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访古寺


2014/9/8    热度:236   

  深山访古寺

  周清波

  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位于三门县里浦镇和健跳镇之间的隐龙山,却并没有如此幸运。

  相传宋朝末年,元军攻入临安时,南宋幼主宋端宗为躲避元军追击,在左丞相陈宜中等人的护送下,乘船南下逃亡,船进琴江入浮门后,才逃过元军的追击,于是暂隐浮门后的深山中,隐龙山便由此而得名。然而,不幸的是隐龙山却并没有因此典故而扬名立腕。直到400多年之后的某一天,一位云游到此的僧人,因为在此修造了一座名为“碧云寺”的寺庙,而改变了隐龙山的命运。从此,隐龙山和碧云寺便成了众僧云集、宣经诵偈的圣地,这位云游僧人就是海觉禅师。

  5月的一天,我们慕名而来,在附近村民的带领下,沿着古人的足迹,拾级而上,沿途是茂盛的植被和镶嵌其间的野花,耳边听到的是清脆的鸟语和叮当的山泉之音。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疲惫不堪的我们,正待停步休息的时候,忽听“咚咚”的寺院钟声,抬首望去,碧云寺已经隐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寺院坐落在隐龙山主峰四顾基的谷地,距主峰只有几十米,寺院三面靠山,正面则是层叠的山岚和缭绕的云海。登山远眺,可观东海日出,了望东海诸岛,真正是一个参禅悟道的理想所在。

  据史料记载,碧云寺始建于公元1326年,原为江南古刹,是天台宗的一大分支。传说当年海觉禅师云游到此时,见有一道紫雾缭绕其中,疑为佛的指引,于是便扶杖而来,从此,在这里宣诵经文,参悟佛法。

  寺外竹林繁茂,郁郁葱葱,寺内环境清幽,香火袅绕,踏入院门,左手处立一块碑文,由于年深月久,碑文早已经斑驳难辩了,透过这些残缺的文字,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海觉禅师号通悟者,年十三岁即辞亲割爱,遁入空门……意欲潜居深谷僻林,寻山觅岛,越海朝源,来至隐龙山巅,见其曲径变幻,奇岩峻绝,四顾茫茫,若澄澄空之际,千山叠叠,如入蓬岛之乡,于是乐志陶陶,遂结庐于此。由是吸露餐霞,不嫌孤踪落落,宣经诵偈,常参法语。”

  据后人考证,海觉禅师13岁时,正是乾隆十一年,当时此处只有碧云、白云两庵,乾隆二十六年才改名为碧云寺,之后便逐渐地被世人所知,常年香火不绝。由此看来,传说和记载都是不可靠的了。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碧云寺鼎盛的时候是在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当时寺院有田产70多亩,院内佛像有近千座,在浙东地区名声很旺。然而就是这么一处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却在文革期间被洗劫一空,各类大小佛像都被搬到山下给砸碎了,寺院外的300多亩土地种上了茶树,碧云寺也改做了茶楼。据传,碧云寺原有一处放生池,是依据四顾基的水源而建的,如今也已经找不到了踪迹了。改革开放之后,当地村民试图还原碧云寺的旧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碧云寺当年的辉煌终难再现。

  在群山的掩映之下,碧云寺藏而不露,幽雅至极,只可惜传说中的紫雾云霞早已杳不可见了,惟有寺门外郁郁葱葱的翠竹和寺内缭绕的香火依旧。经过近700年的风雨洗礼,碧云寺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寺院的南墙石壁也变成了断壁颓垣,惹得青苔绿藓攀缘而上。

  除碧云寺之外,隐龙山还有尼姑抱子、五指擎天、斜头望月等10多处未被开发的旅游景点,为了有效地开发保护这些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近年来,隐龙山附近的村民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对碧云寺进行募化重修,对各旅游景点进行宣传和保护,2004年,还斥资修建了碧云寺的天王殿。

  然而,崎岖蜿蜒的山路给隐龙山的开发带了重重困难。建筑所需的木料、石料、砖瓦等都必须通过人工和牲畜一级一级地搬运上山。有的大梁一根就重达上千斤,就是10多个壮年男子合力搬运,也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前山村人开发隐龙山的决心,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都在预示着隐龙山开发的美好前景。

  吃过中午的斋饭,我们要下山了,在弯曲的山路上,我们看见3个骡子正背着瓦片,在丛林间艰难地爬行,渐渐地消失在一片绿色当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放下什么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