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祖庭——南华寺


2014/9/8    热度:33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教禅宗祖庭———南华寺

  南华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圣地,素有“禅宗祖庭”之称。该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距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60公里。

  说起南华寺,不得不提一位对中国佛教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高僧———六祖惠能。惠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代岭南新州(现广东新兴县)人。24岁那年,师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五祖选嗣法人时,曾对众徒许诺,谁人能作偈将佛意悟出,便将衣钵相传,为第六代祖。其大弟子神秀志在必得,在五祖所居走廊上写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僧看了,争相传诵,但五祖看了却说:“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当时惠能只是寺里的行者(在佛寺中服杂役者的通称),每天只负责砍柴烧火做饭,且目不识丁,听师兄弟传诵此偈后说到:“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众人嘲笑惠能是庸劣之辈,口出狂言,惠能请一居士将自己所悟也写到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僧哄动。五祖看偈后,因恐有人加害惠能,便说:“亦未见性。”并将偈擦掉,在经过惠能面前时,用杖击碓三下。聪明的惠能领会五祖意图,于晚上三更入到五祖室内。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其讲授金刚经,惠能大悟后,即密传其衣钵,并叮嘱:“衣为争端,止你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你须速向南行,恐人害你,逢怀(广东省怀集县)即止,遇会(广东省四会县)则藏,以后佛法由你大行,你去三年,我方逝世,去后不宜速说,不然佛法难起。”惠能逃到广东四会,隐于一打猎队中,共15年。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受戒,第二年春,即677年,六祖惠能离开广州,来到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佛法36年,宣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当时六祖门下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并创立了禅宗南派,成为中国流传最广的佛教。

  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正门开三洞,中间大两旁小,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人们常说“身入空门”,即指进入寺院大门,开始过清静的寺院生活。从正门进入,依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在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31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多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左右两边墙壁,还新镶嵌了29块石刻,上面按禅宗典籍的记述分别刻着南岳怀让、百丈怀海、沩山灵佑、仰山慧寂、临济义玄、云门文偃等29位慧能的继席贤僧画像。寺后右面有一眼旧锡泉(俗称九龙泉),泉水终年流涌不绝,清澈冰凉,传说当年六祖慧能常在此浣洗袈裟,苏轼曾为之作《卓锡泉铭》。泉的前面有9株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松,高达40多米,据专家考证,这是全世界最高的水松,树龄超过500年。南华寺现存六祖真身、唐元明代圣旨、御制金丝千佛袈裟、清代《大藏金》、铁铸观音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300多件。

  古往今来,南华寺因慧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

  今天,南华寺与丹霞山一道成为了韶关的两大旅游胜地和龙头景区,古老的南华禅寺迎来了新的春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修行人说他做布施等,是因为贪图有大功德利益,这是用地狱之心来做布施。我们布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众生觉悟。为什么?世间的劫难,是众生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所感得,如果众生都觉悟了,都回头了,都能断恶修善,这劫难自然就化解。我们自己也要知道,在修布施的时候,不贪图自己的利益,全心全力帮助众生、社会,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如果为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很有限,微不足道!如果以贪心来布施,这还是种了下地狱的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