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古刹——宝林寺


2014/9/8    热度:1053   

  探寻千年古刹——宝林寺

  一个初冬清早,下了点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一切还是空濛濛的。

  吃过早饭,我依旧骑着自行车出去,沿着丹凤路一直走,到了县人民法院,向左转,来到毗屯村口。村口立着一座牌坊,两旁的柱子上有张天金的题词,可惜没有记下来。我骑了进去,在村尾处,贴着一些布告通知,走近一看是关于建设连江文笔中学的征地拆迁的事。近年来,一些事业有成的华人华侨纷纷捐资助学,连江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连江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说到连江教育,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朱熹,在宋庆元期间,因理学受禁,朱熹避迹连江,带门徒刘砥、刘砺先后到上山、仁山、贵安、朱步、丹阳、宝林寺等地蛰居讲学,促进了连江教育的昌盛。后来,连江人民为了纪念朱子,在连江上山、丹阳等地都建了朱子祠,至今,香火不断。

  于是乎,我决定到丹阳,探寻那千年古刹宝林寺。从连江上车,经过东湖镇,便到了丹阳境内。大约三十分钟,我就来到丹阳集镇。

  在丹阳车站,我换车前往,摩托车在冷风中风驰电掣,扑面而来的一股股的冷空气。我裹紧了衣裳,与司机攀谈起来。我们谈到丹阳的经济,近年来,由于石材的开采,富了一部分人。沿着104国道,到了了东山村附近,有一处路口,旁边立着一个路标,此地到宝林寺还有五公里。我们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向远处望去,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地,一条小溪从山涧中流出,几经转折,从我们路过的桥流过,几处人家就居住在青山绿水之间。在云雾缭绕之下,似真似幻,犹如一幅富有诗意的青绿山水画。可惜的是,那溪中的流淌的水不是清澈见底,而是一种混浊的乳白色的液体。从司机那里了解到,这是由于开采石材的原故,大量的石粉流到河流中,造成了水体的污染。这简直是画中的一个败笔。

  十来分钟左右,我已到了东平村。远远望去,一座古刹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背靠清秀挺拔的宝林山,前面是比较开阔的田野。难怪在鼎盛时期,这里可以容纳得下十几座庙宇的建筑群。

  史文记载,宝林禅寺始建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7年),原名宝林庵。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屡经扩建,乡宦张莹,官居礼部尚书,请旨改封宝林禅寺。鼎盛时期,全寺建筑总面积达三十余亩,僧众千人。寺宇规模宏大,中轴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放生池及通道,两侧并建有伽蓝殿、祖师殿、地藏殿、钟鼓楼、藏经楼、念佛堂、学戒堂、待客堂、斋堂、方丈室、僧舍等十多座殿堂楼室,构成一处雄伟庄严的禅刹丛林。寺有附属设施,如化身窑、如意寮、和尚塔、普同塔、报亲塔等,系清朝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本山住持隆悟大师率四代僧徒四出募化而修建的。

  不一会儿到了,我下车付了钱,就从山门进去。屹立于我面前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亭子,名曰“御碑亭”,在两旁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幅对联:宝寺灵山尚书曾中鹄,林园仙境朱子有遗篇。在亭子的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块古老的石碑,此碑系康熙皇帝对宝林寺住持隆悟禅师重建宝林寺并拓展10大名胜甚为赞赏,授隆悟为御弟,并亲书禅寺碑名。后碑倾圮,由后任住持比丘道远重立。碑文正面上款为“康熙己卯年蒲月吉旦”,正中为“敕赐大中宝林禅寺”,下款“住持比丘道远重立”。背面刻“祝圣万年山”。

  穿过御碑亭,眼前看到的一片残垣断壁,昔日的繁华早已逝去,隐约可见的是当年的放生池,菩萨的慈悲胸怀惠及池鱼,不禁令人感慨的了。放生池上的拱桥、石栏杆仍然保留原状,还有散落于田间的大石槽、旗竿石、石碑等遗迹。

  走过拱桥,拾阶而上,来到了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木构歇山顶建筑,红漆的门窗,红色的琉璃瓦屋顶,显得格外的醒目。我静静地迈进大殿,大殿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庄严肃穆的释迦牟尼佛,两旁各立着一尊菩萨,两侧的墙壁边着立着十八尊罗汉像。抬头一望,有一个精美绝伦的藻井,藻井上有美丽的彩绘图案,缠枝纹、莲花纹等纹饰恰如其分地装饰在大殿的每一处,在墙壁的顶部绘有佛本生的图画,即梦象受孕、在兜率天、姨母抚育、七步莲花、出游感苦、燕尔新婚、削发更衣、夜别妻儿、牧女献糜、六年苦行、众魔败阵、魔女炫媚、重见妻儿、鹿苑传教、双林灭度十五幅故事图。据寺里的大和尚说,眼前的这大殿就是在原址之上复原新建起来的。原物已毁,仅残存二十五根圆形石柱,柱高4米许,围2.25米。走进一看,石柱底层的金刚座呈莲花形,各座附麒麟狮象、人物花鸟等石雕,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走出大殿,来到右侧的厢房,这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面的各种家用设备均配套齐全。厢房里或立或坐着许多人,他们大部分是来这里烧香拜佛的香客,有的在研讨佛法,有的在探寻生活中佛的灵光,有个小师父在招待着,看见我进来,他也热情地请我喝茶。谢过后,我便独自出去了。

  经过一座石塔,我隐隐约约地可以听见悠扬的歌声——宏一法师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寻声沿着石阶而上,便是清代建筑风格的法堂,中央是佛厅,西厢有西归祠、僧房、斋堂等三十余间。在佛厅有一位年老的女居士在上香,我也上前礼佛,为了表示真诚,我向功德箱捐了十块钱,便问这位女居士,哪里可以买到香,或许她觉得我是个有缘人,很热心地帮我找来了香烛纸钱炮之类的东西,然后指导我哪位菩萨要三鞠躬上三炷香,哪位菩萨要一鞠躬上一炷香,我也一一照作,心中祈祷着我对家人的祝福。

  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的清静地,自古以来,吸引着古代的文人墨客访古探幽,一箭中鹄的县内第一进士张莹,辞官后归隐故里,居丹阳杜棠望星台,每有闲暇,便来到宝林禅寺,优游山林,死后乃长眠于宝林寺后,聆听这里的空谷梵音。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亦曾蛰居于此,讲经布道,宣扬他的理学思想,还留下了诗文墨迹。望着着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在云雾的弥漫下,一座庄严古刹坐落其下,犹如仙境一般,激起了我无数的幻想。古来宝林禅寺都有十大名胜之说,这如磁铁般地吸引着我。

  走出佛厅,经过几间僧房,一直沿着石阶盘旋而上,路的两旁茂密的竹林,微风习习,竹叶在轻轻的摇曳,柔和的阳光透过竹林,与山中的雾霭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的空灵。不一会儿,来到圆通殿,这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站在殿前的平坦处,向东眺望,这一带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地,远处有稀稀落落的村民的房屋藏于山林之中。看到这山川形势之胜,不禁想到,丹阳至近代以来,就是个军事重镇,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连江县先烈有九位,其中丹阳镇就有五位。抗日战争期间,吴大麟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曾经驻扎在宝林禅寺,发动人民群众,展开游击战争。这让宁静的古刹也有了点悲壮情怀,此时此景,睹物追思,历史的场景一幕幕涌现,使人觉得历史的悠远深邃,宇宙的浩瀚无穷。

  回过神来,继续前行,前面已经没有的石阶路,只有采樵人的踏出的羊肠小道,我也随其自然往前走,在前方不远处,有块巨大的嶙峋怪石,原来这就是雷移石,上面还保留着朱熹手书“雷移”和“降虎峰”摩崖石刻,字体苍劲有力,落款略显模糊。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因仰慕朱子而来,此处如此有幸见此真迹,有缘啊!

  峰回路转,我不知几转几湾来到上山的水泥路上,就顺着此路往前行,渐渐地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哦,在远处山间有三两处,裸露着白白的山体,到处都是支离破碎,那是采石工人在开采石材。听寺里的大和尚说,采石场在山上开路,造成水土流失,一旦暴雨,大量泥沙会直接冲进寺里。有时,他们还会进行爆破,在大雄宝殿都有震感。嘈杂的爆破声,机器的轰鸣声,拖拉机的鸣笛声,一声一声地划破了千年古寺的宁静,听呐,那悠长连绵、启人心脾的圣古梵音从寺里传出,与这吵杂、零碎、尖锐的声音相对抗,此起彼服……

  我无心再进,返回寺中,一路上自己无端地想了很多很多……

  何德营

  2006-12-22于树德阳光楼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我们念念全是为了众生,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