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读书福胜庵


2014/9/8    热度:394   

  大善读书福胜庵

  文 / 甸甸

  沐手焚香,恭恭敬敬地向大善禅师三鞠躬。

  自古以来,高僧无数,然像大善禅师这样,不绝俗却无俗意,静心清念,闭门读书三十年(其实四十年)者,我还是头一次听到。

  大善字心宗,号虚闲子,杭州钱塘魏氏子。少为儒生,壮岁出家修净业,兼通玄理,是个处事极为低调的高僧。据《西溪梵隐志》载:“明万历中,云栖僧大善构址结茅三楹,颜曰:溪巢。杨副宪师孔书额。崇祯间石郡守万程改复“古福胜院”。南轩董宗伯其昌书曰:定水。右阁李孝廉流芳书曰:香光。左忏堂三楹及*(*:上穴下卒)堵,波堂之前,空庭寻丈。美箭贞篁,森密无罅,仅通一曲径,如委巷焉。白沙涧从穆坞右来,绕院如带,左注入溪。临涧设篱门,门悬略彳勺,丛篠蔽亏。初过者不知是中有院也。涧外环以腴畛,畛外环以九沙。大善亦栽梅艺竹,闭户读书,影不出山者三十余年。”

  大善原在杭州绿萝庵清修。绿萝庵,即南峰佳处。大善师居岣嵝若干年,居南峰若干年,都无安下心来。自从到了西溪福胜庵,便作了安乐之想,说:“吾老此中矣!”

  福胜庵到底有何魔力,能让大善禅师定下心来,并作为最后的归缩之地的呢?据《西溪梵隐志》载,古福胜院“在安乐山右冈之麓。石晋天福间吴越王建。宋僧凼本澄重兴。读书好友,绕寺栽梅。迈子山尝题其院,有“野涧飘来兰气合,家山梦去雪标清”之句,故有‘福胜梅花’之目。元末兵毁。”

  大善栖隐处依山临涧。顾简《古福胜院记》载:“山曰安乐,涧入西溪,竹树深秀,湍流激咽,荒塍短桥,得一丘一壑之意。”人能够在如此清幽雅逸的环境里生活,一颗心早就逸出了尘外。满目青山绿水,鸟鸣花香。四时移色于门前,日月升浮于窗外。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能把大善禅师的心拽到尘世中来呢?安乐山上安乐了大善禅师的心。他撰有《古福胜庵》一诗:

  道人何事喜梅林,自信交惟择类寻。

  钱干劲同禅坐骨,冰花净似寂生心。

  德风借播寒香远,法雨分沾春雪深。

  明月亦怜同素洁,也将皓魄照清阴。

  福胜庵在大善禅师的眼里,不只是一处好,处处都有佳景,故他在自己的《西溪百咏》里专门写了《福胜庵八咏》:

  九沙松:

  溪翻九陇沙,沙浪绕吾家。

  岚布翠云断,月生青霭斜。

  岁寒偏逞秀,春暖亦能花。

  树树临流水,阴森满壑遮。

  双涧:

  泉自中峰落,逶迤屋角行。

  涧分双镜狭,韵合一琴清。

  夜似秋风至,潮疑春水生。

  常吟怜我独,谁谓是无情。

  安乐山朝岚:

  岚埋安乐巘,画出米家屏。

  山腹半抽白,峰尖全写青。

  溪流随断续,木叶入沧溟。

  晓日浴初出,光凝雪浪形,

  溪月:

  月明溪色动,孤棹入云深。

  泛似青天上,还疑皓魄沈。

  水空开隐思,光漾见人心。

  烟际渔歌发,芦花何处寻。

  香雪径:

  闲行花散袖,三径雪光回。

  冷艳逐云过,寒香流水来。

  入林怜竹树,点石入莓苔。

  绿萼意何晚,肯随桃杏开。

  四顾坪:

  清晨登绝顶,四望众山齐。

  水远练光细,崖高月影低。

  征帆过树没,飞鸟入云迷。

  台石平堪卧,诛茅可独栖。

  古松:

  古松当户立,自喜得邻难。

  屈铁卧龙老,蟠枝巢鹤寒。

  群峰让冷秀,众木愧秋残。

  形止十围大,涛翻江海宽。

  绕篱万竹:

  友多君子竹,济济列门墙。

  入水碧光净,筛窗清影长。

  风吟虚佩响,翠滴野花香。

  胜境闲心合,安然世可忘。

  从以上的诸首诗里可以看出,大善禅师对福胜庵确实是有所偏爱的!一般来说,高僧卓锡到哪里,便会有善男信女前来请去说法讲经。而大善禅师从来去。“王命而不去,诸候请而不赴”。奇怪的是,他越是幽隐,足不出山,道声越隆。无论韵士名公,还是村翁牧童都想认识他。可一旦见了他之后,根本认不出他就是大善禅师!他作《溪巢自述》一文说:“明溪巢有豆陀行者,自称闲人,著书又称虚闲子。世不知其何许人也。形臞而皙,颀然清劲。万历中自南高峰绿萝庵徒法华之安乐溪巢。名公韵士与村翁牧竖急欲识头陀,而头陀真不绝俗,隐则随宜,世卒莫能知其人也。见其发毵毵而脊如生铁,似幼习玄门者,诵其拟寒山怀净土。洎山居诗似登词坛者;接其机警颖拔,触事无廉纤滞阂,又似曝地断者;读其唯识窃议第一义空论及长夜论,又似精究性相诸宗者;稽其阅藏,琴川说经吴郡熏忏天台,又似修一行三昧而淹通十二部作狮子吼者。自卜溪巢四十年影不出山,日惟课梅课竹,闭户著书以自娱。人有叩曰:凡耶圣耶?则曰我不在此住。或固叩之,知指梅竹,则曰:闲人而已,今头陀病且老。有人强叩者,乃自作传又叙行脚,知其为云栖高足,名大善,字心宗,钱塘魏氏子。”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已四十年不出山了。道声一隆,远近缁素都想结识他,拜访他。都在打探他的真实行状。有人问他是圣人还是凡人?他就说我不住在这里。有人固执地问他到底是什么人?他说闲人而已,今头陀病且老。人们还是不相信。无奈之下,他作了自述,免得一次次解释。

  如换作现在,不要说人家主动来问你,自己都要炒作呢!僧俗都在炒作!

  那时,大善禅师的好友顾简作《古福胜庵记》,里面提到有人想请大善禅师前去讲法,被他拒绝了,他说:“吾一生埋名,何有晚而变其操耶?”他少而业儒,直至壮年才出家,目的也是为了隐迹丛林,不再混迹于尘世,更不愿名闻于俗世。故他一生隐姓埋名,到了晚年怎么能轻易地变了节操,改了初衷呢!大善禅师住在山中,形象也顾及不到了,看上去有些衣冠不整。顾简在《古福胜庵记》中说他:“师坦夷真蔼,脱落皮肤,谈笑如常人,莫辨其为老尊宿,而性实玄旷,不屑尘寰,枯坐一室,潜神注经,曰:吾以笔代舌。”

  以笔代舌!这话说得真好!世间能有几人“以笔代舌”的!悟不透者往往以舌代笔,说得天花乱坠,到头来,能留下什么呢?

  古福胜庵里原有一个弟子叫明暹,粗衣粝食,无求于人。他在课诵之余,非常勤劳,每年种茶笋以自给,寺里的僧人都依赖他的劳动果实而活得舒心适意。大善大禅师对他非常欣赏。明暹圆寂之后,寺里的僧人们都不堪其苦,只得纷纷离去。而大善禅师苦乐自若,并没因明暹的圆寂而生不适之心。“穿篱垢壁,竹几绳床”,过着素朴的山居生活。那时,顾简筑了小祗园,条件非常之好的,请他去住,他不肯;江元祚建了空蕴庵请他前往住持,他也婉拒了;名公萧伯玉多次相邀,他就是巍然不动。他在那里的生活太简朴了,许多好友都看不下去,想方设法让他住上好一点的房子,改善一下他的生活条件。秦懒园想用泉石作佛事,为他建置桥路,点缀房廊。他笑说:“我无所须,君勿作是念。”其实,秦懒园作佛事也是一种借口,为他修缮房屋倒是真的想法,可他不愿意。他就在山中,所交之人也只是老尊宿古君子数人而已。释智舷《煮雪赠溪巢上人》一诗云:

  破衲蒙头煮雪僧,不知寒涕冻成冰。

  炉中活火常防死,未夕茅庵先点灯。

  明陈继儒的《访心宗师不值》:

  挂碧萦青曲劲深,千层竹隐欲何寻。

  梅花几树寒临水,已见吾师久静心。

  大善禅师自小业儒,国学功底非常深厚,他写的诗禅意四溢,明目清心,其《北峰起云》诗曰:

  峰顶白云起,云起峰苕峣。

  乍疑半岭雪,翻作满山潮。

  影漏日光澹,气蒸天汉遥。

  夜来溪上宿,零雨滴芭蕉。

  这样的诗句,干净得如同水洗一般,不着人间痕迹,不含人间烟火,不染人间俗气,不薄人间自然,真诗句也!难怪顾简单在《古福胜庵记》的最后说他:“三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迹岩丛,王命而不来,诸侯请而不赴。岂同我辈,贪名爱利,汩没世途,如短贩人。嗟夫!学出世间法于名利心尚未尽者,虽声播寰宇,余无取焉。是以我窃评师为僧中之巢许,末世之鸾凤非虚语也。”将他比作巢父、许由一类人物,评价不可谓不高。

  沐手焚香,再一次朝大善禅师三鞠躬:一鞠躬,拜他泉下平安;二鞠躬,拜他泉下平安;三鞠躬,拜他泉下平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文钞》里记载,有人问印光法师:“学佛有没有秘诀,能够教我们一下就得到?”印光大师说:“有,诚敬二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没有诚敬,就什么都得不到。印光法师说“诚敬”两个字,是入门的秘钥,你要是真正把它做到,这钥匙你就得到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