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广文化旅游的寒山寺模式
2014/9/8   热度:254
研究推广文化旅游的寒山寺模式 ——在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闭幕式上的发言(摘要) 我觉得多年来寒山寺的很多做法实际是很有套路的,很有体系的,也是很有效果的。寒山寺有许多的东西值得关注,值得研究,值得推广。他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方式,一定的规范,一定的体系,并由这种方式、规范、体系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而这样的一种模式,在我认为,就完全应该在我们现代的文化旅游当中来加以推广。当然,需要附带说明一下,根据我刚才所讲到的有关文化旅游的双重定义,这里要谈的寒山寺模式无疑主要是针对运作方而言的。具体点说就是这个模式是以大和尚为首的僧人们如何凭借寒山寺的资源特色进行丰富并创意,如何让旅游者增加了解和感受的文化旅游中的寒山寺模式。 既然叫寒山寺模式,那么它究竟有哪些东西呢?我把它简要的概括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也可以说是四大核心体系。谈到模式,大家也知道,“模式”这个词,现在用得有点滥,我实在也不想用它。但是确实又想不出其他词来,所以呢姑且一用,今后有了更好的说法咱们可以再改过来,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寒山寺模式的四大核心体系。 第一、就是“理念的大众化”。佛教的核心理念,大家知道当然是博大精深,但是概而括之,不外乎“因果”二字。但是你仅仅凭“因果”二字,来面向整个社会,我觉得是不妥的,至少是作为有限的。我始终认为,佛教的核心理念不等于大众理念,都去念阿弥陀佛不是旅游,至少不是文化旅游。换句话说,你每一座寺庙要想做现代社会环境下的文化旅游,你就必须和现代社会进行嫁接,通过社会性的、时代性的演绎把你的核心理念传达出去,为大家所接受。那么寒山寺在这个方面就做得很有点名堂了。因为寒山寺目前这个核心理念大家也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了,就是“和合”理念或者说是“和合”概念的提出。关于这个“和合”理念,在座的许多专家都已经发表了很多见解,写了很多文章,在这次论坛中也提交了很多相关的论文,“和合”理念的进一步阐述、和与合之间的关系等等,大家理解得比我深,分析得比我透,所以这方面我也就不多谈了。但有些问题还是很值得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一下的。我一直在想,我们有很多的庙,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的寺庙,包括佛教的四大名山。每座庙都有每座庙的缘起,每座庙都有每座庙之所以建起的因果。虽然佛教在总体上,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但是每一座庙的之所以缘起,仍然是有它的特定道理的,这在我想来大概也可以称之为寺庙的“个性”吧。那么寒山寺呢,我觉得他的个性理念就很鲜明啦,“和合”两字,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也许有人会说,怎么就这么巧呢,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时候你就提出了“和合”理念?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巧不巧的问题,而关键是一个适应时代的理念提炼问题。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和合”这个理念并不是寒山寺历来的理念,历史上的寒山寺说到底也就是一座庙,一座基于传统佛教教义的庙,所谓“妙利普明塔院”、“普明禅院”是也。当然,寒山寺“和合”概念的形成,与雍正皇帝钦赐的“和合二圣”是大有关联的。但是作为一种理念,特别是作为一种核心理念,我觉得还是应该归结于当今寒山寺主体意识的明确和强化,应该归结于寒山寺现代寺庙管理思想和境界的逐渐升华。这种升华总的来说就可以概括为寒山寺和合概念和和合形象的理念化提炼。而这个提炼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的大概就有这样的三个方式,大家看对不对。首先一个呢,就是倡导“和合文化”的研究,我觉得这是理念的确立过程,包括成立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主要的立足点就在于把整个“和合”概念或者说是把从明清时代就已出现的世俗的民俗的表达方式提升为寒山寺的主导理念。这是第一个做法,而且一直还在做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第二个呢,就是公开提出寒山寺是一座文化寺庙。这应该说也是寒山寺多年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说寒山寺论历史不算最久,论规模不算最大,论丛林中的地位不算最宗,甚至可以说论许多方面他其实都算不了什么。但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魅力?我们认为这就是文化,就是在于有他特定的文化的影响力。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才有理由提出寒山寺是一座文化寺庙,是“和合文化”的祖庭和宗庙。这一点,我们姚院长在多次的讲话和研讨中已经反复强调,这与寒山寺的“和合”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要知道寒山寺首先是佛教概念中的一座庙,不是旁门左道呀,但在佛教的传统体系中,寒山寺又不是一座宗庙,而“和合文化”又是可以根基于传统的佛教教义的,因此提出寒山寺是“和合文化”的宗庙和祖庭,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佛教的经典思想的。第三个方式呢,就是寒山寺一直在探讨如何持续地弘扬和推展“和合文化”的社会化。我们知道,“和合文化”之所以在社会上影响之深,实际上主要的是明清以来的民俗文化的深入人心。我们已经有专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很认真细致的工作,有论文,有著作,甚至还有影视作品。而反映在寒山寺中,大家可以看到有一座“寒拾殿”,这可是在其他寺庙怎么也见不到的一景。而且参拜“寒拾殿”也始终是游览寒山寺的一个重要仪式。从这种参拜仪式引申开来,实际是还有许多相关的事情好做的。譬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都知道结婚都有个仪式,这个仪式在我们苏州这个地方现在主要是跑金鸡湖。但下一步或许就可以到寒山寺来。因为我们知道“和合”两字在古代婚姻当中,在世俗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甚至是家族关系当中,始终是一个不可取代的极为重要的概念啊!那么寒山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民俗文化意义的婚庆基地呢!至少在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犹如西洋婚礼要进教堂一样,中式婚礼为什么就不可以进寺庙呢?而要进寺庙,当然最正宗的就应该是进我们的寒山寺。所以我归纳的寒山寺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体系就是理念的大众化。这一点寒山寺应该说是做得很有点先行意义的。 第二,就是“资源视觉化”。所谓“视觉”,就是看得见。要说“资源视觉化”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们的资源“亮”出来,让大家“眼见为实”。我们现在往往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说得多,喊得多。譬如说到某座寺庙,就是必有很悠久的历史,必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说到某件事,就是必有很深远的影响,就是必有很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意义在哪?影响在哪?底蕴和内涵又在哪?你总得让人感受感受啊!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文化看得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特别是在历史文化范畴的东西,就社会大众层面而言,我认为就应该强调一种触摸感。因为你面向的不是清一色的研究者,不是就那么几个专家。你想光用你那个“内涵”或者是“底蕴”两字就囊括千年,囊括一切,这没道理,也做不到。至于要想嫁接旅游,更是没门。其实寺庙形成的本身,在我认为,恰恰就是“资源视觉化”的典范。大家知道,每座寺庙都有佛像,都有象征“三宝”的法物。佛像以及相关的法物其实就是佛教概念在世俗文化中的视觉体现,寺庙就是通过佛像等法物来弘扬和阐述佛教的核心理念的。所以我觉得“资源视觉化”对寺庙而言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更形象一点说,老百姓对所谓的“和合文化”的理解不就是通过嘻嘻哈哈的和合二仙吗!假如没有这个嘻嘻哈哈的和合二仙,叫人们如何直观到位的理解和感受“和合文化”?我看就很难。寒山寺在这方面应该说是深得要领的,最明显的就是大家已经看到的大钟大碑的落成。大钟大碑的落成真的是凝聚了社会有识之士的不少心血,这里面有许多艰辛的过程,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这里暂且不说。但是要看到这个大钟大碑从策划、设计到筹建、落成这样一个过程,实质是寒山寺所奉行的一种信念的体现。这种信念就是要丰富、挖掘寒山寺的文化资源,光大寒山寺的精神,推展寒山寺的文化品牌。我们知道寒山寺历史上曾经是几建几毁,特别是清末以后,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寒山寺其实差不多就剩下了个名了,啥都没有了。当然,还有张继的那首诗。而大钟大碑的落成,无疑就是在寒山寺仅有的这点独特资源上的大胆创新和极致推广,其影响之大,效果之明显,不是说说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而且类似的工作还在做,类似的项目还有不少。譬如寒山寺多年前就已开始搜集古钟,到现在已经搜集到有二百多口了,唐宋元明清,包括民国时期的,应有尽有,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古钟廊。我们苏部长有个建议,这个建议已经以书面形式提交了,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什么建议呢?就是要让“和合二钟”走向世界。具体的操作思路就是做一对对的“和”“合”钟,将“和钟”赠送到世界各地,把“合钟”留在苏州。这个意义了不得啊!不妨想象一下,新年或者某个特定时间,寒山寺的“合钟”和世界各地的 “和钟”一起响,这岂止只是一种听钟声的感受啊!在我认为,其影响之大比起送孔子像或许要更为深远一点,也更为现实一点吧。所以寒山寺在“资源视觉化”方面确实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作为也实在是可圈可点的,我希望能把寒山寺的文化品牌作一些世俗化的推广。 第三,就是“特色本土化”。“本土特色”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概念,我这里要讲的是倒过来的,是特色的“本土化”。主要是站在寒山寺的角度,站在寒山寺的资源角度,站在寒山寺运作角度而言的。具体来说,就是讲寒山寺如何把自己的资源、特色、品牌与地方政府、与城市环境、与造福这一方的百姓更好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寒山寺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好,而且有些东西是绝对的创新。譬如就讲明天晚上我们大家都要去听的钟声,这已经是延续了整整三十年的钟声。大家都知道寒山寺的钟声非常有名,但有一点大家也许并不清楚。其实此钟声非彼钟声。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大家明天要听的这个钟声是新年钟声。而寒山寺历史上的钟声并不是新年钟声,更不是明天这个时间要敲的这个钟声,苏州历史上其实也没有这个钟声。但这个钟声却就在苏州敲响了,而且已延续敲响了三十年,敲得大家都觉得寒山寺的钟声就是这个钟声。这里面关键的就体现了寺庙特色和地方政府的一种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寒山寺与苏州旅游局共同来挖掘和开发这个独特的品牌资源。而这样的一种合作,这样的一种现象,据我了解,在全国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一直说这种合作方式是一种文化产业范畴的原创,有着很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作为寺庙与地方上的合作,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典范。再比如说我们大钟大碑的吉尼斯记录,实质也是寺庙特色的本土化体现。因为它终究是增添了苏州这样一个城市的基尼斯纪录吧,这个基尼斯纪录总比前几天报道的某个城市圣诞节人数最多的吉尼斯记录要有意义一点吧。再举个例子,寒山寺最近建了座下院,建在什么地方呢?建在我们苏州西面开山采石留下的有损生态景观的峭壁和宕口,这个下院在苏州媒体上号称苏州的布达拉宫。实质上也是寺庙特色与城市环境或者是与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一种合作。只有这样的一种合作,才可能充分地把寺庙资源与城市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可能真正的体现寺庙资源的文化旅游价值。在刚才的小组会上,我们来自哈尔滨的老师提到考虑用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寒山寺故事的动漫化,把促进苏州的动漫产业和寒山寺的品牌资源结合起来,这应该是提出了寒山寺特色本土化的又一条极好的途径。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寒山寺,何不敲响夜半钟》,出发点也是同样的。因为我认为寒山寺的这个“夜半钟”完全应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例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要有悠久的历史,二是要形成一定区域的的文化氛围。这两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当然是完全具备的。另外,寒山寺最近还做了个提案,要把何山大桥与大钟大碑联系起来,搞一个廊桥文化,把我们的运河景观与我们的枫桥老街连接起来,恢复寒山寺和枫桥老街的旅游通道。所有这一切,其实都非常具体的说明了寒山寺在“特色本土化”方面的探索与努力,也为我们的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第四,就是“仪式规范化”。什么叫“仪式规范化”呢?我的意思主要是指寒山寺非常重视寺庙本身的宗教形象和僧人的行为规范。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改革的时代,什么都讲究一个更开放,更大胆,更创新。但是宗教好像不能这样吧。记得我曾经在一个地方搞设计,有人提出要把一座小庙的外墙的颜色变一下,我说这简直就是胡扯!庙的颜色是能随便改的吗?变了庙的颜色,那还是座庙吗?宗教上有些东西不但不能变,而且还必须去守,必须去坚持,必须去恢复。做和尚你就得持戒,不持戒就不是和尚。而寒山寺在这一方面,在佛教的仪式规范方面,始终做得就非常好的。现在社会上针对寺庙和尚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说法,不外乎就是寺庙不像寺庙,僧人不像僧人。说到底,就是没有正规的正统的仪式和规范。我们知道佛教是博大精深的,但是在我们世俗的人们看来,作为一个僧人,作为一座寺庙,他的主要工作不外乎是三个方面:一是弘法,一是普度,一是修持。我这里之所以敢于提出寒山寺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模式概念,就在于寒山寺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出众,非常令人信服。弘法方面寒山寺创办了佛学院,有专门的刊物、网站,有专门对外开放的佛教图书馆,创办了寒山寺的文化研究院,而且是有声有色,许多方面在全国在佛教界都是卓有名声的。在普度方面,寒山寺的慈善超市在苏州在全国都是首创,并且还一直延续了下来。在戒律方面呢,寒山寺的僧人,都始终坚守着非常清苦的生活方式。早上四点钟要起来做早课,晚上要做晚课。在苏州这样一个地方,冷的时候非常冷,热的时候也非常热,但房间里都没有空调。不是用不起,而是强调一种精神,一种佛教徒的传统,一种寺庙的戒律。这些方面要说起来还有许多的内容和话题,尤其是在戒律和仪式方面,我不是很懂,也说不大清,总的说来就是寒山寺很正规,很正统,很讲究寺庙的本色。提出这一点,强调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提出寒山寺是一座文化寺庙,寒山寺是“和合文化”的祖庭和宗庙,但前提必须明确,寒山寺首先是一座庙,而且是一座很经典、很正统、很体现佛教本色的庙。否则就无法也无需去谈寒山寺模式,更无须去谈文化旅游中的寒山寺模式。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谈的文化旅游中的寒山寺模式的四大体系,也可以说是四大特点吧。主要是作了一点归纳,当然未必对,未必正确。好在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充其量也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框架。但我觉得这方面确实有许多的东西可以进行研究和挖掘,也觉得在我们目前的文化旅游中,假如以寺庙为主体的话,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底应该怎样关联,寒山寺的理念与实践应该是可以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今天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在坐,借这个机会我也就是老老实实地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给予多多的指点与帮助,这对寒山寺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现在寒山寺名气大,做什么都行,换个寺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认为话不能这样说。因为我觉得,寒山寺现在的兴旺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寒山寺在历史上有过没落,没落到了只有残垣断壁。寒山寺历史上也曾经辉煌过,但也不是现在这样的辉煌,更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辉煌。寒山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香客,也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朝拜和旅游者。寒山寺当今的兴旺与辉煌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关联和渊源的,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总结的,当然也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所以提出并研究寒山寺的这样一种模式,目的就是既要有助于寺庙本身的光大,又要有助于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做到僧俗有别,但同时又僧俗一体。我认为,这既是佛教所追求的众生境界,也应该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特定体现。 [1]居易: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居易[1]
现在有关“文化旅游”的概念及定义似乎很多,但似乎又没有。在书本教材中,在新闻报道中,在旅游报告中,说到“文化旅游”,不外乎认为是对文化古迹、对名人故居、对宗教庙宇、对古建筑呀,等等方面的游览,基本的定义就是只要使人们有文化欣赏价值的就是文化旅游;有的甚至说凡是对文化及文化现象的欣赏和观赏,都属于“文化旅游”。其实这等于没讲!对不对?所以我就在想,既然要谈“文化旅游”,就应该把类似的问题说说清楚,不能太含糊其词,必须提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我觉得,所谓旅游,或者是文化旅游,实际上根本不能照抄或照搬现在有的书本上或有的理论文章上的单向定义,不应当说“文化旅游”是什么什么的旅游,这句话的表述方式就不对,这个定义格式也不对。因为旅游或者是文化旅游,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其“双向性”。什么叫“双向性”呢?就是旅游或者是文化旅游,必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游览者,一个是运作者。游览者对文化旅游的要求和运作者对文化旅游的要求从来就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游览者之于文化旅游主要应该是了解和感受,那么运作者之于文化旅游的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是资源,一个是创意。资源让旅游者增加了解,创意让旅游者增加感受。旅游者和运作者在这样的两个方面实际就形成了相互对应的需求对接。资源越丰富,了解度必然就越高;创意点越多,感受性必然越强。反之也是如此,游览者的了解欲和感受欲,同样可以刺激和引发运作者的资源开发力度和创意灵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的人知道,贵人身上那个气味很香,业障深重的人,他身上那个味道很难闻!有人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发现老和尚身上有清香,而且很远就可以闻到。老和尚一年只剃一次头,只洗一次澡,身上清香不臭,人家心清净;我们天天洗澡,身上还是臭气难闻,这业障深重!我们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从前我们口臭,口说话好难闻,现在这个味道没有了,那就有进步了。如果在口里头有香味的时候,那这个功德就大,这个感应就大!只要我们认真地修六度,认真地修普贤大士之德,身上就会放出清香,就会有这个感应,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