈八角形,上承托覆钵式塔身,座八面均饰多种花纹。
  清净化城塔是多种艺术风格的结合,雕工精美,为清代佛塔的杰作,至今保存完好。
  北京大觉寺
  大觉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公兀1068年),因寺内有清冽泉水,又名“清水院”。又因辽代有“朝日”之习尚,此寺坐西朝东。金代为“西山八院”之一。明、清两代屡经重修。此寺占地约九千五百平方米,建筑依山而上分为三路。中路有山门殿、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迦陵塔、龙王堂,是明代建筑。功德池水兽及《阳台山清水院创建藏经记》碑为辽代遗物。右路僧舍,左路四宜堂、憩云轩均为清时建筑。无量寿佛殿中的清代悬塑观音像极为精美。寺内林木葱郁,风景清幽,千年银杏与大觉玉兰,可称北京之最。
  河北承德普乐寺琉璃小塔
  河北省普乐寺位于承德市郊,因为其主殿是圆亭子式,所以俗称圆亭子。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开工兴建。自从清朝平定准噶尔地区的叛乱之后,乾隆每年在山庄避暑和秋巡打猎时,都要在普乐寺接受西北各族贵族的朝觐拜谒。为了便于来朝者从事宗教活动,乾隆帝采纳了章嘉国师的建议,择地建庙,供上乐王佛,希望“既宁且安,其乐斯在”及“普天同乐”之意,所以取名普乐寺。
  本寺坐东朝西,面对山庄,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米,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从山门到大雄宝殿宗印殿,为汉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半部则是寺内的主建筑,为一座高大的阁城,即曼荼罗式的变体。有两层围墙,分三层,均为石砌方台,西面墙外有踏道可登第一层台上,上有门殿三间,中置乾隆撰写的《普乐寺碑》,四周有七十二间“嘛呢噶拉”廊连接四向门,从东西两面可蹬道上至二层台上,台上共有八座形状相同的喇嘛塔,代表了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事迹,八座喇嘛塔身造型相同,但须弥座分为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塔身上并且装饰有多层华丽的仰莲花纹,色彩鲜丽明快。其中四座塔从东西南北面,分别为黑、青、紫、白四色,皆是以莲花基石砌成。四角有四座白塔,正南为黄塔,正北为蓝塔,正西为紫塔,正东为黑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你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位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因此会得到无比的快乐。工作中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 这些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