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康美圆通岩佛教遗址


2014/9/8    热度:46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家声 陈智勇 陈凌鹭 文/图

  专家认为康美一带曾是泉州的佛教圣地

  近日,南安市康美镇发现一座千年古寺庙遗址———圆通岩,初步确定是在唐宋以前建造的。这一发现对研究泉州宗教发展史意义重大,且佐证了南安康美一带曾是泉州佛教圣地的说法。

  现场寻访:古寺庙遗址规模宏大

  近日,南安市康美镇村民苏少隆向本报反映称,他在康美镇杨梅山上发现一座千年古寺庙遗址———圆通岩,又叫圆通庵或草庵寺,始建年代可能是唐初或更早的年代,是南安乃至泉州创建较早的寺院之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随后,记者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李玉昆前往现场考察,发现圆通岩附近还留下许多文化遗迹,有“大梅山”、“一偶山界”、“圆通岩山界”、“重建圆通庵碑记”石刻,官印石、笔架石以及圆通岩祖殿遗址、水尾宫遗址、古石道、“三叠池”、“沉钟泉”等。

  据当地村民介绍,圆通岩原有一方四面观音的石雕像,非常独特罕见,可惜三四年前被文物贩子卖到外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圆通岩古寺庙遗址不仅留下许多遗迹,而且规模十分宏大。按照现存的遗迹看,“三叠池”在祖殿前,由三个放生池依山由下而上组成,三个池叠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从三个放生池的规模,足可想像圆通岩古寺庙当年之盛况。“大梅山”石刻位于圆通岩水尾宫的大岩石上,“大梅山”三个字,字体大且苍劲有力。

  碑记见证:圆通岩曾于明代重建

  在整个古寺庙中,“重建圆通庵碑记”是目前能找到的有比较详细文字记载的资料石刻,经过拓印以后仍可以辨认出近千字。碑记的大意是,圆通岩曾毁于一场大火,明朝成化年间,在本地善男信女的资助下,寺庙得到重建,故立碑纪念此事。

  从碑文记载及散落的遗址可见当年规模盛景:“其势磅礴、泉涧迂回,而大梅山圆通岩居为玄武,清源紫帽骧伏左右,永宁孤山耸其前境”,“巍然坐处、花香远闻”,殿宇“金色辉映”。碑记中提到重建的圆通岩包括山门、佛场、大雄宝殿等建筑物,这样的寺庙规模即使在现在也算是不小了,想来当初在远近区域影响甚大。

  至于圆通岩的来由,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的历史记录。但是,由于观世音菩萨有“圆通教主”的法号,圆通岩又是一个佛教寺庙,据此,有人推断圆通岩当时供奉的应该是观世音菩萨。

  民间流传:杨梅山有18座古寺庙

  苏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无意间听到当地一名村民提起这个寺庙的遗址。此前,苏先生也曾听过当地老人流传“杨梅山上共有18座古寺庙”的说法,便要求该村民带其前往探个究竟。

  苏先生说,当时该村民带他去看的那个地方只是一块看起来很普通的田地,寺庙的形体外观当然无从查考,地里也已经种上了橘子树、芝麻等作物,但是根据整齐坚实的石砌地基、周围散落的古砖瓦、三个类似于放生池的池子和一块字迹模糊的古碑,他认定这就是当地老人所津津乐道的圆通岩。

  据了解,杨梅山一带现存有雪峰寺(康美镇)、慧泉寺(康美镇)、太湖寺(康美镇)、本官岩(洪濑镇)、西真寺(梅山镇),遗址有圆通岩(康美镇)、莱堂(康美镇),此外还知道有一处兴圣院(康美镇),但遗址不详。

  专家考证:遗址一带曾是佛教圣地

  据苏少隆说,民间有关圆通岩的传说很多,相传已历经几度兴废,其历史悠久。泉州高甲戏中有一部戏讲到一女子逃难至圆通岩,讲的就是杨梅山圆通岩。

  圆通岩遗址前视野非常开阔,在圆通岩遗址前驻足远眺可将康美全镇的美景尽收眼底,距泉州现存最早的寺庙九日山延福寺大约只有10公里。据当地村民说,以前船只可以直接行驶到杨梅山脚下。

  李玉昆到现场察看后说,根据现存遗址遗迹、建筑构件以及砖瓦等物,可以初步判断圆通岩始建年代应该在唐宋以前。由于泉州港历史上曾经非常灿烂,以前出海船只都是聚集在晋江下游,然后择吉日出海。因此,这一带就建造了许多寺庙,以便举行出航祈风礼仪。杨梅山一带,留下这么多寺庙及遗迹遗存,可见是当时的佛教圣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清净,心健康;身清净,身就健康。身要清净,你吃东西最好是单纯的,越简单越好,对你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就越有帮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