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境内石窟寺概述


2014/9/8    热度:502   

  甘肃省陇南境内石窟寺概述

  史轲

  [摘要]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地处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石窟的开凿较省内其他地区偏晚,始于北魏末年,发展于隋唐阶段,兴盛于明清时期。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受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毗邻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且区域内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区分布特征,明清时期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并最终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多神信仰体系。

  [关键词]陇南市;石窟寺;窟龛形制

  [中图分类号]K8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24-04

  陇南市地处甘肃省南部,东南与陕西、四川相接,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辖武都、宕昌、文县、成县、康县、徽县、西和、礼县、两当9个县区,总人口258万。陇南地形地貌复杂,位于我国阶梯地形过渡带,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其中东部为呈丘陵宽谷地形的徽成盆地,西南部高峻山岭与深陷河谷错落相接。

  自古以来陇南就是西北通往西南的交通孔道,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因此,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西秦岭横亘其间,重峦叠嶂,艰险异常,成为阻隔陇蜀交通的天然屏障。汉唐以来,古代先民在高山峡谷之间,依山傍水,修建栈道,以为通途。据考察,由陇南入川沟通陇蜀交通的山口和栈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由两当越故道山(今太阳山)经陕西勉县入川;二是经由徽县大河店乡至陕西略阳,沿嘉陵江谷地入川;三是由武都循白龙江谷地至文县碧口镇入川。

  一、石窟寺的开凿时代与分布范围

  陇南市境内的石窟寺集中分布在西汉水流域、嘉陵江流域和白龙江沿岸一带。其中西汉水流域主要有西和县境内的法镜寺、八峰崖石窟。嘉陵江流域主要有成县境内的大云寺、达摩洞、菩萨洞石窟,徽县境内的广佛寺、罗汉洞、真空寺、佛爷台石窟,两当县的西姑庵、千佛洞、土峰沟石窟。白龙江沿岸则主要有武都县境内的朝阳洞、水帘洞石窟。从开凿时代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

  (一)北朝时期

  陇南地区先后由氐、羌等民族建立的仇池、宕昌、武都、武兴和阴平五个割据政权统治,在与中原之朝频繁的战争、联姻、朝贡等活动中,汉族人口大量涌入陇南,使其原有的部落组织逐步解体,中原生产技术和礼仪文化等也开始传入,使这一区域内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同时,外来的佛教也被很快接受。据文献记载,氐族仇池杨氏政权就非常笃信佛教,杨宋奴的两个儿子就分别取名为杨佛奴、杨佛狗。①麦积山北魏早期开凿的78窟内就有仇池镇供养人画像和榜书题记。也正是受以麦积山为中心的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影响,出现了陇南境内最早的石窟寺,目前也仅发现一处,系位于西和县石堡乡的法镜寺石窟。

  (二)隋唐时期

  经过“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中央集权得以强化,农耕屯田、矿产开发、城镇建设、商业贸易等成绩斐然,陇南社会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石窟的开凿,先后出现了大云寺、佛爷台、八峰崖等石窟。“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于公元762年乘机占据陇南,这一地区社会发展基本停滞。公元1073年,北宋收复陇南,但随之这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阵地,双方数十万大军长年屯扎于此,客观上也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水路漕运、陆路建设、茶马贸易等,除唐代开凿的大云寺、八峰崖仍在延续外,又新开凿了罗汉洞石窟。

  (三)明清时期

  除去零星的农民、白莲教和回民起义外,这一地区总体上处于安定状态,农业持续发展,水利建设、桥梁道路、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也有了长足进步。在区域内,白龙江流域长期落后于嘉陵江流域、西汉水流域的局面得以改观,对于当地佛教石窟的开凿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分布范围显著扩大,可以说遍布整个陇南境内,如西和县的八峰崖,徽县江洛镇的广佛寺、柳林镇磨沟村的真空寺、嘉陵镇的罗汉洞,成县红川镇北渠村的达摩洞、菩萨洞,两当县云坪乡的西姑庵、广金乡的千佛洞、杨坪乡的土峰沟以及武都县角弓乡的朝阳洞等。

  二、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组合

  (一)北魏时期

  位于西和县城北12公里的石堡乡石堡村五台山支脉崖壁上的法镜寺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大小窟龛24个,②造像11身。1962年改建西(和)徐(家店)公路时,将南侧山崖拦腰劈开,部分洞窟遭到破坏。

  窟龛形制主要以平面呈横长方形或马蹄形、圆拱顶或平顶的摩崖浅龛为主,其次为平面方形窟和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窟。此外,还发现有中心柱窟和三壁三龛窟;文革中绝大部分窟龛内造像被摧毁,残损极为严重,仅存大致轮廓。主要分布在摩崖浅龛内,其组合形式多为单身立佛或一铺三身组合。

  法镜寺石窟未见于史料记载,其窟龛形制主要受到了距此不远的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如平面方形平顶窟、三壁三龛窟、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窟等都是麦积山北朝后期常见的窟型。同时也呈现出一些自身特点,如法镜寺石窟以较大的摩崖浅龛为主,平面多呈横长方形,圆拱顶或平顶,这与麦积山同时期的摩崖浅龛有很大区别;后者一般较小,平面多呈方形或梯形,尖拱或圆拱顶。此外,法镜寺石窟为供奉立佛而凿建的长方形大龛也不见于麦积山石窟,而中心柱窟在天水和陇南一带的石窟群中也是首次发现,表明这类窟龛形制另有来源,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法镜寺现存的三壁三龛窟位于整个窟区最西侧,而这一窟型也是麦积山北魏晚期和西魏阶段大量流行的窟形之一。因此,它可能标志着法镜寺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基本结束。

  从造像组合上看,法镜寺石窟以单身立佛和一辅三身的组合为主,现存的方形窟内造像已全部无存,推测组合方式应与同时期麦积山石窟相差无几,即为三壁三佛的样式。现存造像除13龛内的立佛外,已残毁或被重修得面目全非。佛像面部棱角分明,五官雕凿紧凑,神情庄严肃穆,体态敦厚矮壮,身穿交领袈裟,衣带自胸前打结后下垂,衣纹简洁流畅,极具地方特色,在佛像衣纹处理上,带有鲜明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服饰特点。

  (二)唐宋时期

  1. 佛爷台石龛

  唐代开凿,位于徽县水阳乡姚坪村东约300米的佛爷山北侧断崖上,整个崖面被浮雕成一个大龛,高3.6米,面阔9.8米,进深0.2~2米。龛楣呈弧形,其下浮雕有多重式垂幔,龛两侧及下方残损较为严重,从两侧的桩眼分析,该龛外侧原有木质防护建筑。龛内正中并列开有4个圆拱形龛,在每个龛周围均开有数量不一的小龛。在大龛外两侧下方各开有一个小圆拱龛,各种小龛合计有14个。

  大龛内造像以单体坐佛为主,小龛内造像多数为坐佛,兼有胁侍菩萨、力士等题材。在组合形式上以四个大龛为中心,构成了比较统一、完整的造像布局。

  2. 大云寺石窟

  唐代开凿,亦称凤凰寺或睡佛寺,位于成县城南约2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崖面上,现隐约可辨崖面上有两个尖拱形浅龛,龛内造像已残毁无存。在崖壁下殿宇中尚保存有一身高约4米的坐佛和一身高约3米的卧佛,可惜已被全部重新彩绘。

  3. 八峰崖石窟

  唐代开凿,又称八府崖或吉祥寺,位于西和县石峡镇南约3公里的群山之中,石窟开凿在一处崖面中部内凹的,长约40米、高约5米的岩隙中,开凿方式为天水、陇南一带唐宋时期常见的前殿后龛式结构,即窟龛前部为木构殿堂,后半部分依崖壁而建,远观极其宏伟壮观。

  八峰崖现存各类大小殿堂14个,原作已全部无存。在八峰崖对面即为著名的仇池山遗址,山下坡地为明代寺院遗址,除一块残碑外已无其他遗物。

  4.罗汉洞石窟

  宋代开凿,位于徽县虞关乡穆坪村宝成铁路旁的山中,是一处天然石洞。根据调查,解放前石洞中尚有数量众多的石雕罗汉造像,可能是五百罗汉群像,这一题材也是宋代陇东、陕北一带石窟中常见的造像内容之一。由此可以推定罗汉洞大致应开凿于宋代。遗憾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宝成铁路过程中,建设队伍将其作为宿营和生活场所,对窟龛内造像造成一定损害,后来在“文革”中被彻底毁坏,现除一尊石质香炉外,石穴中造像均为现代重塑。

  唐宋时期陇南的石窟艺术有所发展,但受政治中心东移、吐蕃入侵、宋金连年不断的战争、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开凿范围主要集中在陇南境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嘉陵江流域和西汉水流域,窟龛规模一般都很小。开凿于唐初的佛爷台石龛在形制上模拟北朝晚期的帐形龛,这种样式在麦积山石窟西魏至北周阶段的佛教造像中是一种常见的装饰题材,如127窟前壁《七佛变》中的坐佛,133窟11号造像碑中的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像,4号窟后室大龛装饰等,均采用了帐形龛的装饰手法,显而易见,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麦积山石窟的影响。此外,通过诗人杜甫当年由秦州(今甘肃天水)经西和、成县前往四川成都时沿途留下的《法镜寺》、《石龛》等诗文中可知,法镜寺、八峰崖、大云寺等石窟在唐代以前已经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而目前能确认的唐代作品只有佛爷台摩崖浮雕造像,佛螺纹高髻,方圆脸,白毫相,弯眉细目,两耳紧贴后颊且外撇,高鼻小嘴,面形饱满圆润,身穿垂领式或圆领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菩萨束发戴高冠,面形圆润,上身袒露,斜披络腋,下着长裙;其他胁侍及天王形象已残损严重,细部无法辨识。

  总的看来,佛爷台造像与麦积山5号窟两侧龛内的唐代造像以及庆阳北石窟等周边地区同时期的唐代造像非常相近,充分体现出其时代特征。

  根据调查情况看,开凿于宋代的罗汉洞石窟显然以罗汉群像为主,这一题材在当时的陕北、陇东一带非常盛行,如富县马渠寺③、黄龙双陵万佛寺④、合水莲花寺⑤等石窟内,都有以罗汉群像为主的大型浮雕造像。根据有关学者研究,两宋时期各种形式的五百罗汉题材非常盛行,在四川地区也是一种常见的造像题材。⑥由于罗汉洞处在嘉陵江水道旁,因此,极有可能是当时来往陇蜀之间的军人或商人开凿的。

  (三)明清时期

  1.八峰崖石窟

  现存14个殿堂中的造像均为清代或近现代重修或重塑,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释迦、文殊、普贤三尊像,三霄娘娘,弥勒造像,地藏菩萨,天、地、水三官等。

  2.广佛寺石窟

  明代开凿,又称三眼洞石窟,位于徽县江洛镇政府后面的半山坡上,现存三个窟龛,均系利用天然石穴略加修缮而成,平面方形,顶部不规则,窟内造像均系近现代重修,仅2号龛外两侧浮雕的青狮、白象为原作,具有明代造像的艺术特征;根据调查,在山坡下的平地上原有广佛寺,20世纪60年代被拆毁。

  3.真空寺石窟

  明代开凿,位于徽县柳林镇磨沟村北300米的崖壁上,现存5个摩崖浅龛和1个平面方形平窟。龛内造像多已风化残损,窟内造像残毁无存。

  4.达摩洞石窟

  清乾隆初年开凿,位于成县红川镇北渠村东约2公里的甸山风景区内,是一个平面纵长方形券拱顶石窟,窟内正壁凿一条形坛台,其上正中雕达摩像,高1.4米,左、右各雕一胁侍弟子像,高1米,均已重新彩绘。在其右侧亦有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开凿的平面方形平顶窟,俗称石佛洞或菩萨洞,窟内正壁坛台上现存4身穿花袍带念珠的石雕人物像。嘉庆和道光年间在达摩洞左侧的平地上又修建起献殿、观音楼、地藏殿等建筑,现均已无存。

  5. 西姑庵石窟

  又称佛爷洞,明代开凿,位于两当县云坪乡棉老村对面的西姑山上,系利用一天然石穴略加修筑而成。窟内正壁坛台上现存3身石雕坐佛,两侧各1身石雕弟子立像,均系它处移入,窟内原有造像现已无存,仅存石雕方形叠涩束腰双层仰莲台座,其中右侧台座下方尚存一石雕卧象,故推测窟内主尊原为释迦、文殊和普贤造像。

  根据现场调查,西姑山脚下保留骑龙寺古建筑,但原作已全部无存。骑龙寺对面的塔院坪上,仍保存有两座明代石雕佛塔,其周边的沟壑中,还有部分塔基、塔身、塔刹等石雕构件。

  6.千佛洞石窟

  清代开凿,位于两当县广金乡贺家坝村北1.5公里广金河两岸的崖壁上,分上、中、下三排,现已基本残毁无存,其中尚保存有一个平面长方形平顶窟,高1.4米、宽1.5米、进深5米。窟内的泥塑道教及彩绘壁画残损严重,无法辨识。

  7.土峰沟石窟

  又称董真庵或黄华寺,清代开凿。位于两当县杨坪乡土峰沟村北侧约1公里处的半山腰上。系利用一天然内凹的崖壁开凿了三个窟,崖壁正中为现代重建的三清殿。

  8.朝阳洞石窟

  又称仙洞崖,明代开凿。位于武都县角弓乡陈家坝村南500米的悬崖峭壁上,现存大小窟龛22个,所有窟龛均由崖壁内的暗道连通而成,呈斜向自下而上依次排开,窟龛形制不规则,在崖面宽敞的地方则采用建造殿宇或前殿后窟的方式修建。窟龛内的造像均系近现代重修或重塑。

  明清时期的窟龛形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平面方形,平顶或拱形顶窟,正壁凿一坛基,左、右壁各凿或砌一低坛台,其形制一般较大,且多在窟前设有排水设施,如真空寺、土峰沟、达摩洞等;二是利用天然崖壁采用前殿后龛方式修建,如八峰崖、朝阳洞;三是利用天然石洞略加修整而成,如西姑庵、广佛寺。

  上述多数窟型在毗邻的天水明清时期的石窟中也广泛采用,如麦积区仙人崖石窟⑦、武山县木梯寺石窟⑧主要以殿堂式建筑为主。而甘谷县华盖寺石窟⑨在窟区构造上与武都朝阳洞如出一辙,均系在崖壁内部依次开凿而成,窟龛本身不是很规则,完全由所供奉神像的内容而定。利用天然石穴略加修饰而开窟的做法在渭水上游一带也很常见,如麦积区碧莲洞、武山县光明寺、灵岩寺等,⑩平面方形平顶窟在天水境内相对较少,仅渭河上游地区有零星发现,如武山县平凤山、九间洞石窟,但在陇东地区的关山以及泾河、蒲河流域一带则比较常见,如庄浪县云崖寺石窟、大寺石窟,泾川县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镇原县的玉山寺石窟、洛阳寺石窟等。

  这一时期石窟中的造像题材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显承袭了宋代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征,其中佛教以反映华严思想的释迦、文殊、普贤三尊式组合为主,如八峰崖大佛殿、广佛寺2号龛、西姑庵佛洞等。同时兼有弥勒佛、观音、地藏、罗汉等唐宋以后中国内地盛行的造像题材,如八峰崖地藏殿、观音殿、罗汉堂、弥勒龛,土峰沟地藏殿,朝阳洞地藏殿、观音殿等;道教造像以天尊、老君为主,如董真庵三清殿;儒家造像以孔子、关羽为主,如朝阳洞关公殿、孔子龛等。此外,还有一些反映中国传统神话人物的造像,如玉帝、送子娘娘、天地水三官、土地神等,目前能看到的有八峰崖三官殿、玉皇殿、娘娘殿、朝阳洞玉皇殿等。

  总之,这一时期的造像神系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反映出当地人们信仰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在分布范围上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即供奉神系复杂的石窟寺基本分布在西汉水和嘉陵江流域一带,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峰崖和西姑庵。从地域上看,前者靠近社会经济相对发达、供奉神系非常丰富的天水地区,后者则靠近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陕西关中地区。相反,在白龙江流域,不仅开窟数量少,而且信仰观念也相对单一,反映出当地民众与外界交流比较滞后。从造像特征上看,几乎所有窟龛内的造像由于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重修重绘现象严重,或者已全部或大部分残毁。保存相对较好的仅有八峰崖、西姑庵和土峰沟几处石窟中的部分造像,人物表情呆板,装饰繁缛细琐,具有清代造像的共同特征,艺术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作品有西姑庵的明代弟子像、八峰崖的佛、菩萨像等。

  三、结语

  陇南地区的佛教信仰始于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政权的上层贵族,大致在北朝末年开始盛行,受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在西汉水流域出现了境内最早的石窟寺。唐代,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以徽成盆地为中心的嘉陵江流域开始出现小型石窟寺。宋代,随着两宋、西夏、金政权之间的争战,当地民众祈求平安的现实需要,使得当地佛教寺院十分兴盛,石窟寺的开凿相对较少。明清以后,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石窟寺的开凿和佛教寺院的兴建一样,形成一个新的高潮,波及整个陇南境内。其信仰神系呈现出在儒、释、道三教合一基础上的多元化倾向,与毗邻地区在民间信仰观念趋于一致。

  [注释]

  ①“…(杨)宋奴之死也,二子佛奴、佛狗奔逃关中,苻坚以佛奴为右将军,佛狗为抚夷护军,后以女妻佛奴子定,以定为尚书,领军将军。”见沈约 《宋书》卷98 《列传》58,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04页。

  ②根据1984年新编《西和县志》记载,徐(家店)西(和)公路改建前,法镜寺原有大小窟龛31个。

  ③贠安志:《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文博》,1986年第6期。

  ④张智:《黄龙万佛寺、延安万佛洞石窟寺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5期。

  ⑤甘肃省博物馆、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张家沟门、保全寺、莲花寺石窟调查记》,《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 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⑥陈清香:《五百罗汉图像研究》,《华冈佛学学报》,1911年第5期。

  ⑦董玉祥:《仙人崖石窟》(上、下),《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

  ⑧孙晓峰、臧全红:《甘肃武山木梯寺石窟调查》,《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

  ⑨王来全:《甘谷县华盖寺石窟》,《敦煌学辑刊》 ,2005年第1期。

  ⑩孙晓峰:《甘肃天水、陇南地区中小石窟的初步考察》,《敦煌学辑刊》 ,2006年第4期。

  董广强:《庄浪云崖寺等石窟的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8年第3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布袋和尚的旁边,常常画几个小孩围绕他,小孩一定是五个或者六个,五个的比较多。五个小孩代表五欲,财色名食睡;六个小孩就代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画几个小孩围绕他,代表五欲六尘一天到晚围绕着他,他不动心,他不受干扰,是这个意思。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