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峰峰响堂山石窟游记
2014/9/8   热度:933
河北峰峰响堂山石窟游记 作者:幽谷主人 2004年曾一度非常想去响堂山,但是被许多事情拌住了。今年五一期间终于去了一趟。 之前看了峰峰的地图,又翻了一些介绍响堂山的文章,感觉可以就出发了。下面对响堂山概况和这次旅行经过进行回顾。 我们知道,北方的石窟,著名的有云岗、龙门、敦煌、炳林寺、麦积山、榆林等石窟,知名度很高,而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可能就鲜有人知啦。 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距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它主要包括三处:南、北响堂和小响堂(水浴寺),现存大小石窟18座,摩崖造像 450余龛,大小造像近五千多尊。响堂山石窟艺术风格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北齐皇家佛教活动中心,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塔形窟,在国内其他石窟中很少看到。 可惜的是窟龛早有损坏,而且许多造像头部损失,有的流落于日、美等国。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和1936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都曾先后进行调查,分别发表了《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鼓山一带为北齐佛教胜地,响堂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月一日早,老公去火车站买票,时间是下午开的7167次列车,很旧的那种,起点是石家庄,终点是峰缝矿区,票价很便宜。 火车上的乘客不算多,虽然车票上写着无座,但是一个人还是可以坐两个位置,呵呵。 我们在车上边听音乐,边翻看着《佛教造像》,很惬意。晚上9点,到达终点,此时才发现,车站并非在新市区,而是峰峰的二矿,如果去市区,只能打的,的士去市区大约需要十几元,但是感觉不是很安全。我们去二矿招待所,居然已经倒闭了,后来去了水文地质队招待所。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收拾好到外面等9路公交车,5角钱。 到新市区后直接到峰峰宾馆,大家一定要注意,峰峰宾馆分三个部分,东、西两楼是旧的,中间部分才是新建。安顿好住宿,总台服务人员说去北响堂坐2路公交车比较合适,3元。 坐2路公交车用了不到40分钟就到了北响堂山的大门处,有面的在等客,问我们是不是去爬山,说很远,乘他的车,一人1元钱,路到是笔直,没有岔路,但感觉不算远,大约5里地吧。 门票25元,学生半票,军人免票。买票后就正式进入景区。山下有规模宏伟的常乐寺建筑群遗址,该寺始建于北齐,后经多次维修扩建, 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 其布局由南至北,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和地藏菩萨殿,钟鼓楼,排成为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有东西廊房,钟鼓楼。 遗址南有宋代砖塔。 砖塔有九层,最上面两层已经破损,无序堆放着古砖,一派凄凉的景象。管理旁边佛殿的女人说:给老佛爷捐些香油钱吧。我将钱放入功德箱,女人给了我一根黄线绳,据说有防病防灾的功效,呵呵。 接着往上走,北响堂山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 自南至北依次为:双佛洞、刻经洞、大业洞、释迦洞、关帝洞、宋洞、大佛洞、明洞、隋佛龙洞,分南中北三区,每区均以一个大窟为主,似有提挈领居之意。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 装饰最华丽。该窟进深11.8米,宽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 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 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部局,装饰,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北响堂山石窟的造像活动始于东魏末年,其后历经北齐、隋、唐、宋、金、元明、清均有续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响堂山至今没有太大名气。在刻经洞的外面墙壁上有一个清晰的手掌印,传说是鲁班夫人留下的,当地人会告诉你:古时候,祖师爷鲁班亲率众弟子奔赴北响堂凿窟造像,不准女子踏入。到吃饭的时候敲响石鼓、石锣,鲁班媳妇才可以上山送饭。有一次,鲁班媳妇还没等鼓响便上山送饭,想乘机偷看他们干活的劲头。但是大吃一惊,原来鲁班将他的弟子都变成了猪羊,用嘴和角在拱咬山石,一惊一吓,手中的饭碗便掉落在地,瞬间所有的猪羊都变成了山石。鲁班回头一看,非常气愤,便往山上而去,永无复还。鲁班媳妇追到山脚下,用手扶着山石,悔恨交加,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今天北响堂刻经洞的左侧山石上,仍“留有”鲁班媳妇的右手手印,地上有她的三寸金莲脚印和眼泪落在地上砸出的许多泪坑。当然我们不会相信了,因为这个传说不但牵强附会甚至可以说是荒诞。鲁班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人,那时的女子怎么会是小脚,而且鲁班与响堂山开凿年代根本不在同一时期。 刻经洞使得响堂山石窟与众不同,因为中国最早将佛经刻在岩石上的事情就发生在这里,如今我们可以将需要的资料放在硬盘或刻成光盘等多种方式备份以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但是在古代,可能刻碑保存是最好的方式了,所以在中国,石碑最多,大家熟知的如西安的碑林。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历史记载,公元565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首次在响堂山将经文镌刻在石壁上,后来山东、河北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等地,也都出现了石 刻 经文,北京人熟知的云居寺石 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所以云居寺刻经不是最早的,但却是目前石经保存最多的地方。 看完石窟,时间是上午11点多,我们向天宫峰走去,说走,其实自己是手脚并用,老公背着水和食物,还有望远镜、照相机等大踏步走在前面,笑着看我狼狈的样子。 在通往天宫峰的路上有几个人在卖门票,我说在山下已经买过票了,他们解释那里不属于北响堂。所卖门票上印着“北响堂天宫峰参观卷”,奇怪。我们上去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几座庙宇香火缭绕,塑像也是近几年的。到了峰顶,我们开始午餐,都是些方便食品,有个别游人随手丢弃矿泉水瓶子或食品包装袋,很是不雅。 在山上问了路,说去小响堂还需要走2小时左右的山路才能到水浴寺,也就是小响堂。由于景区导游图没有标出正北方向,我们开始的一个多小时完全走反了方向,等于围着山转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后来依靠望远镜上的指北针以及旅游手册上对小响堂的描述我们开始往东北方向走,这时已经下午1点多了。就这样朝前走,翻过一座山后,远远看见一位放羊的老人,通过喊话得知还要翻两座山,当时真有点放弃的想法。路上我们发现导游图非常不可靠,因为皇姑庵实际上在去水浴寺的路中。说是庵堂,里面并无尼姑,只遇见两个来此祭奠的妇女,至于皇姑庵名字的来历目前还不清楚。山路蜿蜒曲折,早年凿出的石阶还很粗糙,可以看出来走的人并不多。远远的又看见放牧的人了,我对老公说,怎么全是很牛啊,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告诉我不是牛,是羊。呵呵。走近了,和羊倌搭话后,他好奇的问我们为什么来这里,说那些石头人有啥看头,摇头走开了。遇见两个小姑娘,看样子是闺中密友,她们坐在路旁沟沿上,中间放着蚕豆等零食,还有一部MP3,两人一起听,很亲密。她们说水浴寺在寺后坡村,大约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她们还好心的说那个村没有车回峰峰,需要再走到彦亭村。我们走了40多分钟,终于在5点10分到达小响堂。 水浴寺石窟是北朝时期开凿,该石窟及摩崖造像呈东西走向,东西两座窟,摩崖造像两处,大小佛窟二十个。西窟始凿于北齐武平4年,历经唐、宋均有续凿。平面为方形,有中心柱,后凿甬道围绕通行。前面左右凿佛龛,四壁除刻成千佛外,还刻有成排的供养人。窟楣处刻花卉,飞天。东窟凿于北宋初年,进深2.1米。高宽各2米。三面造像不设龛,正面造像5尊,东西两面各3尊。东边石窟未锁,里面香烛缭绕,主尊佛像头部残缺,背光纹饰是莲花。西边石窟常年封锁,拿钥匙的人出门了,只能从铁栅栏往里面看,主像的头部也被铲掉,很是可惜。在石窟外面的石壁上也凿许多画面,年代久远,只能模糊的看出是僧俗礼佛图,据说是当时开窟造像的一个真实场景。东边还有僧人的纪念矮塔,由于天色将晚没有看清楚是那一位师父。 拍照的过程中发现相机没电了,村长很热情,在他家充了20分钟。在石窟的旁边是尼庵,还有几个穿着戏装脸上涂着油彩的男女,一问才知道是村里请来唱戏的剧团,因为过几天就是佛诞日,很热闹。走出水浴寺,天有些暗了,庵里的主持师父送出来,双手合十,我回礼,那种肃穆刹那间感染了我们。走出村子的时候,村民告诉我们村口的有两个石柱,年代比较久远,曾经有人偷窃,被追回,建议去看看,又说去彦亭村路不好走,也比较远,让我们拦一辆拉石头的车。虽然腿很疼,好奇心还是促使我们去看了。窟前坡下确实有经幢两座,均为八角柱。有檐,上刻有歌舞伎乐等图案。飞天比较肥胖,字迹也不很清晰,查资料才得知是宋代。柱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发愿文》。 路是土路,车一过,就扬起漫天飞尘。还好,我们招手,有车停了,是那种很巨大的拉石车,车轮很高,生平第一次搭乘这样的车,很新奇。开车的是两个小伙子,比较热情,带了我们一程。在马头和峰峰的分岔口,我们下来等公交车。回到宾馆后,休息了一会,就去峰缝比较有名的凤林阁就餐。那里环境、服务都还不错,菜也比较精致。我们要了一个凉菜、一个热菜,一份汤,半份主食,又要了两杯西瓜汁,四十多元,比较实惠。 五月三日早晨去了元宝山转了转,下山时又去了黑龙庙,历史记载黑龙庙建于唐代,但是现在的建筑基本已经是清代以后了。中午回到宾馆结帐后又吃了午饭,就坐公交车去南响堂,5角钱,这里车票真便宜,我们居住的城市已经没有起价这么低的车票了。到了才知道,南响堂就在元宝山的北面,隔滏河向望,很近,只有一站路左右。门票15元。 南响堂现存七窟,均凿于北齐, 大小造像3588尊,其中千佛洞最为华丽, 窟外整体外观为覆钵塔形。窟前设四柱三开间前廊的仿木结构建筑,其斗拱窟檐以上凿大形覆钵, 钵中央雕展翅欲飞的金翅鸟,上雕宝珠,钵两端饰卷云状山花蕉叶, 这一保存完整华丽的装饰,十分罕见。窟内进深3.6米,宽3.9米,高3.7米。 前壁满雕塑千佛, 其它三壁又凿一大龛,内均一佛二弟子两菩萨。壁上部也各雕千佛,下设基坛,窟顶微隆, 雕莲花和八尊伎乐天, 形象生动形象美观,堪称时代佳作。 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附属建筑群。 在欣赏石窟造像的过程中,来了一批日本游客,他们拍了许多图片,很热情的讨论。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们。 在南响堂游览的时候得知一个很奇特的事情:天下寺院都是晨钟暮鼓,但是这里却是“响堂晚钟”,而且因为这个原因,从明代开始就已经成为“瓷州八景”之一。 从南响堂出来,休息了一会,又吃了一些东西,就往老爷山石刻出发,其实老爷山就在元宝山下面,而且与其相联,与南响堂也是隔滏河相望,此处有被称为老爷山的宋代摩崖石刻。造像或蹲或坐,或立或卧,姿态各一。有的头戴高冠,有的身穿甲胄。有的手持如意,有的肩托袅云。漫漶的文字,已经无法考证他们是谁,更没有人知道是谁雕刻了他们。但是可惜的是这里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垃圾场,或者说是废品回收站,连进去也需要从煤球厂穿过。石刻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果持续下去,很可能就损毁了。 下午5点,我们结束了峰峰之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讲得很清楚,死后我们去到哪一道去,是我们习气、爱好、业力牵引我们去的。贪心重的,贪财的、贪名的、贪色的、贪吃的、爱占人便宜的,将来都到饿鬼道去;嗔恚心重的、傲慢心重的、嫉妒心重的,都到地狱去;违背常理,善恶颠倒、是非不分,不孝、不敬、不忠、不义的,都到畜生道去。真正学佛的人,喜欢佛、菩萨,当然都到佛道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