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4/9/8    热度:350   

  佛教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0-1-9) .张朝勇 2007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阅读775次

  【摘要】:对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人不多,对佛教生态思想了解的人就更少了,为了让读者感受佛教生态思想的具体内涵,本文着重从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佛教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佛教生态思想的生态实践以及佛教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佛教生态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佛教 生态思想 意义

  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并积极地付诸到生态实践中去。因而它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今生态危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缘起”论

  佛教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独特的世界观,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的根本特征,也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基石。所谓“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形成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宇宙中没有不变的实体,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佛陀的的弟子阿说示曾经转述这一思想:“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因”就是条件,是内在的直接原因,万法由条件而生,由条件而灭,缘则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合离导致了事物的生灭,佛教称之为缘集、缘生、缘灭、缘起。正如《杂阿含经》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所以,现象的世界是因缘起故,世间万象“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有依因托缘即关系和条件而生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万法依因缘而生灭,这就是缘起论的基本思想。它透过世间种种的表象以朴素的形式,对世界的本来面目做了较为合理的说明。根据这个基本理论,佛教认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相斥相成的,不能断然分割而单独存在,这是佛教对生命关怀以及生态思想之根本。

  二、佛教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佛教的生态思想主张“自然环保”与“心灵环保”并重,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

  (一)佛教的自然观

  佛教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佛性和自己的价值。无情有性,珍爱自然,这是佛教自然观的基本精神。大乘佛教认为万法都有佛性。此万法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没有情识的植物、无机物。唐代佛教天台宗大师湛然根据这种思想创造性的提出“无情有性”论,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在他看来佛性本身是不变的,它随顺条件体现于万物,每一事物都有佛性,都有平等的价值。相反,认为木头、石头等没有情识的东西不具佛性,是小乘佛教的狭隘说法。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就成了佛教徒天然的使命。

  透视佛教的无情有性说,可以看出它与当代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大地伦理学颇有相通之处。大地伦理学的奠基人是美国的莱奥波尔德,他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地球当做一个有机体,提出大地伦理学的概念:“大地伦理学扩大社会的边界,包括土壤、水域、植物和动物或它们的集合:大地。”“大地伦理学改变人类的地位,从他是大地–社会的征服者转变到他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和公民。这意味着人类应当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社会。”人的行为应当有益于万物的共存。美国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是莱奥波尔德大地伦理学的继承者。他指出:“一个物种是在它生长的环境中成长的。环境伦理学必须发展成大地伦理学,必须对与所有成员密切相关的生物共同体予以适当的尊重。我们必须关心作为这种基本生存单位的生态系统。”[1]对自然尊重的基础,不仅是人类的同情心和意愿,不仅是因为人类的利益和自然对人的工具价值,而是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美出发,采取符合规律的行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发挥了佛教的无情有性说。他指出:“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2]其见解代表了西方学界对佛教所蕴含的生态学价值的肯定。

  (二)佛教的生命观

  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十分广泛,每个生命,既不必自卑,亦不可自傲,宇宙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由于为善为恶造业行为的不同而有十法界“六凡四圣”差别境界,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且佛性平等,没有高下之别,“上从诸佛,下至傍生(畜生),平等平等,无所分别”,这是一种最彻底的平等观,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平等观。因此,佛教提倡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报众生恩。认为构成整个生命群体的个体生命,彼此之间要慈悲戒杀,正如《大智度论》中记载:“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如果触犯杀戒,灭绝人畜的生命,不论是亲杀,还是他杀,都属于同罪,死后将坠人畜生、地狱、饿鬼等三恶道。由此可见,戒杀放生、保护生态平衡是佛教生态生命观的重要思想之一。

  (三)佛教的理想生态观

  清净国土是佛教生态思想的理想观点,在大乘佛教的不同经典中有不同的描述,如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等。对众生感官和精神都有愉悦的最有代表性的清净之地是阿弥陀佛净土,在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僧侣的心目中最富“盛誉”,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亦称西方极乐世界。佛经里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体现了佛教徒对理想生态的设定,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就是升入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井然有序,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充满祥和的世界。《阿弥陀经》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3]《称佛净土佛摄受经》说: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4]极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第一,极乐世界充满秩序,井井有条。比如《称佛净土佛摄受经》说:“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木盾,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5]第二,“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极乐世界有丰富的优质水。“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清,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浑,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常乐受用。”[6]第三,极乐世界有丰富的树木鲜花。“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第四,极乐世界有优美的音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自然常有无量无边众妙伎乐,音曲和雅,甚可爱乐。诸有情类,间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7]第五,极乐世界常有增益身心健康的花雨。“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浑香洁,细柔杂色,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著,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第六,极乐世界有丰富奇妙多样的鸟类。“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所谓鹅、雁、鹫、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共命鸟等。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8]第七,极乐世界有美妙的空气与和风吹习。“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妙风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9]由此可见,佛教的极乐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体现了佛教的理想生态观,佛教徒并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

  三、佛教生态思想的生态实践

  佛教在生态观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形成一整套生态思想,并从戒律上加以约束,以此把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在生态实践中。可以这样说,就佛教自身而言,生态实践是佛教徒觉悟成佛的手段;从社会意义看,它为佛教的现代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一)、佛教生态实践的思想基础“业报论”

  业报论是佛教的重要理论,是佛教生态实践的思想基础。“业”,指行为、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一般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身业”指身体的活动;“语业”指言语;“意业”指思维。“报”指报应,“业报”即业之报应、业之果报,指主体活动及其感召的结果。业力不同,果报有别。别报、正报是造业主体自身的果报,共报、依报是造业主体所处环境承受的报应。人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环境;人不仅要关心个人行为对自己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大众环境的作用。佛教的共、依报概念,突出表现了它对生态环境的关怀。(做善事为善业,好报,否则做恶事结恶业,恶报)为此每一位信徒都必须通过弃恶因、播善种的意愿和行为,使心灵逐渐得以升华。报应又有三种:现报、生报和后报,尺管因果报应论丝毫不存在科学依据,但它却体现出佛教对人类生命的珍惜、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并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因果报应论在人类历史上,在保护人类自身及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句话,业报论是佛教的重要理论,是佛教生态实践的思想基础。

  (二)、佛教的生态实践

  1、佛教提倡戒杀

  佛陀出家、在家的各种戒律都以不杀生为根本重戒,极力宣扬慈悲戒杀。告诫弟子用滤囊取水,这样既卫生也保护水中生物,佛陀甚至禁止弟子残害草木。据说释迦牟尼前世修菩萨道时,在山中坐禅,鸟在其发髻上做巢孵卵,他怕伤幼雏而端坐不动,直到鸟雏生羽。佛陀认为不杀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杀生恶业。这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实践德目,为所有流派所共许。印度的诸多国王都依据佛教的立场而不杀生。中国信佛的君主也多敕令禁杀,《佛祖统记》就记载梁文帝、北魏献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人禁杀放生。汉传佛教也很注重戒杀,很多寺院设有放生池,禁止在佛寺的管辖区域捕鱼、狩猎、屠杀。佛教界为了劝诫人戒杀护生,还以诗、书、画、歌等形式编印宣传资料。

  2、佛教提倡放生

  佛教还有悠久的放生传统。所谓放生,就是用钱赎买被捕的鱼、鸟等动物,将其放回江河、山野,重获生命自由。放生是戒杀、素食的发展。如果说不杀生、素食是对生命的消极保护,那么放生就是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根据律典说,佛陀曾鼓励他的弟子发慈悲心,解放被困在陷阱或套兽器中的动物。在佛陀时代,有专门保护生命的器具,叫“放生器”。佛陀所处的地区,天气炎热,生命繁盛,为防止杀生,佛教徒取水之时,必用一滤水袋过滤,将所得小生物放入专门容器,再将它们放归江河泉池。唐代义净西游印度归来介绍:“观虫滤水是出家之要仪,见危存护乃悲中之拯急。既知有虫,律文令作放生器者,但为西国久行。”[10]放生器的设置,为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提供了实在的工具。

  说实话,放生是中国佛教徒普遍进行的修行实践,并得到一般社会民众的尊敬。在中国民间,放生是颇受尊敬的善行,人们喜欢在节日放生,也愿意到寺庙放生。为满足教徒的放生意愿,许多寺庙建有专门的放生建筑,叫做“放生池”。放生池一般多设在佛寺门前或周围,池中置水,大的放生池中还有假山、亭子、花草等,供生物生存休栖。佛教还有专门放生的法会,叫“放生会”。

  3、佛教提倡素食

  中国汉传佛教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主张素食,这种优良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对中国民间的素食行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素食是以食用植物为主的饮食方式,是落实不杀生戒的有力保证。各种生命的形态虽然不同,但其本性是一样的。《楞伽经》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11]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观念,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从生活中培育人的慈悲佛性种子。在寺庙中生活的僧人,为了养生强体,他们遵照素食的戒律,自制了许多独具特色又利于健康的饮食。比如:湖北黄梅五祖寺的莲汤,具有养心益肾、补脾健胃的功效。浙江杭州灵隐寺的佛茶,香味浓郁,可以清心养气,可以聪耳明目。此外根据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教务长传承的观点,认为:食肉对环保的害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大自然有限资源的浪费。第二,食肉比素食消耗更多的能源,因为制造动物食品所需的能源是制造粮食食品的好几倍。第三,生产肉食动物对地球造成无法比拟的破坏。因此主张素食可以挽救众多动物的生命,减少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培养人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更加协调的关系,对于保护动物多样性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另外,从健康的角度而言,素食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减少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

  4、佛教提倡文明进香。

  礼佛烧香,不在多少,旨在向佛祖表达一份皈敬之意,正所谓心到佛知,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以为烧香越多越好,成把成把地烧,弄得寺院烟熏火燎,既污染环境,又易造成火灾,不利于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因此各寺院大力提倡文明进香,而每次燃一至三枝香即可,同时亦提倡向佛祖献花,以免污染环境

  5、佛教提倡造林、护林、栽花种草

  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栽花种草的优良传统。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在佛教寺庙的重重庭院中,教徒们广植花木,或植松或种柏,或栽银杏,或培育紫荆、藤萝。有的庭院中,还掘有荷池,叠有假山,既为他们供佛、礼佛、从事其它佛事活动等宗教活动提供场所,又为僧尼们提供了一个居住、学习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积极而特殊的意义。纵观我国佛教的寺院建筑,无一不与植树造林珠联璧合。比如:北京市宣武区牛街东面的法源寺除了巍峨的殿堂、珍贵的文物外,引人注目的还有那些古树繁花。寺院四周白皮松、文冠果、银杏树高耸人云。寺内的丁香和崇效寺的牡丹、大觉寺的玉兰齐名。每至春季,丁香花开,香飘十里,别有一番情趣。四川峨嵋山的伏虎寺也深藏在密林之中,华严宝塔亭下,虎泉终年清澈。泉水边生长着我国八大濒危珍稀植物之一的桫椤树,这种树又称峨嵋树蕨,生长在大约1亿7千万年之前。每到春季,伏虎寺周围不但山花烂漫,风景宜人,而且有世界著名的蝴蝶稀有品种枯叶群,成群地飞翔于寺内外,增添了无限光彩。除此之外,在我国普陀山、九华山,浙江的天台山、天童山;云南大理的鸡足山;台湾高雄的佛光山以及其他众多的佛教名山,无一不是“深山藏古寺,幽径通禅房”。其实,佛教徒的环境建设不是盲目的,有其独特的理论指导,这就是佛教的净土理想。寺庙园林是佛教描绘西方净土的特殊手段。佛教徒从视觉、听觉、嗅觉诸多方面,顺应自然,点染自然,升华自然,使环境最大程度上与其宗教理念、生命感觉相和谐,成为其生活修行的理想道场。

  6、佛教提倡教徒俭朴生活,注重修行

  佛教要求教徒俭朴生活,注重修行,过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却无尽富有的生活。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净化,涵养的提升,这与现代环保运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徒的这种生活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这对于今天物欲泛滥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良好的示范。

  7、各种佛教协会、会议、运动也提倡践行生态实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佛教徒相继成立了一些佛教组织,如“日本佛教徒和平协议会”、“全日本佛教会”、“地球民族主义”等,其仍然是把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作为其宗旨。另外,近几年台湾佛教界也积极参与环保运动。例如,以佛教人士为主的台湾“关怀生命协会”,一方面通过不同方式推展社会教育,培养大众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另一方面全力敦促政府部门改善动物处境,并要求立法委员会制定出对动物处境较为有力的相关法案。同时,慈济功德会和台湾法鼓山开展的心灵环保运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台湾地区的法鼓山堪称环保楷模。此地佛教徒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创造性地将环保事业融入信徒的日常生活,以宗教的愿力落实环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比如,他们提倡不用一次性餐具,洗碗不用化学制剂,垃圾分类,认养流浪动物,为猫犬结扎;倡导佛化奠基、佛化祝寿、佛化婚礼,供佛时不烧香、不烧纸,供品用花果、清水;时常组织“法鼓山社区关怀环保日”等,动员全社会参与惜福市场、资源回收、净滩、净山、植树、环境清洁、省水、厨余堆肥等活动。[12]法鼓山的实践,不仅为佛教徒的自我完善提供了现代方式,更为佛教参与当代社会生活指明了重要方向。

  2006年“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隆重召开“世界佛教论坛”把“热爱世界、关爱众生、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大会的宗旨。总而言之,佛教生态实践的例子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佛教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由于佛教思想中所反映出的众生平等以及生态和谐理念与当今生态保护需求的契合,为今天环保功能提供了思想基础与现实价值,因此,挖掘、弘扬佛教教义中的生态保护思想,不但可以为当代环保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而且对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促进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生态思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为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挖掘、弘扬已有文化资源中的生态智慧,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其生态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都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它从“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统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它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它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序列、所起的作用,从而能够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命物种的保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善出发,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行动,做到在向生态自然中获取时有所“节制”,“知止不殆”,从而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前进。

  (二)佛教生态思想有助于促进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由于佛教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加上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它具有很强的神秘性、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异、求奇、求知的心理要求,再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背景,比如:湛蓝的天空、洁白的浮云;光芒万丈的霞光;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水;鸟语花香的山野与飞檐的道观建筑交相辉映,会让旅游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增强其对佛教虔诚、崇拜之情;会给旅游者一幅“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的画面,使旅游者悠然而升一种超然、脱俗、恬静、平和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拉动旅游人员数量的增加与消费的加大,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的认识、理解佛教的生态思想,有助于促进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三)佛教生态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缺一样都不可称其为和谐社会。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也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它认为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这样才能使万物遵循生态自然运作的法则,它体现了佛教生态和谐的美,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换句话说,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而且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它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伙伴合作关系,呼唤人类的生态和谐审美意识与环境伦理道德修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作用。

  五、结语

  佛教的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充满至善至诚的人文精神和生态智慧。佛教生态思想中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经过近2000年的实践,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在意识。

  佛教的生态思想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佛家在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境界,标志着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飞跃。几千年以来,佛教始终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把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宗教修持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对我们解决目前世界正面临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 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初晓译,《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29页。

  [3]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6页下。

  [4]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8页下。

  [5]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8页下。

  [6]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8页下。

  [7] 《称佛净 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9页上。

  [8]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9页中。

  [9]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9页中。

  [10] 《护命放生轨仪法》,《大正藏》第45卷,第902页上。

  [11] 《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大正藏》第16卷,第624页上。

  [12] 1998年1月9日台北《中央日报》。

  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www.sass.cn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家都希望长寿,长寿要健康才好;如果长寿不健康,常常生病,那是很痛苦的。如果寿命长,不知道学佛,年岁大就非常寂寞。尤其在外国,外国现在老人自杀非常多,一年比一年增加,为什么?太寂寞了。长寿又健康,老而不苦,这个很幸福!这种幸福也只有在佛门里面才可以求得到,不是佛门很不容易求到。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门当中,如理如法地去求,自然会有感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