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县支各庄北魏太和十一年石造像


2014/9/8    热度:333   

  永清县支各庄北魏太和十一年石造像

  【关键词】永清县;北魏;石造像

  【摘要】1999年12月,廊坊市永清县支各庄发现北魏石造像一躯,为青石质,正面浮雕一佛二菩萨一铺三尊造像,背面下部发愿文有“太和十一年”纪年,是研究廊坊乃至河北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以及北魏云冈石窟造像艺术对河北地区影响的重要资料。

  1999年12月,廊坊市永清县支各庄村民在村东取土时发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石造像一躯,现存廊坊市博物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造像为青石质,顶部、两侧及底部均残缺,残高52厘米,残宽85厘米。正面作立姿背屏式,浮雕一佛二菩萨一铺三尊造像。释迦居中,高肉髻,水波纹佛发,发髻平展。面相长圆,较清秀。眉眼细长,眉微上挑,眼呈柳叶形,作向下俯视状。短鼻,耳大低垂,鼻尖、口、下颚残缺。颈细,双肩较宽。褒衣博带式佛装,内着僧祗支,外披贴身圆领通肩袈裟,衣褶呈“U”形,颇显稠密厚重,膝部以下衣纹剥蚀较重,足以下残缺。右手当胸,施无畏印;左臂弯曲下垂,手握大衣一角。手均仅存残迹。主佛像有残头光,头光外刻有火焰纹,因残缺严重形制不清。主佛两侧各有一尊立姿胁侍菩萨,形体矮小,头戴花蔓高冠。左侧一尊仅存头部和手持的莲蕾残迹。右侧一尊左臂弯于腰际,因残损严重,所执之物不清,面部及衣着均残损严重,右臂及膝盖以下残缺(图一)。造像背面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雕一尊坐佛,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单层台座上,头及右臂残缺,面相和衣纹剥蚀严重,着圆领通肩大衣。中部为仿木结构的单开间殿宇,顶雕瓦垄,平脊,左侧存有弯角形鸱吻,双重檐椽,双柱,长方形弧顶柱础,柱的上部残,两柱间雕尖顶龛,龛内分别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高肉髻,双脸侧对,面相长圆略显清秀,溜肩,双手合拢置于双腿之上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单层台座上。身着圆领通肩大衣,衣褶细密。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残缺严重,仅见腿、足及垂于身体两侧的帔巾(图二)。下部阴刻竖读楷书发愿文:“太和十一年幽州……次县王……王僧安……乔父母牛人……像一躯。……皇帝下花……唱道之会……为知……生读生之……自众生普……。”太和为北魏孝文帝年号,十一年(487年)尚未迁都洛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北魏时期统治者与佛教的联系日趋紧密,《魏书·释老志》记载:“初,法果每言,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谓人曰:‘……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认为帝王就是佛,礼佛就是忠君。统治者利用佛教“敷导民俗”、“助王政之禁律”,致使佛教盛行于世,各地佛教寺院林立,雕造了数量、题材众多的佛造像,并开凿了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按照宿白先生对云冈石窟北魏窟的分期,一期自文成帝和平初至和平六年(460~465年),二期自和平六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5~494年),三期自太和十八年至孝明帝正光五年(494~524年)[1]。支各庄石造像有“太和十一年”纪年,应在云冈二期,主造像的特征也与此期的相同,而背面的释迦、多宝并坐造像在北魏时期风行于山西、河北一带,仅云冈石窟中施造于太和年间的就多达385座[2]。此造像纪年明确,是研究廊坊乃至河北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和北魏云冈石窟造像艺术对河北地区影响的重要资料。

  ————————

  [1]a.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1期;b.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云冈石窟》,文物出版社,1977年。

  [2]a.王恒:《〈魏书·释老志〉与云冈石窟——兼谈佛教艺术中国化》,《敦煌研究》2001年3期;b.王恒:《二佛并坐及其佛教意义》,《文物世界》2002年1期。

  〔责任编辑:成彩虹〕

  《文物春秋》2007年第4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间人作善作恶,清不清楚?清楚。如果不清楚,你不是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萨。怎么又清楚又平等?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譬如镜子,镜子照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的人,好丑都在里头,它并不是没有好丑,确实有好丑、有善恶,统统都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平等的。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心地清净平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那个现的相不平等是他的事情,他的心不平等现的相不平等,我心平等在我心里头统统平等,这才与一真、与如来比较靠近一点,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