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3、佛教教育
2014/9/3   热度:403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3、佛教教育 泰国的社会教育机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军校,都设有佛学课程,要求学习佛教的基本教义,有的学校还安排学生参加坐禅的训练。而泰国的民间,到寺院短期出家,接受严格的佛教教育与僧团生活的训练,这更是自国王至平民,每一个男子在年轻时必须要经受的教育。 以佛教的慈悲、谦恭、孝敬、助人为乐等道德观念来教育小孩,在泰国尤为重视。许多地方设有佛教幼儿园,教导幼童先认“佛陀、三宝”之类的字。教育部门编有基础佛学教科书,以尊崇三宝、守五戒、孝敬父母师长等优良道德教育孩童。在这样的教育下,五六岁的小孩看到僧人时,马上就会合掌敬礼说:“师父好!”“阿弥陀佛”等,从小就熏习起对三宝的崇敬与信仰。泰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达目努博士说:“一旦你信仰佛教,它就会引导你往正确方向前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你要做什么,往哪儿去,佛法都将给你智慧,让你以最好的方式来行动和思考。这样一来不仅使你自己,你周遭的世界也会变得吉祥,获得安乐。” 我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孩童时代的教育可以说是根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与晨”,而人们的一生之计无疑在于孩童时代的教育。因为在幼年时代,人们所受的教育熏习,很容易成为他一生中所秉持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念等这些基本的生活观。如果在孩童时代,受到了佛教慈爱智慧的熏陶,人们无疑会变得善良而正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泰国旅游期间,我感受到了这种教育给泰国人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时时感受着泰国人的慈和淳朴。 在参观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时,我不断地看到了佛教教育对人们成长的良好效果。正如一位西藏的大德,在一所大学获得荣誉博士学位后,所发表的演讲:“……人类社会需要爱心和慈悲,无论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士,还是不信仰宗教的人们,都不例外。一个人在他的孩童时代,在家庭或学校里,若没有爱心、慈悲的教育,他的前途将会十分迷茫。因此,我们应当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努力,以慈爱心来拥抱人类,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段开示在我的内心一直回响着,也使自己产生了很多感想。然而现代社会各个地区的人们,似乎将全部力量用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财富方面,而对精神教育事业并不重视。在外境物质方面,人类所研究发展的项目,几乎是日新月异,而真正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对心灵健康发展的工作,却是日益漠视,毫无进展。世界各国这样发展下去,纵然都能得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人们只有财富,而没有健康的心智,象西方那些富翁一样,天天靠镇静剂、安眠药甚至毒品来度日,这样又有什么用呢?而且财富也要靠人们前世的福报,若无宿善,即使日夜辛劳,也无法得到。可是日益流播的物质至上主义之毒害,使现代人对这些道理渐渐失去了解,失去了获得安乐人生的智慧。 我想起很多地区的人们,在对下一代的教育工程中,只重视外界知识的灌输,而对安身立命之本的德育十分漠视,这种教育,岂不是毒害孩童吗?如果学校家长在教育小孩时,都象泰国那样,让小孩从小接受行善断恶的佛法智慧教育,对孩童的成长、对人类的明天,那将会有多么积极的意义啊! 我生长在冰天雪地的西藏高原,那种严酷的自然环境所养育的民族,本来是多么的坚忍而剽悍!然而大悲怙主的慈护之下,藏人历来崇敬佛法,小孩生下来就受到慈悲甘露法的浸润。这种佛教的教育,使这个民族变得多么慈忍淳朴,变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他们为其他地区的人们不断散播着智慧安乐的光芒,为日益躁热不安的人类,散发着丝丝清凉安宁! 看到泰国普及的佛教教育,我想到了很多。也多么希望,所有的人们,都能以慈悲智慧浇灌心灵,以爱心宽容来拥抱世界,让和平安乐之花在人类的家园中永远开放!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