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我的家


2014/9/8    热度:292   

  大足石刻—我的家

  大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以其境内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古为昌州州治近400年,今属重庆市辖县。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位于重庆市境内,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供养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颂偈、题记10万余字。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

  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余绪延于明、清、民国,经六个朝代,约1300年。形成两个造像高潮、两个中心地带(一是晚唐五代的北山造像;一是宋代的宝顶山造像),学术上可分四个时期(唐前、后期;前、后蜀期;北宋、南宋期;明、清、民国期)。开创了中国宗教石刻艺术的一个时代——“大足石刻时代”(雕塑大师刘开渠语)。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之处,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9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大足无大的战争,“内如世外桃源,外有战乱刺激”,人们有产生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有当地长官韦君靖、任宗易等的提倡、组织以及外地官员冯揖等捐资造像;有僧人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营造宝顶山道场,等等,使大足石刻得以延续建造,渐具规模,走向顶峰。

  大足石刻是一部古典大百科全书,无论在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建筑、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它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

  大足石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宗教的人间化,这种人间化集中反映在中国化、地方化,及儒、佛、道入世与出世思想的交融。

  神像人化,是造像的外部特征。我们在大足石刻中见到的菩萨、佛等造像,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是巴蜀人的形象反映,增加了一种神人间的亲合力。镌刻者虽然受着宗教仪轨的制约,但是,其造像无不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世俗化、生活化、大众化,使深奥难懂的教义,通过浅显的图像表现出来。

  大足石刻除宝顶山道场为主持僧人募化集资开凿外,大多数是信众捐资求神灵保佑而镌造,并刻像入龛。这样挤入神龛之历史人物,供养人(捐资者)在大足石刻中大约1000人左右,这在全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中国早期石窟及西北、华北、中原地区石窟镌匠画师留名甚少,而大足石刻中留名却多达46位(宋代28位,明清18位)。这不仅是研究民间工艺大师的珍贵资料,也丰富了石窟史的内容。工匠留名消除了“古印度的造像都无作者姓名,归之于仙人所出,神力所为”的迷信,也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的佐证。

  大足石刻是儒佛道三教合一,是不可多得的造像。不仅在造像区域有佛道同处(石门山),也有儒佛道同处(石篆山)。甚而有儒佛道同龛(妙高山2号)。这是与宋代理学兴盛,巴蜀又是理学重要地区并形成蜀学而相合拍的。宝顶山大佛湾虽是佛教造像,但一方面讲儒家入世思想“孝养”学说,一方面又讲佛教的业力果报出世求净土。“三教合一”是佛教日益中国化之必然历史趋势,而大足石刻则是其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

  大足石刻的造像题材,也充分体现人间化的进程。87类题材中有:经变;佛、菩萨;明王;天王、护法神;佛教史迹;瑞相图;道教神系诸神;儒家人物;民间传说诸神;历史人物、供养人;神兽、器物、山水等。其中观音、地藏、西方净土变、牛王菩萨、七佛、千佛等13种题材是大足石刻人唐至明、清长盛不衰的。道教、儒家与世俗之神占造像的近20%,这是其它地区石窟不能相比的。300多尊20多种观音,占佛经所提出的种种观音名讳的2/3还多。92头水牛的造像,更为别处罕见。从这些题材特点可看出,宗教神化世界乃是人间世界的幻化,也说明了佛教与当地民俗风情、生产劳动和生活的融合。

  大足石刻在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有别于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不但有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雄浑的阳刚之气,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大足石刻是世俗生活的画卷,是古代社会的缩影。

  大足石刻集石窟艺术之大成,题材广泛,雕刻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新千年到来前夕,继敦煌石窟之后,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这一艺术明珠为世界瞩目,更加闪耀着民族艺术的光辉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嗔痴”称作三毒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从这三个根本烦恼生出来的,所以叫做根本。贪嗔痴如要归纳,就归纳成一个,贪心最毒! 佛教我们布施,就是度我们贪心的。菩萨修行的纲领有六个,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古人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去搞六道轮回?说实在话,都是贪爱的心太重。我们贪爱的对象非常广大,包括世间的五欲六尘、出世间的大小乘佛法。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行不行?还是不行,还是搞六道轮回。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一个烦恼最难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够免轮回。由此可知,布施供养是佛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修学的手段。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