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故乡》——佛教涅槃观初探


2014/9/8    热度:706   

  《心灵的故乡》——佛教涅槃观初探

  王忠文

  前言

  心灵是非常抽象的事物,令人难以掌握。心灵的力量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经典物理学承认的四种基本力量是"重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与强相互作用力""然而,这四种力量都有被距离规限的力场现象。心灵力量却漠视时空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

  有时候,我们所做之事,就是因为心灵那种微妙的需求。心灵力量虽非肉眼轻易可见,但其推动力之强却不容否认,至于转化成善或恶则因人而异了。佛陀说:"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法句经.心品》35)由此可见,我们应时常安住内心,如此方能获得心灵深处的无限喜悦。

  我们所需要的事物,基本上包括精神和物质这两方面。时下,许多人过于热衷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心灵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财富越多,而心灵越感空虚,以物质来弥补精神所需,是不明智的作法。我们心灵所响往的意境是无限宽广的,这个"故乡"究竟在那里呢?下文会逐步探讨。

  故乡的意义

  我想有必要先理解"故乡"这个概念。证严上人说:"故乡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躯壳自我的故乡,另一种是心灵自然本性的故乡。"这表示"故乡"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物质和精神。心灵的故乡可简单解释成我们内心深处所响往的某一事物或境界,其间远离各种烦恼和痛苦。在大学的莘莘游子,有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每当遇到挫折或心情低落时,总爱返家"静养"和"充电",尤以近距离者为多。至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者,失意之际又难以返家,往往倍感失落,这种心情恰似李煜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

  成长中的青少年,内心有强烈的需求,就好像一棵树想把根深植在土地中一样。故此,青少年在心理上很想"为爱找一个家"。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源自于一个家,有着幸福、美满,也有破碎、痛苦的。其实,要组成一个家并非易事,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经"。在我们"找家"的当下,许多问题会随之而生,一不小心处理,就会打下很多死结。台湾家族治疗大师吴就君教授曾在1996年6月9日和16日莅临大马,主讲《家会伤人》的家庭心理卫生讲座。在其宣传单上有一段颇值得省思的文字:"自古以来,人和家的关系最密切,人在家庭中茁壮成长:成长后又与来自另一个家庭的人结合,另组一个新家。新的生命又在其中孕育成长,周而复始。……家能塑造爱自己、关心别人、坦诚、有自信、勇于冒险、具创造力和表现能力的人;但一失去家庭功能的'家',会扭曲人性,使人变得自卑、冷漠、狭隘、忤逆、退缩、屈服、呆板、僵化、孤寂、迷惘、自毁……"那些"为爱找一个家"的人儿,其实也莫忘却多和自己沟通,把爱留一点给自己。

  游子在外,难免会故乡情浓,而乡思也的确是一杯醇浓的酒,谁能免却一醉?"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的苍凉谓叹,传达的正是游子对回归故乡的深切响往。愈是在外面飘泊久了的人,愈能体会到它的厚重朴实。我们虽然浪迹他乡,但心灵低层,总有一股对精神故乡的眷恋心情。找不到归宿的心,会一天天憔悴,最终萎谢于漫漫黄埃之中。因此,人类在离乡的同时,也探求着回乡的路程。

  故乡,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或长期居住的所在,以及将要回去的境域。在这第三义项,虽然不是故乡的本义,但在文化层面上,却比前两个义项更有价值。

  宋代的苏东坡,可说是精神家园的卓卓先行者之一。东坡在翰林院供职不久,好友王定国也从岭南被召回城。两人重聚,置酒痛饮。席间,王定国让歌女柔奴向东坡劝酒。柔奴眉目娟丽,应对敏捷,虽然王定国在岭外吃了几年苦,坎坷的遭遇并没有减损她的妩媚。东坡关切地问她:"你家里的人都在京城,你在岭南呆了这么多年,那里风土不好,恐怕让你受够受的吧!"没想到柔奴竟是神态安祥地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东坡一听,暗自称奇:这不正是自己多年来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后来,苏轼(即东坡)被贬惠州、儋州,所到之处,皆为故乡,留下了珠机锦绣般的诗作。他后来终结自己的一生是: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心似槁木死灰,对自己的遭遇并不介意,不因贬谪而丧失人生的乐趣;身如不系之舟,任运自然,全无挂碍。不管被贬谪多少次,被弃置到什么地方,生性旷达的东坡都能怡然自适,"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心灵总是能够发现人生的良辰美景,愉悦恬淡地栖息在它的故乡。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强调的正是说明故乡的第三个义项。此时的故乡,不再是那遥远的地方,也不再是可思可念而不可及的所在,更不再是固定不动的一个点,而是近在咫尺,更贴切地说,就在脚底,我就生活在故乡之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都是故乡,迈出的任何一步都踏着故乡的土地,不论走多远,总是被故乡拥在怀抱。心安,即意味着对烦恼的突破,但并非在脱离烦恼之后才回到故乡,而是在烦恼之中,也与置身故乡无异。这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啊!

  我们要如何到达心灵的故乡?以上所述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是属于"回归"的方式,也就是明白事相的真理后,那一种恍然大悟的喜悦。但是,我们一般上却采用"寻找"的方式,意图到达这片精神的真正乐园。寻找心灵的故乡,是一种本能的需求。然而,这种寻梦方式的反效果,却是越想找到,反而越难获得,就算侥幸找到,也须付出一番代价,而且更有失去的危机潜伏。张艾嘉唱的那首歌《爱的代价》,其中有一段这么说:"走吧!走吧!为自己的爱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家不单单是男女结合的两人世界那么简单,爱需要深刻的去体验和感受,才能使之升华。一个人如能找到真正的家,抑或到达心灵的故乡之际,那么他将能把无限的欢愉之情和爱的温馨气息,散播到世界乃至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让大家感受到这份安祥、宁静和喜悦。

  基督教如何回归心灵的故乡?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谈谈有关基督教、儒家、到家和佛家,如何教导群众到达心灵故乡的方式。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就是在提供给人们内心深处所需要的真正平安。耶稣没有结过婚,不过他却被喻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情人"。耶稣的伟大,在于他的爱没有人类阶级之分,其中更是不分贵贱、男女、年龄、种族、贫富等。耶稣以一种很平凡的姿态出现在这世界上,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不过,耶稣的平凡中,可显见其不平凡之处。古往今来的大英雄很多,诸如亚历山大、拿破仑、成吉思汉等,不过他们的光辉就只是那么刹那、短暂,却比不上耶稣般永久的灿烂。耶稣长期以来,住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而他也知道未来还会有许多人在寻找真正的家,所以他的爱是主动积极的。耶稣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圣经.启示录》3:20)耶稣作为心灵的大医师,他深深了解人们内心的忧虑,所以他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圣经.约翰福音》14:1-3)

  整本圣经,从《旧约.创世纪》到《新约.启示录》的过程终结,就是回归天堂时代的希望由朦胧而变得具体,特别寄望于受钉十架、死而复活的救世主耶稣基督身上。《圣经》的开端描绘始祖犯罪和被逐出伊甸园,而后上帝以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降世,宣传天国福音,以救赎世人。《圣经》里谈到上帝在挪亚时代,以洪水灭世,也谈到新天新地。凡此种种刻划出天堂的境界,是一回归做为最终目的。对此,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曾深刻地指出,整本《圣经》描述失去的生命乐园,再度重新回归到初始的完美,他说:"开篇的《创世纪》讲述了人类失去生命树和水,而最终又在《启示录》末尾重新得到了它们。"

  普遍上,不少基督徒抱着"信主得救"的心念,认为死后便可进入天堂。其实,这种信念并不全然正确。此因根据《圣经》的记载,人死后便归于尘土(《旧约.诗篇146:4》),就连所谓的灵魂也并非不朽(《以西结书》18:4,20),人类就这样臣服于死亡之下,长眠于地,直至末日大审判的日子,才会从坟墓中复活过来,以接受奖赏或惩罚。(详见《启示录》20:5-10)我在此处所要带出的讯息是切勿以有限心态把天国物质化。耶稣曾亲口说过:"上帝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到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加福音》17:20-21)这个"天国就在我们心中"的典故,告诉我们不要以外在去寻找心灵的故乡,天国其实是可近可远的,全在于各人的选择。

  儒家如何开拓心灵的故乡?

  随之,让我们来看看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如何开拓心灵的故乡?儒家的创始人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其他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孟子、荀子、朱熹等人。儒家思想是悲天悯人的,表现于外在形式的是乐观、进取、勇敢、积极的,以致让人误以为儒家毫无心灵境界可言。这种看法是属于门外汉的见解,有待进一步探讨。儒家最高的理想境界便是天人合一和内圣外王。天人合一是升华了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表明,精神与形体、自然与社会、生理和伦理、个人与宇宙,相互关连、连续、跃入和转化,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本性中具有许多与万物沟通和合一的潜能。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代王阳明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知行合一之说。此外,《易经》说:"栽成天地之道,辅相万物之理",而《中庸》则说:"赞成天地之化育"。这些都说明了人在参与天地万物的过程中,是可以到达和谐境地的。

  至于内圣外王可分两方面来说,即内求于己和外用于世。外王的性格,可以和天下人成为四海兄弟,只要认定是朋友,都可分享自己说都有一切。外王的境界可以化解私心,超越自我,其目标是使天下的人都快乐,这样的思想没有内在的修养是做不到的,所以须以内圣的功夫做为基础。内圣的修养,从自身做起,不夸大自己的好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也不将劳苦推给别人,从而在品德的修养上达到完美的境界。(可参阅《论语.公治长篇》)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乱世。人不能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在时代中的处世的态度。在一个乱世里,人可以坚持原则,锲而不舍,继续努力,也可以消极的得过且过,而孔子选择了前者。虽然孔子知道天下不可为,但他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私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篇》)这话的意思表示孔子救世之心,若是太平盛世,根本无须去改变它,就是因为天下无道,知识分子若不努力去改善,眼看就没有希望了。

  有一次,孔子坐车而行,忽然楚国狂人接舆边唱边走的经过孔子的车旁。他对孔子这么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篇》)"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这八字精彩之至。凤是罕见、高贵的鸟,孔子被比喻为凤,藉此承认孔子的学问与道德境界极高,但"何德之衰"又指出孔子为政事到处奔走,栖栖惶惶的,经常餐风露宿如桑家之犬。"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说明过去的已不能追悔,未来的还可把握。最后,接舆唱着:"罢了罢了,现在的从政者都是很危险的。"在当时,认识且肯定孔子的人并不多,至少各国诸侯不能重用他。孔子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不易作客观判断,而不同的派别虽不相为谋,但孔子却非常留意各派的评语,藉此互相交流、认识、肯定和欣赏。

  在乱世中,儒家救国救民的济世之心是可贵的。依心灵意境而言,儒家其实想建立起一个生命的幸福大乐园,这确实不是朝夕可成。儒家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重振世道人心的情怀,予人的感受是那么的强烈,故此表现于外时,会让人误以为儒家不重视内心的需求。其实,儒家学派中也有提倡心性论的,特别是目前的新儒学。心性论基本上可从生命本体,重逻辑原则、道德形上学、和人文价值几方面去探讨。限于篇幅,详情请参阅韩强所著《现代新儒学心性理论评述》一书。

  道家如何回归心灵的故乡?

  谈过儒家后,也不能忽略道家。老子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庄子、列子、杨朱等人。无可否认,道家是比较偏向精神意境的,其思想体系也较为抽象,不像儒学那么明显,所以道家学说也被称作"隐学"。在心灵的故乡这个课题上,道家采用的方式是回归。老子认为我们应当回归到最初和最原始的,因为那才是最完美的。道家提倡人们保持童真的赤子之心,也就是"返璞归真"。"朴"其实是指未经雕刻的木柴。举例而言,天然的食物好过加工食品,糙米比加工的的白米更有营养,而新鲜的蔬菜水果比维他命丸对人体有更大的助益。简单说来,道家的讯息就是初始的完美是最好的,而人原本有非常好的本质,不过至今却失落了,故此,人们须清心自守,以回归自然 。

  道家十分看中小孩子纯朴的本质,老子常用婴儿赤子来作譬喻,他说:"含德之后,比于赤子"(55章)、"如婴儿之未咳"(20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对婴儿的爱和赞美,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回归"道法自然"那样无知无识、无欲无求、无生无死、无始无终的"原初的美妙"。李泽厚,刘纲纪先生精确的指出老子"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在美学上的意义和影响:"老子赞美婴儿是因为在他看来婴儿具有纯真自然的天性,没有利害得失的计较打算,最符合道德的理想。而这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也正是"涤除去览"所需要达到的精神状态,同时显然也和审美密切相关。"(《中国美学史》)

  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朴素无华的境界,也就是"返璞归真",即1复归到朴真的"玄德"。何谓"玄德"?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章)这说明"玄德"是天道自然表现的德行。老子强调"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表明他对诚实无欺、质朴纯真美德的响往。这一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老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强欺弱、智欺愚、贵踩贱、尔虞我诈,人欲横流。这些社会现实,使老子厌倦不已,于是他希望恢复人类初期质朴的本性。

  在回归心灵故乡的旅程上,老子提倡"与世无争"的方式。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68章)在老子看来,达到了"不争之德",就可以德配天,尽善尽美。

  怎样才能做到"不争"呢?老子的办法如下:

  (一)少私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又说:"无名之朴,夫欲将无欲"。老子强调去欲是因为他意味到,私欲是一切斗争的泉源。这点就和佛陀的见解略同。佛说:"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老子曾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能做到去欲,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斗争的观念。

  (二)知荣守辱:荣耀和屈辱是对立的,一般人都争荣耀而避屈辱。这又是引起争斗的另一根源。老子有鉴于此,提出"知荣守辱"的养性之道,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28章)这里告诉我们,只要做到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就可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道德境界,可见,知荣守辱多么重要。

  (三)处虚守静:要做到少私寡欲,知荣守辱,关键是处虚守静。只有精神上保持虚静的境界,才能把荣辱(名)和私欲(利)置之度外,从而达到无争。因此,老子特别重视虚静,他要求人们"致虚极,守静笃"(16章),保持绝对虚静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点,老子提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5章),以便超越现实的矛盾,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而达到与世无争。

  在此,也顺便提出老子说"与世无争",是否消极和不进取呢?其实不然,老子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22章)、"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章)、"夫唯不争,故无忧"(8章)由此可见,"不争"乃是最好的"争",可说是更积极进取的。

  佛家如何回归心灵的故乡?

  佛家又有何到达心灵故乡的渡世宝筏呢?我想这是需要大家细细去体会的。无可否认,寻找作为启发真理的开端,仍然有其重要性,但寻找时或多或少会有所发现,发现时便应回归了。

  当年,二祖慧可深受烦恼的困扰,才断臂求法,请求达摩为他安心。可是,当他提出这请求时,达摩却只是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出那个心来。达摩后来对慧可说:"我已经为你安好心了。"与其说是达摩为慧可安好了心,还不如说慧可自己安好了心,达摩只是善于随势诱导而已。慧可深感生命深层的困扰,请求安心,而他一旦认识到这种困扰的根源是来自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又是不可觅得的,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困惑此心者亦将烟消云散。达摩让慧可找出"心"来,意在提醒他:安心之法即是"不可得",要认识到心之虚妄,一心具足万法,心灭则种种法灭,不劳向外境求索。达摩在这里虽没有具体提示要使心安到何种状态,后来宗密却替他做了说明:"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禅源诸诠集都序》)斩断心对外物的攀缘、眷恋,同时也就平息了内部的骚动,使心如墙壁一样,不挂附任何东西,这样就可以进入禅门了。

  达摩认为绝对自由的心,就是解脱,所谓:"心非色故,不属色。心非非色,不属非色。心无所属,即是解脱。"任何时代,人心都因不安而战栗。大多数的人在有生之日,就有不安。达摩就是实践了"安心"之法,到达心灵故乡之人。对于安心,铃木大拙说:"安心就是心平安了下来。心安定于安定的地方,就像抛上的石头落在大地上。不是用嘴巴议论,也不是随文解意,契合真理之处才能领悟这个境界。"又说:"达摩的安心,也就是今天一般所说的安心的意思。同时……也必须是'识心'、'见心'、'得心'等等。……对不可得之心必须透彻。"安心要求深度。禅,再怎么说,也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言语对它是无可奈何的,唯有到达"两镜相对,中无影像"的境地,方能真正安心。我们如果能够不为任何东西所执,活于自然之中,心该有多安。人想要心安,可是却经常远离"安心"的状态。心是不可得的,要像埋在地上的大石头,深度而隐秘,不为别人所发现。迈向自由的人,心不属于任何地方。禅所要求的人生,是无所束缚,自由豁达、轻快。

  涅槃意义的探索

  佛陀所宣说的灭谛,也就是佛教心灵的故乡。'灭'意即断灭、根除,而'谛'为真理之义。灭谛就是灭除烦恼的根源,从生死中得解脱,到达不苦的境界,这也就是所谓的'涅槃'。

  '涅槃'的意境是否可言说而有所体会?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吾人虽然未达此境,但却可从有关事物上加以联想,而有所体会。举例来说,我们从车祸中目睹伤者的惨状,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我个人认为涅槃可以从四个层次去理解、体会和感受:

  (一)可以说:涅槃可以用语言文字、身体动作、事相上去解说。

  (二)不可以说:涅槃的意境甚深难解,而语言文字的有限,难以解脱彼境的无限。

  (三)可以说又不可以说:这是第一层次的直接延伸。若我们认为涅槃只是一种境界,这种心态仍属有限。探讨涅槃真正意境时,须顾及其不可说的一面。

  (四)不可以说又可以说:这是第二层次的直接延伸。简言之,此即反思维。反面性的探索,可让我们接触更宽广的意境,拉进修道者和真理的距离。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就算是完成学佛的目的。生命是无常、痛苦的,而涅槃却是寂静、快乐和自由的。

  涅槃,梵文NIRBANA,巴利文NIBBANA, 华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

  ,寂是寂灭一切惑染。涅槃原文的字意是清凉,佛使尊者说: "能完完全全从诸行

  中寂静清凉下来,就进入最后的阶段-'涅槃'……涅槃即是灭除一切的烦恼,不再

  烦恼刺伤、煎熬、束缚,即没有热恼。"(《人类手册》)

  达摩难陀法师则说:"涅槃是最高的喜悦,它是远离尘世的永恒幸福状态,涅槃的幸福不能由于沉迷于感觉的人所经验,它只能由宁静中而得。"(《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巴利文佛典中的《杂部经》说:"涅槃是彻底断除贪爱:放弃它、摈弃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又说:"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杂阿含经》对涅槃有此定义:"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按一般的字面解释涅槃,从正面上来说,就是吉祥、善、安全、清净、彼岸、和平、宁静等。从反面来说,涅槃意即断爱、无为、止贪、寂灭。

  基督教对涅槃的看法

  基督教的学者吴怀珍对涅槃颇有研究,他说:"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入涅槃。涅槃梵音Nirvana,意为寂灭,是很难捉摸的名词。到底进入究竟涅槃后,还有我没有?……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归入大海,还有一滴水吗?有的说:一滴水固然归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无可得,但此一滴水性还是存在于众水之中而未消灭的。甚至有两可的回答:'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为涅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回到法相实性。不存在是法性本来空寂。"(《青年信仰问题》:17页)

  另一位对佛学素有研究的龚天民牧师说:"由于佛教徒惧怕再在轮回有生死死生的恐怖情形,因此佛教徒最后的理想境界,也必须是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站在'宗教学'的观点来说,佛教的涅槃亦就是'死'的代替字。"(《世界五大宗教》:145-146页)

  对于龚牧师说'涅槃为死的别名',这种认知很显然是不够深入,也不究竟。龚牧师引用《望月信亨佛教大词典》,宣称涅槃最少有25异名。然而,张澄基教授根据《大正藏》,却列出涅槃的66个别名,并加以解释。(详见《佛学今诠》上册179-185页)

  涅槃观的研讨

  '涅槃'这一个名词,并非佛陀所新创的词语。古代婆罗门教,和后来的印度教,都是以涅槃为归趣,但名词虽同,而实有差别。一般印度教的涅槃,如呼吸停止,或信念不起,便自以为涅槃,其实皆属禅定境界,而非佛陀说的究竟涅槃。(详情请参阅《学佛三要.佛教之涅槃观》:213-241页)

  涅槃的意境甚深微妙,佛陀曾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杂阿含经》)

  涅槃约莫可分成四个阶段来谈。其一名为自性清净涅槃,意即众生皆有佛性,一旦体悟到内心深处的佛性,便可充满宁静而安祥的喜悦,记得有一首偈语如此描述这等境界的风光:"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如今尘尽珠明,照破山河万朵。"其二为有余涅槃,这表示较粗重的烦恼已除去,但仍有微细烦恼未断。其三为无余涅槃,意即一切大小烦恼皆已断除。其四为不住涅槃,其中不但断尽所有烦恼和惑染,更从中流露出大悲大智来。

  涅槃可以说是一种神秘主义,佛陀对超越之涅槃保持沉默的态度,但并不表示佛陀闭口不谈涅槃,而是这种由反面的暗示来表达绝对,才是最好最恰当的(不可以说又可以说)。从文字语言谈涅槃,无论如何善巧,仍是隔靴搔痒。不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我们也不应以此而划地自限。佛陀昔日曾把关于涅槃可说的话如此道出:

  彼悟道者,无为寂止,难思难量,离意识境。

  何有一法,属名字相?若已除舍,一切诸法,

  则言语断,心行不起,远离分别,戏论境界。

  佛陀上面这一段话,已充分说出涅槃大观中心要义。其余有关涅槃的解说,我们可看作是一种补充和加以说明。涅槃不是顽空,而是一种超思议的积极存在。佛陀处处肯定涅槃确有其事,他对弟子们说:"比丘们啊!有一个不生不长的无为法;如果没有这不生不长的无为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和由因缘所生之法,就没有解脱的可能了。"这就是正面对涅槃的积极肯定。

  想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曾经想过是否要向世人宣说经已证得的难知难解的真理。这是因为寂静高深之道,唯有贤者能够理解,而一般众生只知沉迷于无边欲乐之中。如若将佛法说出,他人不能理解的话,岂不唯生倦怠和对佛起嗔恨之心。佛陀曾为此事而自说偈语:"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法华经》)

  佛陀的考虑,确是实践的实际情况,但这也是天魔所欢喜的,所以天魔便来劝请佛陀,既已成佛,应该立即进入无余涅槃,不要再化度众生了。后来,大梵天王就示现劝请佛陀,请佛陀莫要忘记多劫以来所发的本愿宏誓,现在既然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应该广宣法要普渡众生才对。如是三请,佛陀才默然受之。

  佛陀最初成道的感想,可说是深意义。专修的佛法,甚深微妙,很容易被人误解和毁谤。所以,佛陀深深的概叹要"我欲无言"的立即趋入涅槃。但是因为过去的本愿菩提心,他决不能舍离众生而去。所以,即使工作艰巨,还是要忍辱负重的弘扬佛法。

  我认为涅槃不应是一个目的,若有目的,则属有为法,有为即非涅槃。涅槃是无为的,诚如经中所言:"是涅槃无生、无长、无灭、非因缘作、违反有为故说无为。"

  涅槃若以局限性的直线思考去认知,则难以体会。涅槃的定位点不仅仅在某一处,它有如白云,潇洒自在。举例来说,在炎热的气候下,开冷气机会令人舒爽凉快。就因为冷气机在热天里可驱除热浪,我们可以说"开冷气机"就是涅槃吗?其中这种理解心态还是有限的,不足以说明涅槃。想想看,在极度寒冷的天气下,若我们也开冷气机,还'涅槃'得了吗?所以说,我们应该从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去看待涅槃。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无常、无我的道理,并且体验到寂静的境界,他已经是正如涅槃了。不论世间的一切是怎样的无常变化,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归于寂静;不论世间的一切有多么大的差别,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归于平等。

  佛陀的"寂灭为乐"、耶稣的"天国在我们心中"、老子的"与世无争",以及儒家的"内圣外王"和"天人合一",都为我们开拓通往心灵故乡的道路。完成"故乡"境域的拓展,前提便是回归心灵深处,也就是心安。而要求得心安。而要求得心安,又谈何容易?且听诗人们的谓叹:

  我欲安心未有方,至人遗迹已茫茫。

  ~朱松《灯夕时在泗上》~

  雪深更请安心术,长日如年未易消。

  ~张耒《卧病月余呈子由》~

  共君将往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苏辙《少林寺增顿起》~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苏轼《赠惠山僧惠表》~

  其实,要到达心灵的故乡,寻找只是一开始时的方式,到了适当情况下,我们应当先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再向大自然学习,恰似禅门曹洞宗祖师洞山所说:"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跟处闻声方得处。"

  当然,有人或许会说:"心灵的故乡是不存在的"。如此说法,也许可破除对心灵故乡的过分执着,但普遍上说来,会更难达到内心的平衡。故此,理想的方法还是确认心灵故乡的存在,再以回归方式达到彼境。

  安心也就是精神的乐园,陆游"心安已到无安处"(《晨起》)、楼钥"但使心如水在盘,坐令四体自然宽"(《次韵适斋十绝.安心》),以及袁枚"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随园诗话》),都从不同侧面接触到安心的实质:息灭妄念攀缘,不使之向外求索,心如盘中之水,随物方圆,明净澄澈,丝纹不起。心安的终极境界,是泯灭得失、穷达、顿逆、苦乐等相对观念。所谓"无心",就是把这些二分的认识给"无"掉。

  在彻底放弃有限的二分法的同时,心灵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安心"也跨过了它自身的一念不起的阶段,触境随缘,无非妙谛。。。飘然不系,往来无碍。"云心自向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唐.熊孺登《送僧》)哪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此心安宁之处,便是故乡,又哪里用得着它处另求呢?

  【1995/96年第二学期7-2-1996国大初级佛学班讲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 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心善、念头善,你身口所造的当然是善业;心不善、念头不善,身口造作的就是恶业。宗门教下祖师大德常常讲,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在哪里?根本在“意”,在念头上。佛菩萨的教学也就特别着重在意识,唯有“意识”能觉悟、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能“转恶为善”。“转恶为善”是佛教化众生第一个层次、第一个阶段!众生没有觉悟,对于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明了,先教他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十善业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