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伏龙寺


2014/9/8    热度:495   

  寻访伏龙寺

  作者:陈广斌

  古人云: “深山藏古寺”。

  大凡出家人,都是些脱离红尘的人,他们喜欢清静,压制情欲,与人世间隔离。因此他们总是把寺庙建在偏辟荒凉的深山野岭之间。或者高山深谷,或者悬崖峭壁,都是建寺庙的好地方。反正越是险要的地方越好,越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越好。很多烧香拜佛,寻仙访道的善男信女,不怕山高路远,不辞艰难险阻,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来朝拜,不这样不足以说明对佛对神的虔诚。朝拜的人多了,香火鼎盛 ,寺庙便出了名,便有了灵气,所以古人说: “天下名山僧占多”。

  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的北端,这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峻,人烟稀少,正是建寺庙的理想之地。的确这里曾有过不少寺庙,只是因为年代久远,不少寺庙已被毁坏,伏龙寺就是其中幸存下来的一座。

  来到清水河,我便决定去寻访伏龙寺。

  我们坐车在崎崎的山道上爬行,山道两旁奇峰突起,怪石磷殉。有的地方面临深渊,绝壁千仞。在悬崖 峭壁上,一簇簇野花或红或黄,或白或紫,竞相开放,真可谓万紫千红。远处的山坡上林木森森,荆棘丛生。突然一群山鸡从山谷中掠过,发出咕咕咕的叫声,空谷传音,给人一种空灵,幽深,宁静的感觉,正象古诗中所说: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汽车行驶了六十多公里后,来到了单台子乡水门塔村,再往前走就是羊肠小道了,汽车无法行走,司机将车停在村边的一块打谷场上。这个所谓的村庄也就是三五户人家,他们居住的窑洞坐落上山顶上。这些窑洞都是当地老百姓用山上的石头构筑而成,冬暖夏凉,住起来十分舒服。

  这里离伏龙寺大约已经不远了,但它藏在那一条山沟里,陪同我一起来的邢永晟先生也记不清了。

  在水门塔村边我们见到一位在旱井边打水的农家妇女。她正在从旱井里提水浇菜地。提起旱井,乃是清水河县的一大奇观,我是第一次见到它。这里山高沟深,民谚云“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因为这里吃水极困难,老百姓便发明创造了旱井。在地上挖一个类似坛子的大坑,口小肚子大,周围用红粘土捶打结实。夏天多雨的季节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使用。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口这样的旱井,旱井的多少是村里人家穷富的标志。小伙子订婚娶媳妇,女方先要打听对方家里有几口旱井,如果有三口旱井,证明是个富裕户,如果只有一口,这门亲事便有吹的可能。在这一带村庄的墙壁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大字标语 “提高天来水的利用率”,这是当地政府为了号召村民充分发挥旱井的作用,而刷写的标语。

  我们虽然向那位农家妇女打听了伏龙寺的位置,但还是费了很大劲才找到那条山沟。

  当我们爬上南山岭,向下俯视时,沟内的景色果然十分迷人。沟内草木葱笼,一条山涧弯弯曲曲向西流去,涧底山泉叮咚作响,伏龙寺座落在涧边的一座小山丘上。

  寺院的山门歪斜着,墙内的立柱勉强地支撑着拱顶上的砖石,看样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寺庙四周的围墙有好几处缺口,我们从缺口处进入寺院。院内荒草遍地,洒满了一层羊粪蛋,不知谁家的羊群曾在这里圈养过。

  寺院里的大殿坐北朝南,大殿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只是里面的塑象已荡然无存。残留的的壁画,色彩鲜艳,画面上的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形象生动,清晰可辨。

  大殿前的廊檐下有一通石碑,石碑完好无损,碑文字迹十分清晰。石碑上的碑文是由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冯国栋所撰。根据碑文记载,伏龙寺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后经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扩建成寺。伏龙寺居地险要,与长城关险隘滑石堡对峙,东傍水门洞,西临黄河,背靠沙龙颚须,石壑边垣,内外山形如群牛奔饮至此,自古有伏龙卧虎之说,故为此庙立名为伏龙寺。

  伏龙寺原有关帝庙一楹,观音殿一楹,圣母庙三楹,龙王堂之楹,东西禅室各三楹,钟鼓两楼,山门一榭。光绪初年,又在山门左侧筑戏台一座。寺院内皆用青石板铺地,卵石甬道,建筑为砖、瓦、木结构。总占地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

  碑文中所说的关帝庙、观音殿、圣母庙、龙王堂,现在已无法辨认。在寺院中间有一座经幢,上面放置一座石香炉,香炉内有残存的香灰,蜡台上有未曾燃尽的蜡柱,看样子每年还有人到这里来烧香求佛。

  南边的戏台古朴简洁,戏台的厦顶上长满了蒿草。戏台有一人多高,柱子上的红漆已斑驳脱落。戏台的山墙上写着某一戏班子在此演出时演员的姓名、戏目名称。

  根据清水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夏,一次雷电袭击,焚燃了该正殿及西禅房,迫使和尚散去,从此便失去管修。1964年农历四月初八,因乡人焚香祷告,不慎引起火灾,更使其庙堂颓壁残墙,满目焦土。

  站在空荡荡的院落里,望着歪斜的山门和大殿,抚摸着在这里柱立了二百多年的经幢,我浮想连翩。庙里的神仙走了,和尚们也走了,空荡荡的庙堂成了鸟儿们的乐园。燕子们在屋檐下筑起了新巢,野鸽子在厦顶上成群的落下又飞起,野兔在寺庙周围时有出没。

  在这座人迹罕至的寺庙里,我仔细的搜寻着,搜寻远古的信息。每一块砖瓦,每一株小草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曾到过不少名山大刹,那里早已开辟成旅游景点,参观的人群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有导游小姐领路,有解说员讲解,小摊上还有各种纪念品。然而,我感到这荒山野岭间的破败寺庙更有味道,更有文化含量。在寻寻觅觅中,有一种探索的情趣和惊奇。

  我徘徊于寺庙周围,希望能遇到一个人,一个当地的老乡,向他了解一下伏龙寺的过去和现状。但四周空空寂寂,廖无人迹。

  透过薄薄的岚雾,我发现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头驴子在吃草。我想,即然有牲畜牧放,它的主人一定离此不远,于是我顺着山坡向上攀去。在半山腰我看见一位老者正在荆棘丛中采集着什么。老者鹤发童颜,银髯飘飘,白眉毛下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股仙风道骨的气质。

  我向老者问好,问他多大年龄,长者将姆指和食指伸开,说八十有六。他见我是外地人,于是放下手中活计邀我坐在山坡上攀谈起来。

  长者告诉我,据老人们讲,这伏龙寺是当年北岳恒山来的一位和尚修建的。和尚的法号叫 “慧聪”,他云游到此,发现这里有藏龙卧虎之势,于是便化缘募捐,修建寺庙。据说,我们现在用的旱井就是慧聪和尚传授的。寺庙建成后,慧聪和尚在庙里住,他每天用坛子到山沟的泉水旁提水。到了冬天水就会结冰。他便买来几只大坛子,埋在院子里,秋天将提来的泉水储存在几只大坛子里,冬天便可以饮用。

  当地老百姓经常到寺庙里来进香,发现他这个办法好,于是也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埋坛存水。人口多的人家,用水量大,几个大坛子远远不够用,慧聪和尚告诉他们,何不在地下挖成坛子状的土穴,然后将壁面砸实,再沫上不易渗水的红胶泥,夏秋两季把雨水储存在里面。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旱井,就是由埋坛存水演化而成的。

  长者回忆说,他小的时候,伏龙寺香火鼎盛,每年四月初八这里逢庙会,四面八方的人都到这里来进香。庙会期间要唱好几台大戏,十分热闹。他说寺庙旁的涧水,叫杨家川,北宋时,杨六郎率杨家将士在这一带驻守边防,后来老百姓便把这条涧水称为杨家川。

  天色已近黄昏,我挥手向长者告别。回首望望暮霭中的伏龙寺,颓败的寺院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苍凉。伏龙寺的神仙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而眼前这位银髯飘飘的长者不就是神仙吗?只见他揹上采集的草药,跨上驴背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老和尚《辞世诗》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