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山导游词


2014/9/8    热度:287   

  浮丘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浮丘山景区参观游览,浮丘山景区因在浚县城南,又称浚县南山。浚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浮丘山和对面的大伾山景区集中展示了浚县的历史文化和优美风光。浮丘山宋代前称小横山,因山势若舟,呈漂浮状,所以后人称为浮丘山。浮丘山景区主要景点是碧霞宫和千佛寺。

  碧霞宫

  碧霞宫,全称碧霞元君行宫,是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现存建筑八十余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道教建筑群。

  这座清代戏楼,是还愿者演戏酬谢神灵的地方,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是碧霞元君的生日,善男信女在此演戏酬神表达心愿,柱子上楹联写的是: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阙清音半天绕;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登上月台,首先看到的是“万物资始”坊,坊后就是狮子迎宾,雄狮昂头长啸,母狮慈眉善目,反映了浚县石雕艺术的精美绝伦。

  楹联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尤其是寺庙楹联,更是集山水之精华,风物之神韵,妙不可言。大家看这山门石柱上的楹联非常耐人寻味:浮丘妥圣灵,峰边伾峙,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泓白练漾神功。意思是:大伾山和浮丘山好象两道青螺,静静地耸峙在古黄河岸边;卫河水自南而来,绕浮丘山脚下北去,它的上游与淇水相接,象条白练自天而降。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指明了碧霞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价值。

  跨过山门,踏上莲池上的拱桥,我们看到的东西对称的四帅殿和钟鼓二楼,隐隐约约还能听见晨钟暮鼓之声。二门为庑殿顶,如意斗拱,结构精巧,造型优美,门楼内外各嵌一横匾,前书“贻尔多福”,后书“群生系命”。

  过了二门,两厢古色古香的陪房和参天的古柏、林立的碑碣烘托着高踞平台之上的大殿。大殿面阔五间,由悬山顶正殿和卷棚歇山顶拜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融会了北方建筑的雄浑粗旷和南方建筑的雅丽秀巧。前檐下雕龙画凤,精雕细凿,殿前御道上的青石蟠龙,摇头折尾,呼风带雨,充满了灵气。栏板望柱上雕刻的狮子、罗汉形象怪异,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御道正中雕刻着佛教的吉祥符号。房檐垂拢上彩绘着儒家的“二十四孝图”,东西两窗上雕刻着“灵镇东岱”、“光映西池”八个大字。

  殿内供奉着道教的三位神灵,碧霞元君、佩霞元君、紫霞元君,木雕镀金神橱为明代作品,艺术价值很高。拜殿两侧摆放的鸾驾,据说是元君的仪仗,分别是金爪、钺斧、朝天凳、伸手、拳手、搭拉手、回避、肃静、龙凤牌、外加一条甘蔗棍。

  绕过碧霞宫大殿,迎面屏立三座门楼,正中门上阳雕“琼宫妥圣”,意思是指在这座玉楼仙宫中,安安稳稳地睡卧着碧霞元君的圣灵,这四字为仿宋体,用仿宋体刻门楣在古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我们过妥圣门进后院,东西陪楼内展放着在浚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主楼为寝宫楼,顾名思义就是元君休息的楼阁,是清顺治年间补建的,它是一座歇山顶式三重檐建筑,因能绕楼一周,又称转角楼。楼上雕刻着碧霞元君卧像、暖阁神帐。游客登楼东可遥望大伾山,西可俯瞰卫水河,领略无限风光。

  千佛寺

  碧霞宫后门向西北,就是千佛寺,它创建于唐代,因有千佛洞石窟得名,中轴线上有山门、罗汉殿、大雄宝殿、水陆殿等建筑。明代曾一度改为浮丘书院,清朝光绪二十八年,设为农业中学堂。

  这座青石山峰平地突起、自然古朴,石壁上还有远古海水冲刷腐蚀的痕迹,它高 4米,长15米,宽5米,被称为山之山。该山四壁有摩崖题记20多处,西、南壁间凿满大小佛龛、佛像,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多半已有残缺。

  西壁上这两个石窟,就是千佛洞,洞内有大小佛像 996尊,为我国石窟艺术瑰宝。洞口“佛国”二字是清代书法家程淓题写。门眉上雕有元至元八六年雕刻的巴思巴文。洞内平面为圆角方形,窟窿顶,高2.5米,大家看,这里的主尊是三世佛,每尊佛的两侧分别站着二弟子和二菩萨,中间为释迦佛,左边是伽叶古佛,右边是弥勒佛。整个洞窟,造像生动,雕刻优美,大的佛像高1.5米,小的佛像只有几寸。佛身披通肩大衣,结迦趺坐,面目安详。弟子衣着朴实,跣足立于莲台之上,姿态虔诚。菩萨衣饰华美,线条流畅,特别是右后侧这尊保存完好的菩萨像,佩璎珞、饰飞带、薄衣透体,身体微微侧倾,一手持莲花上举,一手捏飞带,欲舞不舞,似动非动,如出水芙蓉迎风倚立,充满了青春活力,壁上刻有唐永隆元年、开耀二年等题记,表明了它开凿于唐,代表了唐代豫北石刻造像的极高水平。

  北窟较小,洞内平面呈马蹄形。壁间刻有题记:“为天皇天后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天皇天后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传说这“山上之山”原本是须弥山上的镇山之宝,非常有灵性,但他耐不住寂寞,不愿静修正果,遍证菩提,于是被如来佛放到东洋大海的海底,他痛改前非,在海底静静地修炼,耐心地等待,终于盼来了海水干枯,海底变成了平地,他也有了出头之日,到了唐代,佛事大兴,武则天在洛阳龙门捐脂粉钱开造了卢舍那大佛,当地人发现了这块灵石,于是也开洞造佛,普渡众生,成了佛教圣地。

  出千佛洞就是千佛寺的中院,大雄宝殿仅剩遗址,松柏竞翠,烘托着千手观音殿,殿前石柱的楹联“手可弃目可捐方现斯宝殿金身成化境,君宜尊亲宜孝宁惟是莲台贝叶渡迷津”,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千手观音弃手挖目事君亲和寻生问苦的慈悲心怀。

  水陆殿是千佛寺最后一座建筑,是僧人举行水陆法会的场所,全名“法界圣心水陆普渡大斋胜会”,略称“水陆”、“水陆道场”。相传南朝梁武帝始创。宋、元、明、清水陆法会盛行,是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则。内容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供品以饮食为主。形式分内外坛,以内坛为主,悬挂毗卢、释迦、弥勒等像,陈设香花、灯烛等供品。外坛有“梁皇忏”、“华严”、“法华”、“诸经”、“净土”、“施食”等坛。相传全部法事做完需要 49天,最短也需要7昼夜,所以我们各位能赶上一次水陆法会,虽不是三生有幸,起码也是机缘难逢。院中这棵唐柏,枝叶茂盛、高大挺拔,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被称为“长寿柏”,还有一段长寿柏的传说故事在当地流传。

  浮丘山这次行程到此结束,欢迎各位游客常来。

  来源:鹤壁市政府网站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禅的本质是使人的生活充满安详真实情趣,使人们摆脱心理和情感的困扰,看到我们自在生活的本来面目,从而以最真实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世事和享受我们拥有的真实自然的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掺杂挑剔的,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