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


2014/9/8    热度:1201   

  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

  霍旭初

  克孜尔石窟第83窟正壁原存有一幅大型故事画,20世纪初被德国探险队窃走,后藏于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经考证,该题材是《优陀羡乇缘》,故事载于《杂宝藏经》卷十。

  敦煌变文中存有《欢喜国王缘》(亦称《有相夫人生天因缘》),原卷分为两段。前段为罗振玉收藏,收入他的《敦煌零拾》,后藏于上海博物馆。后段为法国伯希和劫去(编号为p3375背)。全文于20世纪50年代经我国学者向达、周一良、王重民、启功等整理、校录,将两段合并复原。后编人《敦煌变文集》。该变文经学者考证,亦出自《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对于上述的变文和壁画,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撰《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作了简述,兹全文录下:

  上虞罗氏藏敦煌石室写本佛曲三种(见敦煌零

  拾卷四),其第三种,贞松先生谓不知演何经。寅恪

  按,魏吉迦夜昙曜共译之杂宝藏经卷十,优陀羡缘有

  相夫人生天事,适应此合。石室比丘尼之名亦相同。

  惟国王名称异,或别有所本,未可知也。又义净译根

  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五入宫门学处第八二之二

  仙道王及月光夫人事,亦与此相同。 梵文

  Divyavadana第三七Rudrayana品(见一九0七年通

  报Prof.Sylvin L6vi论文),西藏文甘珠尔律部卷九,

  均载此事。寅恪曾见柏林人类学博物馆土鲁番部壁

  画中有欢喜王现有相夫人跳舞图。可知有相夫人生

  天因缘,为西北当日民间盛行之故事,歌曲画图,莫

  不于斯取材。今观佛曲体裁,殆童受喻论,即所谓马

  鸣大庄严经论之支流,近世弹词一体,或由是演绎而

  成。此亦治文化史者,所不可不知者也。[1]

  陈先生《有相夫人生天因缘跋》仅是提示性的文章,未展开论述。本文拟在陈先生“跋”的基础上,对《优陀羡王缘》壁画及《欢喜国王缘》变文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佛教上的性质问题,作一浅识。

  一

  克孜尔第83窟《优陀羡王缘》壁画画面是:中央为坐于折背高台座上的优陀羡王,其形体高大,他左手支颐,虽然面部已不清,但仍能感到是在沉思,是一个忧郁的表情。他身后横放一弓形箜篌,右手摊放腿上,是一个因故停止弹奏的瞬间形态。优陀羡王身左为有相夫人,她上身袒露,丰乳突显,胯部仅遮三角花带和短纱,双腿赤裸,头挽大花鬘,耳佩大环挡,项挂璎珞,着臂钏,手、脚均佩串珠环饰。佩饰虽不多,但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风采。有相夫人双手各执彩帛一端,一扬一落,头向右倾,腰向后收,右腿向前直伸,左腿后提,身体呈三道弯曲线,是一个非常优美的舞姿,表现了有相夫人娇媚婀娜的倩影,流露出无限的美感。有相夫人上部有两名女性侍者,右面还有一段端盆的女侍者。优陀羡王身下有两人,似为观舞者,王身后上部有一人持剃刀为一女性剃发。其下部也有一组剃度的场面。

  这幅图展示了两个内容:一是优陀羡王为有相夫人弹琴,夫人跳舞,在舞兴酣浓之时,王观出夫人的“死相”,随即舍琴,惨然长叹。主要画面表现了这个悲悯的情节。第二个内容是剃度的场面,说明有相夫人在得知噩耗后出家为尼,以求升天。画面人物不多,但主要情节都交代清楚,主题思想也表现得十分透辟。特别是优陀羡王沉思忧郁与有相夫人忘形得意的欢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艺术性格极佳。

  优陀羡王故事,在佛经中有几处记载,除《杂宝藏经》外,还在晋法显译的《佛说杂藏经》和唐义净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有载,但经过对照研究,克孜尔83窟壁画的内容与《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最为接近。

  《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由两部分故事组成。前段叙述的就是优陀羡王与有相夫人恩爱别离的故事,后段是优陀羡王嗣位出家后,其子受佞臣谗言,害父作恶,后遭果报的故事。《优陀羡王缘》壁画主要描绘的是前半段故事。敦煌《欢喜国王缘》也是表现了前半段故事,为了对照研究,兹录前段经文:

  昔优陀羡王住卢留城,聪明解达,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爱敬,情最宠厚。时彼国法,诸为王者,不自弹琴。尔时夫人,恃己宠爱,而白王言,愿为弹琴,我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弹,夫人即举手而舞。王素善相,见夫人舞,睹其死相,寻即舍琴惨然长叹。夫人即白王言,如我今者,受王恩宠,敢于曲室,求王弹琴,我自起舞,用共为乐,有何不适,放琴而叹,愿王莫隐,而见告语,时王答言,我之长叹,非而妇人之所可闻。夫人白言,我今奉王,至诚无二,若有不理,宜应告敕,殷勤不已。王以实答,我之于你岂容有异,尔向起舞死相外现,计其余命,不过七日。由是之故,舍琴而叹。夫人闻已,其怀忧惧。即白王言,如王所说,命不云远,我闻石室比丘尼说,若能信心一日,必得生天。由是之故,我欲出家,愿王听许,得及道次。时王情重,恩爱不息。语夫人言,至六日头,乃当听尔出家入道,不相免意。遂至六日,王语夫人,尔有善心,求欲出家,若得生天,必来见我。我乃听尔得使出家。作是誓已,夫人许可。便得出家,受八戒斋。即于其日,多饮石蜜浆,腹中绞结至七日晨,即便命终。乘是善缘,得生天上。即生三念,一念忆本为是何身,二念本缘修何功德,三念现今定是天身。作是念已,具知本缘并为王誓。以先誓故,来诣王所。尔时光明遍满土宫。时王问言,今此光瑞,为是谁耶,愿见告示,时天答言,我是天妇有相夫人。王

  闻是语,愿来就座。天答之言,如我今者,观王臭秽,

  不可亲近,我以先誓,故来见王。王闻是已,心即开

  悟,而作是言,今彼天者,本是我妇,由有善心,求索

  出家,出家一日,寻即命终。由是功德,而得生天,神

  志高远,而见鄙贱,我今何故,而不出家。我曾闻说

  天一爪甲,值阎浮堤,况我一国,何足贪惜。作是语

  已,立于王军,用嗣王位,出家学道,得阿罗汉。

  ……[2]

  二

  敦煌变文《欢喜国王缘》是一篇完整的通俗讲唱文学作品,篇幅不长,故事紧凑,情节感人,是一篇优秀的变文。变文与《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前半段内容基本一致。也是从描绘有相夫人为王舞蹈开始,随之王见有相夫人七日必死的征兆。后来有相夫人闻石室比丘尼言出家可以生天,最后亦是有相夫人生天后回返宫中,劝喻欢喜王出家。但作为讲唱的文学作品,已经不受经文的约束,在吟唱部分,尽情发挥了词曲的艺术功能,把事件作了层层推进,步步展开。比之经文要通俗易懂,更能引人人胜,为世俗人所喜闻乐见。

  证明《欢喜国王缘》出自《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除了故事情节相符外,人名的相同是最重要的根据。首先,有相夫人名相同,其次是石室比丘尼名之相同。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五《人宫门学处》中亦有此故事,但国王名为仙道王,夫人为月光夫人,石室比丘尼为世罗苾丘尼,显然差距很大。

  关于“优陀羡王”与“欢喜国王”两者如何沟通,这里试作分析。按优陀羡王一词来源于梵文Udayana,有的佛经译为优填王,有的译为邬陀衍那,汉译意为“出爱”、“出光”。《大唐西域记》,《释迦方志》、《瑜珈略纂》中均记有“唐言出爱”。优填王即著名的以牛头旃檀木造佛像的拘弥国王。从故事情节看,《杂宝藏经》的优陀羡王与优填王非同一人。但我们从佛经上看,相同名字的人屡见不鲜。佛教善用譬喻为人命名,例如叫“善爱”的很多。佛涅盘前度化了一位乐神名“善爱乾闼婆王”,《撰集百缘经》中有“老母善爱悭贪缘”和“善爱比丘尼生时有自然食缘”,这里的“善爱”就是一个譬喻的名字,意为贪欲。在西藏布顿大师著的《佛教史大宝藏论》中将“善爱”译成“极喜”,其意是一致的。因此将“出爱”译成“欢喜”完全可通。对此已有学者论述过,[3]我表示赞同。由此来分析,《欢喜国王缘》是以《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为蓝本改编成变文是无疑问的。

  “变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内容和形式都有其特点。以佛经为本的变文最早的形式是讲经文,它是讲佛经故事的主要形式。后来讲经文有所发展变化,从讲佛经发展到脱离佛经,自由讲唱。著名敦煌变文学者王重民先生指出“变文“的根本特点是:

  以故事为主,不引经文,当然也就没有解释经文

  的部分,完全脱离了讲经文的约束,可以自由发挥,

  尽情歌唱。[4]

  这种形式,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往往比讲经文要高。《欢喜国王缘》就是变文的后一种形式,从其内容和形式分析,也完全没有佛经形式的痕迹,是一篇自由畅达的讲唱文学式的变文了。

  《欢喜国王缘》的讲唱特点是很典型的。变文一开始,简明达要,开宗明义描述了有相夫人的美貌,立刻将听者带到了一位华贵艳丽的美妇人面前:

  夫人仪容窈窕,玉貌轻盈,如春日之夭桃,类秋

  池之荷叶,盈盈素质,灼灼娇姿,实可漫漫,偏称王

  心。[5]

  接着就是吟唱部分,交代了有相夫人受到宠爱的情景:

  自入王宫仕圣君,高低皆说猥承恩,若论舞胜当

  如品,纵使清歌每动频。

  出入排房嫔彩乱,安存宫监惠唯新,普天咸荷雍

  王圣,有相贤和助一人。[6]

  但是悲剧也就从此开始,以后故事一层一层展开,整个变文有说有唱,变文中间插标有“吟”、“侧”、“断”、“吟断”、“断侧”等符号。这是此变文的重要而特殊的标记。对于这些符号,学术界有多种解释。一种是依汉魏六朝乐府曲中的“清”、“平”、“瑟”三调认为来自“清商乐”。一种认为这些符号源于“楚汉之声”。还有的认为是依据日本所传的声明十二调。有的学者从多方面考证,赞同向达先生曾经指出过的:“颇疑此等名辞,亦与梵呗有关”,[7]并在此启示下确认这些符号“是梵呗系统的曲名符号”。[8]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变文中的音乐部分都与佛曲有关,凡辞的部分都是依佛教音乐而写,寺院中传衍着古老的传统佛曲,故在讲唱变文时,依循着传统的佛曲。《欢喜国王缘》有五处在叙述文之后,标有“观世音菩萨佛子”,紧接着就引导出歌辞。此种情况在其他变文中也屡有出现,显然这些符号是与梵呗相关联的。对此向达先生亦曾指出:“凡此皆指唱至此等处,须行转读会众同声唱偈也。”[9]变文中的“吟”、“侧”、“断”等暗示着梵呗的某种演唱程式,对这些符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杂宝藏经》在佛典籍中归于“譬喻”类经典,即十二部经中的“阿波陀那”(Avadana)。佛经云:“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10]譬喻是显示佛法的方法之一,佛经中譬喻有八种喻法:一、顺喻;二、逆喻:三、现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后喻;七、先后喻;八、偏喻。譬喻故事多收在律藏之中,故譬喻常与戒律相结合,用于戒的宣说,通过譬喻故事诠释戒律,寓持戒之意于譬喻之中。《杂宝藏经》中的120多则故事,大部分录在北传佛教的四部《阿含经》及部派所传的律藏中,《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故事也是宣扬持戒精神的。

  克孜尔83窟是一个方形窟,穹窿顶。这种窟有两种形制,一是室中央有佛坛的,一是无佛坛的。它与龟兹中心柱式窟功能有所不同。中心柱窟的功能主要是礼佛观像。故学者认为方形窟主要是讲经,有佛坛的可能兼有右旋礼佛的功能。没有佛坛的方形窟大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窟的正壁绘有一幅大型故事画,可能就是讲经说道的主题内容。与83窟相似的还有克孜尔118窟和67窟。118窟正壁壁画尚存,内容是“娱乐太子”,它描绘的是:释迦牟尼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曾因出城四游,观生老病死景象,而产生了厌世出家的念头。其父净饭王为使其回心转意,于宫中设美女与伎乐,让太子回心转意。但悉达多决心巳定,舍弃荣华富贵。“娱乐太子”图就是描绘宫中伎乐、财礼、裸女围绕其周,而太子却漠然对之,不看妖冶的裸女,不顾伎乐的欢腾,塑造了一个不为声色所诱惑的伟大形象。

  “娱乐太子”图属于佛传故事,但在这里,以突显的位置表现,实际上是起着戒律的作用,僧侣们观此图,读此经,引导僧侣们以释迦牟尼为榜样,不为世间的荣华富贵所动,弃贪欲、解系缚、除烦恼,走“涅盘”之路。克孜尔67窟正壁大型故事画,形式与118窟相似,但由于壁画损坏较重,内容难以识辨。但其性质与作用与“优陀羡王”和“娱乐太子”应该是相同的。

  克孜尔石窟中具有戒律性质的壁画,除在方形窟绘制外,在其他形制的洞窟里,也多有出现。后山区的212窟,是一个巨型长条券顶窟,进深达11米,两壁中腰绘有大型连环画式的故事画。一壁是弥兰本生,一壁是亿耳弥兰本生。故事是描绘释迦牟尼生前为贪婪的商人,为了金钱而不尽孝道,最后得到报应。弥兰本生故事与《杂宝藏经·慈童女缘》内容完全一致,可能也是根据该经而绘,从此也可以证明克孜尔石窟壁画与《杂宝藏经》的密切关系。该窟本生故事画的下方绘有一列骷髅像,这是为禅修僧人进行“不净观”而设。因此,212窟实为一个禅窟,而两幅故事画表现的就是因果报应,也就是教诲僧侣弃邪恶、离贪欲、求善果的戒律画。

  《优陀羡王缘》的戒律性质亦可从故事的缘起因果上看出,该经开始就将这场悲剧的起因交代清楚:“时彼国法,诸为王者,不自弹琴。尔时夫人,恃已宠爱,而白王言,愿为弹琴,我为王舞。”正是违反了法度,和有相夫人“恃已宠爱”,才招致了这场灾祸。这就告成人们,不能贪欲,不能“恃已宠爱”而为所欲为,按十二因缘的关系,就是由于产生了“受”而缘生了“爱”,进而导致“取”,最后不能解脱于“轮回”。优陀羡王与有相夫人正是由于过分“纵情”而造成悲剧。当然经文也指出了归宿,那就是出家而升天。

  克孜尔83窟的造窟约在公元4世纪,其根据是从与83窟紧邻的形制相同,且在同高度壁面上的84窟侧壁下部遗存泥皮麦草里提取标本进行碳14化验,结果是公元350±85/125年。118窟碳14测定数据为205±85/105年,我们在研究时计人误差时间,年代可列在公元300年左右。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个洞窟。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末,止于公元9世纪。我们将克孜尔石窟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创期、发展期、繁盛期和衰落期[11]。从上述碳14测定看,方形窟修建在初创期和发展期,属克孜尔前期洞窟。这与龟兹佛教开始就遵循小乘说一切有部,注重禅修与持戒是一致的,也与《出三藏记集》卷十一《比丘尼成本所出本末序》中记载的龟兹注重戒律情况相符。《杂宝藏经》是吉迦夜与昙曜共译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3),然该经只流传于中国北方。《杂宝藏经》卷中载有“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议缘”,难陀王即是希腊大夏王弥兰陀王,那伽斯那即那先比丘,此即是佛教中著名的《那先比丘经》的节录。另外,在卷七中有“月支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缘”。月支王名为旃檀厨尼吒,此即迦腻色迦王。因此,《杂宝藏经》可视为公元2世纪以后出现的,并可认为此经出于印度西北部[12]这些背景材料使我们分析到,《杂宝藏经》曾经流行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地区。克孜尔83窟造窟时间也与此经流行时间恰合。

  克孜尔83窟壁画出自《杂宝藏经》,还可从龟兹石窟中许多因缘故事与《杂宝藏经》故事相符来佐证。据已考证出的因缘故事有:“五百白雁听法生天缘”、“免焚身供养大仙缘”、“佛以智水灭三火缘”、“提婆达多欲伤佛缘”、“贼临被杀见佛欢喜生天缘”、“鬼子母失子缘”等。在《杂宝藏经》中还有许多长者(富商)和贫人以各种物品供养佛而生天的故事,如“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长者为佛造讲堂生天缘”等。在龟兹石窟壁画菱形构图故事画里,于佛的一旁,就有手捧一些物品的供养者,或者在供养者身后有一佛塔。因为画面内容简略,还难以肯定是什么故事。但是,可以认定这些故事与《杂宝藏经》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佐证和分析研究,克孜尔83窟的壁画系《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的变相是有根据的。

  敦煌《欢喜国王缘》文后题有:“乙卯年七月六日三界寺僧戒净写”。乙卯年当系公元955年,为五代后周世宗时。据专家考证,三界寺建寺年代大约在9世纪初。吐蕃占敦煌时初见其名。敦煌遗书中保存有该寺戒牒十余件。当地男女亦多就该寺受戒。[13]可见三界寺是敦煌一处重要的戒寺。再从《欢喜国王缘》抄写者曾名为戒净看,也可能是一位掌管戒律的寺院主持,抄写《欢喜国王缘》与其职业直接有关。

  《欢喜国王缘》产生于何时,现难考稽,据学者研究,变文与七言、六言诗有关系。最早的“变文”大概产生在唐开元天宝之前,《降魔变文》序文上有:

  伏惟我大唐汉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陛下,化越千古,声超百王,文该五典之精微,武折九

  夷之肝胜。[14]

  说明该变文作于唐玄宗时代。这也表明,变文在玄宗时已经流行。根据前述王重民先生对变文形态变化的研究,《欢喜国王缘》应是讲经文的发展,已经脱离了讲经文的约束。故《欢喜国王缘》当产生在盛唐之后。从《欢喜国王缘》的文字状况看,已经在流传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在《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基础上发挥了不少,例如变文中增加了有相夫人死前拜别父母的内容,这显然受了中原孝道的影响。通过《欢喜国王缘》与《优陀羡王缘》经文对照,便能看出从佛经到变文的演化脉络与过程。

  四

  律(毗奈耶、毗尼)在佛教中有“调伏”之意,是佛教对比丘、比丘尼制定的禁条。后来发展成一个系统。律典的集成,为佛教三藏之一。佛教从原始到部派的分裂是从律的解释不同引起的,学者指出:

  所谓部派,主要是指共同使用与遵守同一种戒

  律……使用不同的律就成为区别不同部派的主要标

  志,最重要的部派有自己的三藏,尤其有自己的

  律。[15]

  佛教的律藏包括“因缘”、“譬喻”、“本生”、“本事”。西藏布顿大师曰:

  因缘,即为部分补特伽罗和往事等学处而说,说时以律藏为主,如对财物“不与取”(偷窃)的学处等。……因缘,是说本事等学处,以律藏为主。譬喻、本事、本生三者,是彼律藏的系属,此四者,即律藏。[16]

  龟兹早期石窟壁画深受这个系统的影响,反映因缘、本生、譬喻内容的壁画,都有戒律的内涵,正如前面所述,克孜尔方形窟就是律藏流行的产物。早期龟兹石窟属说一切有部系统,尊像与壁画内容宣扬与表现的是,只崇拜一佛一菩萨(弥勒)的“唯礼释迦”的观念,大部分是颂扬释迦牟尼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完整形象的,但其中也反映出了律藏思想体系。有的本生故事画,透出了戒律的含义,如:“须陀素弥王不妄语”、“狮王舍身不失信”、“母鹿舍身誓守信”、“九色鹿舍身救溺人”等,虽有颂扬舍身救生的思想,但也兼有“不妄语”、“不失信”属于戒律系统的观念。龟兹石窟在发展期与繁盛期,“因缘”故事俱增,是壁画的主要部分。这些因缘故事都属佛成道后度化众生的主要化迹,属于佛传部分,故有的学者称此为“因缘佛传”。但其中也包含着戒律的精神,如“沙弥守戒自杀”、“舞师女作比丘尼”、“女人误系儿人井”、“度善爱乾闼婆王”、“小儿播鼗踊戏”等,都有“除YIN欲”、“断放恣”、“戒骄慢”等意趣。

  克孜尔石窟远离龟兹都城百余里,从大量的僧房、禅窟可知,这里不专是供信徒参拜的,而是出家僧侣禅修、持戒的场所,像83、118、67等窟的大幅戒律壁画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从现在所得资料看,像《优陀羡王缘》大型壁画,只存在于克孜尔石窟,距龟兹都城较近的石窟尚未发现这种形式的壁画。故《优陀羡王缘》壁画的性质与作用就更加清楚了。

  近来学者研究,敦煌佛寺多为律寺[17],日本学者也早已注意了这个问题,指出敦煌十七寺都是律寺。在敦煌壁画中多处出现“毗尼藏”的题记,有的还与戒律画相结合。在敦煌文献中亦有多处提及“毗尼藏主”,表明敦煌地区律藏的流行。《欢喜国王缘》出于三界寺,由戒净手抄,自然与上述背景相关了。《欢喜国王缘》最后一段词中就非常清楚表达了持戒的内容:“勤发愿,速修行,浊世婆娑莫恋营。便须受戒皈依法,净土天中还相逢”。

  五

  克孜尔83窟《优陀羡王缘》壁画和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是目前为止仅见到的属同一经文派演,同一题材表现的两个形式不同的作品。一个是造型艺术,一个是讲唱文学,可谓此题材难得的珍贵的双璧。然而,两个作品年代相距较远,形式也大不相同。一个是4世纪的西域绘画,一个是8、9世纪的中原俗文学。如何认识这两种差异悬殊的作品的内在联系呢?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试析。

  从佛教教理讲,如前面所述,这两个作品都有佛教戒律的性质。公元4世纪,正是龟兹佛教加强戒律的时期。一方面龟兹地区有着盛行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历史传统,此部是部派佛教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派别,除了学说理论上的特点外,实践上特别强调戒律的修持。这在龟兹早期洞窟中有充分的反映。另一方面,龟兹在4世纪下半叶,在鸠摩罗什的推动下,大乘佛教一度有很大的发展。因而,坚持小乘有部思想的僧侣,极力抵制大乘思想的扩散与发展。研究表明,克孜尔石窟是当时小乘有部的牢固基地,这个时期戒律壁画增多,宣扬一佛一菩萨小乘思想内容的壁画也大有强化之势。《优陀羡王缘》壁画的出现,当与上述的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8世纪以后的敦煌,律宗颇为流行。安史之乱后,长安西明寺高僧多有避难敦煌者。西明寺与律宗创始者道宣有密切的关系。敦煌唐末与五代时的遗书和壁画题记中,有很多“毗尼藏”和“毗尼藏主”的资料,其中涉及了《四分律》,这说明敦煌的律宗是受道宣“南山宗”的影响。敦煌三界寺戒净抄本《欢喜国王缘》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佛教的大乘与小乘观念相左,所遵经论各异,但两者使用的律是贯通的。大家知道,龟兹佛教大师鸠摩罗什翻译的律,大多属于小乘的律,如《十诵律》是他极力提倡的。道宣立律宗的根本经典就是小乘的《四分律》,这是研究佛教史的学者已经共同注意到的一个特点,也是研究大小乘关系的重要方面。

  通过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佛教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时空上的广阔的层面。也可以从《杂宝藏经》由造型艺术到讲唱文学的演化中,观察到西域佛教文化向中原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和脉络。

  从佛教文学艺术讲,佛教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特有功能。佛教涎生之始,就利用了文学、造像、乐舞、吟唱等形式,佛经就是佛教文学的集大成者。而造型艺术佛教也运用的得心应手。文学与艺术是佛教传播的两个翅膀。随着佛教的向外传播,佛教的文学艺术也向广阔的天地发展。而且,文学艺术之间也交叉影响,不断出现新的形式。佛教及其文学艺术传人中国内地,为传统的中国文化注入了新因素。特别是在唐代,佛教精神羼人到兴盛的文学里,有的学者研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篇《长恨歌》就是从《欢喜国王缘》脱胎而来[18],后来变文兴起,这是佛教文学延伸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敦煌变文完全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西域是否出现过类似中原变文一类的通俗文学,我们掌握的材料较少,但在新疆出土过吐火罗文和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有的学者认为是剧本,有的认为是西域文字的讲唱文学。不论结论如何,它是佛经的通俗性和演义性的作品,说明在西域存在类似敦煌变文的当地语言文字的东西。由此呵以引证,佛经的传播必然要伴随俗文化的发展。包括《杂宝藏经》在内的大量本缘经典,其中的故事就是来源子印度或西域民间,本身就具有浓厚民俗性。《杂宝藏经》于5世纪在中原译出,其在中原流传的情况材料也不多,在敦煌早期壁画里有一些题材可能是依《杂宝藏经》而绘的。《欢喜国王缘》变文的出现,就与《杂宝藏经》在中原文学领域的传播联系起来了。

  对于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的关系,其实陈寅恪先生在研究了《有相夫人生天因缘》变文后,联系到在柏林见到的有相夫人跳舞图(即《优陀羡王缘》壁画)就产生了历史的思考和深刻的见解,他概括地总结说:“可知有相夫人生天因缘,为西北(指西域)当时民间盛行的故事。歌曲(指《欢喜国王缘》)莫不于斯取材。”[19]同时,陈先生还指出:“近世弹词一体,或由是演绎而成。”这就给研究提示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在这方面,音乐、戏剧和曲艺史学家们已经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此为另一研究领域,本文不作讨论。

  注释:

  [1] 《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71页。

  [2] 《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大正藏》,第4册,第495a、b页。

  [3] 陈允吉《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载《唐音佛教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4] 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载《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180页。

  [5] 《敦煌变文集》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第772页。

  [6] 同上。

  [7] 向达《唐代俗讲考》,载《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309页。

  [8] 王昆吾《汉唐音乐文化论集》,台湾学艺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9] 向达《唐代俗讲考》,载《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309页。

  [10] 《法华文句》卷五,《大正藏》第34册,第063b页。

  [11] 见霍旭初《克孜尔石窟分期问题》,载《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

  [12] 见丁敏《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大庄严经论》,载台北《中华佛教学报》1991年第4期。

  [13]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载《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l,2

  [14] 《敦煌变文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61页。

  [15] 王邦维《略论印度佛教的部派与大小乘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6]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17] 姜伯勤《敦煌毗尼藏主考》,载《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

  [18] 陈允吉《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载《唐音佛教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9] 陈寅恪《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1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困难、不顺、疾病、灾难等,都是我们累世业障的果报,是一种具体化的结果。我们平时家里小孩不听话、夫妻矛盾、婆媳关系不好、与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好、我们身体不好、与单位同事领导关系不好、努力工作却不得好报等等,这些都是恶业显现,对我们家庭、生活、工作产生的阻碍,也就是我们的业障。所谓业障,也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因为业力而产生的障碍,这里的业力是指我们累世所造的恶业形成的对我们现在产生影响的作用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