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遗址五层寺探秘


2014/9/8    热度:367   

  三国文化遗址五层寺探秘

  晏肆佰

  五层寺位于四川省三台县建设镇境内的五层山上。以千年古刹五层寺为中心的三国文化遗址以及所形成的三国文化,为五层寺增色不少。然而,五层寺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尚不为人们所知、所关注。这一奇特现象就是五层寺众多的“五”。其山,有“重岗叠垒,形势五层”,寺以此称名;其水,围绕五层寺有东、西、南、北、中五股清泉,寺又以泉名,亦称五泉寺;其树,五株古柏“巧妙”分布于楼阁间;其殿,五重殿阁依山而建;其殿内,供皇、佛、道、儒、冥五家;再看山、水、树、殿及殿内供奉,又成一“五”;观山,山有五角,再成一“五”;五家之内,又成“五”,如佛有“生、老、病、死、苦”;道有“金、木、水、火、土”;儒有“仁、义、礼、智、信”。五五相聚,五五相扣,五五相争,五五相融,千古名山,众多的“五”,构成天下少有的一大景观。那么,五层寺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五”,是天造地设,还是人力为之?何时成“五”?为何相争相融?为何长期共存?等等,这一切成了一个个谜团,本文试就五层寺“五字”之谜作一些探解。

  翻开中国文化典籍,走进社会生活,“五”的气息扑面而来。《黄帝内经》: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腑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阴阳应象大论》);《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音有五律,人有五官,色有五彩,粮有五谷,金属有五金,动物有五毒,味有五味,人有五伦,刑有五刑,经有五经,社稷坛中有黄、红、黑、白、灰五色土,百姓堂上有天、地、君、亲、师五尊位等等,就连猜拳行令都是“五魁首”,可见“五”在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其地位也很高。五行是中国古人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五行相生相克,从而衍生万物。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五”很普遍,有很高的地位。行文至此,我们得出了“五”的普遍性答案,但它还不能解释五层寺何以形成“五”的问题。

  在解答五层寺何以形成“五”之前,让我们先关注五层寺何时成五。五层寺何时形成“五”?没有资料可考,我们只能顺着下面这样一些脉络作一个大致的推断。在众多“五”中,有自然,有人为。自然是天成,乃大自然造山运动时形成。其山、泉当属。泉围以石,则是人为的加固、修饰而已。从本质上说它仍是自然。树、殿及殿内供奉则纯属人为。人为因素,谁先孰后?当然是先有寺,后有树,先有寺,后有五家。以树龄推断,树有千年,寺当有千年(当然,寺的历史还有更为确凿的佐证),有寺便有供奉。白云殿前、十殿中的柏树要小一些,大致有二三百年的树龄。换句话说,该寺至少在二三百年前才有“五”的认识,“五”的行。可见“五”走上山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为何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把目光放在“三教”上,“三教”的产生是比较早的。佛教是舶来品,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与当时流传的神仙方士宗教迷信思想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玄学相结合。隋唐时形成若干宗派,自成体系,形成了本土佛教。道教,最早的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它们都是原始道教。五斗米道首创于后汉顺帝(公元126年-144年)时的张陵。儒教创始人孔子,创于春秋时期。佛、道、儒并称“三教”。佛教、道教上了山,儒教堂而皇之走进统治者的书斋,走进了典章制度。但是“三教”有矛盾斗争。佛、道在许多问题上不同。在生死问题上,佛教主张“无生”,主张涅磐清寂、超脱轮回;道教主张“无死”,主张修炼养生,“无死入圣”,超脱尘世。形神上,佛教认为万物无常,主张精神解脱;道教希求长生不死。所以用各种道术求仙,主张“练形”,但都是违反生死自然规律的迷信和妄想。他们中间又经常互相吸收,互相摹仿。如道教经典《太平经钞》甲部叙述老君诞生的奇迹,有九龙吐神水的说法,这本是释迦牟尼降生的瑞应之一,但道教吸收作为道教教主自身的故事。同样,在佛教思想中,也吸收了道教的长生神仙思想。如南岳慧思,佛教天台宗所谓第二代祖师,在《誓愿文》中说“我今入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诸趣。原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愿借外丹力修内丹……”这是佛教思想受道教炼丹求长生的思想影响。佛道也是斗争的。如两教为了争夺正统地位而斗争。道教为了贬抑佛教,不承认它的正统地位,制造了《老子化胡经》和《西升经》。如《西升经》说:“老子西升,开道竺乾”。就是说老子西入流沙,到天竺国传道开化。佛经说,释迦“或为圣帝,或作儒林之宗,国师道士。”这样看来,佛、道是很难相融的。儒的理论核心是“仁”。孔子的“仁”,主要在于提出一种伦理原则,用来调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他对劳动者采取恩赐的态度。孟子的“仁政”学说仍然是这样。“仁政”学说是行王道,也十分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关心生产,爱惜劳动力,重视劳动者的作用,缓和阶级矛盾。汉初以董仲舒为首的儒家,把代表奴隶制的孔孟学说加以改造,并重新解释,使它成为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儒家。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制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登上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宝座。比较佛、道、儒,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佛讲出世,道讲出世,亦讲入世,儒讲入世。佛把人带入虚幻,道把人带入半虚半实,儒把人带入现实。“三教”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有不少寺庙、道观,所以,一般山上要么为佛,要么是道,也有佛道并存一山的,如峨眉山。佛、道、儒“三教合一”处于一处,并不多见。

  同样的政治文化背景,连“三教合一”都少见,为何五层寺以“五”行天下呢?笔者以为有四点理由。一是五层寺独特的地理景观。如前所述,整座山下大上小,山有五面,呈五个台阶状,状若一个巨大的擎天地塔。山皆天然形成,绝非人工斧造。围绕五层山四周,有四山如龙,一龙前瞻,一龙后顾,左右两龙回首仰望,将五层山紧紧护卫。护卫之中,五层山下有一山,形如巨印,名印合山。印合山下有一钻山凤,凤托巨印,钻山凤与西护卫龙之间有一圆包山,状若宝珠,呈自然的龙凤戏珠图。五股清泉清甜甘洌。苍穹下,山水间,云蒸霞蔚,苍松古柏,拥绿叠翠。奇花异草,飞醇流香,鸟儿鸣唱,“天下好山僧侣占”,这般奇山妙水岂有无人占之理。“五层寺”以佛为主,佛得了先机。二是佛的包容。五层寺以寺行的宗教道场,寺内供奉五家,日常管理都是寺庙僧人。僧人的手、信佛的手点燃了道、儒台前的香烛。这不能说是僧人为了从道兄、儒友那里获得几个子儿。三是中国五字文化的影响、渗透。中国文化对“三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四是独特的政治背景。五五相聚、五五相融的背后透射出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深层的原因,即为聚五、融五的内核。五重殿阁有一个“三义殿”,它代表“皇”。三义殿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书籍、戏曲这些古代文化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传播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在民间形成了尊刘贬曹的风尚。尊刘贬曹由来已久,它形成了民族文化鲜明的爱憎性格。刘备成了汉文化正统统治的代表、皇权的象征。五层寺“三义殿”因为刘循、刘备“水淹涪城,兵屯五层”的史实(见《三国志》),人们塑像而留下纪念。关羽没有在此活动过,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连,还是说得过去的。刘备是仁德的象征,关羽是忠义的象征,张飞是勇猛的象征。从古至今,人们尊重、仰慕刘、关、张。民族文化的亲疏情结在这里自然得以体现。但这里如果再供个智慧忠诚的诸葛亮,则未免太牵强,故而有此“三义殿”。三义殿所在,对于其它几家而言,就是一个政治所在。刘备是政治中心,是一面旗帜,是一个“庇护”所在。这面旗帜可以穿越历史。五层寺有一副古联,联曰“一印高悬,一切峰峦皆处下;五泉上涌,五层楼阁独居尊。”联文对仗工整,写景贴切,构思巧妙,气势雄伟。其“独居尊”就是对“三义殿”极好的注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宗教存在于一定社会中,它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构成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是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层建筑中,政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观之,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政治,为政治服务,为统治服务。正因为有了刘备这面旗帜,各家虽有纷争,但都有进入和存在的理由。佛、道之争不过是宗教形式的分歧。佛、道都在配合封建伦理学说,巩固封建程序,维护纲常名教,这是一致的。至于儒,本身就是堂而皇之登上了统治思想的宝座。皇临而儒随,这是很自然的事。至于冥,无非是十殿里上刀山、下油锅、五马分尸、开肠剖肚、抽筋扒皮一类血淋淋、阴森森的恐怖所在。而得到这些享受与待遇的,无非是一些世间恶人。它表达的是惩恶扬善、劝恶从善的思想。善恶有时代的内容,也有超时代的内容。它甚至可以不表现内容,只表现结果。这样,在哪个社会的统治者眼里看来都是符合他们的需要的,他们都喜欢。每个社会都需善、爱善,这也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至于佛、道、儒与冥虽有不同,但却都有相同之处,如“善”,都有那层意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五五相聚,五成五行,五五相争,五五相融。矛盾的几方构成运动的整体。它以自然为基础、为土壤,“五”的哲学思想为根基,“五”字文化为种子,五家为中心,皇为核心,佛、道、儒、冥都为统治阶级服务。佛、道、儒虽有纷争,但大目标一致,故相聚相融。

  五层寺“五”字文化,表现出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放射出闪亮耀眼、异彩纷呈的光芒。这一奇特的五字文化景观值得人们关注,其意义十分重大。它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加入世贸后,面对多元的外来文化,以本土的、传统的文化为根基,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有益的、多元的文化不无启迪。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离心无佛,离佛无心;
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
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
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 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
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鱼。
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
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
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
已见佛者,忘于心。
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
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达摩祖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