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湖山寺


2014/9/8    热度:226   

  秋游湖山寺

  达诚法师

  每天出入山门,但整理心情秋游古寺,也仅有寥寥数次。今深秋,我乘公交车,一边与人闲谈,一边细细品味山水方滋的情趣。来到普宁湖山寺。

  湖山寺,又名湖山古寺,位于广东普宁市广太镇湖内乡,向来以古井甘泉,一株四百余岁的桂花树和成吨重的泰佛像远近闻名,从而成礼佛游览胜地。

  寺院周围是山地、田园。寺院方位坐东南望西北;主体包括大围埕、大雄宝殿、泰佛殿楼、两厢。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南侧请大智文殊菩萨、西侧供大行普贤菩萨。大殿后建有一座泰佛殿楼,供奉一尊一千公斤重的铜铸泰国佛像。泰佛像起初由泰国华侨赠供潮阳福田寺,1998年福田平主持释光悟法师又转赠到湖山寺。

  在大雄宝殿与泰佛楼间的空地上,生长着一株多年的桂花树。树高约六米,现已略斜。关于桂花树的由来,还流传着“天竺桂花由浙来”的传说:寺庙创建之初,有一云游僧来此挂单,并带来一株桂花树苗。树苗是云游僧在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南的“下天竺寺”所取的品种,时人遂有“天竺桂花”之称。每逢农历九、十月份,桂花盛开,香随风溢,沁人心脾。桂花树与寺外两株久年的木棉树,内外相映,同为湖山寺之景观,令香客游人心旷神怡。

  香客游人累了,小憩一会儿,可到寺内古井旁饮水解渴。湖山寺之古井,清澈见底,井泉终年涌出,长流不竭。泉水甘甜清洌。

  湖山寺如是景观,诗人方上进曾赋诗云:

  胎日寻芳访梵宫,湖山清趣挹无穷。

  湖涵山色晴明外,山外湖光掩映中。

  浮涧鸥眠湔钵水,山林莺啭落花风。

  老僧相对忘尘虑,贝叶千函佛火红。

  (《普宁县志》卷十第35页“方上进游湖山寺”。)

  关于湖山寺的历史,一则地处较为偏僻,二则遭遇文革的十年浩劫,留下的古迹和史料较少,难以勘定确切年代发生何事。仅从较少的史料来看湖山寺的斑斑足迹。

  寺于明万历四年(1576),由开山祖师释普照(俗名陈凯英,邑人)创建。初始,规模较小。根据该寺民国时住持新南大师(1928年来寺,1960年圆寂)口言,以前曾见佛殿法器铸磬,镂文为明代“万历四年”。由此可知,万历四年,湖山寺已经存在或创建。

  湖内《黄氏族谱》于湖山寺也有相关内容记载。其中说黄氏和七世祖黄东川于明神宗万历壬午(1582)始创居湖内寨,在创建公厅时,把右侧一小庵寺移至鼎地山南侧鹰地。此小庵寺即今之“湖山古寺”。

  到了黄氏第八祖黄清源(1568—1629)时,因子不肖,赌博成性。黄清源对子失望之极,深感子不能继承家业,毅然将所在庵前坑水田十几亩,鱼塘二口,庵园十几亩,连同果树上百悉赠施湖山古寺以为寺产(1618),而自己闲居寺内礼佛修行。

  最近发现诸善信捐制石刻一块,明文下注“乾隆十一年(1754)”。

  现存寺门上“湖山古寺”石刻匾额,是清乾隆五十四年巳酉(1789)所制,住持僧为归乐大师。其时,归乐大师可能主持了寺院的一次大型修建工作。

  另外,在佛厅和现在“后楼”中栋存有清人镌刻的“同治癸亥年住持僧乘经比丘募化十方善信重修”石碑。住持乘经大师在清同治二年(1863)主持修葺湖山寺,当时祖牌上书有“重兴湖山寺”字样(其墓碑尚存)。

  乃至公元1926年前后,寺僧刘赐法师募于四邻善信,为湖山古寺小修。至后数十年再无修葺,破烂不堪。

  时空的车轮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通人和,人民富裕,信仰自由,众缘和合。1986年在普宁市政府和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寺释光慧尼师成立“筹建湖山古寺理事会”,村委会也给予极大帮助,拨出三亩多地供寺使用。各方善信踊跃捐资,聚沙成塔,至1999年共建成大小房十六间,共五百一十平方米,寺前大围埕二百四十平方米。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我望着秋天的湖山古寺,它正沉浸在满山的黄色中,祥和宁静;但我感觉到了它恒常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了秋冬,在春天定会爆发出雪藏的生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修行人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 修自己的什么呢,修自己的清净心。心净则土净,心净与佛就感应道交。真正修行人是赞叹别人的善行,绝没有批评别人的不是。别人有不是,不赞叹、不批评。真修行人,他心地清净、善良,决定不会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 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上,自己心就不善;放在口上,那就造口业,这哪里是修行人?这是造罪业的人。 真修行人,外面恒顺众生,里面如如不动。外面见到人家欢喜,我们表面也欢喜,内心清净;遇到不好的事情,偶尔也可以发个脾气,那是表面生气,心里面是清净的。所以要知道,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都能保持清净心,决定不起贪嗔痴慢,这是修行的关键,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