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与天台山
2014/9/8   热度:198
和合文化与天台山 唐朝的天台山,出现了两位方外传奇人物———寒山、拾得,他俩现在与丰干一起,被供奉在国清寺的三贤殿内,而且被传是菩萨化身,寒山为文殊菩萨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化身。除了位列佛家菩萨行列,两位还是俗仙,被供在婚嫁喜庆场合的中堂,被人们合称为“和合二仙”,成为喜庆之神。据说,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民间传说,国清寺举行法会,越州汪老太太和女儿芙蓉赴会,因旅途劳累病倒在寺中,立下遗嘱,说愿将女儿许配给为她治病的寒山、拾得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处理完汪氏后事后,寒拾两人互相推让为了成全好友婚姻,寒山悄然出走。寒山出走后,拾得也放弃婚姻,出外寻访挚友,最后,在苏州寒山寺找到寒山。兄弟相见,寒山和拾得分别以盛着素斋的竹盒和红艳艳的荷花相赠,并一起住在了古寺内。后来,人们称拾得为“和(荷)仙”,寒山为“合(盒)仙”。雍正十一年,皇帝下旨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并为寒山诗集作序。 “和合二仙”的形成,体现了人们对“朋友和合”、“夫妻和合”的寄寓,寄托了百姓对和乐美满生活的向往。而雍正皇帝敕封“和合二圣”,则是顺着这一民意,企求国泰民安,八方归治。从“和合二仙”到“和合二圣”,是民间百姓到最高统治者对“和合”的共同认可,从而使天台山成为“和合之地”。 据史料载,六朝、汉代及三国时就有许多中原大姓入迁天台境内,此后,南北各地皆有姓氏来迁。入迁的氏族,或因入仕,或因避乱,或因仰慕天台山美景,而融入到这神山秀水之中。据1988年统计,民国前(不含民国)入迁的尚存127姓、252种。其中入迁时间可以确定的有219种:东晋1种,隋代2种,唐代15种,北宋38种,南宋58种,元代25种,明代56种,清代21种,以两宋和明代最多。入迁的氏族,往往聚族而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 这些外族大姓在繁衍和发展中,与当地居民相处、交融,养成了天台人既具江南灵秀又兼北方豪放的独特的综合气质。虽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更具特色的是南北兼容的纷呈习俗和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比如天台的饮食文化,是典型的南北大荟粹。特色小吃以粉食为主,就秉承了北方习俗,但加入了南方人的精细,“扁食”、“饺饼筒”就是其中的典型。“扁食”既像北方的饺子但比饺子皮薄,又像南方的馄饨但馅比馄饨多而皮更厚,内中的馅则比饺子和馄饨都精细复杂得多;“饺饼筒”则将“南素北荤”尽裹其中,虽形式上类似于山东的大饼卷大葱,内中的馅却有了“五虎擒羊”的精致复杂。民间文化也同样保留了南北风味。如平桥舞马,就与北方的旱船相似;朗树花鼓,类于安徽花鼓;沿习近两千年的九遮山仙佛庙会“三盘铳”,则留有楚汉遗风。但这些民间文艺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早已打上了天台山的烙印。就是居所“三透九明堂”,也是源自北方京城的“四合院”,却多了江南的灵秀。而由于长期受着这种独特的天台山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天台人表现出灵气中的大气、坚忍中的进取、执著中的硬气,为了实现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天台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南北兼容的民风习俗和性格气质,构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使天南海北的人们在和睦共荣中不断发展进步。 (本文节选自张朝红《浅释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身要动,心要静,心不但要静,心还要虚,心里头一无所有,这样的人一定长寿。病从哪里来?今天大家知道了,从胡思乱想来的,你想得越多,病就越多;不想,病就没有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学佛的人,是可以不生病的,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修行的秘诀,确实不生病。学佛的人还有病痛,自己要觉悟,这个病痛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就要赶紧忏除业障,业障忏除了,没有了,病就好了,就没有事了;这一点真正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的人太多太多。对于大乘经论要有相当深入的涉猎,才能知道这个道理,这才开拓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命运,决定不会再受宿命的拘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