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佛学院《法华玄义》讲稿 第一课时
2014/9/8   热度:473
天台山佛学院《法华玄义》讲稿 第一课时 各位菩萨: 新学期大家好!我们这个学期开始学习《法华玄义》。 学习《法华玄义》的因缘非常难,因为现在全国讲《法华玄义》的并不多。讲《法华玄义》之前,我想先谈一谈学习《法华玄义》的因缘。 这个因缘应该从九年以前说起。九年前我在中天目山跟沈老师学《摩诃止观》。当时并不是为了学天台宗,而是慕名去的。一方法师在那里的研究班就读,讲到沈老师的见解如何高妙,加之此前又听说沈老师在宁波一带讲《楞严经》可谓独步,所以我就跑到天目山去学习。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天台教观或者以后做法师,主要是想开一个见解,所谓悟入佛知见,希望能够明了第一义。这样我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跑过去。 当然还有很多的因缘,也是妙善大和尚的成就,让我作为在家居士到中天目山天台宗研究班学习。那时候只有一个半月时间,第一义理就搞通了。搞通以后再去看《宗镜录》、《六祖坛经》,再去看天台教观,一切教理就不用再去问谁,就能自己明了。因为这第一义一通百通,一直到现在,义理上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第一义的通彻很重要,在名字位上的见解也很重要。 这个因缘一直埋在心里,让这见解生根发芽,我也没有跟任何人再讲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必要谈,自己的根太浅了,就像一棵小草,风一吹就跑掉了。但是有这一点突破,总有一天会根深蒂固,枝叶茂盛。 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所以天目山毕业以后,我就到天台山智者塔院,自告奋勇来天台山佛学院代课,杭州佛学院也在代,一直到现在。在前四年半,这里办一个研究班,就是上一届的研究班,也是讲《法华玄义》,讲了两年。今天我们要开讲的《法华玄义》是我第2遍讲。 《法华玄义》是天台智者三大部最重要的一部经文。这部经文里的玄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幽深道理,诸佛所说的幽深道理,十方诸佛所亲证的实相妙理。这个实相妙理,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它有缘,它就在你的眼前,但都无法体会。这个法太希奇,众生太可惜,太迷茫,自己把自己闷绝死。总有一天如果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都会跳死,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傻。 你看济公活佛,他的行持疯疯癫癫,好象没有一点威仪。但有人去学济公的样子,走路疯疯癫癫,有什么用呢?实际上济公他所行的是济公法门,是一种法门。你在行为上学他,摆摆样子是没有用的?你要知道他的行持,要知道他的见地,他的见解,他的行履。关键要有妙理上的突破。 所以学习《法华玄义》,关键一点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我们来天台山佛学院是为开知见来的,开佛知见。但佛知见到底在哪里?不是在这个教科本上,它就在你的眼前,它一直跟你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一起走路,它没有离开你。它在声色之中,它就在你心境里面,一举一动,无非都是佛知见的显现。但是我们不知道,很迷茫,因为它靠得我们太近了,以致于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就像我们天天在呼吸空气,就不知道空气是什么东西。总有一天你把自己娘生的鼻孔摸着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鼻子还在那里。 摸得着,那就好了,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一辈子摸不着。当你开佛知见以后,你就跟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这佛知见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大家要抱着开佛知见的目的来学习《法华玄义》。 下面我们要开始正式讲《法华玄义》。 《法华玄义》是智者大师妙悟以后所讲释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法华经》。而《法华经》是十方诸佛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让我们开佛知见的大事因缘。有这样一个大事因缘,我们今天学《法华玄义》,就是要把十方诸佛亲证的实相妙理摸清楚,认识清楚。你现在摸不到,没有关系,它就在这部经典里面,通过闻思,必定能够了解。通过闻思,可以起观想,通过闻思,可以有觉受,乃至可以有证悟。我们每一个众生确实能够成佛,来到天台山佛学院,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佛,已经授记了。这是最快成佛的佛种,大家都是佛弟子,是真佛子,这是疾速成佛的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听起来似乎像禅宗一样摸不着头脑,因为它太亲切了,太具体化了。离得太远不知道,离得太近也是不知道。 现在我们把书翻到前面的目录,先整体了解一番《法华玄义》到底讲些什么。 (等待学僧拿书时: 有些人可能只懂得两句半话: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磐。这样是成不了大法师的。即使有所明了,却不切实,不塌实,是没有用的。以前有些居士跑到沈老师那里,听了两句半话就好象开悟了,讲出来的话都是像大祖师一样,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书看来,眼根里面一切都是空,充其量是通教的当体即空而已,悟到这一点那有什么用呢?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有些法师说,哎呀,无修无证了,触目皆菩提,一切随便随便,眼睛看过去一切外境好象“都是菩提境象”,到最后由于烦恼习气原因无法承当。实际上哪里有这么承当的法,这里面要辨别的。你以为成佛这么简单?即使“当下即是佛”于理不错,但你还要有很微细的分别,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不是想搞懂就能搞懂的,以为当下即是,就是了。这个“理即”当然也是,但是这个“是”里面还有差别,否则智者大师何必画蛇添足论六即呢? 比如说这第六识跟妙观察智到底有什么差别,谁说得出来?大圆境智跟第八识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把你的体会说出来,不要把文字说出来,你去翻经典,网上一搜索,这大圆境智马上就出来了。你把你的体会说出来,辨别说出来,到底什么地方有差别?平等心智跟第七识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你把你的体会说一个出来,证明你这个东西学通了,你没有学通之前是说不出来的。 当下即是,有些说我看到禅堂里面有几个所谓的堂主,“不知道”就是的。说参“念佛是谁”,一问不知道,不知道就是的。那我问他,什么叫不知道,昏迷时不知道,睡觉的时候也是不知道,那我睡觉的时候老早已经成佛了,我睡熟的时候就是大彻大悟。 后来他说,这是来果禅师说的,就争辨起来。因为这个是在见地上的辩论,也不是意气之争,主要是把这个问题辨别清楚。实际上这个说法有很大问题,你以为当下即是,“当下即是”即是什么?猫说我当下即是,即是佛嘛;狗也说我这叫声,即声即佛,狗声即是佛声,佛声即是狗声。那到底是不是呢?既是也不是。为什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差别在什么地方?这里面有很微妙的差别,所以宗门下的一些问题,包括大彻大悟的一些人,当然还有大家,要把这个第一义搞透。 第一要去看《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的东西绝对圆融,绝对可靠。《宗镜录》必须要看,《心赋注》也是永明延寿大师的,也要去看。还有六祖大师的《六祖坛经》,绝对可靠。你要想开佛知见的话,这个东西绝对可靠。至于《指月录》不要去看,《指月录》是当你证道以后再去看的,是修证证道以后的一种意味,悟后的一种言辞,不是你看的,目前在因地上还差了一点。这个东西不要急着去摸索,摸索到最后什么都不是,在胡猜。 有些人说“麻三斤”到底什么意思?“麻三斤”其实很好懂,你开佛知见之后,天台宗搞懂以后,“麻三斤”就应该懂。不是要你现在去猜测“麻三斤”什么意思。这个是行持,以圆教的圆信,开圆行,以圆教的见地佛知见,佛的行持叫“麻三斤”,“麻三斤”是一个行持法门。像赵州茶和云门饼一样,跟灵济喝、德山棒一样,是悟后的一种道用,但不是我们现在用。或者天台教下大开圆解后,即能在日常生活中妙用。 现在你所需要的是这几本书,《宗镜录》、《唯心诀》、《万善同归集》、《六祖坛经》,智者大师的所有文章,还有藕益大师的所有文章,这个都是可靠的,全部都是圆满的见解,圆满的见地,你去学好了,保证在开佛知见的路上,让你非常地顺利。实际上明白的人一句偈就可以进去,不明白的话需要大量的妙理给你支撑,给你印证,让你明了。十方诸佛所讲的法,都是法法无二无别。)等待学僧完。 下面开始讲《法华玄义》的目录,大家翻开到第一页是《缘起序》,就是专门介绍荆溪大师释籖缘起的。《法华玄义》序是题目,这一科里面有序文,序文里面有总序,总序也就是智者大师的一个序,叫做序王。后面的是私记缘起,从灌顶大师所讲的《缘起》到《正序》,《序王》跟《私序》,分这几个部分。 《法华玄义》分这几个部分是开一个头。我们说文章的序很重要,这个序是把整部《法华经》的要点重点提出来,精要的部分就从这个地方提出来。从《法华玄义》这个题目里面,就把《法华经》里所有的文句,所有的妙义提炼在一个题目之中。这个题目非常幽深的。 下面我们看《七番共解》,《七番共解》也就是《通释七番》。《七番共解》内容比较多,通过这七番来解释名体宗用教。《别解五重》是《七番共解》分开来解释。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这五个方面分开来解释。 前面用七番来解释五重玄义。为什么要用七番呢?因为通过这七番来解释以后,从不同的侧面把佛的幽深道理讲清楚,所以有七番的解释。 这里面先是有标章,标章就是我们注科判。题目一章一章地标下来,就像我们注科判,让我们更加容易记忆,使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容易忘失。你看智者大师讲的东西,从一个科目里开出多个科目,每一个小科目又开出几个更细科目,一层一层开,就讲得很广博,同时又不散乱。每一个东西都能够把佛一代时教的妙义环环相扣,义义相扣,字字相扣。从一个妙里面开出十个妙,十个妙里面开出很多很多的科目,每个科目里面又把所有的佛法融摄进去。最后就融摄到一个妙字里面,把佛讲得所有的法都融摄到一个字里面。这就是智者大师不可思议的三昧辩才力。 对于我们的凡夫地来讲,你的记忆力哪有这么好呢?都是靠这个标章,使你的思绪条理清楚。我们很多不学教的人讲话有跳跃性,想到什么讲什么,话讲完了就没有了,到时候你再去问他讲了什么,自己也忘掉了。因为他讲的时候没有一个系统性。但你看佛讲的话。佛经里面一章一节,每一科每一判你自己去看,从来不凌乱,非常清楚,层次非常分明。这个讲了以后必须讲下面,下面这层讲了再讲下面,一层一层条理很清楚,这个就是讲得善巧。 我们这个科判标章很重要,另外一个是引证,让我们起信,生起一种信心,因为引证是讲佛的语言,引证佛的话,佛经典里面讲过的东西,不是智者大师自己创造的,这样的话非常可信,有信力度。 那么第三个呢是讲生起,生起就是次第。一层一层地起来,一个问题讲好以后讲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讲好以后讲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讲好以后又回到前面展开来。展开来以后又再展开,这样一判一判一科一科地讲下去,有一个次第,一个程序。 比如说它讲十种妙,十种妙先讲境妙,境妙讲好以后就讲智慧,有了境界,有了智慧以后就要讲修行。修行以后就讲位妙,这个位次就会提高,有了位次以后就会证到果位。所以生起有一个次第性。 开合,有些人听一种法就够了,有些人听一种法不够,就开出四种法。有些人听了四种法以后,再合起来与你讲一种法。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大脑里面一片空白,跟你讲四种法让你大脑里面有一种“开”,打开来就有很多东西。有些人大脑里面有很多东西,但很零乱,它给你收回来,合起来,舒卷自如。开合就是让你的智慧能够展开来,又合起收回来,有开有合,有收有放。 从一部经典可以展开来十部经典,一百部经典,一千部经典,一万部经典,收回来就是一部经典。从一部经典就可以收到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又可以收到一个字;一个字又可以展开来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展开了一部经,一部经又可以展开来十部经,一百部经,一千部经,一万部经,恒河沙数部经。从一个字里面,也从你这当下一念里面展开,所以卷舒自在。所以智者大师讲的天台宗,有开有合。 下一个是讲料简。什么叫料简呢?料简就是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答问题;把错误的东西辨别清楚,正确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个叫料简。你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通过这个问题分析,把问题解释清楚。这个道理站在“圆”中是怎么理解的,站在权乘里面是怎么理解的,或者诸师是怎么理解的,智者大师是怎么理解的,一判就清楚了。料简也是开发我们智慧,开合是开发我们智慧。 观心是干什么?观心是让我们生起一种精进心,通过观心把教理回到自心里面,变成自心的功德。所以必须要观心。 那么会异呢?智者大师把五重玄义跟佛的四悉檀因缘进行会异,智者大师并没有按照佛的四悉檀因缘来说法,而是以五重玄义来说法。五重玄义跟佛的四悉檀到底有什么差别?它进行一个对比,一个会异,区别里面有共通之处,共通之处里面有区别,所以叫会异。 这是五重玄义,然后再别解五重。别解五重里面先是释名。释名是解释名字,解释名字里面先是判通别,通就是共通,通就是相同,别就是区别。其他经典都是这么理解的,通就是共通的,别就是有区别的,但是智者大师所讲的通别跟其他诸经里面所讲的通别意思又有区别。 在什么地方有区别呢?智者大师所讲的通是“共同”的意思,别就是“个别”的意思,所以还是有区别。这个到时再跟大家分析一下。 下面再讲定前后,出旧解。出旧解就是把过去人的解释说出来,正解经名,开始解《法华经》的经名。解释经名先简单地说“妙”,什么叫“妙”?再广释法妙,然后再讲“法”和“妙”两个字。在讲“法”和“妙”两个字的时候又分开来讲,先讲“法”,再讲“妙”。《妙法莲华经》你要把“法”搞懂,什么叫“法”,什么叫 “妙”?在解释“法”和“妙”关系的时候,再来通释这个“妙”,有相待妙,绝待妙;“法”有心法,佛法,众生法三法。 “妙”有相待妙,绝待妙,迹门妙,本门妙,迹门十种妙,本门十种妙,观心十种妙。这个“妙”可以开合成六十种妙。这六十种妙里面每一种妙又要开,所以非常的广博。佛的一代时教就融合于一个字里面。这是智者大师不可思议的智慧。以前为什么智者大师九旬谈妙,他就是这么在谈。谈一切法就融合在一个字里面。 下面再别释,别释再分科。我们先分迹门十妙,本门十妙,观心十妙。后面的十妙我们先不谈,先谈迹门十妙,智者大师重点放在这迹门十妙里面。为什么我们迹门十妙讲得特别多,本门十妙讲得比较少?因为本门十妙是证道以后。比如说,到圆教初住位以上,已经开佛知见了,或者是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了,已经是无功用道了,这个时候讲本门十妙,叫做增道损生,增道损生什么意思呢?以后再跟大家讲。 在迹门十妙里,天台宗圆教初住位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非常高的,我们这个世界上假如有一个人证到圆教初住位的话,这个人就是佛。为什么?他可以百界作佛,圆教初住位可以百界作佛。百界可以示现三十二相佛身,八相成道。证到圆教初住位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做得到,所以只要能把迹门十妙讲清楚的话,本门十妙无功用道,任运而去,念念之间流入萨婆若海,所以我们现在的工夫是下在迹门十妙里面。 在迹门十妙里多下工夫,让我们可以契入到佛的知见,大家很需要把迹门十妙搞懂。 迹门十妙又标章分几科,既然十种妙就分十科,每一种妙都很重要,以后一段一段地讲,讲到境妙,这境妙你要搞懂,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搞懂,一一妙都搞懂,这是我们要弄清楚的几种妙。 下面是引证,这十种妙有《法华经》的经文证明,也就是我们要了解《法华经》中的出处,这十种妙怎么建立的,它有出处。第二是生起,它的次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第四个是广解诸经,这十种妙第一个是先讲境妙,境妙里面分七种境,十如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无谛境,诸经开合。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认识境界,因为境界太广泛了,我们众生执相迷惑,就是在境界上执相和迷惑。如果境不搞懂,修行就失去方向,就没有目标,所以必须把境搞懂。你要把境界搞懂的话,要花一番工夫,境界上要认识清楚。在每一个境界里面的认识都不一样,凡夫有凡夫的认识,二乘人有二乘人的认识,菩萨有菩萨的认识,而且四教有四教的差别。所以如果你要把境搞懂的话,惟有开佛知见以后才能认识诸法实相之境,也能够认识什么叫一念三千,从每一个境里面都能够契入到佛知见,见到实相,妙契实相之理,必须要从境里面契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知识到哪里去求?愈是真善知识愈谦虚,决定不可能自赞毁他,说“别人不如我,我什么都行”,这种“善知识”古时候没有,现在很多。现在的“善知识”,都是赞叹自己、毁谤别人。我们要晓知道,凡是自赞毁他的,一定不是善知识。善知识都非常谦虚,处处都忍让,不会说是任何场合站在别人前面,要争着出风头。真正修道人,说老实话,他们的态度是“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极清净的,所以只有我们凡夫去找他,他不会找我们。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法,大家都说“求学”;学,是我们要去求的,他不会主动来教你,没有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