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佛经碑刻――《首楞严经》


2014/9/8    热度:970   

  明代佛经碑刻――《首楞严经》

  苏龙

  司徒庙位于苏州城外西南光福邓尉山下,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当朝时,邓禹官封为大司徒,晚年邓禹曾隐居于此。邓禹离世后,山人将他的寓所改立为庙,塑像供奉,来纪念这位征战彊场,平定天下的大功臣,司徒庙因而得名。

  司徒庙院内有邓禹手植四株古柏,两千多年来,历经大自然风吹、雨淋、雷击,断裂再生,皆成怪异状态,古朴苍健的奇观。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见古柏树态各异,又似蛟龙卧地,有的体裂腹空、纹理盘旋、满树苍萃、一时兴来口谕名为“清、奇、古、怪”,从此而闻名天下,

  赏柏厅西建有碑廊,壁间镶嵌有一部明代珍贵的佛经碑刻《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首楞严经》共分十卷,全文六万七千多字,分别镌刻在84块青石为料的石碑上,每方平均刻字八百左右,碑长95公分,宽33公分。书法秀丽,刻工精细,费工浩大,蔚为壮观。

  《首楞严经》邀请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其中有天启进士候峒曾、崇祯四年礼部侍郎顾锡畴、明大学士王锡爵之孙,明末少常少卿著名书画家王时敏及张柄樊、张鲁唯、魏肇曾、归世昌、王瀚、顾同德、诸保寅、张立平等,经文有吴门高手樊德镌刻。名家书法清秀照人,与镌刻家精心奏刀刻成的佳作,可谓连珠璧合,举世无双,是当今寺院中保存得完整无缺的佛经碑刻,令人观后赞叹不已。

  《首楞严经》历经(1628-1644)十六年之久才镌刻完工,原当刻毕送涿州山房收藏,因清兵入关,不得已才藏于光福四林寺内,该寺后因年久失修塌毁。解放后,为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将全部佛经碑刻移至司徒庙内增建碑廊加以保护。

  《首楞严经》碑刻已有三百六十多年历史,它集各名家书法艺术之风采,闪烁着佛经书法艺术之清华,成为吴中佛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研究佛教哲学、欣赏名家优美书法和金石艺术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1957年8月30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发表在《中国民族报》2004年1月20日第三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 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导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什么叫“了义”?了义是对于自己这一生有真实利益的,这叫“了义”;对我这一生没有真实的利益,这个对我就是“不了义”。佛法了义里头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决定要帮助我这一生当中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真正了义;我现前得利益,将来不能帮助我在这一生脱离轮回,这个经教对我就是不了义。这是教我们选择的标准。净宗法门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当中不但你超越六道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不但超越十法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阿惟越致的果位,所以叫究竟了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