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普乐寺的石雕艺术
2014/9/8   热度:249
普乐寺的石雕栏杆 石雕是古建筑装饰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可以通过石雕的花纹图案,美化装饰古建筑物,特别是用于宗教的各种装饰图案、纹样,用石雕刻成凸凹的画面,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投影衬托的纹样色彩会有不同的变化,给古寺佛殿建筑物增加了一种神秘色彩。 河北省承德普乐寺建于公元l766年。普乐寺的石雕装饰艺术分两类:一类是花卉类,有卷草纹、莲瓣纹、带状纹、回纹等;另一类是动物,如坐龙、行龙、团龙、凤以及蝙蝠等。欧洲人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承德普乐寺的石雕便是这“史书”的具体体现。 宗教文化在普乐寺的石雕艺术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雕刻用的石料之多、体积之大,是其它寺庙无法相比的。从宏观方面来看普乐寺的石雕艺术,旭光阁殿内中央圆形石须弥座,石雕纹饰共分6层:上方是龙戏珠纹饰、上枭莲瓣纹饰、束腰车轱辘吉祥草、下枭莲瓣纹饰,下方是龙戏珠纹饰,底部是拐子龙龟角。旭光阁周围67个石栏杆雕刻装饰图案,宗印殿前二龙戏珠(踏步),石碑的碑身两边纹饰为水纹和龙。碑底方形,四面皆雕刻垂角,垂角下侧的左右两个插角,雕刻两条腾飞的长龙,看上去华丽而庄重。这些图案雕刻精美,出神入化,形态逼真,说明古代匠人在建筑时也是尽力从多方面来显示其审美价值。 普乐寺的石雕艺术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其庞大,而且在微观上也体现得非常精细,遍布寺庙的每一个角落。宗印殿后旭光阁周围的出水孔用石头雕刻的装饰图案基本相同,自然流畅,形状似如意纹,上有花瓣点缀。旭光阁门前两侧各有一下水孔,下水孔的装饰图案为荷叶,石雕的荷叶形状酷似天然形成,其形状脉络清晰可见。还有天王殿前的下水孔装饰图案为古钱形状。从建筑的细部看普乐寺的石雕艺术,精细的程度可想而知,石雕艺术在整个普乐寺建筑中起到了衬托主体的作用。 纵观普乐寺全景,寺院整体布局层级分明、重点突出、主题轮廓清晰,不仅形态多样,而且制作精美,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金色的殿顶、金色的殿内天花藻井及其周围的彩画,无不给人以富丽之美感。而石雕艺术则追求本色之美,追求自然之美与建筑的精华部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世界不平等,身体强健、相貌好的就起傲慢之心,自己以为不得了!体智衰的、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都生烦恼!傲慢是烦恼,自卑感也是烦恼。阿弥陀佛很慈悲,众生到了他那边,相貌统统一样,所以你也没有傲慢,也没有自卑感,心清净平等了。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都没有这种现象。十方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下下品往生,你的身体色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世间人相貌不相同,心就不平,就生烦恼。相貌好的人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相貌不好的就自卑,我不如人,产生嫉妒、嗔恨。心有不平,就有斗争。而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那里面没有争执,大家都一样!十方一切诸佛都赞叹西方极乐世界居住环境之庄严,因为我们在那边生活,衣食住行跟佛完全相同,绝对没有差别等。九法界众生只要具足信愿行三个条件,没有一个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