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佛教
2014/9/8   热度:223
茶与佛教 茶,是人人都能喜爱的饮品。而禅,却不是人人都能知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欲问禅,想想茶,茶与禅院生来有缘。无寺不茶,无茶之寺不是禅地。禅师待客,总是一杯淡茶,一脸微笑。真所谓:黎庶自有消渴甚,茶佛一味不解缘。 佛教在我国的正式流传,是东汉初年的事情,至魏晋特别是南北朝这一时期才有了较大发展。佛教特别是寺院经济有突出发展,还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 我国茶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而这种嗜茶的风尚促进了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发展。我国禅宗的坐禅,除选择环境寂静处作禅房外,还要求注意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也正因为茶对佛教和坐禅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后来有些佛教僧徒,不惜采用编造神话或移花接木的办法,竭力把茶描写成是佛祖的恩赐和僧人的功劳。 关于茶树的来源,日本民间流传有这样一则神话: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达摩,有一次在静坐冥想中突然睡着了,醒来他悔恨不已,一怒之下竟把自己的眼皮割了下来。当他把割下的眼皮掷在地上时,奇迹出现了,在眼皮落处,瞬时长出了一株婆娑大树。大家在惊奇之余,把树上的叶片摘下一些煮尝,一口落肚,精神倍增,睡意顿消,如此就产生了茶这种圣树和出现了茶这种饮料。 由于茶叶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普遍重视,以致在所有名寺大庙中间,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来命名。如多数寺庙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设有钟、鼓,常常钟鼓长鸣。假如庙中只有一钟一鼓,一般设在南面,左钟右鼓。如果设有两鼓,则两鼓分设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很明显,这"茶鼓"无疑也是佛教崇尚茶叶的一种信据。 因为茶和佛教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在南方许多寺庙,特别在中唐以后,出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唐朝寺院的寺前、院中、庙后、墙外,往往都种之以茶,自种、自制、自饮。唐时赵州高僧从稔禅师的口头禅"吃茶去",就是说有关无关、开口闭口都是说"吃茶去"。可见当时北方寺庙中饮茶之普及。 这里还要指出,我国寺庙不只极重茶叶、需要茶叶,而且也是生产茶叶、研究茶叶和宣传茶叶的一个中心。茶圣陆羽就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茶的最初了解和兴趣,也即从寺庙中获得。和《茶经》差不多同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我国茶业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的《茶歌》,则是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所作。 我国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如安徽生产的一些名茶"黄山毛峰",主产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以产于齐云山水井庵处为佳;"霍山黄芽"产于大阳乡长岭庵;休宁松萝茶则是明时僧人大方首创。所有这些无不表明,由于佛教自身对茶的需要,在佛教借重和吸收茶叶文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茶业的发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价值是什么?人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不是升官发财,不是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不是的,而是什么?提升自己的灵性。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过去生中造了许许多多的业,自己虽然不知道,但是阿赖耶里面习气种子在,它不但影响这一生,而且影响来世,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即使能活一百岁,一弹指就过了,有什么意义?可是来世的时间非常漫长,六道里头,哪一道都比人道的时间长,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这辈子,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到临终时,能成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否则我们只要还在六道里,就会痛苦不断,烦恼不断。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